圭介先生的力作《竞雄女侠传——中国女性革命诗人秋瑾的生涯》被翻译成中文在秋瑾的祖国出版,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了。
众所周知,日本的历史是在东亚中华文化圈中发展过来的。受中华文化影响之深,仅从我们至今仍在继续使用汉字这一点上就能体现出来。
这块东亚的土地在十九世纪中叶迎来了由西方文明世界带来的全新时代——近代时期。历史的发展诚然是按其规律循序渐进的,但时不时也会有伴随着大跳跃式前进的转换期。要说中国的大转换期,应当首推诸子百家纵横捭阖的春秋战国时代。春秋战国孕育出了以秦始皇为先河的皇帝支配的王朝体制。而中国的“近代”,是在活跃及震荡之激烈程度上一点也不亚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剧变时期。期间,产生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而近代史上新旧历史的碰撞所产生的嘎嘎声响,余音至今仍在回荡。
“女革命诗人”秋瑾,就是近代史上辉煌的一页——逼退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辛亥革命中的重要人物之一。辛亥革命中活跃着许多女性,而女性登上历史舞台这一现象的本身就喻示着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全新的阶段。
这些女性中,为自己的信念而慷慨捐躯的秋瑾的形象,显得格外鲜明和突出。
秋瑾在故乡绍兴以及北京的生活中,对自己人生的真正意义开始觉醒。但是使她成为一位女革命家却是在她踏上日本东京的土地以后的事。二十世纪初的东京,是以清王朝为首、越南、菲律宾乃至印度等国向往着革命的青年们聚集的政治活动中心,因为那里是他们必不可少缺的各种情报的发信源地。秋瑾就是在东京的实践女学校学习过,当时她给人们留下的是一位知书达理、“没有比她更好的人了”的女子的美好印象。
但是,秋瑾回国一年半后,在她的故乡绍兴策动反清武装起义,功尚未就,就被捕处了斩刑,年仅3l。当时她虽然有逃生的余地和机会,但她却没有选择苟且之生,而是毅然走向了杀身成仁之路。这种凛然侠气对世人产生了巨大的震撼力。
作为秋瑾的传记,好多人手头都有武田泰淳的名作《秋风秋雨愁煞人 ——秋瑾女士传》。这部作品*初发表在《展望》杂志上的时候是在近40 年前的1967年。那时的日本乃至全世界,似乎正处在到处充斥弥漫着“大动荡大变换时期将要来临啦”的预感的时期。那时小说家武田氏把秋瑾及其周围的人们印象现状写了出来,就像是在向日本人民传递着连绵不断的革命和战乱兵燹,水深火热中,苦难深重的百姓在苟延残喘这样一幅画面。这样,秋瑾的事迹在东亚可以说是成了精神史交流的媒介。
促成永田先生动手写作秋瑾传的原动力,正是武田泰淳的这部小说。
作者漫步在绍兴的街头,胸中泛起的“秋风秋雨愁煞人”的画面印象使作者萌生了写作意愿。在当今可谓是“闭塞”的时代里,作者追循着秋瑾那 “凛然侠魂的轨迹”,通过描写秋瑾这样的先知先觉者超凡的思想以及为了正义敢于牺牲自己的精神,本着一种理念和意愿,用这样一种实际行动来为“闭塞”时代的人们的内心注入一抹光明。这可称得上是继武田氏之后,在东亚通过介绍秋瑾起到了精神史上之交流作用的又一成果。
作为建筑学专家的永田先生,仅用了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这部作品,实在令人吃惊。可能因经常在写作,又善于创作连句的原因吧,总之这部作品读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而且作者因看到武田的小说对不具有中国近代史知识的读者来说不容易理解的缺憾,所以按照时间顺序,以通俗易懂的笔法来加以叙述。当读者在阅读时,想必也会认可作者的初衷是收到了效果的。
顺便一提,辛亥革命成功后,成为中华民国**任临时大总统的孙文,曾为埋葬在西湖畔的秋瑾题了“鉴湖女侠千古巾帼英雄”,巾帼英雄四字还被镌刻在了秋瑾石像的基座上。自此,因孙文的题字,“巾帼英雄” 四字也成了秋瑾的另一称号。
为能把秋瑾的遗骨埋在秋瑾生前所希望的西湖畔,冒着杀身之祸的危险而积极筹措操办的主要人物之一是秋瑾的密友吴芝瑛。她是秋瑾1903年移居北京后的邻居,也是秋瑾新思想的启蒙者。秋瑾自日本回国后,在后来成了两人永别的一个晚上,暗自怀着对前程的憧憬和希望,两人在临别前夜又歌又舞通宵达旦。那时秋瑾曾拔刀起舞,满腔悲愤地唱了一首日本歌。作者在书中推断当时唱的应该是“妇女从军歌”(见第214页),我想这个考证应该算是作者的得意之笔吧。两人死别后,生者为了埋葬死者而险罹灾祸,但我认为这也正是吴芝瑛所希望的结果吧。
神户的舞子有一所“孙文纪念馆”(旧称孙中山纪念馆)。这座馆舍原是神户华侨的代表人物、资本家吴锦堂的别墅“移情阁”,建筑风格极为典雅。该别墅建于1915年,建造当初,廉泉、吴芝瑛夫妇曾赠了一篇乐府体的祝辞“移情阁”。由廉泉撰文、吴芝瑛书写的那块匾额至今还悬挂在纪念馆的*中心,分外注目,使馆舍熠熠生辉
诗与剑之才女,血与火之人生!秋瑾是中国近代**位为民主革命献身的女革命家。本书参考和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中日两国人士的诗文、日记、书信、回忆录,把秋瑾的一生放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历史背景和二十世纪初中日关系与中国人留学日本潮的历史视角下,用深入细腻具体生动的叙述,把秋瑾从出生厦门,旅居台湾,故乡绍兴,婚嫁湖南,风雨北京,留学日本,以及投身革命,创办女报,筹备起义,直至壮烈牺牲的整个人生一一娓娓道来,给了我们一个清晰完整的秋瑾形象。
永田圭介 ·1935年12月11日出生于日本大阪,后移居东京等地。 ·1957年毕业于大阪府立大手前高等学校。 ·在学期间即进入了建筑装修业界。 ·日本建筑学会会员。 ·日本涂装工业会技术委员长。 ·《涂装技术手册》(工文社出版)编修委员长。 ·1996年获日本建筑装修学会奖。 ·现在是装和技研建
访问中国诗歌 本书特色 中国23位**诗人访谈录重读这些文字,我仿佛看到诗歌在一个巨变的时代艰难前行的一串串足迹。它们是诗的见证,也是心灵和历史的见证。——西渡...
杜甫传 本书特色 《杜甫传》以杜甫的生平经历为经,以杜甫的经典诗词为纬,适当穿插大唐的社会历史背景及有关唐诗的演进背景,是一部将诗人与诗、诗人与社会、诗人与时代...
倔强的石头:米开朗基罗传 本书特色 我渴望宁静,向往宁静,如果我要活下去,要创造,周围就必须宁静。可是,现时代的生活总是没完没了地乱哄乱嗡,喧嚣不...
杨澜访谈:影视名流 本书特色 《杨澜访谈录》为“阳光文化”的名牌访谈录。节目就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不同方面的热门话题,与世界各地的知名人士进行广泛探讨,并且...
哈維爾寫於二十世紀六○年代的那些「荒誕」戲劇的真正意義,正是對語言的「徹底去神秘化」。這些戲劇展示了一個世界,在這個世界
《最美的中国传统:陶瓷的故事》内容简介:本系列已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项目,是一套面向7-10岁孩子的知识绘本。图书选取中华传
太平间里的恶魔 本书特色 情节曲折离奇,扣人心弦。紧张刺激的故事情节,让人既纠结又好奇。环环相扣的内容精彩不断,让人回味无穷。在作者细腻的笔风下更是引人...
爱迪特.皮亚芙-人生并非总是玫瑰 本书特色 《艾迪特·皮亚芙-人生并非总是玫瑰》编辑推荐:二十世纪的法国,给了世界很多馈赠,铸就了许多传奇。一个又一个思想、文学...
立传-5 本书特色 “世界历史是伟人们的传记。”复旦大学传记文学博士后李健健主编的短篇《传记文学丛书:立传(5)》,倡导以文学手法真实记录当代各领域的英雄伟人,...
《希特勒的克里斯玛》内容简介:阿道夫·希特勒是一系列灾难性历史事件的罪魁祸首,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绝无先例的战争罪犯。他充满
丁韪良的《花甲忆记》是一部自传体的作品,它详实地记录了作者在华生活的头四十七年中的感受和他所观察到的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在作者李玉琢的一生中,有18年是与中国商界的领袖们一起走过的,这些人包括任正非、段永基、万润南等。其间既有过愉快的合作,也
《爱因斯坦传(套装上下册)》以翔实的史实勾勒出爱因斯坦伟大的一生,而且也从人类文化的源头上探寻着爱因斯坦思想、人格的精神底
法国飞行员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与优雅、美丽、倔强的西班牙女郎在充满异国情调的阿根廷首都相遇,四年后两人走上婚姻的礼堂,但幸福
约翰·亚当斯 本书特色 就像戴维·麦卡洛获得普利策奖的那部传记佳作《杜鲁门》一样,他的这本书饱含恢宏的气势和勃勃生机,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一部极富感染力的史诗般的...
《我父亲是恐怖分子》内容简介:引起杀意的仇恨,并非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而是一场精心编制的谎言。这谎言被反复传颂,受众往往是既
《毛泽东传(中文版)》内容写到儒门少年、辛亥革命、军阀混战、“主义”纷争、共产国际接管、马日事变前后、挣脱枪林弹雨——从井
全盘西化台前幕后-陈序经传 本书特色 陈序经先生1909年随父去新加坡就读,1925年7月获复旦大学社会科学学院授予的学士学位;1926年获美伊利诺斯大学硕士学...
本书为大型电视访谈节目《杨澜访谈录》实体书,分Ⅰ,Ⅱ两辑出版。Ⅰ辑主要选择政经类人物;Ⅱ辑则侧重择文化艺术界明星入册。第
董竹君-女权先驱-非常人物之非常记忆 内容简介 董竹君是一个真实的人物,而非杜撰出来的传奇:一个上海贫民区出生旧上海滩洋车夫的女儿,童年起便目睹和经历人世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