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开精装,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国家图书馆前身)
★明末清初查继佐是武侠小说作家金庸伯太公
★ 原稿《帝纪》二十二卷,《志》三十二卷,《列传》三十六卷,经张宗祥、姜佐禹等人整理,定为一百零二卷
★《罪惟录》纯属私修,修成后更不敢公开,一直在夹壁墙里,辛亥革命后始公诸于世
★书中为避文祸,多将敏感用词删改,但仍以南明帝王入本纪,且诸多用语之无忌程度,远超过同时代罹文字狱之戴名世《南山集》,可见作者甘冒奇险,亦不肯迎合时风
★本纪内容全面,少有忌讳;志书门类丰富,对典章制度的议论颇有见地;列传名目繁多,极具新意,史家妙笔,尽显其中
《罪惟录》,明末清初查继佐著,是民国以来方得广传的一部价值独特的纪传体明史巨著。
查继佐,字伊璜,浙江海宁人,生于明万历二十九年(一六○一),卒于清康熙十五年(一六七六)。原名继佑,自号与斋,又称敬修子,入清后更名省,字不省,别名左尹,别号非人氏,人称东山先生或朴园先生。崇祯年闾中举,清军南下后任鲁王监国兵部职方司主事,兵败后避难隐居,曾罹庄史狱,幸免于难。著述极富,史学著作有《国寿录》《鲁春秋》等,而其一生心血所萃者,则为《罪惟录》。
明代后期有多部纪传体明史成书,流传至今。但能综举有明一代史事者,当推人清后成书数种:傅维鳞《明书》、张岱《石匮藏书》《罪惟录》与官修《明史》等等。傅维鳞参与修撰《明史》,所著不脱官方观点舆避忌,且体例有凌乱之嫌;《石匮藏书》沿袭明后期修史故智,多据《明实录》,而剪裁综合之功稍阙;《明史》体大思精,然官方避忌所及,对于建州三卫、少数民族、人关屠戮、南明抗清等大事,回证、篡改、删削,以致多失实之处。
与以上诸书相比《罪惟录》之长,在于观点之独特。查继佐历经亡国、抗清和庄史狱,持遣民之节成此巨著。书中为避文祸,多将敏感用词删改,但仍以南明帝王入本纪,且诸多用语之无忌程度,远超过同时代罹文字狱之戴名世《南山集》,可见作者甘冒奇险,亦不肯迎合时风。本书原名《明书》,作者自言:「若夫《罪惟绿》得复原题之日,是即左尹得复原姓名之日,静听之天而已。」可见其保存故国信史之念。因此,本书史料来源或有不足,内容或不丰富,体系或不完备,然较之《明史》等,实为清初独见的体现明朝遣民观念的纪传体明史。
《罪惟录》纪、志稍简,传记独详,然三者皆有值得关注者。本纪内容之丰富,当然远不如《明实绿》;叙事之准确,亦难比《明通鉴》。作者能发现以往记载中的抵牾不实之处,也能综采诸书,但缺乏深入辨证之功,讹误之处在所难免。其值得关注者在于体例:建文帝为惠宗本纪,景泰帝为代宗本纪,弘光朝为安宗本纪,鲁王、唐王直至韩王均以大量篇幅附于本纪。作者一方面以明代民间观念纠正明朝官方贬损建文、景泰的惯例,一方面又明确赋予南明正统地位,正是明代遣民观念的集中体现。
诸志剪裁、综合之功不如《明史》,但分类有个人特色。九边、漕、直阁、锦衣等志,均为突出明代特点而作;又将食货志细分为土田、贡赋、屯田、匠作、盐法、茶法诸志,眼光独到。另有外志,为初稿不忍删除者,其中有专记妖异、果报者,素为论者所讥,而篇幅不多,不足为大纰。
传记与传统写法不同,其剪裁、分类颇多可观处。列传均为类传,沿明后期以来故习,且作者更寓评价于分类,颇见史识。初为皇后、诸王列传,其中单为六位皇太子立传,以表曾有帝位之望而不幸者。其次为国初群雄、功臣之传,以朱元璋建国所依傍的郭子兴、韩林儿并列为首。其次设『抗运』传。将明末抗清之臣与明初死于靖难之臣同列。其次为少许『理学』;『经济』之臣,然后为大量『致命』、『谏议』、『讽谕』者。其次为『清介』、『乘时』、『循谨』、『文史』、『武略』、『荒节』、『播匿』、『庸误』等等,将靖难、夺门、大礼议等名臣归于『乘时』,将附靖难者归于『荒节』,均严厉指斥。其次为『隐逸』、『侠烈』、『独行』、『方外』、『艺术』、『闺懿』、『宦寺』等等,之下列『奸壬』、『叛逆』,作者不甚直东林,故于宦寺不甚指斥,阮大铖亦不入奸王传。*后为『外藩』、『蛮苗』、『胜国』、『外国』,其中『胜国』之设,亦可见作者重视正统和故国之微意。
历来评价《罪惟录》者,缪荃孙、张宗祥、张元济,于其明人遣民观念和力存一代信史之精神多有表彰,谢国桢、郑天挺、山根幸夫则对其体例、内容、水平各有评论。作者之史才,或羁于材料和时代而难得展布,作者之遗民观念,或无大助于提高著作之史料价值,但本书体例、行文中寓含者,实值得钩沉发微,亦本书再得影印传布之要因。
本书常见版本,如《四部丛刊三编》本、《续修四库全书》本、浙江古籍出版社点校本,均来自嘉业堂藏稿本。《四部》本厘为一○二卷,本纪二十二卷、志三十四卷、传四十六卷。《续修四库》本和点校本与其内容相同,惟点校本订正文字之外,又将《四部》本错排的一万五千字移至正确位置。此书虽已有点校本,但其价值尤在体例编排与史事剪裁,而作者苦心孤诣,多次改易修订,所以直接阅读稿本,于了解文本形成过程和原貌、体察作者深意,仍为不可或缺之途径。《四部丛刊》舆《续修四库全书》均为巨帙,故今影印单行,以便学界。
缪荃孙曾得二一○卷本。其中志二十七卷,少于《四部》本,张元济认为乃庄史狱后初修之本,故不完备。按:作者自序中有壬子年(二八七二》成书之言。然沈起《查东山先生年谱》记乙卯年《二八七五》成书,所列诸志目录舆《四部》本同,舆缪所得二一○卷本大异,则二一○卷本必非《年谱》所记者。缪荃孙记书中称清军为『柬师气《四部》本则改『东师』为『大清』等等,且『弘光』等加『伪』字。显然二一○卷本早于《四部》本。或一二○卷本,即壬子年初成之本《四部》本乃乙卯成书之本,惟自序中未遑改易成书时间耳。
作者查继佐,字伊璜,明亡后改名左尹,字非人。浙江海宁人。崇祯六年举人,曾在明末鲁王政府中任职,鲁王政府覆亡后,辗转回乡发愤著书立说。查继佐于崇祯十七年(1644)始修明史,易稿数十次,历29年方成。查继佐曾罹庄廷鑨私刻“明史”案下狱。于当时情势下,他冒死著书,为故国存史,其孤心赤忱昭然。
《思想政治理论金榜书逻辑图解》内容简介:本书是《思想政治理论金榜书》的配套用书,也可以单独使用,自出版以来深受考生好评。本
白话资治通鉴-(全10册) 本书特色 ★16开平装,新世界出版社出版★普及版《资治通鉴》力作★史学爱好者、研究者的经典工具书★全书分册仍依原书次序,基本以朝代及...
贺昌群译文集 目录 宋刊《大唐六典》及《通典》唐畏安之春昆曲的演交与皮黄稠的繁典科兹洛夫发现南宋板童美人圆考《到知远诸宫调》考郎世宰傅考略文字的起源敦煌取经记喜...
本书是一本记录着二战期间犹太人展开反纳粹抵抗游击斗争的书籍。它以真实经历为基础,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两个波兰犹太青足兄弟在
"1500年,北京生活着近70万人,伦敦人口仅有5万;400年后,伦敦以超过600万的人口成为全球特大城市;1990年,美国人均富裕程度是
绍兴市志娄校(2007/12) 本书特色 本书校勘之《绍兴市志》,采用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1月版本。本书结构依循《绍兴市志》顺序,去除其卷序号以为本书之篇...
《汉字形态论》内容简介:《汉字形态论》,孙学峰著,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汉字教育与书法表现”(项目号为12&ZD183,项目
徐连达评说中国历史的205个细节 本书特色 《徐连达评说中国历史的205个细节》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徐先生每讲一个观点,都会引用一些历史事实...
努尔哈赤卷-清朝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书特色 史上*牛『说书人』评说中国历史上*后一个封建王朝用『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历史才能让历史变得对自己更有用!!!中文繁体版全...
史论丛编-单士元集-第四卷(全三册) 本书特色 ★ 32开平装,紫禁城出版社出版★ 单士元,知名文物专家、建筑史专家,也是我国清代历史档案研究、古代建筑史研究特...
讲述中国历史(上下卷) 本书特色 这本论著覆盖了近千年的中国历史,其论文题目则更为浩瀚广博,其中除历史外,有中西方研究法比较、理论概念的论证、学术现况与趋势的剖...
这里的所谓“过眼”,倒不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的意思,其实是不拘一格随便谈的意思。因为这里所集的文章,既有学术论文,也有读
老子图典-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良药 本书特色 《老子图典: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良药》:明心,治国,论道。老子图典-中国人精神生活的良药 内容简介 《老子》是一部从“天道...
《邓小平实录2:1945—1966》内容简介:本书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专家倾力创作,在体例上按时间顺序编排,共分四卷十编,每一编又分为历
漫画歇后语秀 内容简介 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属于熟语的一种。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文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文是解释、说明...
中国通史-少年彩图版(全10卷) 本书特色 ★ 16开平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 史学专家严格把关,堪称国内*威的历史普及读物。本套系丛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
英国国会史 内容简介 本书从英国国会约公元九世纪时的*早起源,叙述到十九世纪末国会的发达时期,分为初创、成长、巩固、发达四个阶段进行详细阐述。英国国会史 目录 ...
《从理学到朴学》内容简介:《从理学到朴学:中华帝国晚期思想与社会变化面面观》旨在从清代社会经济的背景考察江南学术共同体的演变
《色彩构成》内容简介:本书通过案例分析、项目实践和动手操作,使学生真正理解色彩构成的基本知识,熟练掌握明度对比、色相对比、
世界史古代卷 本书特色 齐世荣、杨共乐、彭小瑜主编的《世界史(古代卷)》介绍了起讫时间大约从远古有人类以来到15世纪末的世界历史。书中中国部分的写法与专门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