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在早期作为一个狂热的圣像破坏者活跃在德国诗坛,其创作主题多为肉体的崩溃:疾病和死亡。1912 年贝恩发表了惊世骇俗的诗集《陈尸所和其他诗歌》,该诗集像一颗重磅炸弹震撼了德国文坛。组诗《陈尸所》由五首诗歌构成一个尸体解剖系列,诗人以跳跃性的、涩滞的语言细致入微地描绘了一幅幅恐怖的死亡场景,其细节描写令人作呕。然而正是这种极端化的表现形式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1932年4月贝恩当选为普鲁士艺术院院士。1949年贝恩在出版家尼德迈尔的帮助下重返德国文坛。1951年8月21日他在马堡大学作演讲《抒情诗问题》,引起轰动。1951年10月他荣膺德国最高文学奖——毕希纳奖,1952年荣获联邦德国一等勋章,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诗人在思想上与传统的欧洲文化决裂,在语言上也打破了语言规范的束缚,文法和句法被粉碎了,诗的语言要么变得简短、破碎,要么变得笨拙、艰涩。
●从总体上看,贝恩的诗歌创作是一场语言的暴动和形式主义的革命,是一种带有虚无主义色彩的唯美主义。他的诗歌和诗学继承了波德莱尔、马拉美、格奥尔格和瓦莱里开创的“纯诗”传统,启发了二战以后的抽象诗和具体诗,并对当代德国诗人雷曼、克罗洛夫、皮翁特克、赫勒雷、吕姆柯夫、恩岑斯贝格、格林拜恩等人以及当代欧美和日本诗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贝恩诗选》精选了贝恩早期、中期和晚期的诗歌代表作,是对诗人创作生涯的完美呈现。贝恩的早期诗歌在题材上沿承了波德莱尔,在内容上直面人类的恶之花——丑陋和病态,在语言上打破了文法和句法,被评论家称为“纯粹的丑学”。步入中年之后,贝恩徜徉在神话、幻想和哲学的国度,创作了大量辞藻华丽、形式完美的诗作,为他赢得了“静力学诗人”的美誉。
贝恩:承前启后的形式主义诗人_1
贝恩显真容—希勒勃兰特的版本打开了新视界
[ 德] 海森比特尔_12
强求的和解—论卢卡契的著作《反对误解现实主义》
[ 德] 阿多诺_19
1. 不幸者的故乡(1910)_27
2. 白霜(1910)_28
3. 陈尸所(1912)_29
4. 盲肠(1912)_34
5. 男女走过癌病房(1912)_37
6. 夜咖啡馆(1912)_39
7. 产房(1912)_42
8. 男人(在海滩)(1912)_44
9. 特快列车(1912)_49
10. 西方咖啡馆(1913)_51
11. 娼妓(1913)_52
12. 欧罗巴(1913)_53
13. 地铁(1913)_54
14. 青年黑贝尔(1913)_56
15. 逆子的呐喊(1913)_58
16. 唐璜与我们为伍(1913)_61
17. 母亲(1913)_62
18. 歌曲(1913)_63
19. 威胁(1913)_65
20. 猿猴之歌(1913)_68
21. 圣母(1913)_70
22. 强盗席勒(1913)_73
23. 此处无安慰(1913)_71
24. 女像柱(1916)_73
25. 克里特花瓶(1916)_77
26. 哦,黑夜—(1916)_79
27. 医生(1917)_82
28. 精神病科医生(1917)_87
29. 夜曲(1917)_89
30. 舞会(1917)_93
31. 合题(1917)_95
32. 咖啡馆(1921)_96
33. 牧师之子(1922)_97
34. 迟到者(1922)_100
35. 淋病(1922)_104
36. 长虱子的投机商(1922)_106
……
133. 忧郁(1954)_355
134. 美好黄昏(1954)_360
135. 但是你—?(1954)_361
136. 奥林匹斯山(1954)_363
137. 两个梦(1954)_364
138. 花楸(1954)_366
139. 哀伤(1954)_367
140. 人性(1954)_369
141. 你们的练习曲(1954)_371
142. 歌曲(1954)_373
143. 即兴曲(1954)_375
144. 走出家门(1954)_377
145. 某夜(1954)_379
146. 家(1955)_381
147. 铝土矿(1955)_382
148. 湖(1955)_385
149. 万物太短暂(1955)_387
150. 词语(1955)_391
151. 来吧—(1955)_393
152. 请问在何地?(1955)_395
153. 尾声(1955)_396
154. 诗(1955)_398
155. 最后的春天(1955)_400
156. 尼克(1955)_401
157. 遇见普通人(1955)_403
158. 舒曼(1955)_405
159. 寂静(1955)_407
160. 别悲伤(1956)_409
诗应当改善人生吗? [ 德] 贝恩_411
贝恩与政治 _425
贝恩生平和创作年表_460
唐诗精讲 本书特色 为使读者能更方便地阅读到经典的唐诗,并精要地把握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特点,我们编选了这本《唐诗精讲》。编选的原则是:一、要让读者能品读到唐诗中思...
朝圣地--宗教圣迹的灵与礼 本书特色 上帝给了世界十分美丽:九分给了耶路撒冷,剩下的一分给了世界上的其他地方;上帝给了世界十分哀愁:九分给了耶践撒冷,剩下的一分...
驼庵诗话-(修订本) 本书特色 顾随是一位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一度被埋没的“大家”。他的旧学修养颇深,尤其对诗文具有敏锐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英文系出身的他又兼有中...
阿里 阿里 本书特色 陈忠实 贾平凹 雷达 孟繁华 白描 艾克拜尔?米吉提 扎西达娃 叶梅 李建军隆重推荐——世间*枯燥的29个故事这里,没有小...
谢尔盖·卢基扬年科,欧洲科幻大会2003年度最佳作家,俄罗斯科幻大会2006年度最佳作家。一九六八年出生于前苏联哈萨斯坦共和国,毕业于国立阿拉木图医学院,毕业后...
郑板桥诗词文选 本书特色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诗作家,是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他与同时...
北宋词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关于研究“北宋词史”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晏欧词风与令词创作群体、北宋早期的小令、令词的优秀作家张先及其他、柳永词风及其词史地位、苏...
红楼梦诗词笺析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成书数百年来,无论是其作者迷雾般的传奇经历,还是其头绪繁杂的叙述方式,都让无数研究者沉醉其中,后来...
云烟过客 本书特色 《云烟过客》是“迟子建散文系列”之一,是一部以记人为主的散文集。怀念那些逝去的身边生命,哀恸中有喜感的回忆,伤感中有...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 本书特色 《我们都是二手动物》是“+21系列丛书”中的一册,作者赵彦挑选了7位世界知名的艺术家或作家,与动物联系起来,突出其性情和个性上的阴暗...
长篇小说:傲慢与偏见 本书特色 简·奥斯汀著的《傲慢与偏见》,初稿写于1796年1O月至1797年8月,原名《初次印象》,十几年后,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
缘缘堂随笔 本书特色 《缘缘堂随笔》是丰子恺先生的主要散文选。1927年,丰子恺皈依弘一法师,在江湾永义里的寓所举行了仪式。丰子恺并请弘一法师为自己的住所取名。...
走·调:旅行+音乐:trip & music 本书特色 ★《走·调》是音乐人廖隽嘉的首部旅行文学随笔集,她以一个音乐人的独特视角来写法国、肯尼亚的风光,一段段旅...
2015-中国最美散文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从 2014年 11 月到 2015 年 10 月全国重要文学报刊上发表的散文作品中,经过严格筛选和反复研讨,去粗取...
文途沧桑 内容简介 我们这一代所亲历的是一个世变迅捷的时代。拣大事件说,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纷至沓来的运动,直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拨乱反正”...
《漩涡里》内容简介:《漩涡里》是冯骥才先生“记述人生五十年”《冰河》(无路可逃)、《凌汛》《激流中》这一系列非虚构、自传体
20世纪国学大师顾随学术研究与学术普及的巅峰之作。本书由国学大家叶嘉莹珍藏60多年,第一次全部公之于世。本书作者站在较高的人生境界,把中西文化熔于一炉,把文化艺...
文道希遗诗选注 本书特色 本书自文廷式600余首诗中选注了115首,严格按照编年的方式,精选了与晚清历史密切相关的部分,特别是能够反映光绪朝甲午战争、戊戌变法、...
柔肠一寸愁千缕 本书特色 民国才女,穿着旧式旗袍却读着新式文章的女人 她们有着非凡的经历,都是令人遐想的风流人物 用文字原滋原味地展示民国风情 民国时期的独特韵...
李敖杂写:六:李敖书启集 李敖放刁集 李敖好讼集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三部分,内容包括:《北京法源寺》勘误、关于张学良心态动态的讨论、再致金兰邻居、三致金兰邻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