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
《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公理世界观对天理观的置换体现的是社会主权形式
的巨大转变,也就是从传统帝国到现代民族一国家的变迁。作者将具有世界
观特性的科学视为现代公理观的典范,由此可以明确近代的公理意识、科学
精神的探索以及现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教育体制是如何确立并相互关联、相
互塑造的。这无疑是作者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的贡献之一。作者
指出,实证主义和原子论的科学观从自然观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构成
原理,即将个人视为社会的形式平等的原子,并通过自我或主体性的概念将
个人从各种血缘、地缘和其他社会网络中抽象出来,于是道德论述的背景条
件实现了从地缘、血缘共同体向现代国家的抽象的法律主体的转换,从而一
方面瓦解了传统帝国的政治主权的构成原理,另一方面为现代国家确立了合
法性依据。具体而言,科学为社会的、知识的和体制的分工和专业化过程确
立了世界观基础,并将它们纳入到国家理性的框架中来。现代中国的教育制
度包含了双重的面向,即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知识分类谱系将民族教育体制
与全球教育体制综合在一个过程之中,从而为新的劳动分工和社会运转方式
提供了知识体制的保障。在这个体制内部,知识的生产逐渐转变成专业行为
,知识分子成了以大学或研究机构为基地的专业化学者。知识的现代分化不
仅复制了作为分科之学的科学的谱系原则,而且以形式化的分工模式规定了
这些领域的专业原则,对科学的挑战本身反而扩展了这一现代知识分类谱系
与体制。因而,知识的合理分化实质上成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设计,一
种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从这些观点出发,汪晖导出了对现代思想与社会的一
系列既深刻又不乏批判精神的洞见,这些洞见对于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
的意义。
作者用民族~国家这个词语来表达这一新的主权形式。但如前所述,我
觉得民族一国家这个概念很容易成为一个固化的概念,用来说明某种现成规
律性的历史进展。在特定历史状况下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意义,使得民族一
国家在现代中国始终作为一个临时性的而不是本源性的概念得以确立的。作
为一个外烁性的概念,民族~国家是新的主权形式在其他民族一国家面前确
立的临时性身份。换言之,民族国家曾经因为他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巨大功
能而成了新的主权形式,但在一个马克斯·韦伯所发现的具有一种“非政治
的态度”的文化传统中,民族国家所能发动的总体动员的能量虽然是巨大的
,但并不是彻底的。
P32
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
中国古代文人 本书特色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灿烂的文化。这历史与丈化的交融,显示了中华民族不仅古老而且文明。古老丈明的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姿态和精神风貌屹...
中国文化史 本书特色 天津人民出版社大家写史系列之一。中国近现代“个人写史”的典范,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另一种写法。*吕思勉,民国时期便已与钱穆齐名的史学大...
故园往事-二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故园往事?一集》的姊妹篇,记录了作者对自己少年时代种种往事及身边人物的深刻回忆。由“血亲”“自我”“生计”三部分构成。通过朴实...
文案必备全书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了企业和组织日常所需的常用范本,全面、详尽、实用地提供了文案写作的方法和示例。文案必备全书 目录 **篇商务文书写作**章企业设...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本书特色 《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是文化部艺术科学研究项目。草根湖南-湖南民族民间文化解读 内容简介 简介《草根湖南:...
中华典故 内容简介 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每一个典故大致由出处、故事、含义三部分组成。每一个典故的背后,都有一个激动人心引人思索的历史故事。典故这个名称,...
中国地域学派叙论 本书特色 《中国地域学派叙论》(作者王晓清)从地域学风、文化域点、师承门户、学术流派诸多角度,以南菁学派、桐城派、籀膏学派、余杭学派、...
清明旧事 目录 一 寻根溯源探清明/1(一)周秦:祭祖扫墓习俗起源/6(二)汉代:清明作为节气确立/9(三)魏晋:寒食节俗相沿成习/14(四)唐代:寒食与清明的...
刘仲彬,毕业于高雄医学大学,资深心理师、临床教师、实务督导,“临床心理师的脑中小剧场”粉丝专业主编。于执业第九年惊觉自己有一肚子“非常人”故事,以风趣、幽默的笔...
闾巷话蔬食 本书特色 本书记述了老北京人所尝、所见、所闻的民间俗食,全书分为主食类、菜肴类、小吃类、节令祭食类、酒水饮料类、原料调料类、器皿技术类、习俗逸闻类及...
天津的园林古迹 内容简介 2004年12月23日是天津设卫筑城600年的纪念日。这对居住在这座城市和曾经客居在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具有极大的探求魅力,即使曾到此一游...
中华民俗节日风情大观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以反映中华民族56个民族的传统节庆风俗为内容的民俗文化著作。举凡中华56个民族的节日文化起源、传说、娱乐喜庆、饮食风俗...
清代山东方言语音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为“汉语言文字系列”望岳文库“丛书之一,主要内容有绪论;清代山东方言的声母;清代山东方言的韵母;清代山东方言的声调;清代山东...
《XML应用入门与提高》内容简介:本书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XML文档应用与开发的相关知识,书中不但提供
中国名著全知道 本书特色 文若愚编著的《中国名著全知道》精选了中国历史上名气*大、影响*深、流传*广、价值*高的经典名著,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医学...
普通话培训与测试 本书特色 汉语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是现代社会交际的工具,是信息的主要载体。它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文化,极大方便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 本书特色 《近代思想文化论集》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专题文集之一,收入作者耿云志关于近代思想与文化研究的论文...
国文趣味 本书特色 《小书馆》系列丛书,收入20世纪初以来绝版或者版本稀少、至今仍有很高文化价值的文史作品。名为“小”,意味着篇幅小,使读者在短时间内可获得一方...
文心 本书特色 《图书馆经典文库:文心》是用故事的体裁来写关于国文的全体知识。每种知识大约占了一个题目。每个题都找出一个*便于衬托的场面来,将个人和社会的大小时...
梁启超讲国学 本书特色 本书有侧重、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梁启超著述中的相关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并辅以故事性的叙述方式,来做解读。这些内容包括史学、文学、儒学、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