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辑推荐 -
★再来一回,How to嘻哈入门:迈入2010年代的嘻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万众期待的人气作家×大学教授嘻哈入门续集终于登场!特别座谈:爵士与嘻哈 featuring 柳乐光隆。
★《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①》已重版出来至第7印!
★小老虎×张有待 联袂推荐!
★嘻望HIPHOPE×Complex中文 力荐!
★小老虎:“嘻哈真的是防腐剂和美容针,两位作者的谈吐和看法比第一部更年轻了,用他们的原话说,更‘小混混’了。”
★张有待:“年轻的爵士钢琴演奏家罗伯特·格拉斯帕(Robert Glasper)曾说:爵士是嘻哈之母(Jazz is the mother of Hip-Hop)。”
★嘻哈音乐/文化自媒体嘻望HIPHOPE:“终于等到第二部的中文版!边读边听,让文字与音乐一同带你重温2010年代嘻哈。”
★全球青年文化媒体Complex中文主编Frank Li:“由浅入深,由近看远。复杂的嘻哈故事被两位作者用聊天的口吻说得生动而有趣。”
- 内容简介 -
划时代人气嘻哈入门系列“别再问我什么是嘻哈”第二弹!
还是那个文艺二人组!为你总结2012—2014年的嘻哈界!
~80张唱片指南~
……“南部化”的嘻哈:从八拍到响棒节奏型……“内省化”的说唱:坎耶·威斯特(Kanye West)状况……肯德里克·拉马尔(Kendrick Lamar)压倒性的技巧与弗兰克·奥申(Frank Ocean)的出柜……作为TPP的亚裔嘻哈:PSY的登场背景……渗入爵士乐的循环感……J·迪拉(J Dilla)真的是神吗?……鼓音色的采样化……2012年是四四拍之年……“唱片合约我不需要”:说唱歌手钱斯(Chance the Rapper)……天不怕地不怕的年轻人:未来怪(Odd Future)一族……YouTube改变了爵士音乐人的意识……爵士乐能否成为嘻哈的武器?……制作人DJ芥末(DJ Mustard)蹿红……作为纪录片的嘻哈……被冷波(chillwave)拯救的女子与乘波荡漾的男子……不事张扬的“酷日本”(Cool Japan)……苹果收购Beats,以及《脱瘾》(Detox)……依惯例为您奉上波诺diss……流媒体和耳机将会是音乐行业的未来……
本书所涉音乐播放详情请见扉页。边读边听,乐趣何止倍增。
- 作者简介 -
长谷川町藏(Hasegawa Machizo),生于1968年,成长于不良少年团全盛时期的东京“脏南”——町田市。1990年代末开始从事文字工作。从电影、音乐、文学到八卦,以作家身份在跨流派的领域里hustle不辍。个人著作包括《内城蓝调》(『インナー·シティ·ブルース』,Space Shower Networks,2019)、《原声国度——通过原声音乐看电影》(『サ·ン·ト·ランド サウンドトラックで観る映画』,洋泉社,2017)、《我们的未来一定会》(『あたしたちの未来はきっと』,taba books,2017)等。合著作品包括《美国热烤三明治——2010年代美国电影指南》(『USムービー·ホットサンド——2010年代アメリカ映画ガイド』,Film Art社,2020)、《美国年轻人》(『ヤング·アダルトU.S.A.』,DU B...
(展开全部)
◆向着前比波普时代回归的爵士乐大和田:一直以来我都对“重新书写历史”这种事特别感兴趣,《爵士新篇章》这本书让我开始思考:竞技性很强的现代爵士,其实反过来也可以被看作爵士乐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比如说摇滚、民谣或者乡村音乐,作为流派来说,它们的定义是非常宽泛随意的,然而(现代)爵士嘻哈,则是越关注它们的游戏竞技性,这个流派的轮廓才越显得清晰。这么一比较之下,别的流派是不是也有点太随意了?都是“这歌怎么说呢…感觉上应该算是乡村音乐?”这种归类方式(笑)。从这个角度来说,爵士乐现在也重新获得了乡村音乐的那种暧昧,可以说是回归了某种正常状态吧…长谷川:你是说爵士正在往回变,是吗?大和田:嗯,我觉得作为“即兴游戏”的爵士乐,到底还是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饱和。拥有着即兴演奏技术的人现在跑到了各个领域里,尝试做着各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从这样的一个状况来看,现在的爵士乐界反而和1930年代之前更相近。就像柳乐提到过的那样,爵士和民谣的结合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点。1930年代“将爵士乐历史化”的进程刚开始推进的时候,有两拨人曾经进行过斗争。一拨人想将爵士定义为民谣音乐,另一拨人想将它作为一种现代性的音乐来写进历史。但其实从20世纪初开始,爵士就一直带有着民谣性的一面,与此相反,现代爵士是通过将类似这样的要素剥除掉之后才成立起来的,其实应该算爵士乐的次流派了。所以只是盯着现代爵士看的话就很难看得明白,但视野放大一些来看,就爵士和民谣产生关联这一点而言,我觉得可以说它是爵士的一种返祖。刚才我们提到过的福音音乐、教会承担的重要作用等,也可以放在这个脉络上来看。再往深里说,慈善家掏钱、乐手世袭制等,也都可以看作—和具有现代性的爵士相反从后现代向着前现代的回归。这种变化在其他领域里早就已经很突出了,可能现在也终于降临到了爵士乐这个领域。不过看到我这么使用“后现代”这个词,可能有些...
——引自章节:向着前比波普时代回归的爵士乐
读库-1402 本书特色 本辑《读库》一共包含九篇文章,《果蔬吟》,《他们在朝鲜战场》,《本地》与《市井西安》,《成长课》,《卸任》,《漫邮记:年画地图》,《...
量子力学研究的是物质世界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社会科学则研究人类社会的种种现象,本书创造性地将量子力学引入社会科学研究中。亚历山大·温特首先系统地介绍了量子力学的发...
陈炽集 本书特色 陈炽(1855-1900),原名家瑶,改名炽,字克昌,号次亮,又号用絮,江西瑞金县人。近代中国维新派代表人物之一。《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陈炽...
西潮与新潮 本书特色 蒋梦麟所著的《中国文库·综合·普及类:西潮与新潮》含《西潮》、《新潮》两书及“附录”。《西潮》记录了1842年至1941年中国的百年历史,...
社会形态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研究社会形态学。按涂尔干的定义,它是对各种社会物质形式的研究,将社会事实看作“事物”一样进行研究。社会形态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广义...
施坚雅(G.WilliamSkinner,1925-2008)1925年2月14日出生于美国加州奥克兰,1954年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获人类学博士学位,先后任哥伦比...
中国古典文献学 本书特色 本书对古典文献的源流与分类、类别与体式、目录与题解、收藏与阅读等基本问题作了系统阐释,对经史子集的构成和演变也作了详细梳理。1981年...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 本书特色 《中国电视娱乐产业研究:一种生产者的视角》: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目标与...
中国在梁庄 本书特色 2010年“人民文学奖”获奖作品,一部比《活着》真实的非虚构文本温铁军、阎连科、李敬泽倾情推荐还原一个乡村的变迁史,直击中国农民的痛与悲揭...
吴黎熙(Helmut Uhlig,1922~1997)曾在维也纳学习过哲学、艺术史及文学理论。多年生活在柏林,是20世纪70~90年代德语世界有关亚洲文化著作最...
《互联网时代媒介生态创新研究》内容简介:内容,正在成为“互联网+”时代产业融合发展的“黏合剂”。一方面,随着所有产业加速向线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 本书特色 《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福建城市现代化研究(1843-1949)(以福州、厦门为中心)》:...
媒介与文化书系-城市与城市文化(影印版) 本书特色 《城市与城市文化》(英文影印版)可作为大学本科文化研究、社会学以及更为宽泛的社会科学课程的教材,它回顾了城市...
詹姆斯·M.汉斯林(James M. Henslin)出生于美国明尼苏达州,在密苏里州圣路易斯的华盛顿大学获得了社会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在社会学方面的主要研究兴...
我们能做什么-胡适说中国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可以同《旧制度与大革命》对照来读的书。这在热销的《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大革命并非一定发生在一个国家的贫困时期,在经济...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本书特色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是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 内容简介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
B思想者书系-人类的自我毁灭 本书特色 《人类的自我毁灭》:至迟到22世纪,人类的文明将自我终结!这已经不再是危言耸听,也不再仅仅是一个宗教话题,凡高瞻远瞩的学...
汉村与苗乡:从20世纪前期滇东汉村与川南苗乡看传统中国 内容简介 本书主旨在于,18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的云南呈贡二村为背景,以当地的基层社会机构为基础,综...
《安卓Frida逆向与抓包实战》内容简介:本书以详细介绍了Hook框架Frida在安卓逆向工程与抓包中的应用,主要内容包括如何搭建完美运
读书指南-精校版 本书特色 《读书指南》是梁启超先生《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和《要籍解题及其读法》的合集。前者介绍中国基本典籍,说明各书特点、读法,文字浅显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