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书中图片取自各博物馆庋藏的珍品和近数十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时间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其简洁优美的文字由兼具专业知识和公众眼光的知名作家陈平原、扬之水、郑岩和孟晖执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和新鲜敏锐的艺术感觉将给予读者诸多启发。是一本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国家文物局监制,文物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2006年1版1印
★印制精良,装帧精美,大16开布面精装,配精制木纹函套,内页为铜版纸全彩图文,锁线装订
★特约撰稿人包括北京大学陈平原教授、中央美术学院郑岩教授、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编辑孟晖、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专家扬之水
★一部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一部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
这是一部精美的中国古典造型艺术图录,也是一部融知识性和欣赏性为一体的礼品书。全书分为六大部分,分别为【美玉与彩陶】【青铜与礼法】【铠甲武士与仙人奔马】【帝后礼佛与兰亭兴集】【天青月白与关山行旅】【幽涧寒松与青花斗彩】,分别对应新石器时代艺术、夏商周艺术、秦汉艺术、三国至隋唐艺术、五代宋辽金艺术、元明清艺术。
书中图片取自各博物馆庋藏的珍品和近数十年来的重大考古发现,时间涵盖新石器时代至元明清;其简洁优美的文字,由兼具专业知识和公众眼光的知名作家陈平原、扬之水、郑岩和孟晖执笔,他们对中国文化的深入体会和新鲜敏锐的艺术感觉将给予读者诸多启发。
【特约撰稿人】
陈平原(北京大学)
导论:《大圣遗音——文明的碎片以及阅读的乐趣》
郑岩(中央美术学院)
图说:新石器时代至三国魏晋南北朝
孟晖(读书·新知·生活三联书店)
图说:唐至元
扬之水(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图说:明清
故宫博物院里,静静地躺着一张唐肃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所制、名为“大圣遗音”的古琴。据有幸弹抚此琴的近代著名琴家管平湖先生称,此琴“九德兼备”。这里用的是《太古遗音》的说法,即琴有九德: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能兼及九种各臻其极的音色,自是“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可对于无缘抚琴或听琴的观众来说,我们看到的,只是其制作工艺的精良。当然,单是形制、弧度、漆色、断纹、款识等,还有附着在上面的一千二百多年的时光,也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比如,那十六字琴铭,便能让有心人心旷神怡:“巨壑迎秋,寒江印月。万籁悠悠,孤桐飒裂。”可单有形态而没有声音的古琴,其实是不完整的,起码很难让我们深入体会先民(比如唐人)的音乐感觉以及精神风貌。
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的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公元2003年),今天需要我们竭尽全力去刻意保护的“古琴”,乃传统中国文人必不可少的艺术修养。只要你念过一点中国文学,你肯定记得《诗经·关雎》中的“窈窕淑女,琴瑟友之”。至于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嵇康临刑前弹一曲《广陵散》,还有陶潜蓄一张无弦琴,闲时抚弄以寄意,所有这些故事,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可如今,我们只能透过玻璃,仔细观赏作为“珍贵文物”的古琴——那形制,那断纹,还有那仿佛微微颤抖着的丝弦。可惜的是,丝弦下,不再流淌着动人心魄的“高山流水”。这就是文物的命运——已经脱离了特定的生存环境,需要借助深厚的历史知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方能得到较好的阅读与阐发。
在这方面,专家与大众之间,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解读河南偃师县二里头遗址发现的两件琴状石器,那是考古学家的事,我能欣赏的,是那些造型明确且动作优美的石刻或绘画。比如,1977年出土于四川峨眉县双福乡的那尊东汉石雕,头戴方冠,腿上放置着五弦琴,右抚左拨,神态怡然,自得其乐。还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听琴图》,乃是那位设“万琴堂”以藏天下名琴的宋徽宗赵佶所绘。苍松翠竹间,抚琴者固然高明清雅,听琴者或俯或仰,想来也是沉醉在美妙的音乐中。
阅读文物,有一个基本原则,那就是必须始终记得,眼前的这一切,并非事物的全部(整体),而仅仅是“文明的碎片”。所有文物,从它出土或征集进博物馆的那一刻起,就已经脱离了具体的历史时空,不可能是原本的样子了——或残缺,或变形,或位置改动,或功能转移。借用诗人的语言,眼前这些精美的彩陶、玉器、青铜、石雕等,全都是早就消逝在历史深处的“大圣”之“遗音”。
阿房宫上的瓦当,莫高窟里的壁画,赵州桥上的浮雕,自然有其审美价值;可必须回到当初的语境,你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同一件石刻,屹立于天地之间,与陈列在博物馆里,或者干脆进入艺术图册,效果有很大的差异。像宫殿或皇陵那样的大型建筑,必须亲临现场,你才能体会其气势磅礴,至于玉器、瓷器或书画,则更适合于就近观察,仔细把玩。当初的局部(细节),摇身一变,成了独立的观赏对象,这个时候,阅读的角度及眼光也会随着改变。经过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时光淘洗,五彩斑斓已经消退,完整造型略显残缺,但所有这些,无碍文物的美,反而因其“古雅”,而更能召唤读者纵横六合,驰骋想象。在这个意义上,时间是把双刃剑,对于文物或艺术品来说,既是减损,也是增益。
只是有感于此,本书没有讨论不可移动的大型建筑(比如龙门石窟或明清皇陵);偶尔涉及,也只是关注其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配饰。这自然是个遗憾,可相对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来,再伟大的文物,也都只是“细枝末节”。关注殷墟、三星堆这样的大型遗址,与欣赏湖北江陵浮现的越王剑或甘肃武威跃出的铜奔马,同样折射出整个的历史进程及民族命运。
作为审美对象的“艺术”,与作为人类足迹的“文明(历史)”,二者之间多有勾连,有时甚至是互相重合。经济的发展与政治的变革,固然深刻影响着某个时代的艺术进程,而文学趣味以及宗教思潮对于艺术风格的制约,更是一目了然。因此,在文物及艺术品中,我们不仅读出工艺或审美,更读出神话与历史、理想与现实、宗教与民俗,还有人类的喜怒哀乐以及历史的悲欢离合。
人类文明史上,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固然震撼人心,一挑一剔、一笔一划,艺术家及工匠的精心劳作,同样——即使不说更加——让人感动。细微处见精神,你不是被震慑,而是从容把玩,神游冥想,因而也就有更多的体味与思考。就在这些小小的器物上,凝聚着多少英雄豪杰、能工巧匠、骚人墨客的诚与激情、才华与理想、爱恨与情仇。假如你凭吊文明遗址时怦然心动,假如你阅读史书时浮想联翩,你就应该有兴趣、也有能力借助若干精美的文物及艺术品,来理解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五千年,这一传统说法,曾一度受到严峻的挑战。因为,按照历史编年,中国只有商周以后四千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近二十多年,“中国文明起源”再次成为考古学界的热门话题,只是由于对“文明”概念理解不同,各家说法不一。随着大量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的成功发掘,尤其是辽西地区考古新发现(祭坛、女神头像、大型积石冢等),“中华五千年文明曙光”重现,其轮廓变得日渐明晰。
现当代-安徽文学史-第三卷 本书特色 《安徽文学史(第3卷现当代)》编著者唐先田、杨四平。本书为我社重点项目“安徽文学史”之一种,分为两编十一章,从陈独秀与胡适...
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 本书特色 《多元文化时代的比较文学》是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版的一部重要论文集,书中包括美国比较文学学会在1965年、1975...
钱中文文集 本书特色 一个伟大的民族必然要拥有丰富的物质财富,但*终昭示于世人、传之久远的则是其充满着民族文化精神的文化创造。生产这种精神财富,应该在文化、学术...
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典型病例分析 内容简介 本书对血液和造血系统疾病的病因、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等进行了阐述,并介绍这些方面的*新进展。重点是通过典型病例,充分展...
中国新诗的精神历程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度规划项目“朦胧诗后中国新诗的精神缺失与精神重建研究”(06ja75011-44034)的研...
经济法律通论 本书特色 《经济法律通论》作为一本应用性、融通性的教材,在编写上注重“新版式、新体系、新内容”,理论联系实践,并吸收和反映了经济法律领域的*新成果...
中国小麦学 内容简介 内容提要本书是一部涉及育种、栽培和各个相关领域的小麦科学著作。全面论述了我国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多年来小麦生产的发展,育种、栽培和有...
糊涂村的糊涂猪 本书特色 想要提升你的文学水平?想要提高你的语言能力?想要开发你的想像空间?想要给自己寻找一个轻松的世界?那就赶快来看《糊涂村的糊涂猪》吧。本书...
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 本书特色 《李煜人生不过一场春花秋月》为《走近宋词品人生》丛书之一,将枯燥无味的“作者生平”、“诗词赏析”、“创作背景”化成生动的故事...
下一個地鐵站出口,會有人在等你嗎?海約(楊千嬅飾)雖然是個盲女,但生性樂觀;在她的想像中,世界是繽紛有趣的。她在戲裡幫助
北宋词史(上、下册) 内容简介 诗词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宋词的抒情功能在北宋一众词人手中有了表现和复杂的变化。宋词的风格表现更是多姿多彩,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优秀英语时文选读(一) 内容简介 本书取材广泛,各种题材的新闻报道和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使人读来饶有兴味,选编的语料反映时代脉搏,语言地道,所用的词语典型,内容涉...
大学堂--小说鉴赏(双语修订第3版) 本书特色 什么是好小说?如何理解小说?经典著作:美国新批评派里程性质的著作,全世界大学都在使用的经典文学教科书,同时也被认...
《人间词话》一书乃是王氏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向来极受学术界
中国直销立法中18个核心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本书特色 该书作者胡远江是一个对中国直销业观察和研究近14年的青年学者,曾经策划并推动了多次直销学术论坛的召开。为了写...
《杜拉斯传》书中的真实远比作者本人所经历的一切更加真实。劳拉.阿德莱尔与玛格丽特.杜拉斯交往十二年之久,该书正是这份友情和
方回的唐宋律诗学 内容简介 方回是我国宋元之际的著名诗人、诗评家,他曾对唐宋律诗作过深入的研究,列举诗歌流派,洞彻源流,历历如数家珍;评骘诗人诗作,见解精辟,多...
吴淡如新说-爱上红楼梦 本书特色 《吴淡如新说:爱上红楼梦》:爱如此绵长、正如段三百年不了的情缘、梦回红楼、沦陷在永恒经典。吴淡如新说-爱上红楼梦 内容简介 吴...
国学基础文库 诗经讲义稿 本书特色 《诗经讲义稿》是傅斯年先生讲授《诗经》时的课堂讲义,也是近现代研究《诗经》的重要文献。讲义融考证和流疏为一体,在此书中,傅先...
创意写作书系与逝者协商:布克奖得主玛格丽特.阿特伍德谈写作 本书特色 本书剖析了长久以来困扰很多写作者的重要问题。作者回顾了自己的童年及写作历程,以亲身经历检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