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鹤,1941年生于厦门,1959-1963就读于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矿治系;197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师从谭其骧院士,1983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为我国首批两名文科博士之一。现任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兼职有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行政区划与地名学会行政区划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等。擅长政治地理、文化地理、地方制度史、近代新闻史、以及文化语言学、语言接触史的研究。已出版研究专著《西汉政区地理》、《体国经野之道》、《中华文化通志·地方行政制度志》,合著《方言与中国文化》,主著《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主编《上海历史地图集》、编校《王士性地理书三种》,并有论文集《逸言殊语》、《周振鹤自选集》、《学腊一十九》及学术随笔集《随无涯之旅》,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曾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代汉语方言岛的历史地理背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历史文化区域研究》及省部级项目多项,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政治过程对行政区划变迁的影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行政区划变迁史研究》及国家教委社科项目《中央与地方关系史研究》的研究。曾多次赴日本、欧洲、北美、澳大利亚进行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
小序
辑一 说人
“不战不和不守”的来源
戈鲲化的生年月日及其他
马国贤的中国经历
从僧到儒之路
他们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
可怕的通事
晚清去德国的中文教师
王韬晚年未完成的一件大工作
《洋务辑要初编》为何没有出版?
晚清翻译家钟天纬有关英语教育之佚文
王茂荫的一则轶事
谁是黄嘉略?
武昌起义后章太炎在日本的几次活动
鲁迅的太老师
令人肃然起敬的竺可桢先生
辑二 说事
比钱说第一首还早的汉译英诗
王国维无意中最早介绍了(《浮士德》
历史中的文学与文学中的历史
评价历史人物受主观与时代的双重影响
加强汉学史研究,更好认识自身历史
广东人不认同香山人
“层累造成的古史”一例
董小宛身上的西洋布料
皇帝不会有雅量的
郑和航海只是一个孤立的历史事件
靠不住的郑和语录
晚清西学流行程度的一个视角
——《晚清营业书目》前言
清末科考策问中所反映的士人意识
贪贿从来有行规
由俭入奢亦不易
“信、达、雅”三原则从何而来
月份牌
外国遗民
鸦片是怎样做成的?
中国最早的国歌
保持地名的历史连续性与严肃性
辑三 说书
翻译诚非易事
——(《耶稣会士中国书简集》中日译本略较
兰心戏院的工资档案
破曾侯致威妥玛书之谜
《中国来信》读后
不定于一尊的文化繁荣
——《民国丛书》的启示
用我的眼看你的路
共同只是表面
从天下观到世界观转变的第一步
——评《利玛窦世界地图研究》
历史研究无关个人情感
——评英国《经济学家》发表的伪地图
《大明混一图》
读《清代版本图录》
《德华朔望报》
《<遐迩贯珍>研究》序言
《对山书屋墨馀录》
《法国律例》
晚清的世界地理知识
关于《语言自迩集》中译本的题外话
第一本汉语语法书《官话语法》
中国人自编的第一本英语教材
《华英说部撮要》
《论语本义官话》
《唐诗三百首》的第一个英译本
晚清侦探小说《聂格卡脱探案》
张德彝的(《英文话规》
利用章回小说传教
在罗马的“随便翻翻”
德国国家图书馆中的康有为签名本
林传甲的《中国文学史》
四书的西译
《新学大丛书》
内山完造的《平均有钱》
民间文献出版的宏大工程
《历史上的书籍与科学》可以有中国版吗?
史实的重建
《新政应试必读》
一面美国的镜子
朱卷的尾声
张文虎日记的史料价值
重视民国笔记史料的出版
《西游笔略》前言
《中国古代官制译名手册》前言
辑四 说词
不要让文化与方言一道随风而逝
古代文言与白话相去不远
提倡雅言,尊重方言
文言本是白话
方言成为通语
不过几千个而已
中文到底难不难
南京土自更堪夸
语言景观的背景
中西结合“混腔势”
“英语”与“英文”的首创权
“睇”字用了两千年
从“Yim茶”到“Yam茶”
翡冷翠与夏威夷
孙汶是谁?
叫堂传叫图
马克思主义术语如何引进中国
“资本”与“资本主义”
“阶级斗争”的由来
“压迫”与“剥削”
“人民”来自何处?
“自由”从哪里来?
“民主”是什么意思?
西方本无“文化”
北京原来是南京
通天气表与长拉琴
显微镜与望远镜
老虎窗与歪阿索
“面包”的最早出处
老婆叫作细君
地名之争
口号
“逻辑”在中国的立足
“日国”并非日本,“布文”便是德语
“少女”是娘
你真蚌!
“鄙视”为何是看不起?
什么时候开始有“拍卖”?
“牛后”是什么意思?
“粉丝”一词的合理性
飞去来词——写真
手机
人是虫
老舍,中国近现代文坛的一代宗师。人们提起老舍,就不能不想起北京——这个他生于斯、长于斯,并且为之倾注了毕生心血和笔墨的老
本书以2008年至2010年间发生的重点新闻事件入手,通过对新闻事件和新闻报道背景的还原和条分缕析,理性梳理从专业媒体到民间声音
《人间滋味》内容简介:《人间滋味》是汪曾祺的一部经典美食散文集,内容涵盖五味人间、食肉和饮茶、吃食与文学、四方食事四个方面
鲁迅——不可略去的文学阅读鲁迅先生惟一的一部自选集荟萃鲁迅小说、散文精华校注整理反映了鲁研界的最新成果全民阅读鲁迅的时代
这本《不想告别的夏天》是李冰的第三本作品,全书共200来页,所有图画和3万字文字均由作者手绘而成。书中收录三个较长篇幅的故事
《两汉思想史》三卷是徐先生于上一世纪70年代陆续出版的代表性巨著,那时他已是七十岁的人了。第一卷原名《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
《郭守敬(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中宣部2022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内容简介:本书以时间为序,选取早年求学、见忽必烈、西夏治
本书不是一本博客集,出自松鼠会网站的文章只占了1/3。全书54篇文章,精选自百位松鼠近三年创作的上千篇文章,从口腔溃疡到国际空
收有“但丁的家”、“那个属于蒙马特的人”、“去圣彼得堡看敦煌”、“晴朗的一天”、“你看,你看,从前的脸”等文章。作者简介
首輯共八本,分別為馮明珠副院長的<清宮檔案叢談>、書畫處前處長王耀庭<古書古畫今日看>、登錄保存處處長嵇若昕的<雙溪文物
《汪曾祺作品精选》内容简介:除了小说方面的突出成就,汪曾祺的散文也是广泛被人们喜爱和推崇的,可以说与其小说成就难分伯仲。其
周海婴先生遗著,鲁迅家属的呐喊。本书为鲁迅独子周海婴、长孙周令飞二十年来甘做“出头鸟”,冒天下之大不韪,维护鲁迅合法权益
《不如不遇倾城色》内容简介:《不如不遇倾城色》内容简介::不如不遇倾城色:古典诗词中最美的画卷。《芥子园画谱》中说:天有云霞
《《共产党宣言》传播史》内容简介:为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及《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学好用好《共产党
郭玉洁,媒体人,曾任《生活》杂志编辑主任,现任《单向街》主编。许知远,公共知识分子,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任《经济
这里入选作品的七十四位作家,和他们的一百二十一篇文章,为一九一九――一九四九这三十年间的北平历史风云作了侧面的描述,既可
《中国古典舞音乐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以分析舞蹈音乐为特色的理论研究专著,根据中国古典舞六十余年的发展成果,选取其中具
《靠自己去成功》是刘庸专门写给女儿的书,在这本书中,刘墉和女儿真是无所不谈,小到吃饭、穿衣,大到人生、世界:《当习惯成了
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美国万亿美元救市,冰岛国家破产;全世界经济一片哀嚎。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希腊、意大利、西班牙
出版说明:为适应我国鲁迅研究工作深入发展的需要,我们将陆续选编已往鲁迅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科学水平的论文,以个人集合多人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