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 绪论:中国的“轴心时代”
一种生命化的研究方法
人类文化史上的“轴心时代”
卜“命”与致“道”
先秦诸子学说在怎样的人文分际上
第二讲 老子
老子其人与《老子》其书
“道法自然”
“有无相生”
“上德不德”
“复归于朴”
第三讲 孔子
孔子的生命情调
“仁”——“吾道一以贯之”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女(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政者,正也”
“有教无类”
第四讲 墨子
墨子与《墨子》
“兼相爱,交相利”
“尚贤”与“尚同”
“尊天”与“事鬼”
儒墨之辨
第五讲 庄子
庄子其人和《庄子其书》
……
第六讲 孟子
第七讲 荀子
第八讲 名家
第九讲 法家
第十讲 阴阳家
附录
任何一个文明发祥较早并在此后以其*初成就长久地参与了人类文化创造的民族,都曾有过这样的时代:它之前的所有时代都向着它而趋进,似乎都在为它的到来作一种准备,它之后的所有时代又都一次次地回味于它;这时代仿佛它前后的那些时代环绕的轴心,二十世纪的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把它称作“轴心时代”。
“轴心时代”的特征,倘一言以蔽之,正可说是人文眷注从“命运”到“境界”或所谓由“命”而“道”的转换。
中国的“轴心时代”当在诸子蜂起的春秋战国之际……
易论天下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关于解读《易经》的书数不胜数,《易经》过去需要解,现在需要解,将来还需要解。真正读懂《易经》,一要“识象”;二要“知数”;...
哲学小史-经典珍藏版 本书特色 作品从西方哲学入手,简要介绍了西方哲学的逻辑体系,以及各个时代的代表人物。内容主要包含西方哲学宇宙论时代;西方哲学伦理...
判断力批判 本书特色 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也是整个西方哲学史上*伟大的几位哲学家之一,还是著名的“星云假说”的创立者之一。康德*重要的哲学代...
真心不变 本书特色 参禅求道主要在觉悟我们的真心本性,所谓明心见性,心一明,何事不知?性一见,何事不解?星云大师通过《没时间老》、《黄花翠竹》、《念念定慧》、《...
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 本书特色 任蜜林编著的《汉代内学--纬书思想通论》在全面系统地收集纬书的相关资料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问题为线索,从哲学内涵以及理论特色...
牟宗三(1909-1995),宇离中,山东栖霞人。中国现代学者,哲学家、哲学史家,现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牟宗三于1927年人北京
颜李师承记 本书特色 颜李学派是中国历史上颇具进步色彩的一个学术流派。尤其是其创始人颜元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平民性、务实性、批判性和创新性。他提倡实文实行实体实用...
帛书老子校注(全2册) 本书特色 《帛书老子校注》,以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书《老子》甲、乙本为底本,以王弼《老子注》为主校本,按照帛书《老子》德经在前...
四书感悟:大学中庸论语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以归纳、精炼的方法把《四书》博大精深的智慧和思辨简明而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阅读者经学著作较为容易。四书感悟:大...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心体与工夫--刘宗周人谱哲学思想研究》从刘氏晚年易箦时仍在修改的《人谱》切人,而统摄刘氏整体哲学理论思维逻辑...
道家道教史略论稿-光明学术文库 本书特色 《光明学术文库》将秉承光明日报“理论前沿型、学术探索型、知识密集型”的传统风格,精心组织、精心编校、精心出版,充分发挥...
编辑推荐本书收录有《弘一大师讲演录》、《弘一大师晚情集》以及弘一大师的众多讲演稿,并配以弘一大师的照片、画像、亲笔手书的
季羡林谈人生 本书特色内容介绍: 全书分为两部分:季羡林谈人生和季羡林忆师友。**部分季羡林先生结合自身九十多年的生活体味和人生感悟,与青年一代分享了他关于人生...
净空法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大学荣誉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客座教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南昆士兰大学荣誉博士,澳
101个人生悖论 内容简介 《101个人生悖论》是真事和虚构的故事的混合,也是哲学理论和哲学沉思的混合。所以,这不是一本书后带着答案的逻辑谜题集——因为伦理学不...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7辑生命是什么? 本书特色 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
辜鸿铭可谓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位奇人,他精通九种语言,学贯中西,是第一位致力于向西方介绍中国典籍、中国精神的人,他保守的思想
老子的智慧 本书特色本书是林语堂向西方介绍道家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全书阐释了老子思想的独特性、道家哲学与儒家哲学的不同、并强调要结合庄子研究...
《云门宗史话》看点:云门宗是禅宗五家七宗之一,以开山祖师云门文偃禅师(864—949)而得名。云门宗宗风陡峻,以简洁明快、不可
四书校注 内容简介 《四书》是儒家的基本经典,历代学人的必读书。自朱熹撰《四书集注》,《四书》有了标准的“注本”。《四书校注》则在朱子集注的基础上,博采各家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