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墙·北京海棠街》收录了加藤幸子的一部短篇小说《梦墙》和一部中篇小说《北京海棠街》。《梦墙》是一部在日本乃至国际上有极大影响的小说,荣获日本文学*高奖第88届“芥川奖”。讲述了二战结束后,一个生活在中国的日本女孩和一个中国男孩共同谱写的青涩童年——他们用幼小的心灵承受着战争带给他们的创伤与摧残,用清澈的眼睛透射着身边人们因战争而遭受的痛苦,用本能的行为诉说着无国界友谊的存在与真实。此书被公认为是一部“坦率而正统”的战争作品。《北京海棠街》是《梦墙》的姊妹篇。作品以当时的北京市井生活场所——诲棠胡同、四合院——为背景,淋漓尽致地描述了一个随父亲来到中国的日本少女——佐智那神奇般的遭遇和富于冒险的经历,描述了她与中国士兵、韩国少女之间的交往和友谊,真实地展现了兵荒马乱的岁月里铁蹄蹂躏下北京的市井生活。
日本文学*高奖--芥川奖获奖作品,一部曾在日本乃至国际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小说,一部讲述战争带给孩子心灵摧残与创伤的小说,一部引起极大争议的小说。获奖评委会较为一致地认为这是“一部坦率而正统的作品”同名电影曾由《樱桃》导演张加贝执导,小林凌子接替原定女主角酒井法子出演。姊妹篇《梦墙》和《北京海棠街》荣获日本文学*高奖,第88届“芥川奖”。
走了?什么时候?去哪?事先谁也不让知道。人们平日不得不过着服刑一样的生活。这天,三岛家接到了回国命令,三岛夫人十分惶惑地跑到佐智家。“你说,翡翠啦、玛瑙啦、戒指啦该怎么处置呢?”三岛太太抽抽搭搭地向佐智的母亲诉说着。“尽量戴在手指上怎么样?”母亲竭力使她安静下来。“不行啊!”她发出尖锐刺耳的声音,“那会遭劫的,听说着急的时候会连指头都被剁掉的。”“那么掺到浅子她们的玻璃球里如何呢……”三岛太太愣了一下,渐渐地兴奋起来了。“这倒是个好方法。把一些便宜的宝石送给保姆、护士她们,也好让她们帮忙收拾行李呀。”可是三岛太太并未能如愿。双子的妹妹不愿拿太重的玻璃球玩具盒,只选了件*破的西服搭在肩上。再说出发的当天,三岛家雇用的中国人一个都没出现,只有先前的酒店老板为接收家具搓着手来了。在他去准备拖车的时候,几个穿戴整齐的政府官员模样的人把所有物品都装上卡车运走了。酒店老板“哎呀”一声,后悔得直往地上吐唾沫。一个月以来,“日俘管理处”的院子里几乎没听到过孩子们的喧闹。孝雄的父亲突然回来了。他没穿军装,像个做苦力的,踉踉跄跄地走进院子。他的头发像个椭圆形的棕色刷子,脸上深一道浅一道地抹着泥巴,像演戏时化的妆。原来,战争快要结束之前,他开本人便沉默无言,低下头,也许在想:他们肯定是在说日本战败了。当然,事实是必须尊重的。每天都有这类的事情发生。佐智一点一点地适应着新的生活,尽管有些事适应起来并不容易。对于佐智和她母亲来说,没有父亲的生活是*难适应的。母亲在佐智面前尽量装出一副不在乎的样子。有一次佐智在半夜里被一种声音惊醒,发现是母亲在检查门窗时发出的声响,母亲望着猛地坐起来的女儿,柔声细气地说:“睡得正香呢,把你吵醒了吧。”母亲是怕她受了惊吓。可是,佐智的心还是“扑通扑通”地直跳,再也睡不着了。“听说有一家忘记闩门,被中国的强盗抢过。咱家没男的,得多加小心……”“日俘管理处”的人们开始陆续离开。通常是这样的情形:某一天,突然接到通知,三天后必须只带一个行李奔赴集结处。夏日里,在暴风雨*猛烈的时候,旧支那没有了,中国重生了,“日本院子”也不复存在了。当然,由于没有了校长、老师,国民学校也随之销声匿迹了。两三天后,佐智她们院子的朱漆大门上方挂起了亮闪闪长方形的木匾,上面书写着“日俘管理处”几个大字,与字帖上的字一样优美流畅。大街小巷,中国孩子们的身影不断涌现。佐智想,在过去那么长的日子里,他们都躲到哪儿去了?也许他们跟现在一样,只是佐智没有注意到罢了。走在街上的日本人,他们的目光如同“日本兵营”的哨兵一样,总觉得有些戒备和异样。的确如此,“日俘管理处”的孩子们只要往外迈出一步,很快就被许多中国孩子们围上来,他们横眉竖眼,鼻子翘得跟发怒的小狗一样,吓唬着战败国的孩子们。这边也不相让,一个个以同样的姿势吹胡子瞪眼地对峙,宛如春分、秋分时在街上转圈的和尚一样。……
加藤幸子,女,日本著名作家。1936年出生于日本北海道札幌市,毕业于日本北海道大学农业学院。作者的童年时代随父母在中国北京度过,她以自己在中国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创作了《梦墙》、《北京海棠街》等多部以二战期间中国生活为题材的有影响的作品。其中,《梦墙》获得日本文学的最高奖--芥川奖。代表作还有《饿鬼的村庄》(获新潮新人奖)、《尾崎翠的感官世界》(获文部大臣奖)、《长江》(获每日艺术奖)等。彤彤,男,经济学博士。酷爱日本文学,出版的译著主要有《丑陋的日本人》、《诗的花瓣--日本抒情诗集》、《东京,没有谋杀》、《入殓师》、《母亲》等,并在《译林》、《诗刊》、《外国文学》等知名报刊杂志发表过多篇译作。
尘埃里开出的花-民国乱世中的至情至爱 本书特色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
朱自清作品-精华本 本书特色 朱自清在中国文坛以散文著称,为建立中国现代散文全新的审美特征,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但朱自清散文中有很大一部分其...
板桥杂记(外一种) 内容简介 秦淮河畔,长板桥边,歌女名妓情思万种,志士才子风度翩翩。随着朝代的更迭,一切归于破灭,志士隐迹沉沦,歌女流落星散。本书真实记述了明...
2009-中国年度诗歌 本书特色 《2009中国年度诗歌》:漓江版年选一年一度的文学盛宴源自十三年如一日的品质守护李琦 《波罗的海的黄昏》史馈生 《*后的练习》...
宋词三百首 本书特色 词,兴于唐而盛于宋,是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新体抒情诗。它集抑扬顿挫的音乐、错综复杂的韵律、长短参差的句式和真切感人的情性于一身,很快成为一种...
经典国学读本:唐诗三百首 内容简介 国学经典。唐诗经典选本。唐朝,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唐诗内容丰富,意境高远,体裁多样,技巧纯熟,不愧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
出云南记-雷平阳诗选 本书特色 《出云南记:雷平阳诗选2000-2012》,本书是诗人雷平阳既《云南记》之后推出的又一本诗集,收录了作者近年来的主要诗...
我的鹦鹉老大 本书特色 《我的鹦鹉老大》并不是一本教人们如何饲养鹦鹉,或者介绍鹦鹉种类的书籍。本书通过鸟类学家乔安娜·伯格生动的笔触,将鹦鹉固执、忠诚、诙谐的特...
张承志自选集 本书特色 张承志早年的作品带有浪漫主义色彩,语言充满诗意,洋溢着青春热情的理想主义气息。一直以来,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追求理想与真理,崇尚英雄和牺...
迦陵论诗丛稿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评论中国古典诗歌的论文14篇,有的从总体上把握中国诗歌发展脉络,有的对某一诗人的艺术风格作全面阐述,也有的对具体诗篇做深入细致的...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本书特色 《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是“青年文摘彩虹书系”之暖爱卷,收录了《青年文摘》杂志*动人心弦的温润故事。全书以“爱”贯穿,从...
阳光穿过树林-赵丽宏文学作品卷11-散文卷.绘画隽永篇 本书特色 《阳光穿过树林》主要收录了赵丽宏品鉴绘画名家名作的散文随笔。作家对中西名画进行了赏析品鉴,目光...
中国现代文学百家:梁实秋代表作--清华八年 本书特色 我自民国四年进清化学校读书,民国十二年毕业,整整八年的功夫在清华园里度过。人的一生没有几个八年,何况是正在...
《气候、物候与文学——以文学家生命意识为路径》一书主要解答了两个问题:一是气候、物候通过什么途径来影响文学?二是气候、物
夜来香开花的时候-季羡林散文新编 本书特色 此为“季羡林散文新编”十种之一。本书收录季羡林先生关于故乡、关于童年、关于亲人、关于闲居的文章,时间跨度七十余载,其...
杜鹏程文集(共四卷)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杜鹏程,现代著名作家,著有大量战地文学,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杰出的成就★ 名作《保卫延安...
路爷.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的散文作品集,作者以身在海外的视角回忆京城旧事,作品有:前后《点绛唇》,剃头铺的老候,北京的乡下等20余篇。路爷. 目录 1 路爷2...
车延高诗选 本书特色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
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软弱:2015笔会文粹 本书特色 本书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年度精选集,囊括了一年中本栏目的美文精华。笔会的文章,继承...
王力(1900-1986),字了一,广西博白人。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曾就读于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师从梁启超、王国维、赵元任,后留学法国,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