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看待食物就像看待人一样,会发生什么?我们不需要老学究般地对它追根溯源查家谱,也不需要神经质地将它们一会儿奉若神明一会儿打入地狱,我们可以知道它们的苦恼和快乐,它们与人的相处共存,它们与人碰撞出的火花。
作者用写人的方法写食物,《人和食物是平等的》很像一本来自食物王国的哲学书的名字。希望这本书不是菜谱,也不是觅食指南,而是我们和食物的《老友记》。
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食物越来越丰富,人类对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苛刻。对食物的描述已不再是“它能否充饥耐饿”,而是“它是否好吃新奇 ”。食物在人挑剔的味蕾的判断下,有了三六九等区别,渐渐地失去了主宰的地位,而被人类所挑选和奴役。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以“镜子”这一富哲学深意的比喻在中西文化中所体现的差异,引出中西人格的比较,着眼点放在中
《科学是什么》内容简介:本书从科学史的角度谈起,科学起源于那个喜好研究自然本身的规律、乐于探讨人与自然关系的古希腊,这也是
做个吃货,不亦快哉!《世间的盐》作者风行水上(高军)、重口味老清新写作者张唐(徐路),四手联弹柴米油盐+有趣+幽默+“汪曾祺
《闲话中国人》内容简介:中国人如此重视年夜饭,它有什么特别含义? 奇装异服究竟是展现个性,还是大逆不道? 都说死要面子活受罪
《鲁迅社会影响调查报告》内容简介:在鲁迅思想诞生一百年之后,经历了历史文化的多重洗礼,承载过社会风潮的反复揉搓,功利的喧
《朝花夕拾·野草》收录了鲁迅所写散文诗23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至1927年的《语丝》周刊上,署名均为鲁迅。内容主要为通过自我省
《蒙田随笔》内容简介:本书是文艺复兴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蒙田留给世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他1572年开始撰写一部被称为“十
《两汉思想史》三卷是徐先生于上一世纪70年代陆续出版的代表性巨著,那时他已是七十岁的人了。第一卷原名《周秦汉政治社会结构之
1980年3月,拙编《鲁迅诗歌注》修订本出版后,接到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语文系胡秉之先生1983年1月23日来信,提到“迄今发现的鲁
“在我们这个小镇,每年我都要安葬大约两百名死者。”诗人林奇在这样的句子中开始了他的个人见证。像所有诗人一样,他以死亡为主
本书是周振甫先生对鲁迅诗歌的注。全书收入鲁迅诗歌共62题79首,是目前最为完整的注本,按旧体诗、新诗、民歌体诗以及轶诗四大部
作者袁筱一读遍世界名著,尤其是法国经典作家作品。读书的同时,作者自有一番心得体会,信手记来,集成这本文集,带领读者走进美
《潜行者》内容简介:《潜行者:关于电影的终极之旅》是英国作家杰夫·戴尔的一本电影随笔。在这部作品中,他成功地用文字还原了电
《荒谬的墙:加缪散文随笔精选》内容简介:关于智慧,关于理性,关于存在主义与荒诞主义; 关于自然,关于永恒,关于不停写作与拯救
逃避过程即是创造文化的过程所有的生灵中,只有人类在残酷的现实面前选择了退却。这是一本将地理学与自然、人文、心理、历史、社
那些長空流雲,蒼風銀浪,溫柔秋陽。一切如此艱難,又如此潔淨美麗。清簡淡疏的氣質,情切有韻致,乾淨節制的文筆,一些意在言外
《北野武的孤独时刻》内容简介:比世人的目光还要可怕的,实际上是你自己那颗在意世人目光的心。现代社会我们总会很容易感受到孤独
【编辑推荐】豆瓣网人气原创作者曾良君青春讲述:十个最真实的留学生成长故事。谨以此书献给独自行走在成长之路上的你!也许有一
《福楼拜文学书简》内容简介:本书中收录的信件除了涉及七月革命、普法战争等诸多时代、国家、宗教的诸多宏大主题和事件在他心中激
《鲁迅与鲁门弟子》内容简介:中国的20世纪是一个天翻地覆、波澜壮阔的世纪,在这个现代百年里,涌现出为数不少的改变历史和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