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报刊及新媒体
我们知道,清末新政时期是中国报刊业自维新运动以来的又一重要发展
时期,那么报刊的传播与影响如何呢?特别是,在京师官员士大夫中的影响
如何呢?恽毓鼎日记中也有珍贵且很有趣的记录。
1910年4月1日,“得《国风报》第三期,竭半夜之力粗竟一册。报中所
登皆有实益有关系,所著论说,语语搔着痒处,旬余抑闷为之一快。现今报
纸丛出,无非造谣言,乱骂人,结党受赇,是非颠倒,阅之徒乱人意,余皆
摈不寓目,独此报出于梁任公,学问根底既坚,阅世复多深识,每月二册,
皆经国远谟,吾是以笃嗜之。”4月2日“买《国风报》第四期。”4月5日“
在有正书局买梁卓如所撰《中国六大政治家》第五篇《王荆公》。其发挥荆
公政术学行,尽雪宋以后党论之谤,实具卓识,当细读之。其**、二家为
《管仲》、《商鞅》,余尤欲得之。书局市缺,须俟异日也。”4月9日“阅
《王荆公编》,其味□□,遂忘就枕。”4月lO日“润泽为我觅得梁纂《中
国六大政治家》**编《管子》,第二编《商子》,合一册,连前得第五编
,可得一月快读。此三十日为不负矣。”
以后仍有阅《国风报》的记录。如果我们注意梁启超当时还是清政府的
通缉要犯,那么恽氏的阅读就更有意思了。
另一个恽氏感兴趣的报刊是《东方杂志》。1911年6月17日,“前见报
登《东方杂志》体例辑录之善,特以洋三元定购全年十二册。今日取到**
、第二册,果有胜处。郑先生(家庭教师——引者)亦甚赏之,相约互看,以
扩智识。余于近人译著新书,皆阅不终篇,即生倦厌,独《国风报》则读之
□□有味,益我良多……若京沪所出日报,大半造言生事,弋财营私,直不
足污吾眼光也。”
恽氏甚至用《东方杂志》乃至梁启超的文章教授子女:1911年6月21日
,“郑师(家庭教师——引者)择《东方杂志》中论事、说科学文之明畅切实
者,授纶、懿于课暇读之,实获我心。两儿果能逐细领略,收益当不浅也。
”1911年7月19日“连夜为子侄讲授《大政治家·管子》,每夕讲一章”。
直到清亡后,恽毓鼎还认为:“余素乏新识,中年脑力日减,不能更致
力新书,而稍有一知半解,不见摈于当代闻人者,则得力于《国风报》、《
东方杂志》及此种报纸居多。”
由恽氏阅读报纸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晚清时期,阅读报刊,正在成为
京师官员士大夫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并且成为他们吸收和学习新知识的重
要渠道。P36-37
中译者导言斐洛是希腊化时期犹太哲学的代表性人物。他从生活在散居地的犹太人的角度思考如何诠释希伯来经典才能够得到当时地中海世界其他民族(希腊、罗马、埃及、波斯)的...
媒介批评-21世纪的前卫批评(第二辑) 内容简介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提供了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新学术资讯的平...
节目主持人传播 内容简介 作为广播电视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节目主持人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在教学科研层面,更多的注重“术”的培训,缺乏“道”的阐发。《节目主持人传...
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超女粉丝与大众文化消费 内容简介 杨玲编著的《转型时代的娱乐狂欢--超女粉丝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论述范围是2005年8月到2009年4月之间的...
文津阁四库全书提要汇编(全五册)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原本提要汇编之作。文津阁《四库全书》书前提要与通行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下简称总目)和...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 内容简介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是葛兰言的代表作之一。葛兰言通过分析《诗经》中的情歌,考察了中国上古时期朴野的习俗(“俗”)是如何转化为...
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 本书特色 周质平所著的《现代人物与文化反思》收录了周质平先生多年来有关现代学人与文化反思方面的文章,共分三个部分。人物研究中涵盖了胡适、林语...
胡适文存-第三集 本书特色 本集以上海亚东图书馆1930年10月第2版为底本,参考其他版次及台北远东图书公司1953年版编校而成。原书书名《胡适文...
《天空的另一半》内容简介:“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孩,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仅仅因为她们的性
变迁中的城乡家庭 本书特色 《变迁中的城乡家庭》:“十一五”国有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变迁中的城乡家庭 内容简介 本书分调查报告、调查资料汇编和附录三部分,主要...
小玩意-微缩世界中的未知之力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引领人反思人类文明和历史的丛书。它以面具、微雕艺术品、药草、花卉等日常可见的寻常事物为切入点,向人们展示了人类不...
中国历史博物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专业博物馆丛书中的《中国历史博物馆》分册,书中收入了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大量珍贵藏品,每件藏品除实物照片外,还附有简洁的文字说明。本...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 本书特色 ★《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作为麻省理工-哈佛大学公共争议研究项目研究成果,是两所名校众多专家心血!★《如何应对愤怒的公众》首倡危机公...
常识的立场-《书屋》文选1996-2001 本书特色 《常识的立场:文选1996—2001》紧紧抓住中国知识界所关注的全球化、市场化、大众文化、后殖民问题、腐败...
殷海光 林毓生书信录:重校增补本 本书特色 平静地想想过去,不能不感激您给我的许多启发与指导,如果没有您思想上的启蒙以及从您那里得到的许多方法上的概念与沈[刚伯...
《永别了,武器》内容简介:★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名家名译 ★浓缩海明威参战经历,一首战争与爱情为主线、哀婉动人的悲歌 美国青年
罗志田、许纪霖、杨国强推荐重塑清末民初读书人的群体形象再探“排满”、辛亥革命、教科书、五四、清末新政等历史的“另一面相”·【内容简介】·清末民初的中国面临着“三...
2017语录 本书特色 新周刊10年经典品牌。全面梳理2017年,盘点专家《新周刊》与知道分子联手编选。把一个年度的时代现场,浓缩在由l000条语录构成的口述史...
新国学-(第六卷) 本书特色 《新国学研究》的创办,旨在重建中国学术的整体观念,并在这种新的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更加主动积极地、更加有效地从事各个不同领域、不同学科...
【内容简介】无神论是近代的发明,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产物吗?其实,早在启蒙之光把疑神的种子播洒到欧洲这片基督教传统深厚的土地之前,无神论在希腊世界就是公众辩论的严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