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是自由主义的中产阶段以世界进步和文明的名义为自己缔造的世界,《帝国的年代》这本书便是关于这个世纪的“离奇死亡”。它说的是成为现实却转变为恐惧的希望:一个前所未有的和平年代却衍生出了前所未有的战争年代;反抗与革命不可逆转地出现在稳定繁荣的西方社会的周边;资产阶级遭遇深刻的身份危机,在其自身的财富与舒适不断积累的重压下,在新一轮来势迅猛的反对资本主义的工人运动中,在反对自由主义的新中产阶段中,他们的传统道德体系
坍塌了。
它说的是欧洲的小集团们几乎令人厌恶的轻松方式建立并维持的若干世界帝国,一些存在时间甚至还如人的寿命的帝国,以及欧洲人未对世界历史达到如此自信的主导地位,上述局面却在这一刻之后一去不返。
它说的是维多利亚女王、居里夫人和柯达女郎,以及有鸭舌帽、高尔夫俱乐部和胸罩的新社会,说的是尼采、卡耐基、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和德雷弗斯(Dreyfus),说的是毫无政绩的恐怖的主义者,以及他们中的一员出乎他自已和所有人的意料,发动了一场世界性的战争。
革命的年代:一场世界革命从英国和法国这对孪生的火山口向外喷发资本的年代:这是一个资产阶级大获全胜的时代——胜利者和受害者同台演出帝国的年代:在人类的历史上,帝国时代所关心的事物显然与现代的重叠性*大一场世界革命从英国和法国这对孪生的火山口向外喷发。一本严肃、精彩、强有力而吸引人的书。——彼得·拉斯利特(peter laslett),《卫报》、这部作品的分析博学、精彩而富挑战性,它对文学、美学与科技成就的清晰阐述不仅视野宽广,而且颇具新意。 ——《英国历史评论》从1789年至1848年,整个世界被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共同改变着。这场“双元革命”造就了我们所知的现代社会。作者以精到的分析回溯了双元革命给欧洲生活的各个层面所带来的变革:在战争行为和外交之中,在新兴工业区和土地上,在农民、资产阶级和贵族之间,在政府管理和革命的方式之中,在科学、哲学和宗教里,在文学和艺术里。但总体而言,他把这个时代看做工业资本主义在西欧确立的时期,也是欧洲在世界的其他地方确立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地位的时期。对于欧洲历史上*具意义的60年,作者提供了一份引人入胜而独特新颖的论述,充满激情却客观真实。他的两部关于西方现代社会起源的伟大著述——《革命的年代》与《资本的年代》——已经成为所有受过教育的英国人的精神财富的组成部分。——《观察家》这本精彩的书每一页都闪耀着光芒……(作者)以其令人折服的决策能力,挑选出了基本的主题,并通过丰富的欧洲乃至全世界的例证对主题进行阐释……真是了不起的一本书!看在老天的分上,也为了你自己,读这本书吧。——《卫报》在《革命的年代》中,作者透过“双元革命”——即法国政治革命和发端于英国的工业革命,追溯了1789年至1848年间欧洲生活的变迁。在其后的若干年里,革命的火焰逐渐熄灭。在其灰烬之上,一套新的精神与价值发展起来,共同构造厂“资本的年代”。在1848—1875年间的这段历史中,作者对工业资本主义的崛起和资产阶级文化的确立进行了深人的分析。资本经济在全球的扩展,财富的持续集中,人口的迁移,欧洲与欧洲文化的统治地位,这些都使19世纪第三个25年成为一个分水岭:它成为一段历史,但不仅仅是欧洲的历史,而且也是世界的历史。作者的目的并非总结事实,而是将事实纳人一个历史体系,试图“理解”这个历...[更多内容]
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推荐序:和解的年代
序言
导言
**篇 发展
**章 18世纪80年代的世界
第二章 工业革命
第三章 法国大革命
第四章 战争
第五章 和平
第六章 革命
第七章 民族主义
第二篇 结果
第八章 土地
第九章 迈向工业世界
第十章 向才干之士敞开进身之路
第十一章 劳动贫民
第十二章 意识形态:宗教
第十三章 意识形态:世俗界
第十四章 艺术
第十五章 科学
第十六章 结语:迈向1848
资本的年代:1848-1875
序言
导言
**篇 前奏
**章 民族的春天
第二篇 发展
第二章 大繁荣
第三章 统一的世界
第四章 冲突与战争
第五章 民族的创建
第六章 民主力量
第七章 失败者
第八章 胜利者
第九章 变化中的社会
第三篇 结果
第十章 土地
第十一章 移动的人
第十二章 城市·工业·工人阶级
第十三章 资产阶级世界
第十四章 科学·宗教·意识形态
第十五章 艺术
第十六章 结语
帝国的年代:1875-1914
序言
序曲
**章 百年革命
第二章 经济换档
第三章 帝国的年代
第四章 民主政治
第五章 世界的工人
第六章 挥舞国旗:民族与民族主义
第七章 资产阶级的不确定性
第八章 新女性
第九章 文艺转型
第十章 确定性的基石:科学
第十一章 理性与社会
第十二章 走向革命
第十三章 由和平到战争
结语
艾瑞克·霍布斯邦(Eric 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霍氏是英国著名的左派史家,自14岁加入共产党后,迄今未曾脱离。霍氏现居伦敦。霍氏的研究时期以19世纪为主,并延伸及17、18和20世纪;研究的地区则从英国、欧洲大陆,广至拉丁美洲。除专业领域外,霍氏也经常撰写当代政治、社会评论、历史学、社会学理论文章,以及艺术、文化批评等。他在劳工运动、农民运动和世界史范畴中的研究成果,堪居当代史家的顶尖之流,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而其宏观通畅的写作风格,更将叙述史学的魅力扩及大众。如《新左派评论》著名编辑安德生所言;霍氏是不可多得地兼具了理性的现实感和感性的同情心。一方面是个脚踏实地的唯物主义者,提倡实力政治;另一方面又能将波希米亚、土匪强盗和无政府主义者的生活写成优美哀怨的动人故事。
浙江省古籍普查手册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 繁体横排,263页,印量仅1500册★ 由浙江省古籍保护中心编写★ 本书尽可能在每个知识点...
梁永佳,200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讲师,并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与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
归因与文化 本书特色 本书采用文化心理学和跨文化分析、比较的方法,揭示了西方归因理论是西方个体主义、自由主义、理性主义、竞争主义文化的产物,批判了其文化偏见。在...
我们为刘晓庆辩护 内容简介 一个家喻户晓的电影明星,曾以她的才情和智慧,创造了一个时代的梦想和辉煌,然而这朵绚丽迷人的“小花”。在2002年的盛夏,瞬间暗淡……...
《输变电设备物联网关键技术》内容简介:本书介绍了物联网、输变电设备在线监测、智能感知、大数据融合等前沿技术,详细介绍了输变
永恒的图书馆-坚忍与刚毅之二 本书特色 责编推荐:一部国外图书馆的发展史,及其在数字时代面临的种种艰难挑战,令我们?思。西方书话大师尼古拉斯?巴斯贝恩的书话精品...
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本书特色 《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与反贫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项对现代性语境中的贫困,...
球状闪电 内容简介 在某个离奇的雨夜,一颗球状闪电闯进了少年的视野。它的啸叫低沉中透着尖利,像是一个鬼魂在太古的荒原上吹着埙。当鬼魂奏完乐曲,球状闪电在一瞬间将...
中国学术史研究 崇文学术文库(2009/1)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史研究》是中国学术史之史。对中国古代多部学术史典籍形成的历史背景、体例特点、主要内容及学术史批...
商务印书馆与新教育年谱(全二册) 内容简介 岁馀以前,余先后撰中国政治思想史七册及中国教学思想史六册,历时四载,全部毕事。时余精力尚健,馀勇可贾;原拟就中国经济...
中国历代谜案-(上.下)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本书甄选了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近二十件历史谜案,依据各种正史野史等史料、考古证据和前...
操控力:an investigation of political power 本书特色 ◆零距离解密默多克的政治掌控力。从平民到大亨,默多克做了什么,没有做什...
煤介与社会性别研究:理论与实例 本书特色 本论著的上篇着力勾勒西方女性主义批判传播研究的理论、主要议题与质化方法,揭示全球媒介组织与权力体制仰赖政治经济与意识形...
【作者简介】蒂莫西·斯奈德(Timothy Snyder,1969—)当今美国杰出的历史学家之一,现为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维也纳人文科学学院终身研究员,主要研究...
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的途径 本书特色 詹姆斯·罗尔编著的《媒介、传播、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是一部媒介与文化学研究的入门读物。展示了现代大众媒介是如何与意...
大趋势 内容简介 本书引人入胜地描述了分析了世界统一的发展步骤,可以增进人们对世界问题的理解,并且与人们对世界的各种想象形成了积极的对话关系。大趋势 目录 内容...
《媒介批评(第六辑)》内容简介:本辑文章主要分核心话题——微信公众号、时尚文化及其源流、影像批评、新媒介学理探析、日常生活
城镇化与国内移民:理论与研究议题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国內劳动移民研究过程中涌现出来的主要研究议题和理论分析框架,对新移民过程中的社会融合、劳动力迁移和回流、户籍...
《老后破产:名为“长寿”的噩梦》内容简介:有存款,有房子,有年金,为什么还会“老后破产”?长寿,这个幸福社会的象征,将成为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 本书特色 《乡村文化建设与农民社区认同研究:以贵州民族地区为例》从剖析贵州民地区乡村文化与农民社区认同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