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民族,继匈奴、鲜卑之后,主要就是敕勒和柔然。这两个古代民族,不仅对我国北方和中亚发生过较大的影响,而且也是历史上形成的中华民族的组成部分。他们的历史也是我国历史的一个部分。因此,研究他们的历史,就成为我国史学工作者义不容辟的任务。
可是,关于这两个古代民族,除了我国历史文献有一些简约的记载外,其它各种资料(包括文物考古、外国资料)也是寥寥无几。这给研究他们历史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截至目前,国内对他们的研究,还十分薄弱,甚至远远落后于对匈奴、鲜卑、突厥等古代民族的研究。这种情况不应长期继续下去。
敕勒和柔然主要活动在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这正是中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分裂割据的时期。在南方,先后有东晋、宋、齐、梁、陈等政权;在北方,先后有十六国、北魏、东、西魏、北齐、北周等政权。其中北方各政权,大都是由鲜卑、匈奴、羯胡、氐、羌等兄弟民族建立的。我们所要讨论的敕勒和柔然,在这一时期内,也建立过自己的政权。
三八八年,早已入居黄河流域的敕勒(丁零)翟辽,曾在今河南滑县建立“魏”政权,史称“翟魏”,存在约四年,于三九二年为后燕所灭。四八七年,在漠北受柔然统治的敕勒(高车)副伏罗部阿伏至罗等,脱离柔然,西迁至今新疆北部阿尔泰山一带,建立了一个“高车国。(或称“阿至罗国”、“阿伏至罗国”),一共存在了五十四年,后被柔然所灭。
柔然自四〇二年摆脱北魏的统治后,在漠北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政权。其*盛时,北达贝加尔湖,西至新疆北部,东到朝鲜之西,南隔戈壁与当时北魏相接。柔然政权存在时间*长,约一个半世纪之久。*后,为其奴役的突厥部所灭,敕勒与柔然所建政权的性质,完全同这一时期国内其它割据政权的性质一样,都是我国历史上暂时处于分裂时期的产物。自秦以来,我国就逐渐形成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短时期出现分裂,形成一些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或割据政权,是常有的现象。敕勒所建的“翟魏”、“高车国”及柔然在漠北所建的政权,都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暂时分裂时形成的割据政权。它们不仅在政治上与内地政权有一定的臣属关系,而且在经济和文化等方面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种情况的产生,是自秦、汉以来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后,随着这种情况的发展,又必然导致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出现。因此,研究敕勒、柔然与内地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就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也就是本书试图探讨的主要问题之一。
我国古代民族的族源、迁徙和各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是研究民族历史十分重要的问题。敕勒和柔然都是我国历史上古老的民族。在历史文献中,可以把他们的族源和早期话动,追溯到公元前五-前四世纪。以后的七、八百年时间,我们都可以从文献上找到他们活动的踪迹。到四世纪末至六世纪中,他们更是活跃在黄河以北,包括蒙古草原的广大地区,与汉、鲜卑、匈奴以及西域各族人民发生了密切的关系。有数十万在漠北的敕勒和柔然人,因各族统治者之间的相互战争或其它原因,迁徙到了漠南或内地。在北方各政权统治者的压迫、剥削下,他们曾不断地掀起了反抗压迫的斗争,在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与内地的汉族或汉化了的鲜卑族错居杂处,*后,均融合到汉族之中。
敕勒和柔然及其所建的政权,还对我国西北及中亚等地发生过较大的影响。
漠北的敕勒曾在五世纪八十年代迁徙到今新疆北部,建立了政权,一度控制了高昌、焉耆、鄯善等地,引起当地人民的迁徙。这可算是属突厥语族的民族(敕勒)进入我国西北地区较早的一次。而大批入居漠南和内地的敕勒人,不仅积极参与了当时北方历次政治斗争,而且同其它民族一起,建设了漠南地区,使我国漠南之地畜牧经济获得了迅速的发展。
至于柔然,由于他建立的政权时间长,实力雄厚,因而对我国北方以及中亚的影响更为巨大。柔然政权继承了漠北地区自匈奴、鲜卑以来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传统,并吸取了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把我国漠北地区历史发展向前推进了一步。柔然的一些政治制度,为以后崛起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突噘所继承。蒙古草原佛教文化的传播,可以说首先是从柔然时代开始的。柔然对原居住于我国西北及中亚的嚈哒(滑国)、乌孙、大月氏等的进攻和压迫,迫使他们南移或西迁,影响所及,直达中亚,波及东欧。
此外,作者根据现有的资料,对敕勒、柔然的政治、经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
周伟洲,一九四零年生,广东开平人.一九六二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同年考取该校民族史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民族学家马长寿教授。一九六五年毕业后,先后在陕西省博物馆及西北大学西北历史研究室从事中同民族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一九八六年由讲师破格提升为教授。现任陕西师范大学西北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顾问(原全长)。中国民族文学会顾问(原副会长)、中国中亚文化研究协会副理事长等。主要论著有《效勒与柔然》、《吐谷浑史》。《中国中世西北民族关系史研究》、《英国、俄国与中国西藏》、《边疆民族历史文物考论》、《长安与南海诸国》等。
原来你是这样的西晋 本书特色 抱着一颗真诚的心,作者对已经尘封了不知多少年的朝代——西晋进行了*忠实的记述,为你讲述一个他自己眼中的西晋...
图说中国铁道博物馆珍贵文物-(第二辑) 本书特色 图文并茂、深入浅出,介绍铁路文物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相关的故事。寓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科...
前汉的故事-公元前221-9秦皇统一到王莽称帝 本书特色 我看它(蔡东藩的作品)的生命力起码比我的书要强……现在还有多少人能看竖排版繁体字的“二十四史”呢?不能...
第三帝国的兴亡(上中下)全三册 本书特色 在第三帝国短促的生命的前半期,我曾在那里生活和工作过,亲眼看到阿道夫·希特勒怎样巩固他作为这一伟大而又茫然不知所从的民...
《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套装共2册)》内容简介:《世界史的故事·从文明诞生到罗马帝国崛起》包括“世界史的故
《清华园日记》内容简介:我尝想,日记是最具体的生命的痕迹的记录。以后看起来,不但可以在里面找到以前的我的真面目,而且也可以
秦隋论-中国最短命的王朝 内容简介 秦、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短命王朝,它们各自结束一段长期的纷乱局面,统一中国,并开启了继之而起的汉、唐盛世,但是它们却都...
WhatcanthehistoryoftechnologycontributetoourunderstandingoflateimperialChina?Mos...
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末以来的大变局 本书特色 虽然是一本随笔集,但综观全书,我们完全可以说,作者实际探讨的是同一个主题:是什么样的力量使政府改革的努力与...
父子同侍乾清门 本书特色 本书上部的主人公富察?阿巴力翰是作者的太姥爷,出身于镶蓝旗富察氏,族中曾有过福康安等清史上煊赫一时的人物。在富察?阿巴力翰的年代,富察...
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 本书特色 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编委会编著的《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是抗战亲历者的回忆讲述。抗战期间,他们正值青春。为了挽救民...
启蒙时代-自由的科学-(下) 本书特色 《自由的科学》是彼得·盖伊巨著《启蒙时代》的第二卷,与**卷《现代异教精神的兴起》一起,构成了盖伊对启蒙运动的完整阐释。...
(精装)全宋笔记第十编(全12册) 本书特色 ★宋人笔记是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宝贵资料,这些宋人笔记中,有些笔记尽管篇幅不多,但其内容涉及当时的社会经济...
《研究型大学青年教师缘何参与大学国际化》内容简介:国际化是世界一流大学的内在特征,也是我国研究型大学跻身世界一流行列的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内容简介:本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年度系列发展报告之一,报告将中国法学教育与
后汉通俗演义:绣像本 本书特色 蔡东藩专*的《后汉通俗演义》为本系列图书之 一,共100回。叙述自王莽篡汉至蜀汉亡国,真实再 现了新朝的短暂统治,大汉帝国第二高...
著名历史学家杨宽先生积五十年治学研究之重要成果。着重论述战国时期从分裂割据走向统一,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发生的
《如果这是宋史1(大宋开国卷)》讲述了从远古流传至今的历史,本就是真假掺半的。也许就在那些古老优雅的繁体字刚刚组合成官方史书
甲午战争 本书特色 聚焦中、日、朝三国关系 挖掘鲜为人知的历史内幕 *日本文学史上首位“三冠王”、柏杨高度推崇的历史作家陈舜臣代表作! *旅日学者李长声倾情翻译...
西夏社会(全二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反映西夏社会面貌的历史资料大全集。它探讨了我国古代西夏社会的农业、畜牧业、狩猎业、手工业、商业、借贷、社会结构、法律、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