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的文明,卷轶浩繁,中国文人名士占据了太多太重要的地位。我始终认为,联系着中国一代文人从古至今的文化情结,是那始于春秋秉承于两汉归结于明清的中国文人风骨。在儒家的教导下许多风骨文人忠君爱国,然而实际上,他们继承的依然是一条统治者们认可范围内的优良传统,在这个优良传统中,千古文人们也总是每多欢乐,每多忧愁。于是,我们看到,失意落魄的文人傲骨嶙峋,位居险要的文人殚精竭虑,国破家亡的文人声嘶力竭,犹豫不定的文人踌躇前行。
相比李白“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的诗文气魄,人们或许更加喜欢那个“……会嵇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个性飞扬、轻狂和桀骜不驯的李白。李白具有强烈的自我意识,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多次以大鹏自比,“大鹏一日同风起,博摇直上九万里”。但是长安三年的失意而归,使他激昂的政治热情受到现实的冲撞。于是曾经的政治包袱便转化为怀才不遇的悲愤狂歌,从胸中喷涌而出:“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另一方面,李白为排遣怀才不遇的忧愁,也提倡即使行乐的思想:“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旦太白先生抱负得以施展,我们将失去一位伟大的“诗仙”,但我总时时地为他感到一种深切的惋惜和悲哀。
同李白一样不得志的文人很多,或许杜牧是比较隐蔽的一个。一开始很难想象舞榭歌台,青楼梦好的杜牧能有多少匡扶社稷的才情,然而在重读他的诗的时候,去惊奇地发现,诗人笔底有一种出奇的有志难抒的无奈和苍凉:“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更让人惊奇的是,杜牧还是一位敢于言政、论兵,具有出众才能的军事理论家。
这位风流绝代的诗人不但注释过《孙子兵法》,还曾写过《守论》、《战论》、《上李司徒相公论用兵书》等文章。他认为身居高位者务必文武双全。在《上周公书》中,他说:“伏以大儒在位,而未有不知兵者,未有不能制兵而能止暴乱者,未有暴乱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国家者……安有谋人之国,有暴乱横起,戎狄乘其乱,坐于庙堂之上日:‘我儒者也,不能知兵。’不知儒者竟可知兵也,竞不可不知兵乎?”这也是对当时在朝政要之无能的尖锐批判。诗人将自己的风骨委身于熏天的奢靡里,在二十四桥凄冷的月色中,诗人醉生梦死,留下一串串冰冷的吟叹,这是后世的柳永所永远无法企及的。
而这之中,总有那么几个清高一点的,脱离仕途的诱惑翩然归隐。“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潜显然是一个典范,他将文人的风骨演绎到了另外一种境界。自首无成的陶渊明曾说:“老少同_死,贤愚无复数”,大为感叹生命苦短,长生乏术,对此,屈原之前就曾大发感慨:“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可叹年华流逝,英雄渐老,壮志未酬。然而,在同样的叹息之后,前者潜心归隐,后者却选择了完全相反的另外一种方式,宁为玉碎,不为瓦全。陶潜早年便有爱慕自然 '企羡隐逸的思想,所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当他仕途不得志时,就更怀恋这种生活,“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所以,仕途十三载他一直“一心处两端”,行动上也是仕隐无常,直到请辞彭泽令。
嵇康的格式大家也太过熟悉,就勿庸多言。他不似李白、杜牧等人一心治国平天下,也不像陶潜等人带着无限的失望和遗憾离去,从古至今,没有几个人可以像他那样完完全全不理会种种名目堂皇的教条礼法、彻底地厌恶官场仕途。因此,人们对嵇康的心有太多揣测,也争议颇多。就编者来看文人之于社会,*大的贡献在于传扬高层次的精神,撒播先进的种子。嵇康生活的魏晋,一方面多有名士,一方面却又百般摧残,千头万绪,纠葛不清。嵇康明白,倘若自己身陷其中,也绝不可能改变黑暗现实于是他采取了另外一种方式,用超拔的个人色彩扩张出了另一种精彩,在动荡的社会中掀起可一股高亢的纯真和刚健,其一啸、一弹、一死,留给晋朝,留给后人的是相当动人和清新的生命乐章。风骨之于嵇康,因其际遇不同而展现了不一般的色彩。但作为教化和震撼的哲学意义,则并没有太大的不同,作为一个站在社会*高层的文人,他的风骨同样衬托出一个时代的风貌。
中国古代的文人名士承袭着儒家学说的传统,以忠君爱国为行世的*高主旨,得以或失意,或出世或入世,或忠顺或叛逆,他们在中国历史上都占据了重要地位,其文其人都值得我们进一步地鉴赏和领悟,编者也愿以此作为初衷和引领,和读者一起进入历史的殿堂。
丁邦新语言学论文集 内容简介 有机会出版以往论文的选集是一件愉快的事,好像让自己的孩子换换衣服站在更多的客人面前;能在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尤其令我感到欣慰,因为海...
老照片(第17辑)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我的两次越南之行、为了永不忘却的纪念、老照片引起的回忆、一张全家福、难忘少年恐怖等内容。老照片(第17辑) 目录 张鸣马...
參觀畫展,常有無所適從的失落感?現在你可以拋開焦慮,像解謎一樣愉快欣賞繪畫。國內藝術史學者【專業審訂】.藝術工作者【共同推薦】最有趣的美術鑑賞入門書有沒有過走進...
国学十六讲 本书特色 《国学十六讲》主要收录了章太炎先生1922年及1935年两次具有代表性的公开讲学记录,较系统地展示了国学的概貌,我们在章太炎先生著作的基础...
满语语法-(修订本) 内容简介 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古老的女真人,通过不断地与周边各民族融合,*终在十七世纪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满族,满语也随...
中国古代音乐 本书特色 本丛书的前身有110个专题,涉及历史文化的各个方面,由商务印书馆、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天津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现由编委会...
汉代皇帝施政礼仪研究 内容简介 书稿从礼仪的实践即施政的角度,系统考察了汉代的礼仪建设,对汉代皇帝即位礼(皇帝即位、天子即位)、册命礼(册后礼、册立太子礼、册立...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 本书特色 如果阿城先生是各种领域的业余者,例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等,那他做出了很多专业者都羡慕的成绩。这一次,是结合考古、天文、历...
民间故事-民俗文化 本书特色 人生活于文化之中,正像人离不开空气一样。《周易》说:“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无论汉语“文化”一词是否由些而来...
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 本书特色 本书是《贵州民族学院学术文库》系列之一的《洞口赣方言语音研究》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洞口赣方言的声母、古全浊塞音声母的演变情况、古...
二○一三年,一具妙齡屍體橫陳在爛尾樓「鬼樓」的雪坑裡,腹部被刻上了一枚神祕的圖案,作案手法與十年前鬼樓姦殺案如出一轍,當年負責此案的刑警馮國金,在查案過程中失去...
2016汉字之美日历(精) 本书特色 《汉字之美日历2016》 32开精装★ 通篇编写方法将汉字之美的范畴扩展到承载汉字的所有物什,而不仅仅局限于碑帖、金石等,...
辞海(1999年版缩印本·音序) 本书特色 本书是以字带词,兼有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功能的大型综合性辞典,在内容上和形式上都以新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本版篇幅...
道不尽的论语-(图文版) 本书特色 近年重读传统经典之风甚盛,注解发挥之论亦层出不穷,宿正伯对于《论语》的理解比较抓得住精神,联系得了生活,立论比较站得住,确...
雅舍谈吃 本书特色 梁实秋先生是公认的华语世界中的一代文化宗师之一。他的许多文学作品都流播海内外,被人们赞为经典。其中“雅舍小品”更是他...
社会语言学-说话者如何作出选择 本书特色 《社会语言学:说话者如何作出选择》: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社会语言学-说话者如何作出选择 内容简介 作者以“说...
武人琴音 本书特色 讲述形意拳一门三代——尚云祥、韩伯言、韩瑜在各自时代的遭遇,凸显百年武人命运。首次披露尚门韩传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的喜峰口之战...
張愛玲本名張煐,一九二○年生於上海。二十歲時便以一系列小說令文壇為之驚豔。她的作品主要以上海、南京和香港為故事場景,在荒涼的氛圍中鋪張男女的感情糾葛以及時代的繁...
中土禅风-中华禅文化大观 本书特色 释真寂编著的这本《中土禅风--中华禅文化大观》共分四篇,即缘起篇、思想篇、公案篇、艺术篇,对禅学波及、渗透的各个领域都进行了...
简帛语言文字研究 内容简介 第七届全国古代汉语学术研讨会暨简帛文献语言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4年9月21日至25日在武汉大学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