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友渔,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著有:《“哥白尼式”的革命
》、《罗素》、《语言与哲学》(合著)、《精神生成语言》、《告别20世
纪》、《形形色色的造反》、《1966:我们那一代的回忆》(编)、《蓦然
回首》、《直面历史》等。
个人面对突如其来的、无法抗拒的巨变,犹如大海波涛上的孤舟,犹如
江河旋涡中的枯枝败叶,祸福安危完全不由自己掌握。这是100多年来中国
人命运的缩影。但另一方面,人毕竟是有生命和灵魂的存在物,不是没有感
知、没有价值、随风飘逝的尘灰,不只是建造历史大厦的砖瓦泥浆,在历史
的潮流或逆流中,人可以判断、选择;当浩劫和罪恶发生时,如果不能反抗
,甚至不能言说,至低限度可以记录。记忆、语言和文字是上天赐给人类的
*大财宝,身外别无长物的人可以因为拥有它们而在精神上富足。当然,这
笔财富也需要小心守护,以免遗失或被盗窃。
1976年1月9日的成都寒风凛冽、浓云密布,这天清晨,我从收音机中听
到周恩来总理逝世的消息。
人们的悲哀是自发的、巨大的,很多单位举行了吊唁仪式,还有单位以
群众甚至党委的名义给党中央发电报,请求不要火化遗体,保存下来供人民
瞻仰。上面有命令不准搞纪念活动,从报纸上看,吊唁安排得异常低调、敷
衍,相反,还充斥着批判邓小平“右倾翻案”的内容,甚至说邓小平这个“
死不改悔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受“党内*大的走资派”的包庇,把
矛头公然指向周恩来。
“文化大革命”已经搞了10年,人们由开始的盲目和狂热逐渐变得清醒
和反感。在两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被打倒之后,周成了被打倒的对象,这一
点早已是公开的秘密。干部中流传着毛泽东的一个指示:“批邓不批周,批
周必大乱”。我们从电视报道中看到,在向周恩来的遗体告别时,江青没有
脱帽,这马上引起各种议论和责骂。其实我注意到,时任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的朱德也没有脱帽,但没有人说朱德,因为他年龄实在太大了,而且,都知
道他和周恩来是亲密战友,对他而言,决没有不敬的动机。
接近清明节的时候,民间自发的吊唁周恩来的活动渐渐高涨,从成都市
的中心——人民南路广场到人民公园,大街小巷墙上贴满了歌颂和缅怀周的
文章、诗词和绘画,其中一些水平相当高,观看、朗读和抄录的人挤得水泄
不通。歌颂周的内容和对江青等的批判、影射往往结合在一起。后来,干脆
出现了公开点名批判张春桥的大字报,作者是某工厂的技术员白智清。在大
字报之前发生了争执,*后大
何怀宏、徐友渔、李银河、葛剑雄、梁小民、丁东、杨东平、季卫东、崔卫平、陈家琪……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档案。
经历了这*近“百年”、《十年》巨变的个人或有幸运或不幸的遭遇,但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又都可说是幸运的:中国历史上何曾有过在如此之短时间里发生如此之大变化的时代?——序言·何怀宏
记忆、语言和文字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大财富,身外别无长物的人可以因为拥有它们而在精神上富足。当然,这笔财富也需要小心守护,以免遗失或者盗窃。——徐友渔
这不是一本类似于“人生随笔集”的“私人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学者三十年精神历程的“历史大书”,从这些学者的精神历程中,读者自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艰难中奋然前进、而又不无坎坷的侧影。——后记·曹保印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这36篇鲜活的个人思想独白真实地记录了我们这个时代某些不可磨灭的思想脉动,或者,某段苍凉悲喜的灵魂故事。这些中国的思想者未曾主导过历史潮流的发展,甚至很多时候,他们也只能像大多数人一样,被动地接受时代的潮来潮去,但他们亲身经历着一幕幕历史的现场,并在内心深处忠实地记录着这个时代,这些思想者可能并不处在时代浪源码上,但他们的灵魂却一直映射着时代。即使在境遇*为困难的时候,他们也没有停止对国运民生的观察与思索。我们可能确认的是:他们的灵魂,不曾远行;他们的思想,仍在路上。
或许,在世代变迁、大浪淘沙之后,人们依然可以凭借这些带有口述性质的私人思想记录,来接近历史,再现历史……
书评经历了这*近“百年”、“十年”巨变的个人或有幸运或不幸的遭遇,但从认识的角度来说又都可说是幸运的:中国历史上何曾有过在如此之短时间里发生如此之大变化的时代?——序言·何怀宏记忆、语言和文字是上天赐给人类的*大财富,身外别无长物的人可以因为拥有它们而在精神上富足。当然,这笔财富也需要小心守护,以免遗失或者盗窃。——徐友渔拒绝遗忘,不断描述自己的过去,给自己的成长过程尽可能地提供一种解释或说明,这就是我们这代人可以为自己(说不定也就是为我们这个民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所可能做出的一件使所经历的事件“事件化”的工作,即公众化、公共话题化的工作。它比那些大规模的旧房改造、推倒重来无疑更紧迫,也更有意义。——陈家琪这不是一本类似于“人生随笔集”的“私人小书”,而是集中反映各位学者三十年精神历程的“历史大书”,从这些学者的精神历程中,读者自可以看到中国社会在艰难中奋然前进、而又不无坎坷的侧影。——后记·曹保印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本书特色 (1)一个被所有女人嫉妒的女人,在这些为爱而写的文字中,透露出自己所有的秘密。(2)本书配有精美《十竹斋画谱》插图,与内文气质完美匹...
乱世英雄-纵横三国论英雄 本书特色 本书以分析《三国演义》为主,兼顾探讨《三国志》《后汉书》等史书。同时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将三国中的故事人物与其他时期的历史片...
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 内容简介 《帕乌斯托夫斯基散文》作者作为一名“旅行者”,帕乌斯托夫斯基把自己的创作和他的旅程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初是色调绚丽、浸透着异国情...
黄雨/中经典精选(软精装) 本书特色 西班牙“新小说”代表人物西班牙“国家文学奖”得主胡里奥·亚马...
朝花夕拾 本书特色 《朝花夕拾》包含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家喻户晓的回忆性散文集,比较完整地记录了他从幼年到青年时期...
百年记忆 本书特色 本书记录的是著名作家林希作为中国赫赫有名的买办家庭出生,其家庭自1900年的天津义和团运动开始,面对开埠通商和扶清灭洋的两难境地所做出的应变...
席慕蓉文集典藏版-槭树下的家 本书特色 我只想回到这个对自己是那样熟悉和那样亲切的环境里,在和自己极为相似的人群里停留下来,才能够安心地去生活,安心地去爱与被爱...
最美宋词鉴赏 本书特色 宋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想要一朝尽享其风韵或者通过一本书就能遍览其精粹,其难度堪比撼动乾坤。我们能做的就是将《全宋词》中辑录的一千三...
雅舍遗珠-精装纪念珍藏版 本书特色 《雅舍遗珠》将梁实秋先生以诸多笔名发表的作品汇编成册,这些作品涉及的题材广泛,有草木动物,也有寂寞清福,都写得趣味盎然、清新...
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精选书系:夏丏尊精品文集 本书特色 夏丏尊的一生处于时代与社会的变革当中,然而他并没有就此迷失,而是积极地寻找正确的方向,这个方向不仅是个人的人...
本书收集了卞之琳的诗选,包括:一个闲人、寒夜、黄昏、夜心里的街心、一个和尚、记录、影子等。目录 一一个闲人二寒夜三噩梦四
戈麦诗选 本书特色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
《制度质量与企业产能过剩》内容简介:本书以企业财务质量分析理论为基础,研究企业产能扩张的内在机理和外在财务后果,构建企业产
《汉字是拼出来的》内容简介:《汉字是拼出来的》是《汉字是画出来的》的进阶篇,是孩子汉字启蒙学习的好帮手。聪明多智的老祖宗发
用庐忆旧 本书特色 《用庐忆旧》是一位华人物理学家的回忆性散文集,记录了作者成长和求学的经历、对中西文化的感悟以及与众多中外文化名人的交往,有杨振宁、何炳棣、高...
《我爱这哭不出来的浪漫》内容简介:十年又十年,严明数度转行,几易人生,他站过乡镇高中的讲台,也曾跻身摇滚教父的乐队,在纸媒
《西北民族论丛(第十五辑)》内容简介:《西北民族论丛》是以中国西北民族史、西北民族与邻国经济文化交流史、西北民族地区自然环
旅途卷-当你途经我的盛放-读者-原创版-五年典藏 本书特色 《读者·原创版》典藏丛书汇集了杂志刊行以来*精华的篇章,并按题材风格分卷出版,堪称一场文化与艺术的华...
前言与后记 本书特色 本书集结贾平凹出版小说的前言后记共计十八篇,在这些文章中,作者讲述了自己写作的新路历程,成长经历等,不仅是更有利于阅读小说,也可以看到作者...
小英国,大伦敦 本书特色 关于英伦政事,她识见精辟,有“理解之同情”,也有局外人的客观理性;关于英国文化,她言必有中,擅考据历史渊源,更对掌故佚闻如数家珍;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