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12月生于南京。1955年中学毕业后至宁夏银川干部文化学校任教。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曾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宁夏分会主席等职,并任六届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受家庭影响,从小深受中国古典文学熏陶,中学时代开始广泛接触俄罗斯文学和法国文学作品,并尝试文学创作,曾写作发表了60余首诗歌。1979年重新执笔创作后,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我的菩提树》。先后结集出版的选集有中短篇集《灵与肉》、《感情的历程》(又称“唯物论者的启示录”,是以章永麟这一“右派”知识分子为主人公的一系列小说,其中包括《初吻》、《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我的菩提树》等)及中篇选集《张贤亮集》。其中《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分别获1980年及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绿化树》获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胡云翼重写文学史 内容简介 胡云翼先生是我国二十世纪承前启后的*有学术成就、在读者中影响也*为广泛深远的古典文学研究名家。本书收录了胡云翼研究中国文学发展史的两...
书中收录了史铁有关于陕北的所有作品,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公认为作者成名作,其他还有《插队的故事》和《黄土地情歌》等名
《乔厂长上任记》小说集,公选在了十八篇中、短篇小说。这些作品,有的歌颂了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献身的干部,例如《乔厂长上任记
心血管病中医经验集成 目录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一)辨证论治/1(二)名医经验/3(三)内服效验方/12(四)针灸治疗法/21二、过早搏动(一)辨证论治/24(...
那一天開始,我連他是兒時玩伴的事情也忘記了。晄希莫名其妙地跟寬人保持距離,有一天寬人鼓起勇氣找晄希講話。跟晄希在一起,果
词心笺评 本书特色 邵先生,名祖平,字潭秋,江西南昌人。因家境贫寒,没有入过正式的学校,全靠自学成为学者,少时曾将“史汉三书”亲手全部抄录。喜欢写诗交友...
先秦文学编年史-(上.中.下)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商务印书馆出版★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文学的第壹个高峰,本书的课题是一项创新性很强、难度...
王宠————墨迹大观 作者简介 王宠(1494-1533),字履仁,后字履吉,号雅宜山人,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其先人本吴江章姓,以父嗣于王氏,遂改姓王。王宠资...
德国养老 目录 **章 德国养老保障和长期照料体系**节 德国养老保障体系一、德国的主要养老方式二、德国养老四大支柱三、德国养老事业面临新挑战四、德国养老新动向...
《醇酒.妇人.诗歌》《伊索寓言》琉善讽刺散文选-罗念生全集(第六卷) 内容简介 罗念生是我国著名的古希腊文学翻译家。本书是罗念生全集第六卷,收集的是罗念生先生翻...
两汉经学与文学思想 本书特色 经学是两汉思想文化的根本和主体,而两汉时期的文学乃是依附于经学之上求得自身的发展。如此,“汉代经学与文学创作、文学观念”的问题,就...
正大语言文学研究丛书解构批评的形态与价值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对解构批评的基本形态及其价值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探讨。具体包括对解构内涵的分析研究、对解构批评“...
方卫平儿童文学理论文集卷一-中国儿童文学理论批评史 本书特色 方卫平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儿童文学研究领域具有代表性的中青年学者之一,著有多种儿童文学理论著作...
*首次展现西方古典乐界打造精英演奏家模式*用法语、俄语、波兰语、英语进行的第一手采访*访谈了90位小提琴手、建立了339位独奏学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在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来源和话语空间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系统地揭示了当代中国文学的历史语境、整体风格的...
日本战后文学史 本书特色 《日本战后文学史》: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日本战后文学史 目录 概述**章 战后初期日本社会状况**节 战后初期的日本...
聊斋志异图咏 内容简介 巾箱本者,蚄於南齋,盛於宋世,明清以降,代有新制。所谓巾箱,舊時随身小箧以巾帕这煩雜件者。古人行旅坐卧,不時而诵,书必随身,故小其规制,...
文学的故事--中国卷 本书特色 本书作为“彩色人文故事”系列丛书的一种,力求通过一种全新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中国文学,以达到普及文学知识,开阔读者视野的目的。书中采...
中国文学常识 本书特色《中国文学常识/常识圆桌派》一部比较完备、力图全面显示中国文学整个发展过程中真实面目的常识读本。以《文学大纲》为底本,对中国历代文学作了系...
中国文学史稿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史稿(上下)》是冯其庸先生1956年到1958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授课时写的讲义。当时讲课对象是人大新闻系的学生,他们不仅需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