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
《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公理世界观对天理观的置换体现的是社会主权形式
的巨大转变,也就是从传统帝国到现代民族一国家的变迁。作者将具有世界
观特性的科学视为现代公理观的典范,由此可以明确近代的公理意识、科学
精神的探索以及现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教育体制是如何确立并相互关联、相
互塑造的。这无疑是作者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的贡献之一。作者
指出,实证主义和原子论的科学观从自然观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构成
原理,即将个人视为社会的形式平等的原子,并通过自我或主体性的概念将
个人从各种血缘、地缘和其他社会网络中抽象出来,于是道德论述的背景条
件实现了从地缘、血缘共同体向现代国家的抽象的法律主体的转换,从而一
方面瓦解了传统帝国的政治主权的构成原理,另一方面为现代国家确立了合
法性依据。具体而言,科学为社会的、知识的和体制的分工和专业化过程确
立了世界观基础,并将它们纳入到国家理性的框架中来。现代中国的教育制
度包含了双重的面向,即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知识分类谱系将民族教育体制
与全球教育体制综合在一个过程之中,从而为新的劳动分工和社会运转方式
提供了知识体制的保障。在这个体制内部,知识的生产逐渐转变成专业行为
,知识分子成了以大学或研究机构为基地的专业化学者。知识的现代分化不
仅复制了作为分科之学的科学的谱系原则,而且以形式化的分工模式规定了
这些领域的专业原则,对科学的挑战本身反而扩展了这一现代知识分类谱系
与体制。因而,知识的合理分化实质上成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设计,一
种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从这些观点出发,汪晖导出了对现代思想与社会的一
系列既深刻又不乏批判精神的洞见,这些洞见对于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
的意义。
作者用民族~国家这个词语来表达这一新的主权形式。但如前所述,我
觉得民族一国家这个概念很容易成为一个固化的概念,用来说明某种现成规
律性的历史进展。在特定历史状况下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意义,使得民族一
国家在现代中国始终作为一个临时性的而不是本源性的概念得以确立的。作
为一个外烁性的概念,民族~国家是新的主权形式在其他民族一国家面前确
立的临时性身份。换言之,民族国家曾经因为他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巨大功
能而成了新的主权形式,但在一个马克斯·韦伯所发现的具有一种“非政治
的态度”的文化传统中,民族国家所能发动的总体动员的能量虽然是巨大的
,但并不是彻底的。
P32
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
中国印刷史研究 本书特色 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本书在前人的基础上,集中论述中国古代印刷发展史上三个关键的基础性问题,也是此研究领域中的重大疑...
细听鬼唱诗:志异小品赏读 本书特色姑妄言之姑听之, 豆棚瓜架雨如丝。 料应厌作人间语, 爱听秋坟鬼唱诗。狐妖精怪,仙魅神鬼,折射的原是人生百态,人的喜怒哀乐、贪...
《2016年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报告》内容简介:在2016年对资产管理行业的研究剖析中,更多地把眼光放在了其自身还有待“提升内力、
·我们如何获得内心自由?获得真正的内心自由的必备条件是,勇于承担责任和对自己负责。·与荣格、阿德勒、弗洛姆齐名的心理学大师,层层剖析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的心理难题...
老照片(第30辑) 本书特色 《老照片》试图在这方面有所改变,把照片置于观照的中心,让照片自己来诉说。有时候,照片蕴含的话语、传播的意味,远不是几条简单的历史结...
最討厭「那個時候」的自己了!但如果不讓過去的絕望化作自己的一部分,是不是就無法向明天邁進一步?日本國民天后宮部美幸結合柔情與殘酷,猝不及防抨擊我們心靈最柔軟之處...
汉语惯用语辞典 内容简介 《汉语惯用语词典》共选收常用惯用语15,000余条,比较全面地收录了在近代和现代广泛流传、使用的各类惯用语。对于一些源于方言而义被广泛...
古代与中世纪-西方文论经典-(第一卷) 本书特色 高建平、丁国旗主编的《西方文论经典》是一套 涵盖古代至当 代的西方文论选本,吸收了迄今为止我国 西方...
《新华字典》错在哪里 目录 **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标点符号第二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义项第三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例证第四章 关于《新华字典》中的字头...
民间收藏纪事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写了十三个关于抗战文物、中山舰文物、老唱片、旧书、邮票、古砚、烟标等的收藏故事, 这些收藏者都经历了辛苦和磨难, 才终于收藏了自...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俄罗斯族 内容简介 《民族文化经典故事丛书:俄罗斯族》以俄罗斯族的历史文化发展为主线,有机融汇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故事艺术,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成都街道漫步手记 本书特色 本书为成都地方文化著作。作者以随笔的方式展现成都百余条街巷深厚的历史与特色鲜明的市井文化。以摄影师独特的眼光欣赏与发现城市细腻而动人...
清人生活漫步 本书特色 什么是“社会生活史”,学术界理解不一,本书并不探讨这一概念,也不企求全面描述清代人的社会生活,只是就著者的研究心得,杂谈清朝时期人们生活...
语言学文集:考证.义理.辞章 内容简介 志任天下之重。中国语言学人应该与整个国家步伐一致,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并进而成为主流语言学为自己的大任。此外,孔子...
钱穆先生全集-中华文化十二讲(新校本) 内容简介 《钱穆先生全集:中华文化十二讲》于一九六八年十月由空军总政战部出版,交台北三民书局经销。一九八五年,再版时,先...
中国古代地名 本书特色 中国的地名多姿多彩,生动有趣,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华大地的辽阔幅员、多样地理、悠远历史和丰富人文信息,值得让人细细体味。《中国古代地名/中...
中国古代刺绣-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 本书特色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中国古代刺绣》的目的是希望读者通过《中国传统民俗文化·艺术系列:中国古代刺绣》...
作品目录第卅六折 乌衣暗行,别开蹊径第卅七折 娑婆三千,子夜邪眼第卅八折 既生心魔,蛇穴暴踪第卅九折 腿似蝎尾,气若雷冲第四
《辩护的逻辑》内容简介:本书尝试呈现缜密辩护逻辑的展开方式及其案例实务样态,从事实逻辑与法律逻辑出发,还原最为真实的刑事辩
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与传统服饰文化 本书特色 ★ 16开软精装,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 全书内容丰富,专业性强,装帧设计精美,是从知识普及及实际运用角度出发对哈密维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