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概论、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功利原理的证明、功利与正义等。
我清楚,有一种倾向认为,一个人若在道德义务中找到了先验事实即属
于“事物本身”范畴的客观实体,那么他往往比那些相信道德义务完全是主
观性的、只存在于人类意识之中的人更顺从于道德义务。然而,无论一个人
在“实体论”这点上持何种立场,真正使他受到驱使的力量无疑是他自身的
主观情感,并且驱使力量的大小无疑由情感程度来决定。没有人相信义务为
客观实体胜过相信上帝是客观实体。而即便是对上帝的信仰,除去对实际奖
惩的期望,也唯有通过相应的主观宗教情感才能作用于行为。约束力,只要
是公正的,就必然始终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而先验派伦理学家的观点无
非是认为约束力只有被相信扎根于心灵之后才存在其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扪
心自问,是什么在约束我?是什么被称为“我的良心”?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我内心的某种情感。于是他便可能得出结论:情感消失时,义务也随之消失
了。当他觉得这种情感给他带来了不利,他或许就开始忽略它,然后想方设
法除去它。然而,这样的危险难道仅限于功利主义道德么?那种认为道德义
务能够栖息于心灵之外的观点是否就能使道德义务感变得不可撼动?至少到
目前为止,事实是否定的,所有道德学家都承认这一点,并且为普遍的心灵
麻木感到扼腕痛惜,因为那会使良心受到压抑甚至窒息。“我需要听从我的
良心吗?”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功利论者们在扪心自问,许多从未听说过功利
原理的人也常常会发出如此的疑问。而那些缺乏基于良心之上情感的人是不
可能问这个问题的,如果说他们对此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也不是因为他们信
奉先验论,而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力。
对于义务感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本书没有必要在这里下
定论。倘若义务感是先天性的,那么它天生依附于何种目标则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问题。因为当下这种学说在哲学上的支持者们同意人直觉感知的是道德
的原理而非细节。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真有什么天生的东西,那么我实在看
不出有任何理由来反对义务感天生关注的是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一思想。如果
说有什么道德原理凭人的直觉就知道是义不容辞的,那么我说这样的原理必
定是促进普遍幸福。倘若事实如此,那么直觉派伦理与功利主义就是一致的
,相互之间无须再争论不休。而实际上,直觉派伦理学者尽管认为还存在其
他直觉上的道德义务,但确实业已承认上述原理乃其中之一。因为他们一致
同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们同类利益的考虑。所以,如果说信奉道
德义务源于先天这种信仰能够赋予内在约束力任何额外效力的话,那么在我
看来功利原理已经是受益者。
相反,倘若道德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
那么也并不会因此而有损于道德感的自然性。说话、思考、耕地、筑城,对
于人类而言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尽管这些都是后天获得的能力。道德感并
非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察觉到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讲它确实不是我
们本性的一部分,只是很不幸,那些一意孤行相信道德感源于先验的人对它
是人的本性体现深信不疑。就像上述后天获得的能力一样,道德能力与其说
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本性的自然产物——如同其他能力一样,逐
步地自然成长,并且通过培养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然而,同时它也很容易
受到外在约束力和早期人生印象的影响而可能朝任何方向发展。故认为道德
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会以良心的权威性对人们的心灵施加作用,无疑是
再荒谬和幼稚不过了。同样,哪怕功利原理不基于人的本性,怀疑外在约束
力和人生印象因素不会对功利原理产生同样强大的作用,无疑是完全无视人
类的一切经验。
然而,道德关联是纯粹主观臆断的事物,随着个人智育水平的不断成熟
,将逐步被分析的力量所消解。假如义务感与功利原理的关联看上去同样充
满随意性,假如我们本性中的主导因素和情感中强有力的一面无法与这一关
联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就不会认同这种关联,既不会珍惜自己身上的这种关
联,也不会提倡他人发展这种关联(涉及我们诸多有利害关系的动机)。总之
,假如功利道德缺乏一种自然的情感基础,那么即使通过教育灌输,这种关
联也很可能被分解。
但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强大的自然情感基础,并且一旦普遍幸福被
认可为道德标准,这一情感基础将构成功利道德的力量源泉。这种坚实的基
础便是人的社会情感,即渴望与同类和谐统一。而这种渴望已经成为人性的
一大原则,并在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的影响下,正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无
需加以谆谆教导。由此,人的社会状态对一个人而言将变得非常自然、非常
必要、也非常习惯,除非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无意识下的分离倾向,否则他将
始终视自己为群体的一员。而随着人类进一步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上述关
联将变得日益牢固。
P69-73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第七版) 本书特色 本书是国家教育部组织统编的高校《西方经济学》教科书。由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和吴汉洪教授、北京大学刘文忻教授、上海财...
行政法学00261(下) 本书特色 本教材是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法律专业的必修课程指定教材,按照该课程2012年修订的自学考试大纲进行编写。本教材研究行政法的基...
理念指路:语文教育观念的革命(语文教育的25组不等式) 本书特色 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出现这些尴尬,绝不只是教师学历层次、专业知识、教学方法的问...
《PMP考试全程辅导》内容简介:本书由希赛项目管理研究院组织编写,作为希赛PMP考试培训的指定用书。在参考和分析历年考试试题的基
基础英语写作 内容简介 Unit 1 Sentence SkillsUnit 2 Basic Paragraph StructuresUnit 3 The Wr...
俄国文学史的多语种书写-北京斯拉夫评论-第1辑 本书特色 2015年11月20日至23日,北京斯拉夫中心(BSRC)在北京举办了一场题为“俄国文学史...
汉语熟语论 本书特色 本书的宗旨是对汉语熟语全面系统的研究。它既涉及到对汉语熟语本身的各种特性的研究,又接触到历代学者对汉语熟语研究的情况,也联系到汉语熟语语用...
三字经-小学语文必读-导读注音版 本书特色 《三字经》相传为宋代学者王应麟所著,是我国古代儿童启蒙用书中*有代表性的读物之一,将我国数千年的文明与道德伦理文化凝...
作品目录第1卷 胡适文存一集第2卷 胡适文存二集第3卷 胡适文存三集第4卷 胡适文存四集第5卷 哲学·专著第6卷 哲学·专著第7卷 哲
有约束条件的统计推断及其应用 本书特色 王金德编著的《有约束条件的统计推断及其应用》讲述解决有不等式约束条件的统计模型的参数估计问题,假设检验问题的方法、理论,...
初一英语晨读经典96篇-第3版--(附赠MP3光盘一张) 本书特色 《初一英语晨读经典96篇(附光盘新课标第3版)》编著者江涛等本系列书从立意到编写设计都不失为...
名家名译--变形记 内容简介 本书为卡夫卡小说选集, 以 《变形记》 为名, 收录了包括 《变形记》《城堡》《在阁楼上》《爱的险境》《士兵的权力》《地 洞》《司...
《破解育儿密码》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多年的研究结果、教学经验与社会实践的积累,其中针对3~6岁儿童家长普遍遇到的十大儿童心理教
小王子(中英对照) 本书特色这是一本同时写给小朋友和大人们的童话故事,充满哲理和思考。 自1944年问世以来,畅销全球七十多年。 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获得了小...
志摩的诗 本书特色 徐志摩的诗歌深受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有着“激烈的热情、想象的飞跃和难名的狂喜”。他的诗歌字词...
近代国语(文)教科书 外国翻译作品的选录 内容简介 近代以来,我国国语(文)教科书中开始出现外国翻译作品,对语文课程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教科书中选录外国翻译作品...
《微积分》(上)(第5版)为海外优秀数学类教材系列丛书之一,从Thomson Learning出版公司引进,《微积分》(上)(第5版)2003年全球发行约40余...
《证据:上海172个慰安所揭秘》内容简介:“慰安妇”制度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侵略中国和亚洲国家期间,强迫各国妇女充当日军士兵的性工
如果你只能读一本关于风险投资的书,那么请读这本。●这是风险投资真实运作的故事。在很多人的印象里,风险投资一直是神话般的存在,掌握着改变风向和创造巨额财富的密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 内容简介 我国的教育,比之于旧中国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例、科技教育文化十分落后的那种状况,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仍处于向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