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自由主义的中产阶段以世界进步和文明的名义为自己缔造的世界,《帝国的年代》这本书便是关于这个世纪的“离奇死亡”。它说的是成为现实却转变为恐惧的希望: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却衍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年代;反抗与革命不可逆转地出现在稳定繁荣的西方社会的周边;资产阶级遭遇深刻的身份危机,在其自身的财富与舒适不断积累的重压下,在新一轮来势迅猛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中,在反对自由主义的新中产阶段中,他们的传统道德体系
坍塌了。
它说的是欧洲的小集团们几乎令人厌恶的轻松方式建立并维持的若干世界帝国,一些存在时间甚至还如人的寿命的帝国,以及欧洲人未对世界历史达到如此自信的主导地位,上述局面却在这一刻之后一去不返。
它说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居里夫人和柯达女郎,以及有鸭舌帽、高尔夫俱乐部和胸罩的新社会,说的是尼采、卡耐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德雷弗斯(Dreyfus),说的是毫无政绩的恐怖的主义者,以及他们中的一员出乎他自已和所有人的意料,发动了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革命的年代:一场世界革命从英国和法国这对孪生的火山口向外喷发资本的年代: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时代——胜利者和受害者同台演出帝国的年代:在人类的历史上,帝国时代所关心的事物显然与现代的重叠性*大一场世界革命从英国和法国这对孪生的火山口向外喷发。一本严肃、精彩、强有力而吸引人的书。——彼得·拉斯利特(peter laslett),《卫报》、这部作品的分析博学、精彩而富挑战性,它对文学、美学与科技成就的清晰阐述不仅视野宽广,而且颇具新意。 ——《英国历史评论》从1789年至1848年,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革命”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作者以精到的分析回溯了双元革命给欧洲生活的各个层面所带来的变革:在战争行为和外交之中,在新兴工业区和土地上,在农民、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在政府管理和革命的方式之中,在科学、哲学和宗教里,在文学和艺术里。但总体而言,他把这个时代看做工业资本主义在西欧确立的时期,也是欧洲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确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的时期。对于欧洲历史上*具意义的60年,作者提供了一份引人入胜而独特新颖的论述,充满激情却客观真实。他的两部关于西方现代社会起源的伟大著述——《革命的年代》与《资本的年代》——已经成为所有受过教育的英国人的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观察家》这本精彩的书每一页都闪耀着光芒……(作者)以其令人折服的决策能力,挑选出了基本的主题,并通过丰富的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例证对主题进行阐释……真是了不起的一本书!看在老天的分上,也为了你自己,读这本书吧。——《卫报》在《革命的年代》中,作者透过“双元革命”——即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追溯了1789年至1848年间欧洲生活的变迁。在其后的若干年里,革命的火焰逐渐熄灭。在其灰烬之上,一套新的精神与价值发展起来,共同构造厂“资本的年代”。在1848—1875年间的这段历史中,作者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确立进行了深人的分析。资本经济在全球的扩展,财富的持续集中,人口的迁移,欧洲与欧洲文化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使19世纪第三个25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它成为一段历史,但不仅仅是欧洲的历史,而且也是世界的历史。作者的目的并非总结事实,而是将事实纳人一个历史体系,试图“理解”这个历...[更多内容]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推荐序:和解的年代
序言
导言
**篇 发展
**章 18世纪80年代的世界
第二章 工业革命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战争
第五章 和平
第六章 革命
第七章 民族主义
第二篇 结果
第八章 土地
第九章 迈向工业世界
第十章 向才干之士敞开进身之路
第十一章 劳动贫民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宗教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世俗界
第十四章 艺术
第十五章 科学
第十六章 结语:迈向1848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序言
导言
**篇 前奏
**章 民族的春天
第二篇 发展
第二章 大繁荣
第三章 统一的世界
第四章 冲突与战争
第五章 民族的创建
第六章 民主力量
第七章 失败者
第八章 胜利者
第九章 变化中的社会
第三篇 结果
第十章 土地
第十一章 移动的人
第十二章 城市·工业·工人阶级
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世界
第十四章 科学·宗教·意识形态
第十五章 艺术
第十六章 结语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序言
序曲
**章 百年革命
第二章 经济换档
第三章 帝国的年代
第四章 民主政治
第五章 世界的工人
第六章 挥舞国旗:民族与民族主义
第七章 资产阶级的不确定性
第八章 新女性
第九章 文艺转型
第十章 确定性的基石:科学
第十一章 理性与社会
第十二章 走向革命
第十三章 由和平到战争
结语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霍氏是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家,自14岁加入共产党后,迄今未曾脱离。霍氏现居伦敦。霍氏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广至拉丁美洲。除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历史学、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安德生所言;霍氏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
安徽大学图书錧古籍本书録 本书特色 《安徽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录(精)》是在2003年编写的《安徽大学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的基础上,对照古籍普查表增补编写而成。...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第三版) 本书特色 《图书编辑校对实用手册》是为从事图书编辑校对工作的同志编写的实用工具书,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从文字、词语、语...
柏杨全集-(全二十五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柏杨,台湾著名作家,1960年代用柏杨笔名撰写杂文揭露中国文化的病态与社会黑暗面。19...
华侨卷-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二编 本书特色 1.本书是继大型史料丛书《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丛编》之后的又一批民国史料汇集,为国家“十一五”出版规划项目。《民国时期...
《中国抗日战争史》是一部大型抗日战争通史著作,全八卷,全面展示了抗日战争的全过程。全书分为8个专题,即战争的前期、战争过程、战时政治、战时军事、战时经济文化社会...
《星期日泰晤士报》十佳畅销书荣获英国笔会/赫塞尔-提尔曼历史图书奖立足于八种语言的原始档案、访谈记录、学术著作,《野蛮大陆》如同一扇窗户,让我们得以窥见二战结束...
《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是人类性行为研究方面的经典著作。美国200多所大学/学院采用《人类的性存在》(第8版)作为教材,其中包括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
探索:图书馆里的思想:the thinking of library 本书特色 自图书馆出现之日起,图书馆就在时间、空间上架起了保存和传播思想文化的桥梁。人类的...
经典人类起源说的科学审视 内容简介 人的起源问题是魅力无穷的。它对每一个乐于思考的人,都是一份挥之不去的牵念和关怀。本书是对学术界、美学界一块研究基石的质疑与重...
民间组织通论 内容简介 民间组织是不以营利为目的、主要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独立于党政体系之外的正式的社会组织,非政府性和非营利性是基根本特征。从历史发展来看...
特大城市公共交通可达性与小汽车出行决策 本书特色本书从居民出行方式行为选择的相关理论和实证研究出发,分析了广州市公共交通和小汽车交通演化的背景,构建了城市公共交...
人类学与中国传统 内容简介 本书2008年年初,新上任的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常委、统战部长黄道伟同志提出“经济统战”、“文化统战”、 “和谐统战”的工作思路,特...
高一涵先生年谱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高一涵的一生,其内容包括:序言、家世、附录。高一涵先生年谱 目录 序言—走近高一涵先生本门一族世系表摘选家世1895年一18...
文人论政:知识分子与报刊 内容简介 百余年以降,中国报刊维系国运民生,其三部曲是启蒙、革命与追求民族现代化。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学者、报人活跃其问,传播新知,...
陇上学人文存:第六辑:李定仁卷 内容简介 《陇上学人文存》是由甘肃省委宣传部、甘肃省社科院负责编辑出版的省级重大文化建设项目,精选新中国成立以来甘肃省人文社会科...
古籍常识丛谈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古籍版本领域内常识问题的知识读物。其内容大致分四部分:一是对古籍版本形式、行款、装订的介绍,以及用纸、字体、避讳等的说明;二是...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本书特色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是博源文库·现代性与中国社会转型丛书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 内容简介 《探索现代社会的起源》共讲述了有十四节的内...
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0-2岁、2-5岁、5-8岁、9岁以上)的性发育特征和身处的不同环境特点,本书为父母们提供了具体的性教育者指导。本书共分五章,作者反复强调的...
中国当代出版史料文丛 本书特色 《中国出版通史》,在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主持下即将编撰完成,介绍了许多有影响的出版社的社史、店史、著名出版家的传记、有价值的研究...
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 目录 序一雷洁琼序二袁方再版前言前言**编什么是社会工作**章社会工作的领域与内涵**节社会工作的缘起与发展第二节社会工作的领域第三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