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撰述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已被列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教育部重点教材。这部近60万字的现代文学史著作,既注意吸收前人关于作家、作品和文体研究的成果,又克服了以往文学史的叙事模式与狭窄格局,拓宽了研究领域,在“文学现代化”这一命题下,形成了学术品味浓厚的独异的特色。
在结构布局上,全书按照1917-1949年的历史分期分为三编,但对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形势只作简约的交代,着重阐释各个阶段重要的文学思潮与文学现象,从文学演进过程与历史联系中去分析文学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这本书虽然也按文体分类,却注重突出各种文体的性质、走向以及不同流派的特点,并对某些代表艺术高峰的作家作品作专章论述,每章还附录了年表。
在对重要作家的评论中,力避对作家生平的罗列和对作品情节冗长的复述,而重视作品的艺术成就和美学价值,尤其注意分析作品产生久远影响的原因。如第二章鲁迅(一),在评论鲁迅小说的结构模式与深邃意蕴时,特意标出“说不尽的鲁迅”一节,综合了近年来学界对“阿Q精神”的人类学内涵的探讨。书中还把沈从文列为专章,表示了对这位构筑“湘西世界”,“充当现代中国文化的批判者角色”的文化人的同情和理解。
这些都是过去文学史著作所没有的或所省略的。
对于文学流派,不只是强调主流文学,而且也能从地域、文化环境的视角,去关照京派、海派、新感觉派、先锋派等趣味各异的文学派别,力求恢复现代文学色彩纷呈、枝叶繁茂的本来面貌。
序/王瑶/1
前言/1
第一篇 第一 个十年(1917-1927年)
第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一)/3
一 文学革命的发生与发展/3
二 外国文艺思潮的涌入和新文学社团的蜂起/10
三 胡适、周作人与新文学初期理论建设/15
四 文学创作潮流与趋向/19
附录 本章年表/24
第二章 鲁迅(一)/29
一 《呐喊》与《彷徨》: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标志/30
二 说不尽的阿Q/37
三 《野草》与《朝花夕拾》/39
附录 本章年表/43
第三章 小说(一)/45
一 “五四”小说取得文学的正宗地位/45
二 从“问题小说”到人生派写实小说/47
三 “自叙传”抒情小说及其他主观型叙述小说/56附录 本章年表/65
第四章 通俗小说(一)/70
一 民国旧派小说/71
二 新文学迫使旧派向“俗”定位/72
附录 本章年表/77
第五章 郭沫若/80
一 《女神》的自我抒情主人公形象/80
二 《女神》的艺术想像力、形象特征与形式/83
三 从《星空》、《瓶》到《前茅》与《恢复》/84
四以《屈原》为代表的历史题材的剧作/86
附录 本章年表/89
第六章 新诗(一)/92
一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92
二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94
三 “开一 代诗风”的新诗创作/96
四 新诗的“规范化”——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99
五 “纯诗”概念的提出与早期象征派诗歌/104
六 早期无产阶级诗歌/107
附录 本章年表/110
第七章 散文(一)/113
一 《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114
二 周作人与“言志派”散文/116
三 冰心、朱自清和“文学研究会”作家散文/118
四 郁达夫和“创造社”作家散文/121
五 “语丝”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122
附录 本章年表/123
第八章 戏剧(一)/126
一 文明新戏:中国现代话剧的萌芽与诞生/126
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建设西洋式新剧”的战略选择/128
三 业余的、非营业性的“爱美剧”与“小剧场运动”的倡导/130
四 “小剧场”培育的田汉、丁西林等话剧文学的开创者及其创作/132
附录 本章年表/142
第二篇 第二个十年(1928-1937年6月)
第九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二)/147
一 30年代文艺运动发展的基本线索/147
二 革命文学论争和以“左联”为核心的无产阶级文学思潮/149
三 自由主义作家文艺观及两大文艺思潮的对立/155
四 文学创作的潮流与趋向/160
附录 本章年表/166
第十章 茅盾/171
一 开创新的文学范式/171
二 茅盾的小说成就/173
三 理论批评与其他方面的贡献/180
附录 本章年表/183
第十一章 老舍/187
一 文化批判视野中的“市民世界”/188
二 《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192
三 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194
附录 本章年表/196
第十二章 巴金/199
一 青春的赞歌:巴金前期小说创作/200
二 《家》的杰出成就/201
三 深沉的悲剧艺术:巴金后期小说创作/205
附录 本章年表/209
第十三章 沈从文/212
一 边地湘西的叙述者、歌者/212
二 乡村叙述总体及其对照的世界/214
三 文学理想的寂寞/220
附录 本章年表/223
第十四章 小说(二)/227
一 “左联”和左翼小说/227
二 京派小说和其他独立作家的小说/241
三 海派小说/247附录 本章年表/256
第十五章 通俗小说(二)/260
一 雅俗互动的文学态势/260
二 张恨水等言情写实小说的俗雅融合/261
三 武侠想象世界的多方拓展/266
附录 本章年表/269
第十六章 新诗(二)/271
一 中国诗歌会诗人群的创作/271
二 后期新月派的创作/276
三 戴望舒、卞之琳等现代派诗人的创作/279
附录 本章年表/286
第十七章 鲁迅(二)/289
一 鲁迅杂文的重大意义/289
二 鲁迅杂文的思想、艺术特质/291
三 《故事新篇》:鲁迅最后的创新之作/298
附录 本章年表/302
第十八章 散文(二)/304
一 林语堂与幽默闲适小品/304
二 左翼作家的“鲁迅风”杂文和风格多样的散文/306
三 “京派”与开明同人的散文/309
四 报告文学与游记/312
附录 本章年表/314
第十九章 曹禺/318
一 从《雷雨》到《原野》/318
二 《北京人》与《家》/323
三 曹禺剧作的命运/325
附录 本章年表/326
第二 十章 戏剧(二)/328
一 走向广场:无产阶级戏剧、红色戏剧、国防戏剧与农民戏剧的倡导/328
二 职业化、营业性“剧场戏剧”的确立与夏衍、李健吾的创作/333
附录 本章年表/338
第三篇 第三个十年(1937年7月一 1949年9月)
第二十一章 文学思潮与运动(三)/343
一 战争制约下不同政治地域的文学分割并存/343
二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353
三 文学思潮、论争与胡风等的理论批评/356
附录 本章年表/363
第二十二章 赵树理/366
一 赵树理出现的文学史意义/366
二 塑造历史变革中的农民形象/368
三 评书体现代小说形式/372
附录 本章年表/375
第二十三章 小说(三)/378
一 暴露与讽喻/378
二 体验与追忆/387
三 通俗与先锋/395
四 现实与民间/401
附录 本章年表/410
第二十四章 通俗小说(三)/415
一 雅俗对立的渐趋消解/415
二 各类型通俗小说的“现代化”/417
三 解放区的文学通俗化运动/423
附录 本章年表/425
第二十五章 艾青/427
一 艾青的历史地位/427
二 独特意象与主题/428
三 忧郁的诗绪/430
四 诗的艺术与形式/431
附录 本章年表/433
第二十六章 新诗(三)/436
一 从同声歌唱到七月派诗人群的出现/436
二 从冯至等校园诗人群到以穆旦为代表的“中国新诗派”/444
三 敌后根据地的诗歌创作:诗的民间资源的新的吸取与创造/454
附录 本章年表/459
第二十七章 散文(三)/463
一 报告文学的勃兴/463
二 继承鲁迅传统的杂文/465
三 小品散文的多样风致/468
附录 本章年表/472
第二十八章 戏剧(三)/475
一 “广场戏剧”的三次高潮/475
二 大后方、上海孤岛:“剧场戏剧”再度兴起/481
三 沦陷区:职业化、商业化的“剧场戏剧”的繁荣/492
附录 本章年表/497
第二十九章 台湾文学/502
一 台湾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轮廓/502
二 台湾现代文学的代表性作家/504
附录 本章年表/510
后记/512
南宋江湖词派研究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研究宋代词学流派的学术著作。从江湖文化人手来界定江湖词派,分析姜夔对江湖词派的典范意义。认为言情咏物是江湖词派擅长的抒情言志...
美国人权外交政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从历史的和理论的两个层面,全面地寻绎、分析、归纳了美国人权外交的政策,以利人们对此有清醒的认识。美国人权外交政策 目录 丛书总序...
新生代”小说的四员干将最近推出了他们最新的小说选集:韩东的《我的柏拉图》、朱文的《人民到底需不需要桑拿》、张的《爱情与堕
老舍谈写作 本书特色 ◎有不少初学写作的人感到苦恼:写不出来!我的看法是:加紧学习,先别苦恼。怎么学习呢?我看哪,*步顶好是心中有什么就写什么,有多少就写多少。...
《宋诗纪事补正》的正式撰稿始于1982年。在其后的十几年中,钱先生投入大量精力,对《宋诗纪事》的内容作了广泛深入的补充和订正
东南亚热带木材-第2版 本书特色 《东南亚热带木材(第2版)》封面所用木纹是东南亚珍贵商品材——奥氏黄檀Dalbergia olieri的实体木材照片,是红酸枝...
骨病中西医诊疗学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系统,论述深入,实出实用性,强调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注重临床效果,力图反映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关节疾病的*新水平。骨病中西医诊疗...
纷繁世界的背影-诺贝尔文学奖主题学漫议 本书特色 对历年来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名作进行了梳理,按照不同的主题加以分类,并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深入剖析诺贝尔文学奖...
文本的肉身-16 本书特色 当代中国思想者的研究视域从来没有离开过对中国社会的人文关注。如今,中国社会进入了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新时期呼唤新人文,也不断催生着新...
陆士谔小说考论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陆士谔小说研究是近代文学研究不断深入的必然。亦如有论者指出:研究上海近代小说不能不顾及到江苏的作家群和明清以来江苏的学术...
《珀金斯的帽子》内容简介:“珀金斯的帽子,作为一个来自生活的被文本和电影固化之后的细节,在我心里变成了一种象征,孤独的、退
诗词散论-(增订本) 本书特色 《诗词散论》是我国著名文史学家缪钺先生的一本谈论中国古典文人诗词创作的经典小书,其见解精微,文辞优美,此次增订版在前版十一篇文章...
19世界俄国文学史讲稿 本书特色《19世纪俄国文学史讲稿》(整理马新彰、王志耕)是王智量教授根据他多年在华东师范大学讲授俄国文学史的讲义整理成的一部外国文学史著...
前夜 父与子 本书特色 《前夜》和《父与子》都是俄罗斯的伟大作家格涅夫的代表作品之一,《前夜》反映的是改革的“前夜”。1853年夏,两名贵族青年舒宾和别尔谢涅夫...
闪亮的时刻 本书特色 《闪亮的时刻》:许友彬温情悬疑系列,连续17年周位列《亚洲周刊》畅销书排行榜榜首,连续76周位列前十名。生命短暂,且让生命发光,让生命闪亮...
鲁迅论儿童文学 本书特色 本书收录了鲁迅对于儿童的读书、性格方面教育的论述,从中例证中国封建伦理对于儿童成长的毒害性,多处运用举例、比喻,生动形象,寓意深刻。鲁...
省人民检察院的特级侦察员丁钩儿奉命到酒国市去调查一个特殊的案子:酒国市的官员吃掉了无数婴儿。但到酒国市的人没有能经得起诱
文史刍论 本书特色 《文史刍论》是傅杰先生对文字学、训诂学、考据等历史争论进行的观点梳理,作者把争论各方的观点论据分析梳理,各方是非对错,或者暂无定论者,读者自...
如何成为有财富力的女人-仅有爱是不够的 本书特色 有着多年金融从业经验的梅里恩.萨默塞特.韦布,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在这本犀利、睿智、引人入胜的时尚女性理财指南中...
中国现代文学考题(新编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中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本科(专科起点)教材《中国现代文学专题》新编版,新编后可作汉语言文学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