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全书从知行关系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士人和庶民的关系上,在学者和政治家的关系上,中西关系上说明梁漱溟是什么样的新儒家。熊十力是“醇儒”,他心胸开阔,讲佛学、讲西方哲学、讲科学技术、民主自由平等哲学。本书生动地叙说了冯友兰一生的哲学和社会互动的历程,可谓处在大起大落的20世纪中的知识分子的一份档案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现代新儒学思潮兴起的发展历程,分为“五四”时期的草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理论建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内地的“批孔”和港台新儒学活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学风转变等四个阶段。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他们为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生平——问题中人梁漱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他自己怎么说!“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我原是个不学的人,更且从来不存求为学者之一念。”他说自己:“我省思再三,我自己认识我,我实在不是学问中人,我可算是‘问题中人’。”“我自14岁进人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前者使其成为哲学家,成为佛家;后者使其成为政治家,成为儒家。
有“问题”的儒家1893年的北京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表面平静的紫禁城内的主人们已经感到了落日的无奈。远在湖北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努力地推行“洋务”,力求挽救清王朝的覆亡。老百姓依旧过着几千年如一日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改革和革命的暗潮汹涌,清王朝这艘大船已经在波涛汹涌的海潮中迷失了航行的方向。
就在这一年的9月9日,在北京的安福胡同,一个生命诞生了——第二年,甲午中日战争就爆发了,清政府再一次遭受了重创。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个人的生活和家庭的生活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和社会变迁的冲击,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以苟且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力求改变这个社会——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好像就注定了一生有思考不完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似的。时代和个人的先天禀赋成就了一个有“问题”的儒家,一个充满了自我色彩的儒家,一个和事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这个人就是梁漱溟。
梁漱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问题答案的人。内心充满了问题意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促使他去思考答案,从而成就了他的学识和学问。“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蔚然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天生有“道”有问题意识的人,往往不是灵活的人,而可能是比较笨的人。因为笨,对很多事情不那么了解,所以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又对问题太认真,一定要找到个答案,从而就变得越来越聪明智慧了。“大智若愚”,按照中国古人的认识,智慧和聪明不是一回事。
智慧者有道,聪明者只是头脑机灵、社会经验丰富、做事有办法。梁漱溟可以说是天生有“道”,而不是天生有“才”。是因为“有道”才让他成为一个“有才”的人。
他的童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且身体很弱,头脑呆笨。6岁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会系裤子上的纽扣而闹了一次笑话。一天早上,当隔壁的母亲问他为什么还不起床时,他居然回答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家里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裤子上有带条,需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个结扣。梁漱溟不会弄。他不活泼,神情不像一个少年,中学时候,同学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作“小老哥”。思想往往来自“愚笨”,而不是“聪明”。聪明人往往与思想无缘。梁漱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害之分析:西洋之功利主义1906年夏天,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这个学堂是福建人陈璧创办的。他在这里读了5年多,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爆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一样,慢慢地萌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叫作“有好处”?不过,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同的地方是:他关于好处的想法形成了系统,并坚持用一个想法衡量不同的事物;另外,他不局限于想对自己的好处。大约14岁以后,梁漱溟形成自己的人生思想,胸中自有一个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看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人和社会,看好处的大小。他后来认为自己当时的思想与西方的“功利主义”“*大多数幸福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相近。这种思想大致持续到了19岁。
……P2-5
哲学觉解 本书特色 《哲学觉解》:苏格拉底申辩篇罗素:哲学的价值王国维:哲学辨惑蔡元培:哲学与科学张岱年:爱智张东荪:哲学究竟是什么章太炎:明见金岳霖:思想(节...
道德情操论 本书特色 “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享誉西方学术界的奠基之作迄今为止唯一一部全面系统分析人类情感的作品如果你知道亚当斯密,那你一定要读《道德情操论》,...
四书语录-分类-译注 本书特色 迄今为止,这是市面上**本打通四书、行分类译注的著作。古老的典籍,全新的排列;前所未有的创意,经典普及的尝试!《四书》包括《论语...
《閱智知津》是明代高僧智旭編纂的一部佛經目錄學著作。它首次改變了自唐代智升所撰《開元釋教錄》以來的佛典編目分類方法,建立
《心经》的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以唐贞观二十三年(649) 五月二十四日由玄奘担任主译,知仁担任笔受在长安终南山翠微宫翻经院译出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为底本,参考...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 本书特色 《优入圣域:权力、信仰与正当性》*具意义的是对历史上孔庙祭祀制度的研究。在传统社会里,孔庙恰是文化力量与政治力量*耀眼的...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
无名集-石衍丰宗教研究论稿 内容简介 《无名集:石衍丰宗教研究论稿》是关于宗教学、道教研究的论文集,共收学术论文三十余篇,内容包括《浅析宗教和迷信的关系》《社会...
美在举手投足间 本书特色 日本禅式美学大师枡野俊明,以大智慧解释禅的人生,从待人接物、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方面,给人以实用方法和有效建议,兼具实用性和美学阅...
我山之石-儒墨道法的救世之策 本书特色 本书卖点 1.易家之言——易中天对先秦诸子的*新思考,后来居上,思想全面升华,问答古今,是了解先秦诸子百家思想读本的“快...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 本书特色 《鉴赏批评运动着的美学》围绕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学美学建设问题,选入作者新时期以来所写的30篇学术论文。作者李衍柱联系当今世界...
专注力-化繁为简的惊人力量-(原书第2版) 本书特色 写给“被催一族”*简明的自我管理书!即刻将注意力专注于你*重要的目标!活出心底真正渴望的人生!记住,你将死...
步步莲花-赵朴初佛缘人生 本书特色 莲花,象征了佛的精神和品格的莲花。赵朴初一生*喜爱莲花。他的人生脚印,始终沐浴着佛的光泽,像一朵朵莲花连接在一起,一...
德里达的根本性贡献,在于他以一种极端的态度抨击了西方的文化传统,即使这一批判并不像德里达认为的那样有力,至少这一批判本身
了凡四训-Vo1.78-(外二种) 本书特色 《了凡四训(外二种)》是明代袁了凡先生所作的家训,以此来教戒他的儿子袁天启,在这部书中,袁了凡以其毕生的学问与修养...
经典日新书系:道德情操论(全译本) 本书特色 《道德情操论》共分七部分,修订过六次。在书中,斯密用同情的基本原理来阐释正义、仁慈、克己等一切道德情操产生的根源,...
老子臆解》目录徐梵澄著序版本道经道经一道经二道经三道经四道经五道经六道经七道经八道经九道经十道经十一道经十二道经十三道经
《中国哲学原论:原道篇(套装共2册)》包括三篇。第一篇专论周秦诸子之道,从孔子之仁道,到《易传》之神道,凡二十五章,重要之先
张舜徽儒学论集 内容简介 全书讲述了五个部分,内容包括:郑学丛著、清代扬州学记、雇亭林学记、清儒学记、儒家经传散论。张舜徽儒学论集 目录 郑学丛着前言郑学叙录郑...
化书 内容简介 《化书》分六化,每化为一卷,即道化、术化、德化、仁化、食化、俭化。每化又分若干章,共一百一十章。主要运用道教哲学思想和儒学伦理观念,以类推比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