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
《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从更深层的意义上,公理世界观对天理观的置换体现的是社会主权形式
的巨大转变,也就是从传统帝国到现代民族一国家的变迁。作者将具有世界
观特性的科学视为现代公理观的典范,由此可以明确近代的公理意识、科学
精神的探索以及现代的知识生产与文化教育体制是如何确立并相互关联、相
互塑造的。这无疑是作者对中国现代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的贡献之一。作者
指出,实证主义和原子论的科学观从自然观的方面提供了一种新的社会构成
原理,即将个人视为社会的形式平等的原子,并通过自我或主体性的概念将
个人从各种血缘、地缘和其他社会网络中抽象出来,于是道德论述的背景条
件实现了从地缘、血缘共同体向现代国家的抽象的法律主体的转换,从而一
方面瓦解了传统帝国的政治主权的构成原理,另一方面为现代国家确立了合
法性依据。具体而言,科学为社会的、知识的和体制的分工和专业化过程确
立了世界观基础,并将它们纳入到国家理性的框架中来。现代中国的教育制
度包含了双重的面向,即通过专业化的分工和知识分类谱系将民族教育体制
与全球教育体制综合在一个过程之中,从而为新的劳动分工和社会运转方式
提供了知识体制的保障。在这个体制内部,知识的生产逐渐转变成专业行为
,知识分子成了以大学或研究机构为基地的专业化学者。知识的现代分化不
仅复制了作为分科之学的科学的谱系原则,而且以形式化的分工模式规定了
这些领域的专业原则,对科学的挑战本身反而扩展了这一现代知识分类谱系
与体制。因而,知识的合理分化实质上成了一种现代社会的合理化设计,一
种现代化的行动纲领。从这些观点出发,汪晖导出了对现代思想与社会的一
系列既深刻又不乏批判精神的洞见,这些洞见对于理解我们的时代具有重要
的意义。
作者用民族~国家这个词语来表达这一新的主权形式。但如前所述,我
觉得民族一国家这个概念很容易成为一个固化的概念,用来说明某种现成规
律性的历史进展。在特定历史状况下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意义,使得民族一
国家在现代中国始终作为一个临时性的而不是本源性的概念得以确立的。作
为一个外烁性的概念,民族~国家是新的主权形式在其他民族一国家面前确
立的临时性身份。换言之,民族国家曾经因为他所具有的总体动员的巨大功
能而成了新的主权形式,但在一个马克斯·韦伯所发现的具有一种“非政治
的态度”的文化传统中,民族国家所能发动的总体动员的能量虽然是巨大的
,但并不是彻底的。
P32
有人说当年的《中国书评》是那一代人的“学术图腾”,九年后复后的《中国书评》显然也有同样的追求。**辑于2005年4月出版,在学人间留下一定的印象和影响,对“严格学术规范要求,确立学术评价体系”的倡导有开先风之气。现在,《中国书评》第四辑的宗旨一如既往,主要内容包括:**,以知识生产活动自身作为评价对象来探究中国学术规范化的问题;第二,对社会科学前沿性成果进行评介,以此来期待中国学术对此的回应和自身的发展。本书的出版,对推动“中国学术规范化”运动的深入发展是其应有之义,为对知识增量具有重要意义的从批判角度进行的书评提供高水准的平台,更为对关涉到知识生产和再生产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和批判提供自由探究的学术场域。《中国书评》是侧重学术的大型综合学术书评出版物,每季度出版一辑,为海内外知识分子评介、探讨和批评学术论著及学术思潮的自由平台。此刊物的宗旨为:弘扬学术批判,提升中国学术。内容栏目分为:主题书评/学术书评/知识生产机器的反思与批判/学术评论/批评与回应/中文论著简介/西文论著简介/焦点讨论/书店荐书等。是一份具有*高学术水平的学术书评出版物。
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 内容简介 《乡村戏曲表演与中国现代民众》使用华北民间戏曲的文本资料,采用田野回访调查的方法,以河北定县为工作基地,时行历史学与民俗学...
北京养生文化 本书特色 《北京养生文化》:养生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浓厚文化特色的自我保健行为。其实质是人类为了自身生存和健康长寿的需要,在整个生命过程中,综合协调多...
酒煮中国 内容简介 酒在中国是一种特殊的饮料,它不是生活必需品,但它却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它是一种文化形态和文化现象,不同的时代、地域,不同的民族,其内涵也是千变...
读库 0901 本书特色 《读库0901》是2009年1月由新星出版社出版,可供广大读者参考。读库 0901 内容简介 《读库0804》曾刊发《电影编剧的秘密》...
汉语音韵 音韵学初步 本书特色 该书所收《汉语音韵》《音韵学初步》都是为初学者写的比较通俗的读物,均用深入浅出的笔法介绍了语音学的一些常识、汉语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 本书特色思想史研究专家汪晖教授编著的这本《文化与政治的变奏(一战和中国的思想战)》是有关“一战与中国”这一思想史议题的专题...
企业与行政机关常见应用文写作大全 内容简介 全书将应用文分为行政文书、商务文书、合同文书、法律文书、工商税务文书、人事管理文书、营销管理文书、财务金融文书、其他...
南怀瑾/讲述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本书特色 没有古代哪有现代,没有父母哪有儿女,没有祖先哪有我们呢,可是我们现在迷了路……我只是一个年纪大、顽固的、喜欢...
※設計概念說明:書封挖洞,透出戀人的模樣。當我們各自的快樂,成為彼此最甜美的幸福,愛情,將停格在我們想念彼此的時候。愛情可以很偉大,也可以很自私……是愛情,讓我...
亲切的神灵 本书特色 每个村庄都虔诚地供奉着自己的福主。在流逝的时间中,人们甚至把福主的尊姓大名也以忘了。然而诸神犹在。诸神依然狂欢。却是不知为何狂欢了。所以,...
中国书学史 本书特色 《中国书学史》是“中国文化艺术名著丛书”之一,系作者祝嘉于1941年写成,后于1947年由于右任先生作序出版,全书共分十四章,上自...
避讳研究 内容简介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汉语言文字学,作为个人应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作为一个学科,应当研究什么,怎么研究?这恐怕是每一个负责任的语言学工作者都...
★ 李银河3年来首部新书,系统讲述现代人的爱情观!★ 给所有女孩的爱情必修课:爱与被爱,都值得冒险。★ 在恋爱婚姻中平等对话、保持自我,是每个人的必修课题。--...
世界性文化图考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 丰富的资料图片,全彩呈现★ 作者刘达临教授是我国性学开拓者之一,曾获得世界性学界的至高荣誉“赫...
◎推薦者:人氣推理小說家「數字女王」/珍妮‧雅凡諾維奇(Janet Evanovich)妳可以仰慕妳的丈夫、崇拜妳的丈夫,但切記盡可能把所有財產登記到妳名下……...
大家小书-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本书特色 “大家小书”是北京出版社的学术品牌。本次出版的图书共有18种,有一半的图书增加了图片。典雅而大方,宜读且怡心!大家小书-中...
二十世纪中国作家短篇小说的汉-英自译研究 本书特色 自译指翻译自己作品的行为或该行为的结果即自译文本。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翻译,自译和普通意义的翻译可以互为参照,...
文史资料选辑.第五十一辑(总第一五一辑) 本书特色 本辑分为民主斗争、人物述林、军事史苑、抗战纪实、工商史苑、史海钩沉和体坛精英七部分。其主要介绍了潘文华、徐崇...
读字 本书特色 学术书并不拒人于千里以外,在轻松愉悦中了解了汉字的*初面目和一变再变,才发现原来我们的汉字是那么神妙!学术书并不拒人于千里以外,在轻松愉悦中了解...
为什么是上海 本书特色 上海自开埠以来,享有城市发展的天时地利人和,但是这天时地利人和为什么就发生在上海?为什么其他也具有相似天时地利人和的城市,就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