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回到文学本身”,实际上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即文学完全独立于国家、社会、政治、意识形态等等公共领域之外,从而是一个私人的、纯粹的、自足的美学空间。这一说法之所以能够得到确立,其背后,显然是来自于“纯文学”这个概念的有力支持。……近二十年来,“纯文学”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核心概念,它不仅创造了一种崭新的文学观念,同时也极大地影响并且改写了中国的当代文学,这个概念有效地控制了具体的文学实践,同时,也有效地渗透到了文学批评甚至文学教育之中,任何一个人对此都不可能漠然视之。而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纯文学”这个概念在中国的产生、兴起乃至对整个文学史的控制,都留下了现代性在当代中国的影响痕迹。因此,在今天,对“纯文学”这个概念的重新辩证,实际上亦暗含了对现代性的重新思考,以及对中国社会发展的重新认识。而对一个概念的辨证,也就自然转化为一种具体的历史叙述,一种对思想源流的追溯与描写。
一些语词在这个时代愤怒地涌现出来:资本、权力、阶级、市场等等,我们与这些语词遭遇,与这些语词背后的残酷的现实遭遇,现实逼使我们重新思考。在这个意义上,作者接受或部分的接受的所谓的“文化研究”,并不仅仅只是一种知识的需要,更多的,仍是现实使然。是他在一个批判知识分子的确立过程之中,渴望找到的某中理论资源或者写作范式。因此,在另一种意义上,对我们来说,“文化研究”更多的可能只是一个“能指”,我们依据这个“能指”来重新组织我们的叙述,包括对文学的叙述,而在这一重新叙述的过程之中,我们很快发现,我们对文学的要求、理解甚至期待,都已经远远溢出了既定的文学框架,而这一框架正是由20世纪80年代逐渐构建而成,这一过程也正是我们有幸亲身参与的。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在自己与自己搏斗,自己与自己辩论,自己向自己质疑,内心的分裂与茫然可想而知——这些想法部分得体现在这篇论文之中。
自序:相关的几点说明/1
永远的错误/1
——关于《金牧场》
母亲与妓女/12
——关于《白涡》
当代小说中土匪形象的修辞变化/22
90年代小说和它的想象方式/39
有关“杭州会议”的前后/62
何谓文学本身/71
作为一个话题的“文化研究”/97
日常生活:退守还是重新出发/102
——有关韩少功《暗示》的阅读笔记
当代文学研究的当代特征/130
专业主义和新意识形态/137
——对当代文学史的另一种思考角度
城市书写以及书写的“禁言之物”/172
——关于《城市地图》的文本分析和社会批评
离开·故乡·或者无家可归/198
——《2004中国*佳短篇小说》序
理想主义的昨天与今天/221
边缘的追问/240
“文革”与叙事/256
——关于“文革”研究的对话
美和诗意如何产生/278
——有关一个栏目的设想和对话
底层问题与知识分子的使命/305
后记/324
与戴来以往的叙事风格相比,《给我手纸》是一篇更近似于荒诞的作品,作者从惯常的社会写实的立场回撤,而更多地关注个体在生活冲突中的心理反应。一种几乎不可思议的逻辑在小说中却得到了呈现的可能——岑晟在如厕的时候,发现手纸用完了,他让妻子再拿卷手纸,可是这个要求并没有得到妻子的响应,于是一个尴尬的存在情景开始形成。岑晟坐在马桶上无法起身,他在等待,他不知道这个等待要等到什么时候,而这个时候,电话铃开始响了——在这个作者精心设计的细节中,叙述开始倒流,我们大约知道了,岑晟和他的妻子的并不十分美满的婚姻,我们还知道他有过一次艳遇,可是在*后的关键时刻,他还是背叛了情人等等。这本来是一个非常俗套的故事,没有必要让我们再来叙述一次。关键是,作者在处理这样一个俗套的故事时,却加入了另外的叙事元素。岑晟因为程功的电话,而下意识地给旧情人汪菁打了电话,可是,“电话那头好像愣了一下,然后就挂断了”,岑晟想起过去“俩人亲热的时候汪菁的手机响了,汪菁都是先接一下,然后把电话关了,等完事了再打过去。她跟客户是这样解释的,刚才电话没电了” ,两分钟后,汪菁再打电话过来的时候,果然就是这样解释的。以下的叙事,汪菁的哭泣,旧情的再燃,因此而就有了一种反讽似的夸张,而岑晟不知道,“我这个人怎么竟然冷漠到了如此的地步”。然后,就是妻子刘逸梅的突然插入(“做梦去吧,你这个不要脸的东西”),已经变得不真实的东西,因为这个插入,似乎又变得真实起来。“手纸”在这里究竟意味着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离开”在这里,并不仅仅指的是身体上的,它还指涉着所有的抽象物:精神、心 P204理、思想、情感,甚至无意识。而离开之后,则是人的位置上的尴尬,无所附着之后的尴尬。和《异乡》或者《薄瓷胎、青铜鼎和一个女人的故事》、《大闸蟹》相似,这同样是一个有关“等待”的结尾,等待什么呢 ?一种新的位置,抑或某种尴尬的结束? 这种尴尬,同样进入了潘向黎的《白水青菜》,如同这位作者以往的叙述风格一样,《白水青菜》仍然显得相当含蓄,不瘟不火。一个成功男人,一个住家女人,当然,还会有一个小情人,而推动情节发展的,就是所谓的 “白水青菜”。这一谜底在*后揭晓,“白水青菜”的做法是:“要准备很多东西。上好的排骨、金华火腿、苏北草鸡、太湖活虾、莫干山的笋、蛤蜊、蘑菇,有螃蟹的时候加上一只阳澄湖的螃蟹,一切二,这些东西统统放进瓦罐,用慢火炖三四个钟头,水一次加足,不要放盐,不要放任何调料”,还需要什么呢?需要时间,需要一个女人的全部生命,“早上起来就去买菜,然后上午慢慢准备,下午慢慢炖”。这样的叙述很有点意思,它构置的是一个语言的迷径,是能指和所指的分离,而在这种分离中,才会有指鹿为马或指马为鹿的发生。事实的真相使各自的等待或者归来或者离开都成为一个两难的处境——附着于能指还是依附于所指。显然,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家庭伦理故事,强烈的符号作用,使得小说的象征意向得以摆脱它的故事层面,而向外弥散。 P205
玛格丽特·杜拉斯(1914-1996),法国当代最著名的女小说家、剧作家和电影艺术家。她于1914年4月4日出生在越南嘉定,父母都是小学
发现小说 内容简介 《发现小说:文学随笔》的意义在于,这三十年来还没有一个作家谈论文学能如此深入,许多分析都十分精彩。在《发现小说:文学随笔》中,阎连科提出现实...
没事找事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以没事找事为主题的新魔鬼幽默,可以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值得一读。没事找事 目录 等你很久了给我裤腰带比富各抒已见猪肉涨价词不达意绝...
海鸥飞处 内容简介 从香港到台湾的她扮演各种全然不同的角色,也不断捉弄著俞慕槐的感情。海鸥是个杀了丈夫的女人;叶馨是个二流的驻唱歌女;只有杨羽裳是她——一个从小...
红楼梦研究二种-民国文存-16 本书特色 《红楼梦研究两种》将《红楼梦研究》与《红楼梦本事辨证》合并出版。其中,《红楼梦研究》对曹雪芹的个性和思想,《红楼梦》中...
六小龄童品西游(上)(含盘) 本书特色 文学泰斗季羡林为本书题写书名著名学者、红学家冯其庸推荐,著名企业家王石,童话大王郑渊洁。六小龄童品西游(上)(含盘) 内...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 本书特色 《中国文学十五讲》(第二版)以作家作品为中心,选择中国古代文学史上若干闪光的亮点和精华,也就是成就*高、影响*大的一部分有...
西湖风物且留连 本书特色钟婴所*的《西湖风物且留连》中,《丝绸之府 创始神的追寻》—文,从西泠桥的名称谈起,在良渚 文化与西陵文化之间架搭桥梁,探明...
聊斋志异图咏 内容简介 巾箱本者,蚄於南齋,盛於宋世,明清以降,代有新制。所谓巾箱,舊時随身小箧以巾帕这煩雜件者。古人行旅坐卧,不時而诵,书必随身,故小其规制,...
向古诗 学哲理 本书特色 《向古诗学哲理》近日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发行。作者王充闾是当代著名散文作家,诗人,对古典诗词有着深厚学养。本书是王充闾几十年赏读古诗而...
山外青山天外天:海外华文文学综论 本书特色 在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领域,本书作者王宗法教授是起步很早的开拓者之一。他经过二十多的潜心教学研究,独辟蹊径,撰写...
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第三卷-全三册 本书特色本书是《中国早期文化意识的嬗变--先秦散文发展线索探寻》的第三卷,由程水金所著。本卷上册论...
《那山那人那狗》主要内容:在湘西崇峻幽深的大山里,乡村邮路蜿蜒着穿过山岭、河流和村庄,连接着山里人和外面的世界,这是一条
外滩9号的故事 内容简介 本书充分展示了招商局与上海的深厚历史渊源,招商局与上海在相互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彼此贡献,以及上海作为今天招商局集团投资经营重点区域的重...
《听朱光潜讲美学》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对于如何处理中西关学关系的问题,长期以来众多美学家从各自的学术观点和立场出发,做了积
龙女牧羊屏-年画连环画 本书特色 《龙女牧羊屏(年画连环画)》是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龙女牧羊屏-年画连环画 节选 《龙女牧羊屏(年画连环画)》内容简介:...
萨克斯管二重奏曲集 内容简介 本书目录简介:一、美国民歌;二、格列特里的旋律;三、古代对诞歌;四、古代圣诞歌;五、阿拉伯歌曲;六;生日欢聚等。萨克斯管二重奏曲集...
常香玉的故事 本书特色 常香玉的形象可以用许多故事阐释,她用自己的一生创造了一部伟大的传奇。她的许多故事都能感人肺腑,动人心魄,听了让人真正得到做人做文的启迪。...
时代伟人的思想世界: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解读邓小平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中国诗词之美 内容简介 世纪残照,千年熹微,所谓古今气运一大迁移者,其物是人非、阴紆阳惨之状,不可胜言矣。初,余迫于生计,栖身汴都。方尺陋室,蜷曲室碍。然环堵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