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证学间的关系。它主要在思考:在激烈地批判甚至否定传统的过程中,近代中国就知识与思想发展的角度而言,经过了什么样的历程而有乐今天的风貌。“转型期中国”(1895-1925)的代表性思想家章太炎,梁启超与胡适,在他们高举“启蒙”的旗号对传统做激烈攻击的过程中,是如何透过清代知识主流考证学的反省,来诠释并转化那个被诅咒,污名化的“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并进一步使它与自西方引进,具有威望的所谓“科学知识”接轨。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
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证学间的关系。它主要在思考:在激烈地批判甚至否定传统的过程中,近代中国就知识与思想发展的角度而言,经过了什么样的历程而有乐今天的风貌。“转型期中国”(1895-1925)的代表性思想家章太炎,梁启超与胡适,在他们高举“启蒙”的旗号对传统做激烈攻击的过程中,是如何透过清代知识主流考证学的反省,来诠释并转化那个被诅咒,污名化的“传统”,尤其是儒家传统,并进一步使它与自西方引进,具有威望的所谓“科学知识”接轨。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科学与怀疑论 内容简介 究竟有无合乎理性的理由来评价、选择科学理论?这是长期来困扰着人们的一个难题。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可证实性标准和概率主义...
《康德的》分24个章节,对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作了研究和分析,具体内容包括哲学的科学理论、直观的哲学、未完成的演绎、物理学化
神学四讲 本书特色 《神学四讲》为赵紫宸晚期神学思想的代表作,本书简明扼要地论述了神学上创造论,道成肉身,救赎论及道德神学这四个基督教神学的重要话题。与作者前期...
论自由-58-[英汉双语]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社科哲学爱好者以*精华的篇幅,读懂*伟大的思想。约翰·密尔对个人自由的深刻分析和界定,功利主义哲学在国家和社会...
经学抉原 内容简介 蒙文通先生是近代著名经史学家,师承廖平、刘师培,又曾问学于章太炎,求教于欧阳竟无,博通经史、诸子,旁及佛道二藏,其中尤以对经学的精湛研究而广...
孔维勤说鬼谷子言谋天下-国学魅力经典解读 本书特色 鬼谷子是《易经》思想的继承者,在天时、地利、人和思想的引导下,融合[天人合]之道,将[天人感应]实现在现实人...
“剑桥哲学研究指针”是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20世纪90年代刊行的一套学术参考书,如原书编者所说的:“这套书的目的之一,乃是针对
老子禅解 本书特色 老子是道教的始祖,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自然主义哲学家。他的不朽著作《道德经》,仅五千余言,但其内涵博大精深,被誉为“万经之王”。在中国文化思想史...
黄金法则与黑暗法则 本书特色 《扫除力》**册上市后,引发国内各大媒体争相报道,被媒体和网友评为: 瞬间改变命运的灵修**书 妇联发文推荐家庭读书首选书; ...
不请之友-星云日记-6 本书特色 大师生活哲学 ⊙ 智慧语录高僧行仪风范 ⊙ 完整典载从平实的步伐中,进入佛学、进入一代宗师圣洁的心境!日记,是生活的痕迹,是成...
尼采读本 内容简介 尼采具有强烈的反省精神,他的理论似乎是对他的气质的一种抗衡。他自己浪漫而悲观,却偏要批判浪漫悲观主义,他自己体弱多病,却偏要鼓吹强健的生命本...
词典对每个混合梵语词汇都标注能与规范梵语和中古俗语对应的词汇。在标注中古俗语时,首选巴利语词汇。如果没有能对应的巴利语词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 本书特色 《功利主义:赞成与反对》:20世纪后期以来,功利主义作为一种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处于这样一种境地:其讨论者日益鲜明地站在对立的营...
诸子集成(全八册)(精) 内容简介 《诸子集成(1-8册)(套装全8册)》是我国古籍的重要组成部分。*早的一批子书产生在春秋末到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中,其中...
道家易学建构 本书特色 该书所收集的多篇论文中,前两篇和*后一篇是作者比较重视的,也代表了作者的思想和学术水平。《先秦道家易学发微》一文,要在论证《周易》之哲学...
十三经概览 内容简介 2000多年来,儒家文化已经渗透到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对塑造中华民族人格心理有着重要作用,产生着深远影响,是人生修养的重要思想资源。十三经...
解构主义史-修订版 本书特色 到底存在着众多结构主义还是一种结构主义 到了结构主义大获全胜若干年后的强弩之末,这个问题的答案已经呼之欲出:结构主义把遵循不同逻辑...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十三卷 内容简介 本卷收入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54年1月--12月所写的87篇文章。文章的绝大部分发表在美国进步的资产阶级报纸《纽约每日论...
悲剧的诞生 本书特色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部较为系统的哲学和美学著作,他在书中独创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这一对重要概念,借此为切入口,以独特的视角和睿...
本書以「伊斯蘭在地化」為主題,共收錄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學者十多篇的文章,從多元角度切入探討中國地區傳統漢語穆斯林社群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