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简介:这是一九四五年二月我题拙作《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的一首旧诗,没有什么诗味,权且用来作个话头。这本小书,原是我研究院毕业论文,属稿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的一九三一年,脱稿于国民党反动政府与日寇签订卖国的“塘沽协定”的一九三三年,诗所谓“十年前”,便是指的这段悲惨的时候:“十年后”,是指我将论文修改出版的一九四三年,也就是抗日战争已进入最后阶段的第六年,那时我在昆明西南联大,为避日机轰炸,住在城南二十里的跑马山,没有电,没有煤油,真是一如豆。为了一家生活,我有课即兼,不论大专中小,也不计远近高低,全凭两条腿,生命也胡的悬诸奔走的。于今已是四十年了。在这四十年中,我们多灾多难的祖国,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在连续取得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之后,建了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一切都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我呢,也居然活到七十多岁,而且还要继续活下去,继续工作下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还居然能看到本小书的重版发行。所有这些,都是我当时不敢也无从梦想的。
对于先师黄晦闻先生,我是服膺的,也是感激的,但并非单纯地为了他的学问和对个人的私恩。有这样一件事:“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不久的一天下午,黄先生从城里来上课,他平素从一迟到早退,可这天却突然中途辍讲,宣布下课,掩卷而去。老称生出于爱国的愤激心情,我们能理解,但反应如此强烈却也令人惊讶。第二天我去有看他,他写了两首七绝,题目是《书愤》,其中有“眼中三十年来事,又见虾夷入国门”和“老去此忧无可寄,不从今日始伤神”之句。我这才明白,原来老先把三十几年前曾经目击的日本军国主义发动的那次侵华战争(一八九四年中日甲午之战)和当前的“九一八”事变联系在一起,而他又看不到人民的力量和祖国的前途,这就难怪他的心情特别沉重了。“国必自伐,然后人伐之。”因此,黄先生在另一首题为《我诗》的七言律诗中,痛斥当时国民党反劝政府为”群贼”:“伤心群贼言经国,敦谓诗能见我悲!”(此诗不见于他的《兼葭楼诗集》,当为当路者所删。)黄先生的这一行事,对我和我的论文写作都很有影响,我说的“未欲一字苟”,并不仅在文字之间。本书虽名为《汉魏六朝乐府文学史》,其实就是汉魏六朝民间文学史,说得更确切点,也就是汉魏六朝乐府民歌史,因为从数量到质量,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从对当代到对后世诗人的积极影响,府民歌,尤其两汉乐府民歌,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主导地位,在诗歌史上开创了一个新局面。遗憾的 是,《汉书》的作者班固没有把这些乐府民歌记录下来,这实在是一个无法弥补的莫大损失。不过,班 固也做了两件好事:一是比较具体全面地记载了当时乐府采诗的范围和数量,计采自全国各地的民歌
凡一百三十八篇 (未标明产地的《杂歌诗九篇》等尚未计在内)。二是对这一百几十篇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和政治功用作了很好的概括和评价,这就是他说的 “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足以观风俗,知 薄厚。”(均见《汉书·艺文志》)用现在的话来说,也就是真实地反映现实的现实主义精神。从乐府诗的传统角度,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如果没有“缘事而发” 的汉乐府民歌,便不会有曹操诸人的“借古题而写时事”的拟古乐府,也不会出现所谓 “建安风骨”和 “五言腾踊”的局面。数百年后,由杜甫开创的 “即事名篇”的新题乐府,以及由白居易倡导的以 “诗歌合为事而作”为号召的新乐府运动,也都无从产生。唐代是诗的黄金时代,成就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五、七言绝句之特见繁荣,显然也受到南北朝小乐府的影响。鲁迅先生说:“旧文学衰颓时,因为摄取民间文学或外国文学而起一个新的转变,这例子是常见于文学史上的。”(《门外文谈》)汉魏六朝乐府民歌便是其中最明显的例子。
关于本书的写作意图,我在 “引言”中已有所说明,这里需要略作补充的有两点:第一,本书自草创以至出版,十余年间,正当国家民族危急存亡之秋,故篇中于叙及民族矛盾时,往往不免流露出一种传统的狭隘民族观念,然非甚有碍者,亦不加点窜。第二,此书系已出版过的旧著,为了保存原样,不拟多所更张。凡此次增补之材料,一般均用按语加括符以示区别。
本书,抗日战争期间曾由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但印数甚少,纸张亦劣。解放后,由于同志们的关怀,每以 “重予付梓”相敦促,并谬有所称引和评介;今承人民文学出版社大力支持,修订重排发 行,刘文忠同志并对全书作了细致的核校。
目录
引言
黄序(审查报告)
第一编 绪论
第一章 乐之起源与先秦乐教
第二章 乐府之产生及其沿革
第三章 乐府之界说与分类
第四章 论五言出于西汉民间乐府不始班固
第五章 乐府变迁之大势
第二编 两汉乐府
第一章 论汉乐府之声调
(一)雅声
(二)楚声
(三)秦声
(四)新声
第二章 汉初贵族乐府
一 安世房中歌――何谓房中乐 房中歌之内容 房中歌之艺术价值
二 郊祀歌――何谓郊祀歌 郊祀歌之作者与年代 郊祀歌与七言 郊祀歌之杰作
三 鼓吹铙歌――论鼓吹与铙歌非二乐 论铙歌非沈约杂凑 铙歌之难读 铙歌与杂言
第三章 两汉民间乐府
一 西汉民间乐府
二 东汉民间乐府 论东汉乐府之采诗――
(一)幻想之类
(二)说理之类
(三)抒情之类
(四)叙事之类
附录:黄节先生《相和三调辨》
第四章 东汉文人乐府
班婕好 马援 东平王苍 傅毅 张衡 辛延年 宋子侯 蔡邕 繁钦 诸葛亮 无名氏 田恭
第三编 魏乐府――附吴
第一章 概论
一 文人乐府之全盛
二 声调之模拟
三 体裁之大备
第二章 曹操四言乐府
第三章 曹丕七言乐府
第四章 曹植五言乐府
第五章 王粲左延年诸人之叙事乐府
第六章 吴乐府――乐府填词之初祖韦昭
第四编 晋乐府
第一章 晋之舞曲歌辞
(一)�舞歌
(二)杯�舞歌
(三)拂舞歌
第二章 晋之故事乐府
傅玄:惟汉行 秋胡行 庞氏有烈妇 石崇:王明君辞
第三章 晋之拟古与讽刺乐府
张华:轻薄篇 博陵王宫侠曲 傅玄:苦相篇 明月篇 董逃行历九秋篇 陆机:饮马长城
窟行
第五编 南朝乐府
第一章 论南朝新声乐府发达之原因
第二章 南朝前期之民间乐府――晋宋齐
(一)吴声歌――吴歌中之双关语
(二)神弦歌
(三)西曲歌
第三章 南朝后期之文人乐府――梁陈
梁武帝 梁简文帝 沈约 江淹 吴均 柳恽 陈后主 徐陵 江总
第四章 汉乐府大作家鲍照
第六编 北朝乐府――附隋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北朝民间乐府――附论木兰诗
(一)战争
(二)羁旅
(三)豪侠
(四)闺情
(五)贫苦
第三章 北朝文人乐府
温子� 邢邵 魏收 萧悫 高昂 赵王招 萧� 王褒 庾信
第四章 南北朝乐府之比较观
第五章 隋乐府
(一)文帝时之拟古乐府
(二)炀帝时之拟南朝乐府
后记
大地之门丛书-人在天涯 目录 自序敢问沧桑岁月,雪在何方我的母亲遥想艾青大江小川文怀沙先生别了,西部歌王黄河万里独行客维熙与山理由与海两座山两个人阆中人物盐亭的...
无缘无故的恨 本书特色 阅读他们,倾听他们,不同的面孔,不同的灵魂和不同的心态。有悲壮和崇高,有正义和痛苦,有爱以及恨……一些博大,一些精深,一些纤细,一些拙朴...
呐喊-典藏对照本 本书特色 《呐喊(典藏对照本)》是鲁迅先生1918年至1922年间所创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集中收有《狂人日记》、《药》、《明天》等十四篇小说,...
此岸的辛劳 本书特色殷实*的《此岸的辛劳/跨度新美文书系》是作 家殷实的一部随笔作品集,本次进行重新包装,重新 推入市场,是对经典作品的一次回顾和致敬,希望作 ...
《Redis设计与实现》内容简介:本书全面而完整地讲解了Redis的内部机制与实现方式,对Redis的大多数单机功能以及所有多机功能的实现
张晓风散文精选:愁乡石 本书特色 张晓风暖心之作,以欢喜心发现人世的种种可爱。动摇过,但依然热爱这土地;平凡着,却一直敬畏这生命。身处市民琐碎,愿你以欢喜之心,...
《从零开始学开公司(第二版)》内容简介:公司老板在大多数人眼里是成功人士的象征,一些人会在心里暗自想象倘若自己走上创业现如
《跳出思维陷阱》内容简介:在生活和工作中,如何轻松化解争端,快速达成共识?怎样把握时机,不做亏本买卖?怎样用最省钱省心的方
城管来了:有个城管,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纪念版 本书特色 国内【**部】展现城管真实状态的“无码”作品他们是穿制服的土匪,还是身不由己的末端执法者?他们是体制下的...
在光里奔跑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铁轨、一个人走在铁轨上、火车、地铁、躺在铁轨上的人、一个人站在山坡上、影子、低处、高处、开锁人、卓玛、盐、尘、叶子等。在...
斯人已远 本书特色 本书是著名作家周立波的孙女周仰之的纪实作品,讲述了行将消逝于历史烟尘中的时代故事,勾勒了周立波、周扬、姚芷青、周路易、林家兄弟、姚家姐妹等家...
大诗歌:2013卷 本书特色 周庆荣主编的《大诗歌》已经连续出版了4年,每年一卷,2013年卷的《大诗歌》收录了共计323位作者的诗歌,包括分行诗和散文诗作者。...
《在故宫寻找苏东坡》内容简介:本书从十个侧面——入仕、求生、书法、绘画、文学、交友、文人集团、家庭、为政、岭南——书写了苏
《人人都是架构师》内容简介:本书注重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方案的落地,以及实战实施。本书不仅会从宏观的角度去阐述大型电商网站系统
光阴似水 待你如初:陆小曼的烟火人生 本书特色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并不意味着生活过得轻松,但绝对活得精彩。这可谓陆小曼一生*真实的写照。先与王庚离婚,后与徐志摩...
闲话文人 本书特色 整合掌故类书话类阅读情趣深度解析揭秘名人名家轶事闲话文人 内容简介 记得周作人说过的话,大意是自己的书房不能轻易给别人看,因为一个人的书房*...
《中国神华故事与三十六计(英文版)》内容简介:虚构或半虚构的故事和现实部分就像阴和阳——中国古代哲学的两大基本原则。《中国
再别康桥-徐志摩精选集 本书特色 康桥,是徐志摩曾游学的地方。正是康桥的水,激活了久蛰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性,“康桥情节”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本书收录了徐志...
民生问题-21世纪中国纪实文学大系-2005卷 本书特色 2005年重要事件与人物: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延续2600年的“皇粮国税”退出历史舞台...
唐诗八百解 本书特色 本书以目前市场通行版本清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为主,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大众耳熟能详的、脍炙人口的、包括学生教材精选的和*为常见的唐诗共计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