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作者在博士学位论文《走向公众——档案接受理论研究》的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全书共分六部分:
导论部分。这一部分是在分析“接受理论”渊源、要义及与其相近的其他理论的基础上,探讨了档案接受研究的立论基础与原则,提出了档案接受研究的角度及理论框架,并指出了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章:档案接受的本质与特点。这一章重点阐述了什么是档案接受、档案接受的本质与特点是什么、它可否与档案认识等范畴划界这些建立档案接受理论体系的首要问题和关键问题。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往往都是从该科学领域中的元概念研究开始的。对于档案接受及其本质的研究,关系到档案接受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结构,关系到档案接受理论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是理解档案接受理论的基础。
第二章:档案接受活动的主导因素一档案接受主体。这部分内容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档案接受主体既是档案接受活动的出发点,又是档案接受活动的归宿,对接受活动的意义十分重大。本章着重探讨了档案接受主体的含义;档案接受主体与档案认识主体、档案利用主体的关系;档案接受主体的接受“内因”等问题,重点回答了档案接受活动是接受主体怎样的一种社会、心理及生理活动过程,从而为认识档案接受主体与档案接受客体之间的关系打通了一条理性认识的通道。
第三章:档案接受活动的其他构成要素。档案接受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具有活动和功能的过程或系统,除了接受主体这一主导因素外,还包括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等要素,这些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结合为一个整体,共同完成档案接受系统的整体功能。本章重点探讨了档案接受客体及其接受特性、档案接受中介及其类型、档案接受的环境因素及其对接受活动的影响等问题,揭示了上述要素在档案接受系统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为认识档案接受系统的运行提供了基础。
第四章:档案接受机制。这部分内容也是本书研究的重点内容。“机制”的原意是机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在档案接受理论研究中引入“机制”概念,是用以说明引发档案接受活动发生规律性变化和决定档案接受活动状况的原因。研究档案接受机制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进行,考虑到本书的研究重点是揭示档案接受活动的主体性,故作者选择了从档案接受活动的主客体要素间双向建构、双向发展对档案接受活动的影响及其所形成的接受结果的角度对档案接受机制展开研究,并主要从选择机制、理解机制、内化机制、外化践行机制四个方面对档案接受机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明了在档案接受过程中,接受主体不是单纯被动的灌输对象,接受过程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机械的被决定的过程,而是一个融合接受主体向度的选择与建构的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的“同化”与“顺应”的过程。在这种“同化”与“顺应”中,接受既消除了接受主体主观性的“片面性”,又消除了接受客体客观性的“片面性”,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在新的基础上达到统一,达到一种动态的平衡。接受就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
第五章:档案接受效果与档案接受优化研究。从本质上来说,档案接受是一种“实践”研究,是如何将档案认知成果转化为公众的档案行为的研究。档案接受理论应该注重向实践领域的延伸,注重研究成果向实践的转化。基于此点,本章在分析了当前我国档案接受效果不佳的原因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档案接受的实践性——档案接受的效果评价与档案接受的优化问题,提出了档案接受效果的评价方法及档案接受优化的方案与措施。
由胡燕编著的《走向公众》内容介绍:档案接受理论是研究在一定的接受环境条件作用下,档案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接受中介和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档案接受客体进行反映、认识、理解以及行为选择与表现过程的理论,它以“接受理论”为认识基础,着重研究档案接受的主体性以及构成档案接受系统的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从中体现的规律,目的是寻求一种认识档案接受主客体之间关系的更为理性的通道。
**章档案接受的本质与特点
一、档案接受的概念及其分析
(二)档案接受的概念
在讨论档案接受概念之前,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档案是一种文化现象,由档案引发的一切档案现象无疑也是文化现象。对档案及一切档案现象的规律性的认识是人类历史活动和认识活动的精神产品。档案及一切档案认知成果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精神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档案及一切档案认知成果的接受应当成为接受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档案及一切档案认知成果的接受(为叙述方便起见,本书简称为档案接受)是接受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的接受活动,它与一般的接受活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与其他的档案活动也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根据对“接受”概念的分析,从档案接受活动与一般接受活动相区别的角度,笔者对档案接受作出如下界定:所谓档案接受,是指在一定的接受环境条件作用下,档案接受主体出自自身的需要,通过接受中介和自身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档案客体进行反映、认识、理解以及行为选择与表现的过程。这一定义具有几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含义,是理解档案接受概念的关键
**,档案接受是一种过程。档案接受是在运动过程中完成的,这一过程包括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由档案客体信息的制作者、接受者、传递中介、传递环境所构成的档案客体信息的传递过程;二是由档案客体、档案接受主体、档案接受中介、档案接受环境所构成的对档案客体信息的接受过程,无论是档案客体信息的传递还是接受都是在一种过程中进行的,正是在这种动态的过程中,才构成档案接受主客体的关系范畴。
……
胡燕,女,1962年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档案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后在河北大学任教。200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现为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档案学基础理论、文件学、外国档案管理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国家、省级各类科研项目8项,在权威期刊、国内核心期刊和省级以上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40余篇,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六部。代表性成果是:《档案结构模式研究——从接受学的角度》、《档案学理论研究的新视角——公众档案接受问题研究》、《我国政务信息公开过程中的现行文件开放及策略研究》等。
作品目录序言 前言 第一章 基督教神学的介绍 第二章 神学知识的来源 第三章 上帝属性与创世 第四章 三位一体 第五章 作为上帝形
西半球的裂变:近代拉美与美国发展模式比较研究 内容简介 西半球的历史尽管存在时空上的一致性,但是拉丁美洲和盎格鲁美洲从殖民地时代起就存在明显的差异。正如墨西哥学...
欧洲精神(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和伊斯特万·毕波展开) 本书特色 《欧洲精神》由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围绕切斯拉夫·米沃什,雅恩·帕托什卡...
群居的艺术 本书特色 1.我们身处其中的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是哪些元素在维系着它?2.人类作为一种物种的生存策略有哪些?3.这绝对是一本涨知识的书:作者辉格长...
走进客家历史田野-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 内容简介 《走进客家历史田野:地方社会与文化传统》是作者杨彦杰在上世纪90年代运用田野调查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客家...
★ 甲骨文 X 企鹅兰登 联合出品★ 绝版多年的豆瓣高分作品重新精译精编★ 英国知名古典学家、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H. D. F.基托经典作品★ 《午夜北平》《恶...
董丛林,1952年出生,河北盐山人。历史学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供职于河北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任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常务理...
社会科学理论模型图典 内容简介 社会科学之所以成其为科学,往往在于它将复杂的现实抽象为相对简单的理论模型,并用这些模型来解释现实、分析问题、预测未来。《社会科学...
《别让管理再蒙人》内容简介:打造企业最优良的管理机构,管理不只是领导的事,还要搭好支撑领导权力的架子:管理从来都不是领导一
电视节目策划 内容简介 本书分九章,系统地介绍了广义、狭义的电视节目策划,电视新闻节目、电视文艺节目的策划以及电视栏目策划和频道包装与策划,并论述了电视节目策划...
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画家、演说家...
媒介批评-21世纪的前卫批评(第二辑) 内容简介 《媒介批评》是对各类大众媒介进行研究和批评的学术性出版物,提供了针对当代媒介的评价性言论和交流*新学术资讯的平...
人文科学与人文素质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指导大学生获取人文科学基本知识的同时,汲取各门人文科学的人文元素以增强人文素质,对人文学科七大部类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并解...
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研究 内容简介 《传统客家村落社会研究》采用历史学与人类学、社会学科际整合的方法,将文献的记载与鲜活的口头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力图从村落地名、空...
中国传统农村的地权分配 本书特色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土地市场与土地分配的专着。作者在书中强调提出了两个看法。**,秦汉以后出现的地主,不是皇帝所“封”或政...
《培训师的三堂必修课》内容简介:本书的写作设计有点类似于ASTD领导力手册,但是更加优于后者,原因是除了概念、模型,还增加了拓
- 编辑推荐 -★再来一回,How to嘻哈入门: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万众期待的人气作家×大学教授嘻哈入门续集终于登场!特别座谈:爵士与嘻哈...
晚明社会变迁问题与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成果,以晚明社会变迁为研究对象。晚明社会变迁包含诸多方面,本书研究中注重社会整体结构的变迁。作者们在...
日野原重明健康系列---临终关怀 内容简介 衰老的含义即使患病,也要生气勃勃关怀的本质――爱的技术护理的艺术――学问与爱从预防医疗到晚期关怀用于临床治疗的音乐疗...
《医生的修炼(新版)》内容简介: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硬着头皮开始拿起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