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的出现和兴起是凯歌式的,无论对于过去的世界还是对于未来的世界,它的凯歌总是值得颂扬的;而苏联的没落和解体是悲壮的,其悲壮就在于它败于不该败、亡于不该亡。作者在书中即表达了自己对这一领域里诸多问题的多向度思考。全书分为“凯歌年代”、“‘退却’年代”、“剥夺年代”、“战争年代”、“战后年代”五个专辑。其中涉及的论题广泛,有对苏联领导人的理解与评价,也有对苏联一系列政策方针、思想路线的全方位探讨与解析。贯穿于其中的主线,是对苏联这个社会主义大国命运的回眸与省思。无论岁月怎样流尚、怎样消逝,对于苏联历史的评述总是不会停止下来的,因此怀疑、探索也就永远不会止息。苏联的兴衰沉浮牵动着关注中国命运的人的神经经,读者将会看到一段尘封的历史留给人们心目中的印痕。
在制订建设计划方面,这些史学家提得*多的是全俄电气化计划。他们
认为,这一计划的制订和执行,是苏维埃共和国经济生活的正常方面。这个
被列宁称为“统一的经济计划”的计划是1920年2月中旬以后着手进行组织
和编制的。它确实反映了列宁的从事有计划经济建设和“学会管理俄国”的
重要思想。但在这方面,不能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即这一计划是到1920年
12月才编制出来,提交苏维埃第八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而实际执行这一
计划则要推迟到1921年了。所以说,全俄电气化计划虽然是“伟大经济创举
方面的**个步骤”,但在国内战争时期中却还不过是纸上文章,当然谈不
到对当时的经济生活有什么重要影响了。而正是由于逐步清除“战时共产主
义”的影响,这一计划才得以在新经济政策条件下顺利实施,这也是毋庸置
疑的。
吸收工农群众参加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是一个很笼统的概念。在国内战争
时期是否存在着这种管理是值得探讨的。当时,在所有开工的工厂确实存在
工厂管理委员会和工人委员会一类的组织机构。但生产计划的制订、任务的
下达、生产情况、产品的数量和质量的检查以及产品的销售和原材料的供应
,实际上不是由工厂管理委员会或工人委员会来决定的。这一切都是由总管
理局的代表、上面各种委员会派来的代表或者由军代表来决定的。尽管工人
群众参加了执行管理工厂事务的某些具体职能,但也不是或者不完全是马克
思主义意义上的工农群众对国民经济的管理。所有这一切也都是为“战时共
产主义”体制的运转服务的。
至于说到国内战争时期国家对个体农民经济的领导,则是一个十分明显
的问题。应该说这种领导主要是通过粮食政策来实施的。而苏维埃共和国的
粮食政策从一开始就具有强制性质,是围绕解决危机,尤其是饥饿(包括人
的饥饿和工业的“饥饿”)的应急措施。这种措施随着国内战争的发展和苏
维埃俄国各方面情况的不断恶化,其强制性也日益严重。从粮食垄断、粮食
专卖到余粮征集制,强制性发展到“战时共产主义”的非常措施。这时对个
体农民经济的领导不像后来新经济政策时期那样,是以安排好千百万小农的
生活为依据的。正是在这一时期对待农民经济,尤其是对待个体农民经济上
,“战时共产主义”的影响比较深远广泛,其后果也要严重得多,也正是这
种影响和后果导致工农关系于1921年春处于了破裂的边缘。
所以,一些史学家所说的“非战时共产主义”的措施体现了国内战争时
期经济实质的说法,是值得商榷的。
第二,要把“战时共产主义”措施和“战时共产主义”思想区分开来。
“战时共产主义”思想指的是加速和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基姆彼尔
松曾经对这一思想做过解释:“当时有一种十分流行的看法,苏维埃共和国
似乎已经在实现向共产主义的过渡了,似乎可以不经过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
义的过渡时期,甚至可以跳过低级阶段社会主义,立即进入共产主义的高级
阶段。”指出“战时共产主义”思想的存在和对这一思想和解释,应该说是
恰当的。
P22
闻一,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主要著述:
《苏联的过去和现在》(战士出版社)1980年。
《布哈林传》(吉林教育出版社)1988年。
《苏联史纲》(1917-1937)(合著,人民出版社)1991年。
《苏联史纲》(1953-1964)(合著,人民出版社)1996年。
《世界史通俗演义:现代卷)(合著,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年。
《走近俄罗斯》(三联书店)1997年。
《解体岁月》(《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一,北方文艺出版社)1998年。
《谁为领袖谋划》(北方文艺出版社)1999年。
《俄罗斯大特写》(世界知识出版社)1999年。
《重返莫斯科》(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
《山外青山》(青岛出版社)2000年。
《俄罗斯深处》(《俄罗斯情结》三部曲之二,北方文艺出版社)2001年。
《回眸苏联》(山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绝色,俄罗斯》(台湾书林出版公司)2003年。
《苏联的工业化:历史、经验、问题》(译著,商务印书馆)2004
日本学者稻叶君山所著的《清朝全史》是第一部全面叙论清朝历史的学术著作,对清朝的历史地位作出了比较公允的评价。这部学术名著
简明美国史 本书特色 了解世界格局,必先读懂美国。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1620年,102名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来到这片蛮荒之地。1776年,为了建...
封建经济政治概论 内容简介 本书讨论了封建经济和政治的一些基本理论,可分为经济、政治两大是部分。经济方面,本书指出并论证了,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欧,封建经济都是一种...
鼎盛春秋-一本书读懂春秋战国文明 本书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明。厚重精美的青铜器、古朴的陶器、色彩亮丽的漆器、五彩缤纷...
四十年来,中国大事,几无一不与李鸿章有关系。故为李鸿章作传,不可不以作近世史之笔力行之。著者于时局稍有所见,不敢隐讳,意
《国防论》内容简介:本书蒋百里的主要论点是:第一,用空间换时间,“胜也罢,负也罢,就是不要和它讲和”;第二,不畏鲸吞,只怕
中国早期铁路的那些人和事 本书特色 贾本义编著的《中国早期铁路的那些人和事(铁路历史看点与铁路文物欣赏)》主要反映中国铁路建设史(1876年至1965年)上所发...
蒋经国死亡之谜 本书特色 《蒋经国死亡之谜》:揭密蒋经国的病情剧变及“猝逝”内幕 廓清七海御医久治不果和“误诊”真相。蒋经国死亡之谜 内容简介 1988年1月1...
1949-2009-河北考古重要发现 本书特色 《河北考古重要发现(1949-2009)》是由科学出版社出版的。1949-2009-河北考古重要发现 目录 序一...
《罗马人的故事14:基督的胜利》内容简介:君士坦丁大帝逝后,留下他亲手改造的罗马帝国。此时,东方波斯的威胁与蛮族的不时南下入
故宫国宝流传宫外纪实 本书特色 近代以来的中国,饱受列强欺凌、军阀混战之苦。逢此多事之秋,宫廷国宝作为中华数千年文明的积淀与结晶,其浮沉流转也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命...
归化城老街巷 内容简介 《归化城老街巷》(简称《老街巷》)以地方性、资料性为宗旨,秉笔直书,将归化城(今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玉泉区)的老街巷尽悉搜收。《老...
本书讲的就是从武则天去世到唐玄宗登基这八九年的历史。这是唐朝三百年历史的一段波谷,也是开元盛世到来前充满阴谋、鲜血与希望
《幸福事件》内容简介:改革开放初期,三个华人家庭旅居美国,寻找幸福生活。由于中美文化差异、全球经济危机以及华人在美国的职场
历史的选择与选择的历史--近代晚期俄国革命与改革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对19世纪以来俄国社会发展广阔的历史场景的描述,明确指出十月革命在俄国社会发展特定的历史...
《楚辞选》内容简介:《楚辞》是以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作品为主,兼及宋玉和汉初其他诗人作品的一部诗歌总集。《楚辞》的主要代表
千年一醒 本书特色 历史散文集《千年一醒》,见微知著,以崭新笔触披露惊心动魄的真相;去伪存真,用生动细节还原历史本来的面目。本书所收文章多是作者的研究和...
《史华慈论中国》简介在二战以后的国际汉学史上,史华慈是一位杰出的人物,他在近五十年的学术生涯中,从事过中国近现代史、中国
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国释读 本书特色 清末民初为我国漫画的发端时期,涌现出马星驰、钱病鹤、汪绮云等知名漫画家。《启蒙与批判:清末民初新闻漫画释读》以时间...
时值1942年夏,在北非战场。德军元帅隆美尔在一场毁灭性的战争中包围了英国部队,逼近开罗。超级间谍沃尔夫奉命长途跋涉,穿过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