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一提到印度,往往想起佛教.的确,佛教是发源于印度的一种宗教,它在历史上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不少国家的社会文化影响很大,但佛教并非是印度的□□宗教,更不是当今印度的主要宗教。现在印度,除了佛教以外,还有伊斯兰教、基督教、耆那教、锡克教、拜火教、印度教等,而人数□多、影响□大的还是后者,即印度教,信仰印度教的人数占印度全国人口的82%以上,而且它在欧美、亚非等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有流传。
宗教是人类文化现象之一,历史久远,分布普遍,影响深广.宗教与人类生活紧密相联。人类文明的各个部门,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从哲学思想到文学艺术,从政治经济到文化教育,从伦理道德到风俗习惯,从科学理论到音乐、美术、建筑以及舞蹈等,无论是社会的价值取向,还是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同宗教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干世界非常复杂,要理解这个世界,首先要理解人,要理解人,就必须考察其一切活动,而在一切活动中,宗教起着直接影响,有时甚至是核心作用,尤其像印度这样的国家更是如此。当我们了解印度社会和各民族或各地区的文明或文化的时候,不能不注意它们与宗教的错综复杂的关系,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
印度人对本国的宗教众说纷纭。的确,要给它下一个确切的定义是很困难的。印度学者认为它(dbarm)不等于英文词Religion,认为两者是有区別的。此说不无道理。宗教是历史的产物,至于它在历史上起过什么样的作用,暂且不谈,但它带来的一些文化,不少是有用的。
《宗教与印度社会》从宗教角度审视、分析了印度社会文化,让读者了解印度社会的另一个侧面。在绘画艺术方面,阿旃陀石窟壁画当首屈一指。该石窟群建成的时间早晚不一,其壁画各具特色。大量壁画以宣扬佛教为主要内容,虽然是为宗教服务的,但其内容都以当时现实生活为基础,是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在表现技巧上,构图和谐紧凑,线条舒展,笔调洗炼,色泽鲜艳,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至今为各国艺术家们所推崇,不愧为印度艺术的宝库,世界人类文化的奇迹。
二、多样的人种与众多的民族
(一)多样的人种
印度人种复杂,有“人种博物馆”之称(Museum0fRaces)。这里既有身材矮小的尼格利陀人,也有身材高大的北欧人,既有黄色或褐色的蒙古人种,又有白色的雅利安人等等。他们的宗教文化奇异多彩,处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人们,以各种方式劳动着、生活着,为印度的发展和繁荣作着各自的贡献。
据考古发现,印度□早的居民是旧石器时代的人。以后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不断有许多民族先后从西北部、东北部等地进入南亚次大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许多的不同人种和混合人种.印度到底有哪些人种,各指哪些人,至今说法不一。近百年来,许多人种学家从肤色、身材、眼色、头、鼻、发型和血型等角度进行了各种分类研究,但仍未取得一致的意见。据地质学家研究,从前,印度、澳大利亚、太平洋的诸岛和非洲曾是一个大岛,当时可能已有了人类居住,而且是同一种人。后来,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地震的发生,或其他原因,则分成了若干地块,中间出现了海洋。这样一来,这里的居民也被分离了,并开始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和宗教。在南印度发现的人类□古的遗迹,在非洲、澳大利亚、爪哇、苏门答腊等太平洋的岛屿上也有同样发现。由此证明了上述看法。
数千年以后,在某些地方由于气候变得干燥、土地变得贫瘠,人口逐渐增多,或某些人出于对其他人财富的贪求,或为了获得更好的谋生手段而到处迁徙,于是出现了人种的分离和融合现象。在印度也有同样的情况。
据研究,在印度这个辽阔的国土上发现了大约50万年以前的人类遗迹。数千年来,又有不同人种不断进入印度,而且不断彼此融合。
王树英,1938年生,河北省安国市里河村人,□□□□□□□研究员。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东语系,师从季羡林,后留校任教。1978年调人□□□□□□□南亚研究所(后扩大为亚太所),专门从事印度历史与文化研究,1983-1985年在印度尼赫鲁大学进修与研究。主要著作有:《印度各邦历史文化》、《印度文化与民俗》、《印度》、《印中文化关系》(印地文版)、《南亚印度教文化》、《世界民族与文化》(印度卷)、《世界文化史故事大系》(印度卷)、《印度名胜古迹》等。主编《中印文化交流丛书》、《世界民族.亚洲卷》等。其著作多次获优秀成果奖,享受□□□“□□特殊津贴”。
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 本书特色 《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真道与老庄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弗洛伊德影响下的文学批评解析导论 内容简介 作为面向大学新生的系列丛书的一部分,文学文本的精神分析学并非孤立无援。为了方便阅读和理解,我们首...
向庄子借智慧 本书特色 本书是台湾国学大师傅佩荣先生的*新力作。他以轻松的口吻、娓娓道来的语调揭示出庄子的一个个大智慧……本书卖点:一.本书根据作者在北京电视台...
海德格尔对当代哲学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他无疑属于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本年鉴承担着两项主要任务:1.它应该在国际的讨
大易人生 本书特色 几千年来,作为中华文化的总源头,《易经》文化及其中蕴含的人生智慧影响了无数人。本书中,曾教授以其深厚的国学素养,从多个角度对《易经》的智慧进...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第三版 本书特色 近年来,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改革的研究和探索仍在进行,只是多了几分沉稳和冷静,对于原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的历史功...
道教生态伦理思想研究(精装) 内容简介 本书从道教生态伦理的哲学和宗教信仰基础、道教生态伦理的规范和准則、道教生态伦理在实践中的表现样态三方面展开研究,力图开创...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第十一辑 本书特色 《释奠孔子文献与图说》收录了又卷五三《皇太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五四《国子释奠于孔宣父》、又卷六九《诸州释奠于孔宣父》、...
国学并非一门专业、一个科目,而是各种学问生发的土壤。从大处说,国学是中国文化的标志,了解本国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可以避免
尼采遗稿 本书特色 本译著由尼采论德国教育机构的未来与古希腊悲剧等20篇专题报告组成,多数是国内翻译界和哲学界尚未有人涉猎的内容。这是对哲学研究领域的一种补白,...
原始社会结构与功能 本书特色 本书是结构—功能主义人类学的经典作品,作者反对用简单的因果关系来解释文化的起源,主张用较复杂的“函数”、“变量”或“功能关系”来解...
手和脚-关于人类及其长大的欲望-哲学小讲座-4 本书特色 国内**部当代著名哲学家面向青少年的哲学讲座不同专业、不同话题的深入解读读者/听众与哲学家面对面交流帮...
老子的心事-雪煮《道德经》-第壹辑 本书特色 《老子的心事——雪煮*辑》是雪漠的又一部文化力作,也是《雪煮》系列的*辑,日后将陆续推出第...
悲伤的另一面 本书特色 《悲伤的另一面》着重强调人类具有与生俱来的复原能力,当面对亲人死亡,面对如战争、灾难、流行病、恐怖袭击等其他无数恐怖事件时,丧亲之痛无法...
希腊哲学史(第三卷 上下) 内容简介 《希腊哲学史》原定为四卷本,**卷论述苏格拉底以前的哲学,主要是古代希腊的自然哲学思想,第二卷论述智者、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 本书特色 《儒学与汉帝国意识形态》以儒学发展成为汉帝国意识形态之核心为主轴,探讨汉代儒学有哪些特质,让它成功扮演帝国意识形态的角色;又是如...
南怀瑾的16堂智慧课 本书特色 南怀瑾先生曾说:“人生有三个基本错误不能犯,一是德薄而位尊,二是智小而谋大,三是力小而任重。”无论是做人...
走近马克思:苏东剧变后西方四大思想家的思想轨迹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对这四大思想家在苏东剧变后走近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轨迹作出如实的描述和考察,以帮助人们破解这个谜。...
柏拉图爱欲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爱欲思想是柏拉图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李丽丽编*的《柏拉图爱欲思想研究》是一部系统研究柏拉图爱欲思想的学术专*。首先,勾勒了古希腊...
西西弗的神话 本书特色 加缪创作的小说故事清晰、描写生动、语言干净,甚至比时下的不少国内著作还要通俗易懂得多。加缪并不是一个不顾小说本身,只为个人理念而说教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