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概论、功利主义的含义、功利原理的终极约束力、功利原理的证明、功利与正义等。
我清楚,有一种倾向认为,一个人若在道德义务中找到了先验事实即属
于“事物本身”范畴的客观实体,那么他往往比那些相信道德义务完全是主
观性的、只存在于人类意识之中的人更顺从于道德义务。然而,无论一个人
在“实体论”这点上持何种立场,真正使他受到驱使的力量无疑是他自身的
主观情感,并且驱使力量的大小无疑由情感程度来决定。没有人相信义务为
客观实体胜过相信上帝是客观实体。而即便是对上帝的信仰,除去对实际奖
惩的期望,也唯有通过相应的主观宗教情感才能作用于行为。约束力,只要
是公正的,就必然始终存在于人类的心灵之中,而先验派伦理学家的观点无
非是认为约束力只有被相信扎根于心灵之后才存在其中。如果一个人能够扪
心自问,是什么在约束我?是什么被称为“我的良心”?那么答案只有一个:
我内心的某种情感。于是他便可能得出结论:情感消失时,义务也随之消失
了。当他觉得这种情感给他带来了不利,他或许就开始忽略它,然后想方设
法除去它。然而,这样的危险难道仅限于功利主义道德么?那种认为道德义
务能够栖息于心灵之外的观点是否就能使道德义务感变得不可撼动?至少到
目前为止,事实是否定的,所有道德学家都承认这一点,并且为普遍的心灵
麻木感到扼腕痛惜,因为那会使良心受到压抑甚至窒息。“我需要听从我的
良心吗?”这样的问题不仅是功利论者们在扪心自问,许多从未听说过功利
原理的人也常常会发出如此的疑问。而那些缺乏基于良心之上情感的人是不
可能问这个问题的,如果说他们对此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也不是因为他们信
奉先验论,而是因为外在的约束力。
对于义务感究竟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后天培养的,本书没有必要在这里下
定论。倘若义务感是先天性的,那么它天生依附于何种目标则是一个值得探
讨的问题。因为当下这种学说在哲学上的支持者们同意人直觉感知的是道德
的原理而非细节。如果说在这个问题上真有什么天生的东西,那么我实在看
不出有任何理由来反对义务感天生关注的是他人的喜怒哀乐这一思想。如果
说有什么道德原理凭人的直觉就知道是义不容辞的,那么我说这样的原理必
定是促进普遍幸福。倘若事实如此,那么直觉派伦理与功利主义就是一致的
,相互之间无须再争论不休。而实际上,直觉派伦理学者尽管认为还存在其
他直觉上的道德义务,但确实业已承认上述原理乃其中之一。因为他们一致
同意道德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我们同类利益的考虑。所以,如果说信奉道
德义务源于先天这种信仰能够赋予内在约束力任何额外效力的话,那么在我
看来功利原理已经是受益者。
相反,倘若道德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获得的(这也是我个人的观点),
那么也并不会因此而有损于道德感的自然性。说话、思考、耕地、筑城,对
于人类而言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尽管这些都是后天获得的能力。道德感并
非在我们每一个人身上都可以察觉到它的存在,从这个意义讲它确实不是我
们本性的一部分,只是很不幸,那些一意孤行相信道德感源于先验的人对它
是人的本性体现深信不疑。就像上述后天获得的能力一样,道德能力与其说
是人本性的一部分,不如说是人本性的自然产物——如同其他能力一样,逐
步地自然成长,并且通过培养可以达到很高的层次。然而,同时它也很容易
受到外在约束力和早期人生印象的影响而可能朝任何方向发展。故认为道德
感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会以良心的权威性对人们的心灵施加作用,无疑是
再荒谬和幼稚不过了。同样,哪怕功利原理不基于人的本性,怀疑外在约束
力和人生印象因素不会对功利原理产生同样强大的作用,无疑是完全无视人
类的一切经验。
然而,道德关联是纯粹主观臆断的事物,随着个人智育水平的不断成熟
,将逐步被分析的力量所消解。假如义务感与功利原理的关联看上去同样充
满随意性,假如我们本性中的主导因素和情感中强有力的一面无法与这一关
联融为一体,那么我们就不会认同这种关联,既不会珍惜自己身上的这种关
联,也不会提倡他人发展这种关联(涉及我们诸多有利害关系的动机)。总之
,假如功利道德缺乏一种自然的情感基础,那么即使通过教育灌输,这种关
联也很可能被分解。
但事实上确实存在这样一种强大的自然情感基础,并且一旦普遍幸福被
认可为道德标准,这一情感基础将构成功利道德的力量源泉。这种坚实的基
础便是人的社会情感,即渴望与同类和谐统一。而这种渴望已经成为人性的
一大原则,并在不断进步的人类文明的影响下,正变得越来越强烈,甚至无
需加以谆谆教导。由此,人的社会状态对一个人而言将变得非常自然、非常
必要、也非常习惯,除非出现异常情况或者无意识下的分离倾向,否则他将
始终视自己为群体的一员。而随着人类进一步摆脱原始的孤立状态,上述关
联将变得日益牢固。
P69-73
《理论自觉与中国社会学的探索》内容简介:本书在梳理和挖掘费孝通、郑杭生等社会学先辈文化自觉和理论自觉思想及历程的基础上,结
创新杯数学邀请赛试题及解答-(小学分册)-(第8届训练题.历届试题精选) 内容简介 创新杯小学段和初中段的命题原则是: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现行教...
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本书特色 把心理学知识用于学生管理实践用心理学智慧提升教师工作效能学生管理的心理学智慧 内容简介 学生喜欢的十种教师是什么?如何做一名有影...
我的教育故事--守望高三的日子 本书特色 高三的日子,是值得记忆和回味的。我们一起努力,用你的心血、用你的行动、用你的坚强和毅力创造出高三的精彩。我愿意用我笨拙...
明心数学资优教程-第三卷-上册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提高思维、丰富智慧、锤炼情操的好书,要认真读一读。读了它,会使我们能够更加精彩地求解人生这一道数学题。——中国...
海天教育-2014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讲 本书特色 《2014考研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8讲》主要介绍考研数学中概率论的内容,共分为8讲。每讲分为五部分:导...
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 本书特色 《外国人学汉语难点释疑》是一本供初、中级汉语水平的外国人阅读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对外汉语教师及其他本国人辅导外国人学汉语时的参考用...
学生实用英汉汉英词典 内容简介 本词典分为英汉与汉英两部分。为了帮助初、中级水平的英语学习者深入理解英语词汇原义,准确掌握单词,得心应手的用之于实践和应试,本词...
语法应用1000题详解-红魔英语(初中版) 本书特色 1000题,题题有详解,红魔精心奉献好教辅!适合不同学习阶段:题材广泛,难度适中,由浅到深,循序渐进,逐渐...
卢钟锋文集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学术研究的部分成果汇编。从已发表的论文中选取了大体能够反映作者的研究过程的论文39篇,按内容分类,成综论篇、思想文化篇...
教育大百科全书:教育心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计算机、媒体和学习”、“课程和学习与教学心理学”、“个体差异与学习和教学”、“不同领域内知识与技能的获得”...
一年级-奥数教程能力测试-配《奥数教程》第六版 本书特色 《奥数教程》系列丛书王元院士担任顾问,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领队单墫和熊斌教授任主编,由国家集训队教练执笔...
《高等数学导论.上册(第3版)》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非数学专业通用的讲义,是在近50年的使用过程中,经过不断修订、充实而成的,与
北师大 城南旧事 本书特色《城南旧事》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七岁到十三岁的生活为背景的一部自传体短篇小说集,1960年出版。全书透过英子童稚的双眼,看大人世界的喜怒...
2014考研英语写作范文100篇(新东方)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全面指导考研英语写作的辅导书。全书重点分析和介绍应用文写作及短文写作的特点和应对策...
精彩摘录这种体系的使用方法如下:新的使用者要购买一本供该通讯网络的所有成员使用的标准程序(或专用计算机),然后他应确定两把
《大数据架构商业之路》内容简介:本书通过讲述一个虚拟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互联网O2O创业故事,逐步展开介绍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
小银和我 本书特色 西班牙诗人,1956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胡安·拉蒙·希梅内斯为一头名叫小银的小毛驴写了一百多首诗,每首都在哭泣,每首又都在微笑……在诗人眼里...
高级英语阅读 本书特色 本教程的精读课文全部选自近几年的英美原版英语报刊文章和经典的英语小说,内容具有时代性、趣味性和知识性;题材多样,难度适中。全书共分15个...
作品目录徐志摩的四月情诗“我所知道的康桥”撑着船儿绕小桥剑河上的秘密情人果园约会的诗人啊莎士比亚哪风流?唱支摇篮曲外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