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调]小桃红
杨果
满城烟水月微茫,人倚兰舟唱。常记相逢若耶上,隔
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
丝长。
【小桃红】是越调中常用的曲牌之一。杨果是“工文章,尤长于乐府”
(《元史》本传)的元代早期散曲作家,他一共写了十一支【小桃红】,见于
《阳春白雪》者八支,没有题名;见于《太平乐府》三支,题作《采莲女》
。他的散曲,文采很美,《太和正音谱》说他的曲“如花柳芳妍”,是符合
他的风格特征的。由于这个时期的散曲刚从乐府民歌和两宋词演化而来,因
而带有浓厚的民歌和宋词的色彩。
这支散曲是歌颂男女恋情的,是从南朝乐府《采莲曲》发展而来的,如
曲中言舟则木兰,言溪则若耶,美则似莲花,情则如藕丝,都是分别袭用了
戎昱的“涔阳女儿花满头,毵毵同泛木兰舟”,李白的“若耶溪畔采莲女,
笑隔荷花共人语”,梁元帝的“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和卢思道的“擎
荷爱园水,折藕弄丝长”的语意的。诗人以江南水乡为背景,采莲唱歌为媒
介,巧妙地表达了青年男女互相爱慕的情怀。在曲的开端,诗人给他的主人
公安排了一个月上柳梢、雾满江城的幽静环境。一个装饰得很好的小舟,依
稀有人斜倚在船榜上低唱着、倾诉着。那倩影儿是熟悉的,歌喉儿也是熟悉
的。他蓦然想起,那不是曾经在若耶溪畔遇着的美人儿吗?若耶,是会稽(今
浙江绍兴)若耶山下的一条小溪,相传是西施浣纱的地方,所以又叫“浣纱
溪”。当然,这不一定是实指,但读者一看到若耶,就要联想到那位富于传
奇色彩的西施,从而给那位倚舟低唱的美人儿,平添了几分倾国倾城的颜色
。如果说曲的前三句是曲中男主人公的目之所见,耳之所闻,身之所历,忆
之所及,那么“隔三湘,碧云望断空惆怅”两句,就是他向对方倾诉自己的
爱慕之殷和相思之深了。它渲染了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辽阔,在时空设计的
艺术上是很成功的。“记相逢”把时间的跨度搭在若耶初逢到江城再见的漫
长岁月上,而“隔三湘”则是把空间的跨度架在从吴越到荆湘的千山万水间
。这期间雁足无凭,秋水望穿,无计得消息,只有临风惆怅而已。诗人在这
里让时间与空间分设对映,而又让时空的字面隐藏在无穷的离愁别恨中,从
而增加了曲的层次,丰富了曲的内涵,深化了曲的意境,留给了读者更加广
阔的想象天地。曲的结尾,又以极大的跳跃性,从意脉上连接男女主人公的
互诉互答。“美人笑道,莲花相似,情短藕丝长。”这嫣然的一“笑”,包
含了嗔和怜等复杂的感情,她不相信水远山长能够隔断他们的消息;更不相
信年深月久能够冲淡他们的感情,于是运用乐府民歌的艺术手法,以生动形
象的比喻,含蓄委婉的语言,作出了巧妙的回答:言自己对于爱情,像莲花
一样,出污泥而不染;而怕对方在爱情问题上,像“怜(莲)花”一样,色衰
而爱弛。自己对于旧好,像藕丝一样,连绵不断;而对方是不是喜新厌旧,
缺乏深厚的感情?一喻两譬,一言多意,充分体现了语言的密度美,即在有
限的文字中包含了很多的信息量,表现了丰富的审美情趣,给了读者很多的
美感体验和美感想象。语言的密度,是诗歌语言美的共同标志和共同规律。
这也就是这支小令获得不朽的艺术生命力的原因。
(羊春秋)
P1-2
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乃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巅峰之作;又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是其中的元曲一册。
出版说明
篇目表
正文
篇目笔画索引
为了嘉惠读者,推陈出新,延续拓展,上海辞书出版社以《唐诗鉴赏辞典》为代表的文学鉴赏辞典的风格和品牌,乃以三百为数,远绍《诗经》三百篇的传统,近承清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酌其他选本,不用体式分类,唯取佳作入选,以唐诗、宋词、元曲各出一册,展示中国韵文的巅峰之作;又请国内有关研究名家撰写精美赏析文章,解释历史背景,以先进文艺理念讲解艺术特色,评论文学成就。《元曲三百首鉴赏辞典》是其中的元曲一册。
隋树森 1906—1989
字育楠,原籍山东省招远市东良村人,元曲研究专家。
[编辑本段]生平
1906年出生于北京。他的父亲曾在前清政府做过军机处抄缮“供事”(办事员)的小官,后弃政从商。1928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北京师范大学)”就读。其在校读书时就有小说发表于《东方杂志》、《国闻周报》等报刊上;并且翻译了日本文学博士儿岛献吉郎的《中国文学概论》,被上海世界书局编入「文化科学丛书」,并改名为《中国文学》,与方壁[茅]的《西洋文学》列为姊妹篇出版。隋先生在这段期间也有相关著作,如出版了《文学通论》、《古诗十九首集释》等。1932年学校毕业后曾在山东省立惠民中学、莱阳乡村师范学校、济南女子师范学校任教国文。
1937年抗战军兴,隋树森抵达四川,在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之国立编译馆任职。因为隋氏通晓日文因此翻译了同时期许多日本汉学大作,如青木正儿的《中国文学概说》(1938)、《元人杂剧序说》(1941)、盐谷温的《元曲概说》(1947)……正是为翻译了这些日本学者有关元曲的著作之故,隋先生“逐渐对元曲研究发生了兴趣 ”。而且这些作品促进国人对元曲的研究起了积极作用。在1947年开始从事《全元散曲》编纂的工作。此外,他还写了许多散文游记,且编为《巴渝小集》出版。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长期在北京出版总署图书馆和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这样的工作环境也对他日后编辑《全元散曲》提供莫大助益。50年代以后,他便广搜博览,从各种元曲版本中选出62种明人臧茂循《元曲选》所未收录者,编成了《元曲选外编》(戏剧),为研究元杂剧者提供了方便。历时17年,1964年他编辑出版了《全元散曲》(上、下册),此书收罗详备,校勘精审,对于研究元代散曲有重要参考价值。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此书开启了元散曲研究的一个新时代,其沾溉学林,功莫大焉。
此外,他还校订、编辑有《阳春白雪》、《乐府新声》、《乐府群玉》、《太平乐府》、《全元散曲简编》等元人散曲总集。并著有《元人散曲概论》(发表于《中华文史论丛》22期,1982年2期)、《北曲小令与词的分野》等多篇学术论文,后辑为《元人散曲论丛》。其他已成书但至1986年尚未出版的有《新校乐府群玉》、《曲论存稿》、《雍熙乐府曲文作者考》、《枣轩曲论汇稿》、《东瀛中国文艺论文译丛》等;与他人合编的书有:《古代散文选》、《古文选读》、《中国古典文学名著提要》、《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等。
[编辑本段]主要贡献
总括来说,隋树森在曲学方面的贡献可以有:
整理、搜集元代散曲作品
学术研究的第一部就是要先拥有资料,资料丰富对于研究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元曲因为不受重视,早期有作品别集问世者也少(只有4人),因此在辑佚上也是困难重重。早期学者虽有许多卓越成就,但是直到隋先生编辑、整理《全元散曲》后才是元曲(散曲)研究的一大突破。
对元曲理论、创作的研究
隋树森先生在《全元散曲简编》〈导言〉与〈元人散曲概论〉可说一篇元散曲概论,里边就有叙述到对元人散曲理论与创作的状况。他也看到一些散曲活泼的艺术性,而不是被格律束缚的呆板形式。
[编辑本段]相关参考文献
《隋树森自传》收入《中国当代社会科学家(第四辑)》(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83年),页270-278
《隋树森与元曲研究》 何贵初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5:1 页108-110 2003年1月
《术业专攻嘉惠后学——隋树森先生的元曲研究》 王菊艳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6:1 页- 2003年6月
《隋树森与元曲的校辑工作》 何贵初 读者良友 1985.11.01.
《今编总集型辽金元总集叙录》 刘达科 晋图学刊2003年第3期(总76期) 页76-78
中国大百科全书智慧藏「全元散曲」条
这个世界上没有百分百完美的建筑,只有随时光一起慢慢成熟、日渐美好的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次入围布克奖,诺贝尔文学奖热门作家,金匠奖、科斯塔文学奖得主★阿莉·史密斯“季节四部曲”第一部★2017年布克奖短名单作品★2017年《纽约时报》“十大好书...
何楚舞,蒙古族,军旅作家、朝鲜战争史研究者,曾有多部作品风靡网络,著有长篇小说《热血1950》《黄金弹壳》《岁月无声》等。凤鸣(张林),军旅作家、资深媒体人,有...
《何裕民教您:抗癌的新生活》内容简介:讲到癌症,人们就会毛骨悚然!其实,癌症并非绝症,就像高血压一样是一种慢性疾病,可防可
重獲新生後,她看清一切,此生,不求榮華富貴,但絕不能隱忍低頭!北征將軍邵明淵,十四歲起代父領兵,戰無不勝,弱冠年華就換來「戰神」的美名。喬昭初次見到他,就是在兩...
《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是双雪涛的首部杂文集。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白色绵羊里的黑色绵羊:谈小说”,收录了作者面向写作爱好者的九篇专文:从小说的开头、氛围...
作品目录前言 1无题(八岁偷照镜) 1富平少侯 2无题(白道萦回) 4无题(紫府仙人) 5圣女祠(松篁台殿) 6随师东 8昨日 9一片(
骨与关节病中医外治法 内容简介 骨与关节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亦是疑难病,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影响极大,其治疗亦十分棘手。本书从中医外治法的角度来探讨,大量参考...
中医脾胃病学-第2版 本书特色 《中医脾胃病学(第2版)(精)》编著者李振华、李郑生。本书是国医大师李振华教授及其团队系统论述脾胃学说理论和脾胃病诊疗的学术专著...
中医入门【朱氏六代名医薪火相传】 本书特色 本书整理以朱庆甲先生《医学入门》亲笔手稿为底本。对钞本中讹夺处进行增补,明显误字予以迳改,繁体字、异体字、俗字均改为...
没有人会忽视舆论的力量,然而舆论是什么?如何产生?有规律可言吗?可以被预测甚至左右吗?长期以来,舆论学研究曾经是哲学家对话的天空,现在却沦落为新闻学与传播学的边...
杨樾,著名电台主持人、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商业演出专家。40岁,山东人,现居北京。从事广播、电视、互联网及商业演出工作近20年,是目前华语播客领域最受欢迎的主...
最好的老师,讲最著名的课程,跟随葛兆光的目光,领略人类思想史的灿烂版图;从政令文书到天文历法,沉入一手材料底层,重返“思想”发生的现场,用全球视野做中国学问,作...
林晅,清华硕士毕业,现500强外企高级经理。业余展开职场领域写作,著有职场书《光速成长》、《能力变现》。文章涵盖职场、自我提升、英语学习、思维方式、效率管理、读...
奥登是二十世纪改变了整个英语文学世界的人物,他的成就不仅仅是在诗歌、戏剧和评论领域留下了不朽巨著,而且其文字中所蕴涵的独特的现代性对当代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为众多...
维利•罗尼(Willy Ronis,1910—2009),法国著名摄影家。1910年诞生于巴黎,父亲是来自敖德萨的犹太摄影师,母亲是来自立陶宛的钢琴教师。15岁...
科学家创业为什么鲜有成功的? 技术转化为生意,中间还面临着转化问题。一个好的生意还需要一个好的管理者,而很多技术性创业者,空有技术但却完全不懂企业的运营和管理,...
编辑看点:★ 科学的“风水”观提升幸福我们不再相信炼丹术,但须臾离不开化学和医药。“风水”需求同样重要,但要依靠现代的环境规划和环境心理知识来重新理解。城市中很...
◆单身=逃避责任?贤妻良母=无心工作?职场女强人=不合格的母亲?身为女性,何必抱歉!◆从未屈服于社会不公的普通人,书写反职场性别歧视的进步史◆入选《大西洋月刊》...
沙青青,专栏作家、学者。长期关注中日近现代史,近年专业研究成果见于《中国社会科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共党史研究》、《抗日战争研究》等学术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