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侃(1886—1935),字季刚,室名量守庐,民国时期著名学者。黄侃治学远绍汉唐,近承乾嘉,于经学与小学蔚成一家之言,在近代学术史上产生过巨大的影响,与其师章太炎并称“章黄之学”。本书侧重选录对黄侃的生平与学术有深切认识的回忆与研究文字,是为《量守庐学记》的续编,作者大多是黄侃的亲友、门生及章黄之学的传人,另有三篇黄侃的治学语录。本书对于今天的读者了解严谨笃实、务求精习的朴学精神,对于认识黄侃的为人与为学,颇有助益。
我1923年毕业于湖北省立女师,同年与黄季刚在武昌黄土坡结婚,季刚
时年36岁,我21岁。
季刚(1886—1935)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字学家、训诂学家和音韵学家。
受业于章太炎先生,是章先生弟子中*有成就者。他出口成章,诗词歌赋无
不精通,特别是在古音韵学方面,世称“章黄之学”。季刚以知命之年,过
早地合我和子女而去世,我万分悲痛。他死后,接着就是漫长的战争岁月,
他的书籍、手稿散失大部,我深为痛惜。庆幸的是1981年南京大学(前中央
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他逝世四十五周年时,分别在《文教资料》和《训
诂研究》两个刊物上出了专辑,以示纪念。陆宗达、殷孟伦、许嘉璐、张汝
舟、钱玄、徐复、张之强等教授撰文阐述乃师的学术成就与治学精神。陆敬
教授写了专文《黄季刚先生革命事迹纪略》,介绍他对革命的贡献。他的侄
子黄焯教授是他的学生,整理出版了他的多种遗著和手稿。在国外,他的女
婿潘重规教授也是他的学生,近年来在香港陆续影印出版了他的一些遗著和
日记。
季刚勤学苦思的读书精神是惊人的。他每日清晨五时开始看书,从不间
断,晚上坚持写日记、作札记,直至十一二点钟。他看书时,又是圈点,又
是批语,真是孜孜不倦。陆宗达教授在回忆季刚的文章中曾提到:“人们都
说勤能补拙,而季刚先生却是既敏且勤的典范,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怎能不深
呢?”
我虽是季刚的妻子和学生,但学无专长,对于他的学术文章,我是在宫
墙之外。每当重阅他细心批点的古籍,复诵他情文并茂的诗作,辄使我以他
的好学精神自勉。
季刚为人重孝友。他幼年丧父,事母至孝。他反对清朝帝制,著文宣传
革命。1907年逃亡日本。次年母病垂危,他闻讯赶回国内,昼夜侍奉汤药,
母病重去世,他捶胸痛哭,哀伤欲绝,竟至跌在火盆上,衣燎炙股而不自知
。季刚对他的七姊、十一妹友爱备至。七姊丧偶,寡居我家,季刚不仅为她
养生送死,还亲自教育培养她的后代,七姊的孙女婿,即季刚之外甥孙女婿
林尹教授,现为台湾“国大代表”,即出自季刚门下。
季刚对章太炎先生执弟子礼甚恭。1915年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时,章太炎
先生被袁世凯幽禁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某宅(北京著名四大凶宅之一),季刚
曾搬入章处,以侍奉先生共患难,师生情深,由此可见。他常说:“尊师所
以重道也”。
季刚十分同情苦难的人民。他所写《哀贫民》一文(载于《民报》第十
七期1907年10月出版,笔名运甓)提到:“悲来横集,作为是篇。如彼贫民
,群立吾前,敢告之日:命不必乡,分不必守,我躬之贫微我之旧;富人夺
之而我乃贫。非贫之道,盍请命于天,殪此富人,复我仇雠,复平等之真。
宁以求平等而死,毋汶汶以生也。事之济,贫民之福也。若其弗济,当以神
州为王冢,而牵牵富人与之共痤于其下,亦无悔焉尔。哀哉贫民,盍兴乎来
。”
记得1935年春节,在我家南京寓所院外,一逃荒的妇女途中分娩,倚墙
呻吟。他知道后,立即叫我煮红糖鸡蛋,并检出几件小儿的棉衣,亲自送给
那个女人,还送她几块钱。这时,我家对门某富人看到这情况,煞有介事地
说:“那女人是伪装行骗的,不要上她的当。”季刚愤然道:“时值新春,
谁家不在围炉团聚。即令她并非就地分娩,冒严寒风雪,携襁褓弱婴倚门乞
怜,亦为生活所迫,出于无奈。我以侧隐之心周济之,谁曰不宜?!”其余邻
合深为他的言行所感动。
季刚对看不顺眼的事情疾恶如仇。他对胡适深为鄙视。五四运动后,胡
适见了被废黜的溥仪仍口称“皇上”,被季刚视为大逆不道。有次胡氏在中
央大学演讲出门,季刚跳脚大骂。
季刚为人正直,不徇私情。1913年他任北大教授时,他的老师、好友刘
师培邀请部分人士集会为袁世凯妄图称帝制造舆论,刘氏满以为会得到季刚
的同情,哪晓得一开口,季刚首先指责。
*后,我再谈一谈季刚的生活习惯。他嗜酒如命,每日必饮酒。又好吸
烟,看书写文章时,更是一支接一支地吸。每劝他戒酒戒烟,他戒了几天,
又开戒了。他吸烟饮酒过度,乃致溃疡病一发不可收拾。1935年重阳之夜,
酒后吐血半盂,两天后与世长辞。临终前犹念念不忘国事,问我们:“河北
近况如何?”*后叹息道:“难道国事果真到了不可为的地步了吗?”忧国忧
民于此可见。他死后,章太炎先生曾挽:“断送一生唯有酒,焉知非福……
”这不过是安慰我们节哀罢了。
我现年82岁,任武汉市文史馆馆员。季刚第二个儿子黄念田解放后在川
大中文系任教授,1950年12月2日他荣幸地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笔信,我们
全家的人深为鼓舞,深受激励!
(原载《武汉文史资料》第十六辑,1984年6月,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武汉市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
P16-18
季羡林,生于1911年8月,山东清平(今临清市)人。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专修德文。1935年秋入德国哥廷根大学主修印度学,先
《梵高传(第一部分)》内容简介:留传世间的《向日葵》和《星夜》是怎么诞生的?真的是他亲手结束了热烈的一生吗?依托梵高博物馆
音乐上帝:莫扎特 本书特色 1756年1月27日,娘家姓佩尔特尔的安娜·玛丽亚·莫扎特在奥地利萨尔茨堡生下她的第七个孩子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本书形象生...
非如此不可:顾准传 本书特色黑暗如磬,一灯如豆,唯有顾准,踽踽前行…… 本书记录了顾准坎坷曲折的一生,从家道中落的少年奇才到十里洋场的青年才俊,从热情洋溢的革命...
杨绛:九蒸九焙的传奇 本书特色 此书呈现了杨绛先生一百年的人生轨迹,开掘其高贵雅洁的人格内涵。伴随命运多舛的中华民族的20世纪,杨绛秉持读书人的本分,超越苦难,...
文学大师的流年碎影-大师的背影 本书特色 本书描述了当代中国顶级文学大师的人生经历、思想追求,以及晚年的生活,时间跨度三十余年(1977至今),囊括了二十世纪中...
卡夫卡与少女们 内容简介 文学、少女和死亡:弗兰茨·卡夫卡就在这个三角中游戏人生,消耗人生。对于文学,他提出没法满足的要求,正如对少女们,他提出不可能答应的要求...
《宋美龄:一个世纪女人的梦想、辉煌和悲剧》内容简介:宋美龄的人生跨越三个世纪,长时间位居政治权力的中心,见证了中国历史百年
从总理到囚徒-美女政治家季莫申科 本书特色 曾经的天然气女皇,旧时一贫如洗;昔日的美女总理,而今身陷囹圄。她曾富可敌国,权倾朝野;却无奈落了个囚徒的结局。从总理...
鬼谷子传奇全2册 本书特色在春秋战国的纷乱时期,王诩一家隐居在清溪鬼谷的九重天里,平时问道办学,闲时就以白袍白马优游天下,朝堂之上,江湖之远,都流传着鬼谷子的神...
陈占彪编著的《五四事件回忆(稀见资料)》基本内容有六部分:1.“和会秘辛”通过陆徵祥、顾维钧、王正廷、伍朝枢、西园寺侯爵、
我的伯父周恩来 内容简介 从常人的角度看周恩来,看到的是一幅“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总理标准像;从家人的视角再看周恩来,会发现他更为深邃复杂的人格魅力;这幅真实...
《位置信息服务(LBS)关键技术及应用》内容简介:位置信息服务(LBS)关键技术及应用》详细介绍和分析了位置信息服务的基本概念、组
谈谈我自己 内容简介 书本和图画是世界上*重要的事情,我可以阅读我自己挑选的书,我向每一个遇到的人询问一些事情的意义,我还发现了一个人可以拿起钢笔,记下自己的感...
报春燕-埃德加.斯诺 本书特色 在全世界面临战争灾难前夕,斯诺*早揭露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的野心;他*先向国际报道中国人民起来抵抗日本的侵略;是他写出《红星照耀...
亚历山大-我心中的战神-青少插图版 本书特色 他胆大心细,重振马其顿于乱世;他目光远大,渴望征服更辽阔的疆域;他足智多谋,建立起一个横跨欧亚的帝国。他的一生*准...
将军无泪 本书特色 《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属传记文学,主要讲述的是现代历史上一些消逝的政治人物和军事人物的旧情往事。《将军无泪:现代武人风云秘史》收录十...
民国一枝花 本书特色 民国题材小说《民国一枝花》重磅登场:1.新浪、腾讯、搜狐等百家媒体联袂推荐。2.近两年是民国热,从影视到图书,民国题材的作品都是主流3.小...
黄宾虹-百年巨匠 本书特色 黄宾虹的绘画一直受到中国美术界的广泛关注,影响着当今中国画坛。本书在纪录片《百年巨匠?黄宾虹》的基础上,采取历史文献、口述历史与真实...
梅隆-一个美国金融政治家的人生 本书特色 《梅隆:一个美国金融政治家的人生》:来自纽银基金的敬意他是美国顶级财团的奠基者建立庞大的金融和实业帝国曾连任三届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