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大案纪实》一书,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理论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体现了解放思相、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该书集资料性、实用性、指导性于一体,以达到资政、教化之目的。
本书收录的史料文章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北京反间谍机关对外国情报机关及其人员所进行的侦破和打击;二是对国民党情报机关及其人员所进行的侦破和打击。
本书收录的《京都**案》、《戴维斯手枪失踪之谜》、《短命的“绑票集团社”》和《从边境押回的“北京人犯”》等几个案例,表面上看起来是刑事案例,实际上,这些案件,有的使用内线来侦查,有的妄图提供情报,有的与帝国主义间谍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
本书共收录了21个反映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斗争情况的案例,是一部立足真实,不事渲染、夸张的史料性书籍,既披露了建国初期北京公安人员侦破、打击外国情报机关及其人员和国民党情报机关及其人员的斗争史实,又讴歌了战斗在首都隐蔽战线上的广大侦查员大智大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本书有助于读者了解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斗争的史貌。
本书收录了21个案例,是建国初期北京反间谍斗争所破获案件的一部分。有的文章是作者在媒体上发表过的,有的是**次披露、鲜为人知的史料文章。这些文章歌颂了战斗在首都隐蔽战线上广大侦查员大智大勇、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为现实的反间谍斗争提供借鉴,为现实的隐蔽斗争服务。
冒险家的一枕黄粱 ——侦破“炮击天安门”阴谋案纪实1951年8月17日是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日子。就在这一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军法处,召开宣判大会,对充当美国间谍、阴谋炮击天安门、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的七名罪犯进行宣判。主犯意大利人李安东和日本人山口隆一,被判处死刑! 意大利人马迪儒被判无期徒刑;法国人魏智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意大利人哲立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德国人甘斯纳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中国人马新清被判处有期徒刑九年、剥夺政治权利十五年。宣判后,李安东和山口隆一立即被绑赴天桥刑场,执行枪决! 这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次在自己的国土上处决外国人! 在押赴李安东和山口隆一去天桥刑场的途中,王府井大街、前门大街一带人头攒动,万人空巷。他们高呼着“打倒帝国主义!”“坚决镇压反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毛主席万岁!”口号,尾随囚车到达天桥刑场。中国人民是那样的欢吹鼓舞,那样的开心,那样的扬眉吐气! 难道不是吗?翻开中国的近代史,中国人民处于三座大山的重压之下,尤其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宰割和压迫。他们从来没有扬眉吐气过,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才敢于高举正义之剑,斩断帝国主义强盗的魔爪! 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大众开心之日,就是反动派难受之时。”就在这一天,已经撤离到香港的原美国驻北平领事馆领事柯乐伯,蜷缩在领事馆里,他像被重拳击懵了,呆呆地坐在自己的办公桌边,眼望着天花板,一言不发。面对在中国“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局面,他还有什么说的呢?美国原驻华使馆武官处武官、中央情报局间谍包瑞德,却与柯乐伯不一样,他在屋子里气急败坏地踱来踱去,嘴里还不住地喊着:“中国人疯了,疯了…… 我要去联合国控告他们!”侦查从这里开始 侦查从这里开始1950年5月底的一天下午,华北军区保卫部的方科长匆匆来到北京东城区东堂子胡同28号公安部政治保卫局调研处驻地,要求尽快见到李广祥处长,孙有光同志把他领到李处长的办公室,二人简短寒暄几句,方从他的文件包里掏出一袋外文材料递给了李广祥,说:“这是杨部长(当时杨奇清副部长还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保卫部长)让我把这些材料送给你们,这些材料是在北京解放前,美国战略情报局驻北平分支机构和美国大使馆与其他外国人来往的材料,没有整理还有些零乱。”李广祥非常感谢总政保卫部的支持,并布置调研科科长曹纯之、副科长成润之抓紧时间去清华、北大、辅仁、燕京等几个大学物色外文翻译人员,争取尽快把这些外文材料翻译出来。经过半个月突击翻译,一袋外文材料全部被翻译成中文。李广祥处长把翻译的中文看了一遍,不觉皱起了眉:材料很零乱,从这些材料中也看不出有多少敌情。成润之说:“处长,不要看这些材料没有头绪很零乱,但得来也是很不容易呀!这是在北平解放前,我们做情报工作的同志冒着生命危险搜集起来的呀!”“是的。”李广祥处长严肃的神情缓和了一些,“虽然材料很零乱,但从材料上能反映出外国间谍机关在北京的地址和一些可疑的外国人,如柯乐伯、包瑞德、李安东、山口隆一、哲立、甘哲纳、马迪儒等。这对我侦查工作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是很重要的、很宝贵的材料!” 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同志来了,他听了听李广祥的汇报,又翻翻译文稿,沉思了一会儿,说:“对这些材料不能一份一份孤立地去看。要把它们联系起来,要深入调查,把这些死材料变成活材料才行。” 杨奇清副部长分析在中国尤其在北京居住的外国人的情况大约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长期居住中国的普通侨民;二是在中国外资办的经济、金融、文化机构和宗教团体中任职的外国人;三是解放前在外国驻华使馆、领事馆工作,解放后尚未撤走的人员;四是日本投降后,未遣返回国的日本人;五是苏联十月革命后跑到中国来的白俄。这五种外国人除**种外,其余四种人中不乏外国间谍。杨奇清副部长说完,又沉思了一会儿,指示道:“你们可去华北军区保卫部了解一下,这些外文材料是谁提供的,可找提供材料的同志调查一下,也许可以得到材料以外的一些情况,这样材料也就活了起来,我们的侦查就有了方向了。” 李广祥等同志听了以后,如醍醐灌顶,思路明朗了许多,表示一定按杨副部长指示去做! 曹纯之和一位侦查员很快去了华北军区保卫部,了解到提供材料*多的是陈某。陈某是北京艺术专科学校日语教授。于是,曹纯之很快找到了陈教授,陈教授提供了许多过去没有掌握的情况。根据陈教授介绍,日本投降后在北京东四三条不知何时建立了一个美国人的机关,对外称是“美国新闻处”,也没有挂牌子。起初,国民党显要人物经常到那里去,引起了他的注意。后来他又得知各国的侨民经常出入这个机关。他以教授的身份与外国侨民的接触中得知,北京东四三条这个美国人的机关,是美国战略情报局驻华机关的分支机构。到这里来的多数是长期来往平、津、保(保定)三角地区的德、意、日籍的显赫人物。这就是说,这些人物受到了美国情报机关的保护,美国情报机关取代了德、意、日法西斯国家在平、津、保地区的间谍机构,并且还利用这些国家的间谍分子从事间谍和其他的破坏活动。陈教授平时注意了这些人的活动,并把它记录下来,材料就是这样一点一滴积累形成的。陈教授还介绍了意大利人李安东、哲立、马迪儒,日本人山口隆一,德国人甘纳斯的一些情况。调查回来之后,曹纯之向李广祥处长作了汇报:“听了陈教授的情况介绍,一些材料活了,如北平解放前夕,东四三条有‘美国战略情报局’的机关,该机关撤走后,我们不掌握这里还有分支机关,我们侦查工作就有了重点。这些材料还需要去伪存真,因为在国民党统治区里,由于受材料限制,我们的情报人员不可能把每个人的每份材料都搞得一点出入都没有!这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调查。我们要动用一切侦查手段对这些可疑的外国人进行侦查。下一步工作,就先从这些人的历史活动入手!” 李广祥表示同意,并指示曹纯之写一个立案侦查报告,报杨奇清副部长审批。李广祥还指示曹纯之道:“通知北京市公安局和天津市公安局,让他们协助我们进行侦查,并希望他们积极地、不失时机地对帝国主义间谍进行侦破工作,打击帝国主义间谍的反动气焰,为保卫党中央、保卫我们的新生政权做出贡献。” P95-P99
朱振才河北省景县人。现供职于北京市公安局,从事党史、公安史的征集和研究工作,侧重于对北京反问谍斗争史料的征集和研究。1984年开始发表文章、纪实文学,《保密局等待的第215次发报》、《张荫梧案件》、《一起惊动了李克农将军的特务案》等引起关注。史料专题《北京解放初期的反间谍斗争》荣获1994年北京市第二届党史征研优秀成果二等奖。2003年担任《北京技防工作室》一书的副主编,并亲自撰写了该书的重要篇章。
金庸散文集 本书特色 中国大陆唯一一本金庸授权正式出版的散文作品集,金庸先生重新亲笔校订经典版。汇聚全球华语大家的思想盛宴,香港华语名刊《明报月刊》,四十年精品...
《中国乡村转型与现代化》内容简介:本书将乡村视为人、地、业、村联动的系统,旨在构建一个分析乡村转型与现代化的理论框架。基于
火焰的心脏 本书特色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说出我要说的话、伪士当去,迷信可存、化身为摩登女性的现代性、空院空间、社会与实与自我内外、论沈从文:从一九四九年起、火焰的...
风骨随身 内容简介 作家秉承知行合一的信余,一路走来。风骨随身:沉潜多年后推出此部力作。视野广及古今中外文化,在比较透视中。还原着历史,还原着思想的精义。更彰显...
宋词之旅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中国文学之旅文化大散文丛书”之二。本书以宋词和宋代词人为题材创作的专题系列散文。作者“将古典诗词与现代生活熔于一炉,将读万卷书和行万...
索德格朗早期受表现主义、象征主义及未来主义的影响,后开创北欧现代主义诗歌之先河。她的诗作都是对自己的生活、爱情和死亡的写
新书--觅我游踪五十年(精装) 本书特色 本书共精选汪曾祺散文62篇,由汪曾祺之女汪朝精选。总计27万余字,以游踪为线索,分为五部分:故乡之念、昆明之忆、北京与...
《深度学习:语音识别技术实践》内容简介:语音识别已经逐渐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语音识别技术是涉及语言、计算机、数学等领域的交
《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教材精解(图解版)+题库解析+历年真题+押题预测》内容简介:本书是专门针对2015年全国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
新选唐诗三百首 本书特色 作者根据自己丰厚的古诗词素养,从浩瀚的《全唐诗》中重新选出三百首加以赏析,体现了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这些唐诗有的是脍炙人口的清孙洙选本...
大地之门丛书-回想那风 内容简介 回想是人的反刍。咀嚼昨天。昨天总是丰厚的,我们不得不面对今天和明天的多彩而喧嚣的浅薄。回想,是一杯没有污染的情水,可以滋养疲倦...
千年药香:中国药都樟树纪事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充满文化气息的散文集。本书用散文的形式讲述了中医药文化在一座名叫樟树的小城从古到今的发展状况,并以此为依托,对照...
郭沫若诗精编 本书特色 这里选辑《女神之再生》、《湘累》和《棠棣之花》,是“五四”狂飙突进精神的典型体现: 一、个性解放的强烈要求。 二、反抗、叛逆与创造精神的...
陌上谁人依旧.固守流年 本书特色 装帧精美的典藏书籍 这是一套民国大师经典书系,收录数十位风格各异的民国大师的经典作品民国大师们都有着非凡的经历与成就,令人敬仰...
龙吟虎啸-话说红二方面军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之际,刘秉荣同志创作的中国工农红军纪实丛书,包括《红日东升》、《龙吟虎啸》、《赤旗漫卷》三...
文与画-汪曾祺散文31篇画作89幅 本书特色 汪曾祺说自己的写作态度,只是“给人间送一点小小的温暖”,而他“的画画,更是遣兴...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 内容简介 《为什么孩子要上学》是一部自传性散文集。这16篇散文中包括作者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如“为什么孩子要上学”“人为什么活着”“想要变成怎样...
笑林广记-中华国学经典藏书 本书特色 《中华国学经典藏书:笑林广记》为中华国学经典藏书之一,由王春红编著。轻松阅读国学经典读本,开启智慧,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学...
元曲三百首 内容简介 元曲、古文,同唐诗、宋词一样,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精华。元曲刻露尖新,宜俗宜雅,特色鲜明;古文众体荟萃,风格各异。它们韵律优美,词采斐然,意...
渐江和我们 本书特色 《渐江和我们》是黄永厚老先生的文画集。黄永厚老先生不仅是我国著名的国画家,而且也是杂文家,因而其画作大多与文章、书法融为一体,从而形成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