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作者在书中即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领域里诸多问题的多向度思考。全书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其中涉及的论题广泛,有对苏联领导人的理解与评价,也有对苏联一系列政策方针、思想路线的全方位探讨与解析。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对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命运的回眸与省思。无论岁月怎样流尚、怎样消逝,对于苏联历史的评述总是不会停止下来的,因此怀疑、探索也就永远不会止息。苏联的兴衰沉浮牵动着关注中国命运的人的神经经,读者将会看到一段尘封的历史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痕。
在制订建设计划方面,这些史学家提得*多的是全俄电气化计划。他们
认为,这一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苏维埃共和国经济生活的正常方面。这个
被列宁称为“统一的经济计划”的计划是1920年2月中旬以后着手进行组织
和编制的。它确实反映了列宁的从事有计划经济建设和“学会管理俄国”的
重要思想。但在这方面,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这一计划是到1920年
12月才编制出来,提交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而实际执行这一
计划则要推迟到1921年了。所以说,全俄电气化计划虽然是“伟大经济创举
方面的**个步骤”,但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却还不过是纸上文章,当然谈不
到对当时的经济生活有什么重要影响了。而正是由于逐步清除“战时共产主
义”的影响,这一计划才得以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顺利实施,这也是毋庸置
疑的。
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在国内战争
时期是否存在着这种管理是值得探讨的。当时,在所有开工的工厂确实存在
工厂管理委员会和工人委员会一类的组织机构。但生产计划的制订、任务的
下达、生产情况、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
,实际上不是由工厂管理委员会或工人委员会来决定的。这一切都是由总管
理局的代表、上面各种委员会派来的代表或者由军代表来决定的。尽管工人
群众参加了执行管理工厂事务的某些具体职能,但也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马克
思主义意义上的工农群众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所有这一切也都是为“战时共
产主义”体制的运转服务的。
至于说到国内战争时期国家对个体农民经济的领导,则是一个十分明显
的问题。应该说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粮食政策来实施的。而苏维埃共和国的
粮食政策从一开始就具有强制性质,是围绕解决危机,尤其是饥饿(包括人
的饥饿和工业的“饥饿”)的应急措施。这种措施随着国内战争的发展和苏
维埃俄国各方面情况的不断恶化,其强制性也日益严重。从粮食垄断、粮食
专卖到余粮征集制,强制性发展到“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这时对个
体农民经济的领导不像后来新经济政策时期那样,是以安排好千百万小农的
生活为依据的。正是在这一时期对待农民经济,尤其是对待个体农民经济上
,“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响比较深远广泛,其后果也要严重得多,也正是这
种影响和后果导致工农关系于1921年春处于了破裂的边缘。
所以,一些史学家所说的“非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体现了国内战争时
期经济实质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要把“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和“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区分开来。
“战时共产主义”思想指的是加速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基姆彼尔
松曾经对这一思想做过解释:“当时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苏维埃共和国
似乎已经在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了,似乎可以不经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时期,甚至可以跳过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
阶段。”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对这一思想和解释,应该说是
恰当的。
P22
闻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述:
《苏联的过去和现在》(战士出版社)1980年。
《布哈林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苏联史纲》(1917-1937)(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联史纲》(1953-1964)(合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世界史通俗演义:现代卷)(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走近俄罗斯》(三联书店)1997年。
《解体岁月》(《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一,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
《谁为领袖谋划》(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大特写》(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重返莫斯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山外青山》(青岛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深处》(《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二,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
《回眸苏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绝色,俄罗斯》(台湾书林出版公司)2003年。
《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译著,商务印书馆)2004
《反暴君论》主要阐述的是西方近代早期的政治思想中有关反暴君派的相关理论见解。“反暴君派”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谱系复杂、
隐忍与抗争-抗战中的北平文化界-北平抗战实录 本书特色 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保存文化血脉,各大高校几乎都选择了内迁,西南联大等内迁高校的事迹广为人知。但是,对于留...
《素描综合基础教程》内容简介:素描与美术的关系,就像根基与大树的关系,繁茂的枝叶因为稳固的树根而显得更加有分量。素描是美术
中国历史评论:第十辑 二〇一五年八月:10 本书特色 王育济编著的《中国历史评论(第10辑)》内容偏重学术研究的思想性、经世性与公共性,关注历史学对价值、秩序与...
盘古开天地-漫说中国历史-01-轻松读历史 本书特色 《漫说中国历史》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再现中国历史,用纵横双线的结构铺叙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陈寅恪研究 新史料与新问题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继《陈寅恪研究:反思与展望》之后,陈寅恪研究领域又一力作。在新史料方面,披露了陈寅恪1937年至1945年间的照片、...
《巴黎陷落:围城与公社(1870-1871)》内容简介: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法皇拿破仑三世在色当迅速战败被俘,然而帝国的崩溃并未结
《人间四月天》内容简介:本书收录了林徽因几乎所有的经典文学作品,体裁包括散文、小说、戏剧和诗歌。此外,还精选了她谈建筑的三
智慧的暗处-一个被遗忘的西方文明之源 内容简介 西方哲学的真实面貌是什么?为什么到了柏拉图手上会由原来的“爱智”变成对“爱智”的论辩?这样的改变为今日的西方哲学...
《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内容简介:热闹只是一时的光亮,而撑起人生的恰是孤独。生命本就是一场孤独的跋涉,无论人生路上有
血腥纪事:1 内容简介 本书记录了日本侵华的罪行,包括:被难者的血泪、累累血案、日寇暴行录、“无人区”和“万人坑”、“亲历者的诉说”五个部分。血腥纪事:1 目录...
中国仓储制度考 本书特色 本书为《近代名家散佚学术著作丛刊》系列图书之一,1948年由正中书局出版。全书分为3章,叙述了从先秦到明清各个历史时期,主要仓储制度的...
名家小史——中国报学史(图文版) 本书特色 《中国报学史(图文版)/名家小史》是由我国著名报学家、杰出的新闻工作者戈公振先生所写,它是一部研究新闻学和我国新闻事...
《情商高,就是把情绪控制好》内容简介:这是一本帮助读者有效控制情绪从而快速提高情商的实用书。心理学家发现,情商水平的高低对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21》内容简介:本书从学术层面、热点话题研究层面对2020年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做了概述。书中不仅收录了多篇
本书披露了十大历史内幕:美军观察组在延安工作生活的内幕,安娜·路易斯特朗等著名国际人士在延安的内幕,中国共产党人不惜一切
中国历代碑志文话(上中下)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辽海出版社出版★ 考订史实,详征博采,极具阅读价值★ 辽海出版社副社长于景祥和辽宁大学文学院教师李贵银联合...
黑白大清 本书特色 帝国的慢性病”系列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几个主要王朝的故事,揭示了封建王朝无可避免的制度性缺陷,并从中汲取教训,引以为鉴。...
老佛爷不高兴 本书特色 慈禧作为一个女人,早年丧夫中年丧子,晚年又觉得遭自己的儿皇帝背叛,她有苦恼与无奈。而作为晚清这艘破船的老船长,她时常困惑和迷茫,因为她的...
写给青少年的三国史 本书特色 三国史:再现真实、生动、立体的三国人物群像,揭示历史大事件背后的忠义思想、家国观念、人心向背。写给青少年的三国史 内容简介 本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