《浦江清讲宋元文学》是根据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浦江清的授课讲义整理而成的,主要内容包括北宋的古文运动与诗词革新、苏轼、南渡前后的作家、陆游、辛弃疾、宋末诗人与金国诗人、宋元话本、元人杂剧的兴起、关汉卿与王实甫、元代其他杂剧作家及散曲作家、从南戏到传奇。本书中收录的浦江清的讲义书稿代表了中国宋元文学研究的*高水平。
《浦江清讲宋元文学》是《西南联大讲堂》从书4本中的一本,代表了中国宋元文学研究的*高水平。
浦江清(1904—1957),著名古典文学研究专家。1922年,入东南大学文理科学习,主修西洋文学,辅修国文与哲学。1926年,经吴宓推荐,到清华国学研究院任陈寅恪助教,研究西方的“东方学”文献,精通多门外语。1929年转入清华大学文学院中国文学系。1938年任西南联合大学中文系教授。1946年回北平清华大学,1952年院系调整,调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1957年病逝。浦江清教中国文学史达30年,桃李满天下。浦江清与朱自清合称“清华双清”,其治学严谨,从不轻易下笔。主要论文包括《八仙考》《花蕊夫人宫词考证》《词的讲解》《词曲探源》《论小说》《屈原生年月日的推算问题》等,均影响很大。
延安文学研究 内容简介 如果说,西方现代性话语在中国“五四”理论旅行的结果,是使中国现代知识建构一套旨在改造国民的灵魂、扫除封建积弊的启蒙主义西方话语系统,那么...
家庭面点制作(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力求适合家庭所用,在编写中作了许多改革性尝试,不仅把日常生活中的主食、点心介绍给广大家庭,而且把大宾馆里筵席中的许多精美品...
清代骈文理论研究 本书特色 清代骈文理论是古代骈文写作经验的全面总结,同时也反映了本朝骈文写作的基本观念,是古代文学理论和批评史的重要内容。本书大体展现了清代近...
茨威格的不朽名著《精神疗法》出版于1931年,分别为精神疗法的先驱者梅斯默尔、玛丽•贝克-艾迪和弗洛伊德三人作传。梅斯默尔是德
诗学 本书特色 在托多罗夫的著作中占据着一种特殊的位置,被誉为提供了当代新诗学构建原则的伟大的“普遍诗学”。诗学 内容简介 与对俄国形式主义尤其是对布拉格学派的...
苗族民间诗歌 内容简介 本书对中国境内的原生态苗族民间诗歌进行了科学的分类与全面的分析,揭示了深沉的美学特征,还将苗族民间诗歌同“诗经”、汉赋进行了多视角的比较...
中国文学讲义-老清华讲义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讲义:老清华讲义》:梁实秋: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
诗性正义 本书特色 沿诗性智慧之踪迹,放飞法律的想象,参与公共生活,回溯历史,反思文化,关注社会,体察民情,歌乐山水,忘情江湖,法治人生,诗性正义。《诗性正义》...
(粉)VOA美国之音2005新闻听力标准英语第四季度合集(磁带版) 本书特色 8盘磁带+2本学习手册!适用人群:应试CET-6、TEM-4、TEM-8的英语学习...
返本与开新 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2011/11) 本书特色 收入《返本与开新(中国传统文论的当代阐释)》中的这些篇什,系党圣元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
博雅文学论丛福尔摩斯来中国:侦探小说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 本书特色 侦探小说是一个产生于西方19世纪的现代文体,晚清时期它开始传入中国并迅速风靡一时。在西方翻译作...
1.作者踏遍全球,回顾历史,探讨创造型天才涌现的时间和地点,进而思考如何在家中创造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韦纳用比尔·布莱森式
激情三十年 内容简介 百姓的个人生活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所以,反映百姓的生活史自然少不了对国家宏观状况的记述。为此,本书记述每年百姓生活之前一段导语,侧重对宏观...
地球上五十亿分之一的生命。如果就只是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前两天看完了1999上海夜未眠。一直在找的一部作品。对水城雪可奈
唐代诗学 本书特色 杨启高为民国学人。上世纪30年代出版过好几种成体系的唐诗研究著作,但大多止于对唐代诗坛总体风貌的一般性论述,确有独特见地的专题性著述较少,而...
少儿围棋初级阶段典型错误 本书特色 围棋是我国传统的文化遗产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而当今围棋在亚洲乃至全球都有大量的爱好者。围棋是一项开发智力、增强思维能力、锻...
元曲三百首全解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人月圆 卜居外家东园、骤雨打新荷、小桃红、赏花时、干荷叶、喜春来、耍孩儿、一半儿、醉中天等元曲全解。元曲三百首全解 目录 ...
神秘岛 本书特色 降落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他们在这座孤岛上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大自然展开了一场殊死博斗。*后,在内摩船长的帮忙下,他们终于逃离了这个行将毁灭的...
在中亚工作的中国工人受到恐BU分子袭击,死伤惨重,世界震惊。银翼猎手奉命前往金新月,秘密逮捕恐BU分子头子赛甫拉。金新月地区
张爱玲,现代文学史上重要作家,生于上海,原籍河北丰润。1921年生于上海,1995年离去于美国洛杉叽,当时身边没有一个人,恰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