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了活跃在文化艺术领域的三十三位名家的文章,不是通常意义的家信汇编,而是一部关于家的书。他们或记述了曾见证二十世纪大半个世纪历史变迁的父母师友的经历,或追忆了家给童年和青春所刻下的烙印,语言素朴有力,文字安静感人。
家家皆有史,对家之历史、父母亲友之一生经历的书写,对自我成长中家之记忆的追索,是一个人乃至一代人前行的根源和动力。家是一条永远的脐带。
序言:永远的脐带 阮义忠 1
阮义忠 / 回家的方向 1
肖全 / 那些为我布施的人 10
叶锦添 / 献给我母亲 21
肖复兴 / 北大荒 33
王澍 / 素朴为家 43
林少华 / 书箱和牵牛花 52
摩罗 / 我只能是阿Q、祥林嫂的儿子 61
张海儿 / 来,笑一笑 72
赵野 / 八十年代那些云烟 81
徐冰 / 琐忆 92
严力 / 关于“家书”的问答 103
汪芜生 / 寄往彼岸 114
彭小莲 / 他们的岁月 126
陈侗 / 纪事 140
欧宁 / 致母亲书 147
韩磊 / 奇妙的三年 158
杨树鹏 / 破碎的阳光 166
庄灵 / 母亲的一生 174
费明杰 / 老照片上的那些往昔 188
刘丽明 / 关于刘丹画册序的信 202
孙冕 / 慈母三唱 208
叶永青 / 与妻书 220
张晓刚 / 家中日记 232
李宗盛 / 我的三个家 245
朱德华 / 我的成长与父亲 253
丁雄泉 / 一九七○年代家信 262
厐均 / 天不老,情难绝,心似双丝网,中有千千结 274
李婴宁 /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 292
林怀民 / 母亲的花圃 309
翟永明 / 十八岁之歌 315
冯君蓝 / 我阿爸,一个在实存中挣扎的基督徒 322
童明 / 认知父亲 335
黄源顺 / 舒适区 344
后记 夏楠 352
《城市文艺的重建(1949—1956)》内容简介:中国当代文艺的发生既是新的秩序、制度和组织建立的过程,也包含了对旧文艺因素的改造
《管理新现实》是管理大师德鲁克于1989年出版的作品,探讨一个正在变化的世界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事实上,我们现在以及更远的未来
《日本,一种纸上的风景》内容简介:作者志在“知日”。曾长年旅居日本,发愿做中日文化互相理解沟通之浮桥。工读之余,行走四岛,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以“镜子”这一富哲学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着眼点放在中
《我们的荆轲》内容简介:《我们的荆轲》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戏剧集,收录了莫言的三部话剧剧本《我们的荆轲》《霸王别
《机器崛起前传》内容简介:"这是一场关于人类认知的再发现之旅。从生命诞生到人工智能大行其道,作为宇宙中平凡的一员,我们为何能
《社区心理医生》内容简介:《社区心理医生》一书从如何成为一名“社区心理医生”,到“社区心理医生”需要掌握哪些心理专业知识以
作者朱天文和侯孝贤等人一起,与台湾新电影时代的兴起密切相连,她是《悲情城市》、《恋恋风尘》、《好男好女》等电影的编剧。同
《Linux环境编程:从应用到内核》内容简介:本书将按照APUE的脉络,以笔者多年的Linux开发经验为基础,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入讲解Linu
《手把手教你学:吹风造型技术超精图解》内容简介:千姿百态的造型能表现出人物不同的风格面貌。利用吹风机做出百变造型,满足人们
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茶道修行日记,详尽细致的描述了茶道的美妙与禅意——行茶、分茶、碗泡、传杯、清壶的茶事美学分享茶道大家
胡风(1902—1985),诗人、文艺理论家、翻译家。原名张光人,湖北蕲春县人。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回国后任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宣传
◆与窦文涛、梁文道、张大春、马未都……一同畅谈风月!主持人:姻、爱情的各个方面。◆话题抢先看:为了复仇看AV,苍井空说男人
《聆听父亲》是张大春回忆父亲的散文。由于年迈的父亲意外摔倒,张大春于父亲生命进入末期的时候,开始给还未出生的孩子说故事,
《读库0601》是《读库》丛书的第一本。该书取“大型阅读仓库”之意,为综合性人文社科读物,每两月推出一辑,2006年计划出版六辑
《顿悟与启迪:卡罗尔·希尔兹谈写作》内容简介:二〇一三年母亲节,同是作家的女儿安妮·贾尔迪尼向儿子尼古拉斯·贾尔迪尼提议,
★33篇真实的正能量故事,激励无数人盒饭君倾心分享33篇最温暖、走心、接地气的文章,用一个个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打动人心。献给
《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第三卷)》内容简介:《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续刊》是一部史志目录汇集与整理的大型丛书
收入《探索日本之美》里的随想及讲演,是作者在探索日本美的精神进一步昂扬的时期产生的,随想部分有“心镜”、“自然与色彩”;
《中国妆容之美》内容简介:从史前到清,中国女性为谁化妆,如何化妆? 本书以古画、雕塑、壁画为入口,以诗文典籍为辅助,展示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