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中舒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他早年考入清华研究院,师从王国维、梁启超等著名学者学习中国古史和汉语古文字学。王、梁等人为一代学界钜子,学贯古今,涉猎甚广。先生承其学风,学路宽广,在先秦史、汉语古文字学、考古学、民族学、四川地方史等方面都造诣颇高,桃李满园,硕果累累,为学术研究的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汉语古文字学是一门较为艰深、一般人看来又颇具神秘色彩的学问,古文字的研究,涉及到许多相关的学科,所以要在该门学科的研究上取得成绩,是很不容易的。徐先生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甲骨文字典》是徐先生在古文字研究方面的主要成果。自殷墟甲骨文被发现以来,出土的十余万片甲骨文其主要部分已著录成书,目前发现的甲骨文单字数目已逾五千,经过学术界数十年的努力,目前已能认识其中的一千多个字,其余不识的字,由于其中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占有较大比例,对通读甲骨刻辞并无太大影响,因而可以说,大多数的甲骨刻辞我们目前已基本上可以通读。
为了便于甲骨文及相关学科的研究,自三十年代就有学者开始编纂甲骨文工具书,这方面的重要代表作,在字形方面,主要有三十年代孙海波先生编纂的《甲骨文编》和六十年代金祥恒先生在前书基础上修订的《续甲骨文编》,二书在甲骨文字字形的整理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甲骨文字的考释方面,有成书于六十年代的李孝定先生的《甲骨文集释》,该书网罗众说,评论折中,时有新解,不失为一部有相当学术价值的甲骨文字释义的大型工具书。但这些工具书都各有偏重,《甲骨文编》和《续编》只罗列字形,并无说解,不便初学;《集释》罗列众说,以释义为主,而字形简略,无法了解文字发展的脉络;并且以上各书都未对甲骨文字作时代上的整理。此外,自六十年代以来,甲骨学取得了非常重要的进展,有不少成果问世,也极待整理汇集,以利于学术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要一部全面反映甲骨文研究新水平的大型工具书,于是《甲骨文字典》就在徐先生的具体主持下应运而生了。
《甲骨文字典》既广泛吸收了*新研究成果,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重要收获,该书体例独创,释义精辟,举例恰当,有以下独到之处。
一、兼采各书之长,独创*先进的编纂体例。该书对甲骨文字的解释,分为字形、解字、释义三部分,字形部分收录有代表性的甲骨文字形,解字部分解说甲骨文字的本义及引申假借义,释义部分列举各类有代表性的辞条,以说明所释各字在殷商时期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各种词义。三个部分有机结合,互为表里,使读者能通过该书对甲骨文有一个较为全面深入的了解。
二、字形的收集,先汇集全部甲骨文字,从其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字形,故该书所收字形虽不是太多,却有一以当十之功效。字形的排列,按时代先后分五期依次系于各字头之下。这样可以使读者了解各个不同时期甲骨文字发展演变的脉络,和各个时期的不同字形、书体风格等,便于全面深入掌握甲骨文字字形,这是此前的任何一部古文字工具书所没有的。字义的解释,博采众家之长,不囿于一说,实事求是,同时又融入了徐先生数十年研究甲骨文的学术成果,综合形、音、义全面考察,创获颇多。
三、该书在甲骨文的考释上充分体现了徐先生科学的考释古文字的方法,强调文字之间的相互联系,解决了许多长期以来未曾解决的学术问题。如以前的学者未曾充分注意到甲骨文“小”与“少”为一字,因而只释出甲骨文中从“小”的合文,如“小甲”“小乙”“小王”“小臣”等,而对许多从“少”的合文却阙然不释,该书从古文字的基本特点入手,指出“小”和“少”本为一字,突破了字形上的束缚,释出从“少”的“小甲”“小母”等合文。又如甲骨文的“弁”字,系徐先生早年所释,当时限于考古发掘的状况,只从文献和字形变化来进行论证。该书则充分利用殷墟妇好墓新出的考古材料与甲骨文字形相结合,对该字作了更为全面的考释,证明了徐先生早年的结论是正确的,等等。
由于《甲骨文字典》的这些长处,所以该书一出版,就饮誉中外,受到学术界一致的高度评价。
陈从周说塔 本书特色 《陈从周说塔》一册为作者研究和评价中国古塔的相关作品,收入陈从周先生文章共三十七篇,既有关于古塔研究的通论性文章,也有具体考察上海、江苏、...
好莱坞的强权文化 本书特色 ★★社科译丛★★全球腐败:现代社会中的金钱、权力和道德(经济增长为何没能更好造福大众,2013年全球反腐*新力作,新一届中央领导密集...
中国伊朗编 本书特色美国东方学者劳费尔(berthold laufer,1874—1934)所著《中国伊朗编》(sino-iranica)是他一生著作中较重要的...
「民族主義是最偉大的『煉金術士』,將殖民帝國統治下如同『廢金屬』的各殖民地族群,重新轉化為如同『黃金』的民族國家。」──安東尼.瑞德東南亞史研究權威、亞洲版的布...
《托卡马克之谜》内容简介:本书讲述了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改革开放40年风雨兼程的科学历程。作者经过深入采访,掌握了大
增广贤文-(全四卷) 本书特色 佚名*的《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道家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
繁简字对照字典 本书特色《繁简字对照字典》读者可以用它来查阅简化字与繁体字的对照关系:只识简化了的读者可以从中查出对应的繁体字,只识繁体字的读者可以从中查出对应...
老照片-第六十四辑 内容简介 随着近年来国共两党的再度和解,一经摆脱意识形态的种种禁忌,人们不难发现,中华民族关于抗战的记忆需要修复的还有很多,正所谓任重而道远...
清代宫廷文化通史 本书特色这本林永匡的《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主要依据的是中国**历史档案馆收藏的内务府档案。《清代宫廷文化通史》主要介绍清代宫殿陈设、玺印、生活用...
文史工具书应用基础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工具书的查检法、查字词的途径、查典故出处和语句出处、查诗文和专题资料的途径、查书籍和刊物的途径、查年代和事件的途径、...
万众期待的爵士乐史经典著作,资深译者首度译介!【编辑推荐】☆二十五年来最畅销的爵士乐史书籍,《华盛顿邮报》年度最佳书籍之一,《纽约时报》年度最值得关注图书☆泰德...
励学经济学系列--文化产业经济学 本书特色 本书以产业组织学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文化产业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和影响因素,将传统、经典的S-C-P分析结构分析框架...
契丹语研究 本书特色 由于辽朝的书禁极严,甚至规定携带本国书籍出境的要判死刑。所以人们始终没有见到契丹字和汉字对照的字典,契丹文字的解读和契丹语的研究因此也困难...
客家山歌剧 本书特色 客家山歌剧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客家山歌及客家民俗、民间艺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地方戏曲剧种,流行于粤东、闽西、赣南以及广西贺州等广大客家地区...
大国价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道德理念规范 本书特色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外开放日益扩大、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快速发展,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
东风与西化-东北亚文明之路 内容简介 本书系《世界文明之路丛书》之一。本卷主要以中国为中心讲述东北亚文明的起源。农耕文化的出现,以及农耕文化发展带来的华夷...
原始分类 本书特色 《原始分类》所蕴藏的思想财富和学术价值,为学人所熟知,毋需赘述。这些译本过去以单行本印行,难见系统,汇编为《原始分类》,才能相得益彰,蔚为大...
璞玉之美:衢州黄蜡石 本书特色黄蜡石,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一说此石原产真腊国,故称腊石)。属矽化安山岩或砂岩,主要成份为石英,油状蜡质的表层为低温熔物...
圣凯,清华大学道德与宗教研究院副院长、哲学系副主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汉传佛教僧众社会生活史”首席专家、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副所长、《佛...
《知行合一王阳明2:四句话读懂阳明心学》内容简介:“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四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