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经易》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是中国古代典籍名篇之一,原是《礼记》中一篇,在唐以前并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至唐代,韩愈等引用《大学》,开始为人所注目。到宋代,理学创始人程颢、程颐非常重视《大学》,称之为:“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说:“天运循环,无往不复。宋德隆盛,治教休明。于是河南程氏两夫子出,而有以接乎孟氏之传。实始尊信此篇而表章之,既又为之次其简编,发其归趣,然后古者大学教人之法、圣经贤传之指,粲然复明于世。” 后来朱熹又在二程基础上,重新别为次序,分经一章,传十章,并认为格物致知章已缺失,作了著名的《补传》。朱熹对大学的解释,是一种重新阐释,换言之,是从理学角度的新解。充分体现了心性之学,使《大学》升华为哲学。从此理学不仅接续道统之传,还有了自己的规模和节次。《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它同《易经》一样,都是儒家的理论渊薮。不过《经易》比《中庸》影响大,涵盖面广,而《中庸》是宋以后儒者研读的重点。儒学,特别是理学,许多概念、命题出自《中庸》,许多理学大家持守《中庸》的信条,许多儒者用《中庸》的方法论思考,从而可以看出,《中庸》对中华文明的形成有着深远的影响。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和、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认为,治国平天下应以德为本。《中庸》强调“诚”,认为“诚”是实现“中庸之道”的关键。
王国轩,1939年生。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专业。中华书局编审,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学术委员,古籍整理与哲学史研究知名学者。古籍整理及研究著作有:《李靓集》、《吕坤全集》(与王秀梅合作)、《呻吟语译注》(同上)、《诗经精粹解读》(同上)、《大学中庸译注》、《宋元明清十三经注疏》(合编)、《周礼评述》、《李靓评传》、《范缜》等,以及哲学史、文学史论文60余篇。
中国哲学年鉴2018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年鉴》创刊于1982年,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主办的大型研究型、文献型学术年刊,至今已连续出版了35卷,本卷是第...
大藏经目录备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 本书特色 《大藏经目录备考(至元法宝勘同总录藏文德格版北京版比较研究)》是“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
郝春文、陈大为著的《敦煌的佛教与社会》利用敦煌文献资料,对敦煌佛教进行概述,对敦煌佛教徒的主要活动空间、活动场所、出家、
中华国学文库周易注校释(精)/中华国学文库 本书特色 王弼《周易注》是义理派易学方面的代表作,也是历代学者研究易学的常备书。王弼注多引老子思想释义,重视对义理的...
美学十讲 本书特色 有“文化愤老”之称的赵士林被大众誉为“*佳国学教授”。他为贫者呼、为弱者鸣、评议时政、臧否人物从来都是口无遮拦,意尽而言止。读者见惯了他“手...
仁义的修为:体味《孟子》 本书特色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巨大,故孟子有“亚圣”之...
伯特兰·罗素是20世纪声誉卓著、影响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本书是他的一部名著,也是早期分析哲学运动的一部经典之作,原系罗素为哈
《僧侶與科學家》是西方科學與佛學深入對話的結晶,內容豐富,對世界本質和生活方式的認知大有助益。--達賴喇嘛《僧侶與科學家
品读西学-房龙三部曲-圣经的故事 本书特色 《圣经的故事(房龙三部曲)》:越过战乱和纷争的喧哗,拿撒勒先知的话语明亮地响起,希望爱他的人用宽容一切的终极之爱来疗...
德国古典哲学 本书特色 《德国古典哲学》作者贝尔纳·布尔乔亚将至黑格尔为止的德国哲学史概括为三个阶段,正好呈现为“正-反-合”的类似于三段论式的结构。**阶段,...
中国哲学史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哲学史大纲》是国学大师胡适学术研究的代表作,为其在近代中国学术界开宗立派奠定了坚定的基石。该书是中国学者用现代学术方法系统研究中...
人生哲学-民国学术文化名著 本书特色 哲学本以统一各学科的知识为职志;现代哲学,尤以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为基础。而应用方面,尤注重于伦理学。是书撷取上述备学科...
圣严法师教禅坐 内容简介 圣严法师,中国江苏省南通县。十三岁出家,曾于台湾高雄山中闭关六年,嗣后留学日本,1975年获得立正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法师历任中国文化大...
《史记》是我国历史学上一个划时代的标志,是一部“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伟大著作,是司马迁对我国民族文化特
《荀子》一日一语-学不可以已 本书特色 荀子是稷下学宫儒家的一位大师。后来荀子逐渐发展成主持学宫各项事务和活动的领导者,可见,他当时在教育方面的名望之高。荀子《...
人文假设 本书特色 人们在使用人性和文化这两个常用词的时候,往往不能自觉意识到它们背后的学术歧见。换句话说,通常人们不能清晰辨认它们不同的元叙事,从而不可避免地...
刘君祖完全破解-第三辑 本书特色 《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内容简介:作为华夏文化的思想源头,《易经》以其“制器尚象”、“开物成务”的实学特质,统摄政...
幻觉的哲学-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 内容简介 在尼采看来,欧洲哲学的传统在根本上是人的幻觉的历史,人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幻觉以求与世界和解,而且人同时也将这些幻觉作为...
尚书传自伏生,其徒歐阳、夏侯,西京立学宗,习徧天下。溯龙门著记,虎观讲经,迄於熹平所刊,一以今文为主。雖其间有史公杂采之
2015-论语日历 本书特色一天24小时,除了睡觉和吃饭,现代都市人大都忙于各种工作、开会和应酬,难得片刻清静,紧张、焦虑和无休止的忙碌是多数人的写照。如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