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全书从知行关系上,理想与现实的关系上,在士人和庶民的关系上,在学者和政治家的关系上,中西关系上说明梁漱溟是什么样的新儒家。熊十力是“醇儒”,他心胸开阔,讲佛学、讲西方哲学、讲科学技术、民主自由平等哲学。本书生动地叙说了冯友兰一生的哲学和社会互动的历程,可谓处在大起大落的20世纪中的知识分子的一份档案
《江山代有圣贤出(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由周海春著:现代新儒学思潮兴起的发展历程,分为“五四”时期的草创、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理论建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内地的“批孔”和港台新儒学活跃、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学风转变等四个阶段。新儒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等,他们为新儒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生平——问题中人梁漱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看看他自己怎么说!“大家误解我什么?这就是误认我是一个学者,甚或说是什么‘哲学家’‘佛学家’‘国学家’……这真是于两面都不合适:一面固然糟蹋了学者以及国学家,一面亦埋没了我简单纯粹的本来面目。我原是个不学的人,更且从来不存求为学者之一念。”他说自己:“我省思再三,我自己认识我,我实在不是学问中人,我可算是‘问题中人’。”“我自14岁进人中学之后,便有一股向上之心驱使我在两个问题上追求不已: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亦即是中国问题,中国向何处去。”前者使其成为哲学家,成为佛家;后者使其成为政治家,成为儒家。
有“问题”的儒家1893年的北京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表面平静的紫禁城内的主人们已经感到了落日的无奈。远在湖北的湖广总督张之洞在努力地推行“洋务”,力求挽救清王朝的覆亡。老百姓依旧过着几千年如一日的柴米油盐的生活,但改革和革命的暗潮汹涌,清王朝这艘大船已经在波涛汹涌的海潮中迷失了航行的方向。
就在这一年的9月9日,在北京的安福胡同,一个生命诞生了——第二年,甲午中日战争就爆发了,清政府再一次遭受了重创。在这个动荡的年代,个人的生活和家庭的生活无时无刻不面临着选择和社会变迁的冲击,一个普通的老百姓可以苟且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也可以采取积极的态度力求改变这个社会——生在这样一个时代,好像就注定了一生有思考不完的人生和社会问题似的。时代和个人的先天禀赋成就了一个有“问题”的儒家,一个充满了自我色彩的儒家,一个和事功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儒家,这个人就是梁漱溟。
梁漱溟是一个善于发现问题,善于寻找问题答案的人。内心充满了问题意识,想要解决这些问题,促使他去思考答案,从而成就了他的学识和学问。“问题是根苗,大学问像是一棵大树,从根苗上发展长大起来;而环境见闻(读书在其内)、生活实践,则是它的滋养资料,久而久之蔚然成一大系统。思想进步的原理,一言总括之,就是如此。”天生有“道”有问题意识的人,往往不是灵活的人,而可能是比较笨的人。因为笨,对很多事情不那么了解,所以生出许许多多的问题,又对问题太认真,一定要找到个答案,从而就变得越来越聪明智慧了。“大智若愚”,按照中国古人的认识,智慧和聪明不是一回事。
智慧者有道,聪明者只是头脑机灵、社会经验丰富、做事有办法。梁漱溟可以说是天生有“道”,而不是天生有“才”。是因为“有道”才让他成为一个“有才”的人。
他的童年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且身体很弱,头脑呆笨。6岁的时候,他还因为不会系裤子上的纽扣而闹了一次笑话。一天早上,当隔壁的母亲问他为什么还不起床时,他居然回答说“妹妹不给我穿裤子呀!”家里人都笑了起来。原来裤子上有带条,需要从背后系引到前面来,打一个结扣。梁漱溟不会弄。他不活泼,神情不像一个少年,中学时候,同学还给他起了一个外号叫作“小老哥”。思想往往来自“愚笨”,而不是“聪明”。聪明人往往与思想无缘。梁漱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利害之分析:西洋之功利主义1906年夏天,梁漱溟考入“顺天中学堂”。这个学堂是福建人陈璧创办的。他在这里读了5年多,直到辛亥武昌起义爆发。随着年龄的增长,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一样,慢慢地萌生了一个问题:什么叫作“有好处”?不过,梁漱溟和其他的小孩子不同的地方是:他关于好处的想法形成了系统,并坚持用一个想法衡量不同的事物;另外,他不局限于想对自己的好处。大约14岁以后,梁漱溟形成自己的人生思想,胸中自有一个价值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看一件事情是否有利于人和社会,看好处的大小。他后来认为自己当时的思想与西方的“功利主义”“*大多数幸福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相近。这种思想大致持续到了19岁。
……P2-5
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本书特色 《科学哲学的新趋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科学哲学的新趋势 目录 总序前言上篇:观点与争鸣当代...
王夫之-大家精要 目录 第1章 王夫之的生平事迹一、倜傥不羁的青年时期二、投身激流的壮年时期三、瓮牖孤灯的归隐时期第2章 王夫之的思想一、哲学思想二、史学思想三...
超越自身的自我-一部另类的伦理学史.新脑科学和自由意志神话 内容简介 《超越自身的自我》共十章内容。作者从自己对美国道德教育尝试的调查入手,提出当代美国道德教育...
诸子通考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蒋伯潜(1892—1956),名起龙,又名尹耕,现代学者、教育家,浙江富阳新关乡(今大源镇)人。曾就学于钱宏同、胡适、鲁迅,多年从事...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 本书特色 《穆佐书简——里尔克晚期书信集》是奥地利诗人里尔克晚年的书信集,是诗人在瑞士穆佐生活时期留下的一笔珍贵遗产。这里收集了12...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导读 内容简介 本书根据教育部颁布的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教学大纲进行编写,用作硕士研究生的思想...
欢喜 本书特色 本书名为《欢喜》,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本书的主题其实是“拒绝一种成功——成功地变成苦逼青年”。依冬吴两位老师的说法,中国人从小接受的是...
秋之卷-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 内容简介 《托尔斯泰的智慧箴言》是列夫·托尔斯泰人生□后十五年的心血结晶、求道之作。他以春、夏、秋、冬四季为主线,将365天中的每一...
内容简介:本选题以当代美国著名哲学家罗蒂的社会文化批判理论为对象,从他的理论基础即他的反基础主义哲学理论入手,层层展开,
《校勘学释例》原名《元典章校勘释例》,是国学大师陈垣在校勘《元典章》基础上,分条陈列旧刻至误的类例,总结概括了校勘学中一
说苑要览-图文本 本书特色 《说苑》是刘向对中秘府原藏书《说苑杂事》整理后编辑而成的。该书以历史故事为主体,兼及少量格言、议论,这些故事绝大部分来自先秦典籍,大...
童子问易 本书特色 本书稿分《易问》、《易宗》、《易用》三篇。作者根据多年研究所得,回答了在易学界的两个经典难题。一是欧阳修关于“易有多出”的千古疑问;一是作为...
名家品庄子 内容简介 智慧与智慧相交接,必能碰撞出耀眼的火花。我们将这些火花撷取,汇为这样一部名家论庄集,它展现了《庄子》在现当代学术大师们那里的际遇。我们对选...
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 本书特色 《王蒙的红楼梦·讲说本》是王蒙先生在山东教育电视台《名家论坛》的讲稿修订本。该书通过二十一讲和六个专题讲说,全面解...
人生三论 本书特色 《人生三论》:命运·死亡·人生奋斗人生的生命旅途,随时伴随着成功与失败、欢乐与痛苦。既需要我们去观察去体验,去思考,去追求,去奋斗,更需要智...
庄子研究 本书特色 《庄子研究》: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乌,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鹏之徙于南...
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 内容简介 现代的社会是个“公民社会”,而“公民的概念,就西方史学而言,实与“市民”密不可分。在西方市民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共同体...
周秦诸子斠注十种 本书特色 周秦诸子之学,乃我国学术思想之重要起源,后世学者多所重视,亦由此产生了大量对诸子之书进行校注、校补、考异的整理、研究性著作,清代学者...
《老子》五千言,共八十一章,多为韵文,分道经和德经两部分,所以又称《道德经》。与《庄子》如双峰并峙,是先秦道家学派的代表
《劝学》导读 本书特色 著名学垀周国平作序推荐,别怕,我是一读就懂的经典!有统计表明:是否接触过经典,关系到人的一生。为人生种下一棵知识树。本书改变了日本的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