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思想的方向,依其不同层次与关怀即有不同的人伦世界与文化世界,人类文化虽展现不同,但其所开展“道”,内里却互相交涉而不相障碍,互成一历史文化的大道。唐先生即本此慧识,继(原性篇)之后再写<原道篇>,见中国哲学之出,原从生命之活动来,由此以成种种“道”。
这部大书包括三篇。**篇专论周秦诸子之道,从孔子之仁道,到《易传》之神道,凡二十五章,重要之先秦诸家思想,均已遍兴无遗。第二编为论两汉经子之哲学之道,首由即阴阳家开始,继论汉代学术之道、人物品鉴之道、道教炼养之道、易学象数之道等等,——见共博大而更通于后世中国文化之不同领域;然后以其中西哲学之造诣,直接消化佛典,不但有开山之功,而且有典范之义,值得治中国哲学与佛教思想史者注意。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专论中国哲学中*根本具统摄性的道之范畴。先秦哲学,儒墨老道法诸家之道;魏晋神仙炼养,公羊春秋褒贬善恶,汉易、五行、谶纬等诸杂道;汉唐以下,种种佛家教义:般苦学、佛性论、天台华严判教、智者圆顿止观、法藏法办玄门,慧能的心佛不二,都有深刻精当剖析论述。
《庄子哲学》主要研究公认出于庄子之手的内七篇,作者是国内研究先秦诸子,尤其是老子和庄子哲学的著名学者。在这部书中,作者尝
印度哲学史略-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印度哲学史略》作者汤用彤(1893—1964),字锡予,祖籍湖北省黄梅县,生于甘肃省渭源县。毕业于清华学堂,后留学美...
先秦诸子文精读 内容简介 本书遴选了《论语》、《孟子》、《荀子》、《老子(选录)》、《庄子》、《墨子》、《韩非子》里具体有代表性的篇章。先秦诸子文精读 目录 前...
蔡尚思全集-集外集补编 本书特色2005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蔡尚思全集》,共八大卷,因时间仓促,故资料未能收集齐全。近十年来,学界又发现了不少尚未收录的蔡尚...
浪荡子美学与跨文化现代性 本书特色 “浪荡子”是摩登——或现代都市文化——的一面。还没有...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 本书特色 《走向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关于当代左派的文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译丛》编著者莱泽克·科拉科夫斯基。策划...
中国人生哲学 本书特色 方东美编著的《中国人生哲学》是方东美作品系列之一。本书包括两大部分。**部分是《中国人生哲学概要》,第二部分为作者英文原著《中国人的人生...
作为生活结构的世界:结构存在论的问题与解答 本书特色 此书的德文书名是"Die Welt als lebendige Struktur”,现在译...
庄子(学生必读中国传统文化丛书经典珍藏本) 内容简介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一个人需要长时间潜移默化的熏陶,这样儿童的初期教育就显得尤其重要,它对一...
论语精读 内容简介 读书之人读《论语》,意在科举考试,求取功名;官宦之人读《论语》,多在探求为政之道,宋代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而像汉人董仲舒、来...
美的历程 本书特色《美的历程》是中国美学的经典之作,凝聚了作者李泽厚先生多年研究.他把中国人古往今来对美的感觉玲珑剔透地展现在大家眼前,如斯感性,如斯亲切。今配...
明正统《道藏》收道书一千四百二十六种,合五千三百零五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万历《续道藏》补收道书五十种,合一百八
从学科观念的接纳到学科体系的确立,冯友兰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学科的早期建构作出的努力功不可殁。本书即是冯先生为中国哲学史奠定
庄子笺记 本书特色 《庄子笺记》:四川大学“九八五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项目庄子笺记 目录 内篇七(一七七则)逍遥游**(十则)一、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二...
儒学评论 第六辑(2010/12) 目录 安身与立命1.张立文:安身立命之学的开显——论邵雍的先天文学2.宋志明:孟学与安身立命之道3.向世陵:儒家“安身立命”...
黑格尔与列宁的逻辑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尽力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便于让比较多的人能够阅读。对于黑格尔的有些专用名词概念,我们都作了解释;对于黑格...
易学 经学 史学 内容简介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师大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
学易明道 本书特色 《学易明道》:中国宇宙生成观VS西方宇宙大爆炸讲述《易经》宇宙生成观*深入浅出、*透彻的经典之作揭示天时、地利、人和规律将易与道家、术数、玄...
二十世纪西方哲学译丛-自由社会中的科学 内容简介 本书继《反对方法》之后,进一步阐发了作者关于科学的本质及其作用的独特见解,并将之引申到整个社会,反对科学沙文主...
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 本书特色 《发生与诠释:儒学形成、发展之主体向度的追寻》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主体发生学与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