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简介:这是一九四五年二月我题拙作《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一首旧诗,没有什么诗味,权且用来作个话头。这本小书,原是我研究院毕业论文,属稿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九三一年,脱稿于国民党反动政府与日寇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的一九三三年,诗所谓“十年前”,便是指的这段悲惨的时候:“十年后”,是指我将论文修改出版的一九四三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的第六年,那时我在昆明西南联大,为避日机轰炸,住在城南二十里的跑马山,没有电,没有煤油,真是一如豆。为了一家生活,我有课即兼,不论大专中小,也不计远近高低,全凭两条腿,生命也胡的悬诸奔走的。于今已是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中,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连续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后,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切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呢,也居然活到七十多岁,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继续工作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还居然能看到本小书的重版发行。所有这些,都是我当时不敢也无从梦想的。
对于先师黄晦闻先生,我是服膺的,也是感激的,但并非单纯地为了他的学问和对个人的私恩。有这样一件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的一天下午,黄先生从城里来上课,他平素从一迟到早退,可这天却突然中途辍讲,宣布下课,掩卷而去。老称生出于爱国的愤激心情,我们能理解,但反应如此强烈却也令人惊讶。第二天我去有看他,他写了两首七绝,题目是《书愤》,其中有“眼中三十年来事,又见虾夷入国门”和“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之句。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先把三十几年前曾经目击的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次侵华战争(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之战)和当前的“九一八”事变联系在一起,而他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祖国的前途,这就难怪他的心情特别沉重了。“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因此,黄先生在另一首题为《我诗》的七言律诗中,痛斥当时国民党反劝政府为”群贼”:“伤心群贼言经国,敦谓诗能见我悲!”(此诗不见于他的《兼葭楼诗集》,当为当路者所删。)黄先生的这一行事,对我和我的论文写作都很有影响,我说的“未欲一字苟”,并不仅在文字之间。本书虽名为《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其实就是汉魏六朝民间文学史,说得更确切点,也就是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史,因为从数量到质量,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对当代到对后世诗人的积极影响,府民歌,尤其两汉乐府民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在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遗憾的 是,《汉书》的作者班固没有把这些乐府民歌记录下来,这实在是一个无法弥补的莫大损失。不过,班 固也做了两件好事:一是比较具体全面地记载了当时乐府采诗的范围和数量,计采自全国各地的民歌
凡一百三十八篇 (未标明产地的《杂歌诗九篇》等尚未计在内)。二是对这一百几十篇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和政治功用作了很好的概括和评价,这就是他说的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 薄厚。”(均见《汉书·艺文志》)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乐府诗的传统角度,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缘事而发” 的汉乐府民歌,便不会有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的拟古乐府,也不会出现所谓 “建安风骨”和 “五言腾踊”的局面。数百年后,由杜甫开创的 “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以及由白居易倡导的以 “诗歌合为事而作”为号召的新乐府运动,也都无从产生。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五、七言绝句之特见繁荣,显然也受到南北朝小乐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门外文谈》)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便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关于本书的写作意图,我在 “引言”中已有所说明,这里需要略作补充的有两点:第一,本书自草创以至出版,十余年间,正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故篇中于叙及民族矛盾时,往往不免流露出一种传统的狭隘民族观念,然非甚有碍者,亦不加点窜。第二,此书系已出版过的旧著,为了保存原样,不拟多所更张。凡此次增补之材料,一般均用按语加括符以示区别。
本书,抗日战争期间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但印数甚少,纸张亦劣。解放后,由于同志们的关怀,每以 “重予付梓”相敦促,并谬有所称引和评介;今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修订重排发 行,刘文忠同志并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核校。
目录
引言
黄序(审查报告)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乐之起源与先秦乐教
第二章 乐府之产生及其沿革
第三章 乐府之界说与分类
第四章 论五言出于西汉民间乐府不始班固
第五章 乐府变迁之大势
第二编 两汉乐府
第一章 论汉乐府之声调
(一)雅声
(二)楚声
(三)秦声
(四)新声
第二章 汉初贵族乐府
一 安世房中歌――何谓房中乐 房中歌之内容 房中歌之艺术价值
二 郊祀歌――何谓郊祀歌 郊祀歌之作者与年代 郊祀歌与七言 郊祀歌之杰作
三 鼓吹铙歌――论鼓吹与铙歌非二乐 论铙歌非沈约杂凑 铙歌之难读 铙歌与杂言
第三章 两汉民间乐府
一 西汉民间乐府
二 东汉民间乐府 论东汉乐府之采诗――
(一)幻想之类
(二)说理之类
(三)抒情之类
(四)叙事之类
附录:黄节先生《相和三调辨》
第四章 东汉文人乐府
班婕好 马援 东平王苍 傅毅 张衡 辛延年 宋子侯 蔡邕 繁钦 诸葛亮 无名氏 田恭
第三编 魏乐府――附吴
第一章 概论
一 文人乐府之全盛
二 声调之模拟
三 体裁之大备
第二章 曹操四言乐府
第三章 曹丕七言乐府
第四章 曹植五言乐府
第五章 王粲左延年诸人之叙事乐府
第六章 吴乐府――乐府填词之初祖韦昭
第四编 晋乐府
第一章 晋之舞曲歌辞
(一)�舞歌
(二)杯�舞歌
(三)拂舞歌
第二章 晋之故事乐府
傅玄:惟汉行 秋胡行 庞氏有烈妇 石崇:王明君辞
第三章 晋之拟古与讽刺乐府
张华:轻薄篇 博陵王宫侠曲 傅玄:苦相篇 明月篇 董逃行历九秋篇 陆机:饮马长城
窟行
第五编 南朝乐府
第一章 论南朝新声乐府发达之原因
第二章 南朝前期之民间乐府――晋宋齐
(一)吴声歌――吴歌中之双关语
(二)神弦歌
(三)西曲歌
第三章 南朝后期之文人乐府――梁陈
梁武帝 梁简文帝 沈约 江淹 吴均 柳恽 陈后主 徐陵 江总
第四章 汉乐府大作家鲍照
第六编 北朝乐府――附隋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北朝民间乐府――附论木兰诗
(一)战争
(二)羁旅
(三)豪侠
(四)闺情
(五)贫苦
第三章 北朝文人乐府
温子� 邢邵 魏收 萧悫 高昂 赵王招 萧� 王褒 庾信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之比较观
第五章 隋乐府
(一)文帝时之拟古乐府
(二)炀帝时之拟南朝乐府
后记
《寂静的思想》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诗集,收录了作者近两百首诗歌,反映了作者诗歌创作的心路历程。全书语言灵动且温润,思想质朴
现代文学系列《骆驼祥子》 本书特色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一部长篇小说,“是作者自己很满意的作品”被公认为是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中的经典作品之一。本次出版的“校注本”...
《诗经》说“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这样国色天香的人,真是能代表国家形象的女子!班婕妤、蔡文姬、苏小小、鱼玄机、李清照、柳如是……中华文明是一曲连绵不绝的复调,...
题跋卷-启功丛稿 本书特色 启功受业于著名史学家陈垣,专门从事中国文学史、中国美术史、中国历代散文、历代诗选和唐宋词等教学与研究,执教70年,是对中国古典文学的...
国学常识 本书特色 《国学常识》是一本面向普通读者的国学入门读物。作者以浅显流畅的笔触,首先对国学作了概述,进而分章节对语言文字、史学、哲学、文学、自然科学、艺...
季羡林读书与做人-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季羡林生前*后一部授权作品,季老逝世前,亲笔在授权书上签名并钤印,本书在幸成为季老生前*后一部独家授权作品。现在,我的人...
一路上 本书特色 《一路上》承生老师把诗作摆于沙盘上,呈上了一路的体悟;在此忙碌的后现代工商世代间,他的世界是一派的田园,他的心灵寓居于山岚边上,是一派的怡然自...
鲁迅自选集 内容简介 鲁迅——不可略去的文学阅读鲁迅先生惟一的一部自选集荟萃鲁迅小说、散文精华校注整理反映了鲁研界的*新成果全民阅读鲁迅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但是,...
羌族卷-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 本书特色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
看见与被看见 本书特色 这是一位诗人写就的文集,有异于普通随笔,情感流动于字里行间,思想闪烁于事理境遇,字字珠玑,文采斐然。文字读起来是很带劲的那种。虽然写的是...
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 本书特色 连纯慧这本《知音相聚:西方音乐那些人和事》以音乐人的视角解读西方音乐,尤其是欧洲古典和浪漫音乐的独特魅力.让众多的爱乐者...
大地上的乡愁 本书特色 《大地上的乡愁》是第七届冰心散文家作家唐毅先生“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散文集。作者以乡愁为主题,行行重行行,从故...
《第一书记——铁门镇扶贫记》内容简介:这是部扶贫主题长篇小说。豫西南宛西市林业局干部刘国梁机缘巧合成为铁门镇憨沟十三道湾一
久违的星星 本书特色 《久违的星星》选取著名散文家周同宾有关乡情、乡愁的散文30余篇,这些散文构思精巧,语言凝练,意味隽永,具有浓烈的乡野风味和泥土气息,充满清...
梦里家山 本书特色 林鹏先生是著名的书法大家,他一生所著的文学作品不多,本书为他的随笔集。内容轻松,文字亲切、朴实。装帧设计小巧,便于携带。 “格致文库”我社新...
中国书籍文学馆·轻散文卷:纸上滋味 本书特色 书写着自己故乡的清风明月,古往今来,身边琐事,心路点滴,给文场带来了与“浓得化不开”的文化...
《我曾告别那男孩》内容简介:一场“追忆青春”的圣诞舞会,找回一段美好得冒泡的青春时代;一个尘封已久的相册,曝光了高一(5)班
埃利蒂斯坚信想象的巨大力量,毫不留情地排斥用艺术重复再现生活的理念,明确地主张要以艺术手段创造出一种完全不同的生活;他为
台北的忧郁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难得的台湾纪实,也是一篇批“独”的战斗檄文,书中既描述了台湾政党间的纷争恶斗,又勾画了台湾选举的众生相,剖析了台湾民众的心态!本书...
《我身边的恶魔(独家首发)》内容简介:◎这是美国家喻户晓的积案最多的连环杀手泰德·邦迪的故事。◎作者安·鲁尔被誉为“美国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