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八九年前的事了,我寄了些考据红楼梦的大纲给宋淇看,有些内容看去很奇特。宋淇戏称为Nightmare in the Red Chamber(红楼梦魇),有时候隔些时就在信上“你的红楼梦魇做得怎么样了?”我觉得这题目非常好,而且也确是这情形─ 一种疯狂。
那几年我刚巧有机会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与柏克莱的加大图书馆借书,看到脂本红楼梦。近人的考据都是站着看─来不及坐下。至于自己做,我唯一的资格是实在熟读红楼梦,不同的本子不用留神看,稍微眼生点的字自会蹦出来。但是没写过理论文字,当然笑话一五一十。我大概是中了古文的毒,培根的散文*记得这一句: “简短是隽语的灵魂”,不过认为不限隽语,所以一个字看得有巴斗大,能省一个也是好的。因为怕唠叨,说理已经不够清楚,又把全抄本─即所谓“红楼梦稿”─ 简称抄本。其实这些本子都是抄本。难怪“初详红楼梦”刊出后,有个朋友告诉我看不懂─当然说得较婉转。
连带想起来,仿佛有书评说不懂“张看”这题目,乘机在这里解释一下。“张看”不过是套用常见的“我看XX”,填入题材或人名。“张看”就是张的见解或管窥─往里面张望─*浅薄的双关语。以前“流言”是引一句英文─诗?Writen on water(水上写的字),是说它不持久,而又希望它像谣言传得一样快。我自己常疑心不知道人懂不懂,也从来没问过人。
红楼梦的一个特点是改写时间之长─何止十年间“增删五次”?直到去世为止,大概占作者成年时代的全部。曹雪芹的天才不是像女神雅典娜一样,从她父王天神修斯的眉宇间跳出来的,一下地就是全副武装。从改写的过程上可以看出他的成长,有时候我觉得是天才的横剖面。
改写二十多年之久,为了省抄工,不见得每次大改几处就从头重抄一份。当然是尽量利用手头现有的抄本。而不同时期的早本已经传了出去,书主跟着改,也不见得每次又都从头重抄一份。所以各本内容新旧不一,不能因某回某处年代早晚判断各本的早晚。这不过是常识,但是我认为是我这本书的一个要点。此外也有些地方看似荒唐,令人难以置信,例如改写常在回首或回末,因为一回本的线装书,一头一尾换一页较便。写作态度这样轻率?但是缝钉稿本该是麝月名下的工作─袭人麝月都实有其人,后来作者身边只剩下一个麝月─也可见他体恤人。
在现在这大众传播的时代,很难想像从前那闭塞的社会。第二十三回有宝玉四首即事诗,“当时有一等势利人,见荣府十二三岁的公子作的,录出来各处称颂。” 看了使人不由得想到反面,著书人贫居西郊,满人明义说作者出示红楼梦,“惜其书未传,世鲜知者,”可见传抄只限戚友圈内。而且从前小说在文艺上没有地位,不过是好玩,不像现代苏俄传抄地下小说与诗,作者可以得到心灵上的安慰。曹雪芹在这苦闷的环境里就靠家里的二三知己给他打气,他似乎是个温暖的情感丰富的人,歌星芭芭拉史翠珊唱红了的那支歌中所谓“人─需要人的人”,在心理上倚靠脂砚畸笏,也情有可原。近人竟有认为此书是集体创作的。
他完全孤立。即使当时与海外有接触,也没有书可供参考。旧俄的小说还没写出来。中国长篇小说这样“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是刚巧发展到顶巅的时候一受挫,就给拦了回去。潮流趋势往往如此。清末民初的骂世小说还是继承红楼梦之前的“儒林外史”。红楼梦未完还不要紧,坏在狗尾续貂成了附骨之疽─请原谅我这混杂的比喻。
红楼梦被庸俗化了,而家喻户晓,与圣经在西方一样普及,因此影响了小说的主流与阅读趣味。一百年后的“海上花系列”有三分神似,就两次都见弃于读者,包括本世纪三0年间的亚东版。一方面读者已经在变,但那是受外来的影响,对于旧小说已经有了成见了,而旧小说也多数就是这样。
在国外,对人说“中国古典小说跟中国画─应当说“诗、画”,但是能懂中国诗的人太少─与磁器一样好,”这话实在说不出口。如果知道你本人也是写小说的,更有“老王卖瓜,自卖自夸”之嫌。我在美国中西部一个大学城待过些时,知道红楼梦的学生倒不少,都以为跟巴金的“家”相仿,都是旧家庭里表兄妹的恋爱悲剧。男生就只关心宝玉这样女性化,是否同性恋者。他们虽然程度不齐,也不是没有鉴别力。有个女生长得不错,个子不高,深褐色的头发做得很高,像个富农或是商家的农妆少妇,告诉我说她看了“秧歌”,照例赞了两句,然后迟疑了一下,有点困惑的说:“怎么这些人都跟我们一样?”我听了一怔。“秧歌”里的人物的确跟美国人或任何人都没什么不同,不过是王龙阿兰洗衣作老板或是哲学家。我觉得被她一语道破了我用英文写作的症结,很有知己之感。
程本红楼梦一出,就有许多人说是拙劣的续书,但是到本世纪胡适等才开始找证据,洗出红楼梦的本来面目。五六十年了,近来杂志上介绍一本《红楼梦研究集》: “本书是一群青年人的精心力作,一反前人注重考据的研究方式,”拙作 “红楼梦未完”赫然在内,看了叫声惭愧。也可见一般套闻考据。里面大部分的文章仍旧视程本为原著,我在报刊上也看到这一类的论文,可能是中文系大学生或研究生的课卷,那也反映教授的态度。─也许是因为研究一个未完的著作,教学上有困难。─有一篇骂袭人诱惑宝玉,显然还是看了程本窜改的第六回,原文宝玉“强袭人同领警幻所授云雨之事”,程甲本改“强”为“与”,程乙本又改为“强拉” 另加袭人“扭捏了半日”等两句。我们自己这样,就也不能怪人家─首次译出全文的霍克斯英译本也还是用程本。但是才出了**册,二十六回,后四十回的狐狸尾巴还没露出来。弥罗岛出土的断臂维纳斯装了义肢,在国际艺坛上还有地位?
我本来一直想着,至少金瓶梅是完整的。也是八九年前才听见专研究中国小说的汉学家派屈克·韩南(Hanan)说第五十三至五十七回是两个不相干的人写的。我非常震动。回想起来,也立刻记起当时看书的时候有那么一块灰色的一截,枯燥乏味而不大清楚─其实那就是驴头不对马嘴的地方使人疑惑。游东京,送歌童,送五十岁的歌女楚云,结果都没有戏,使人毫无印象,心里想“怎么回事?这书怎么了?”正纳闷,另一回开始了,忽然眼前一亮,像钻出了隧道。
我看见我捧着厚厚一大册的小字石印本坐在那熟悉的房间里。“喂,是假的。” 我伸手去碰碰那十来岁人的肩膀。
这两本书在我是一切的泉源,尤其红楼梦。红楼梦遗稿有“五六稿”被借阅者遗失,我一直恨不得坐时间机器飞了去,到那家人家去找出来抢回来。现在心平了些,因为多少满足了一部分的好奇心。
收在集子里的,除了“三详”通篇改写过,此外一路写下去,有些今是昨非的地方也没去改正前文,因为视作长途探险,读者有兴趣的话可以从头起同走一遭。我不过是用*基本的逻辑,但是一层套一层,有时候也会把人绕糊涂了。我自己是头昏为度,可以一搁一两年之久。像迷宫,像拼图游戏,又像推理侦探小说。早本各各不同的结局又有“罗生门”的情趣。偶遇拂逆,事无大小,只要“详”一会红楼梦就好了。
我这人乏善足述,着重在“乏”字上,但是只要是真喜欢什么,确实什么都不管─也幸而我的兴趣范围不广。在已经“去日苦多”的时候,十年的工夫就这样掼了下去,不能不说是豪举。正是:十年一觉迷考据,赢得红楼梦魇名。
苍凉的独白书写:寒食帖 本书特色 蒋勋多年在文学和美学上的耕耘,就时间的纵轴而言,他可算为人类文化的孝友之子,他是一个恭谨谦逊的善述者。就空间上的横轴而言,他是...
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册) 内容简介 一百头雄牛噌噌的步武。一个时代上升的摩擦。彤云垂天,火红的帷幕,血酒一样的悲壮。被遗忘的经典诗歌(上下册) 目录 上卷序言...
谈文学 本书特色 一部阐释文学原理的经典之作,一本爱好文学接近文学的入门读物。书中所述皆为朱光潜先生多年“学习文艺的甘苦之言”,作者以文艺家和文学家的亲身体会,...
《接诉即办的北京经验》内容简介:本书以2019年以来北京市推行的“接诉即办”改革实践作为研究对象,试图从“技艺—人工品”的哲学
不一样的卡梅拉动漫绘本-(7-12册) 本书特色 《不一样的卡梅拉动漫绘本(7-12)(套装共6册)》编辑推荐:一群特立独行的小鸡,一个个新意迭出的故事,温暖了...
《图解老子详解:成就盛世的执政治国之道(2012白话图解)》内容简介:《老子》可以说是写给执政者的一部著作,即使在政治文明空前发
回望教育基础理论 内容简介 收入《当代中国教育家文库(陈桂生卷)·回望教育基础理论:教育的再认识》中的文章,大体上未越出“教育基础理论”范围。其中至少一半文章,...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下册)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文学要籍中的篇章和重要作家的作品,多分为话音详注和简注两部分,中间用*隔开。本书力求精选思想性和艺术性较高的名...
郑振铎文学大纲 本书特色 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旨在为读者提供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的中国学术精品。当时,学问家经历了新文化运动,西学东渐,学术革新;因时应势而...
《4444》内容简介:一位著名作家的过世,唤起了对她花样年华的回忆。一个叛逆儿子的悼念,展现出母子之间所有的感情。一部世界文
杨氏八卦掌十六式 本书特色 《杨氏八卦掌十六式》是杨乃文先生在^杨文才,<卦掌新编)_基础上,简化分离而成的,叉称《杨乃文八卦掌十六式》。它具有修身与练拳并重...
我们经常对自己存有巨大的疑问:为什么要选择专业?为什么确定了方向而没有坚持下去?那种壮志未酬的心情又是怎么回事?到底什么
口头诗学:帕里——洛德理论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五章,主要介绍了口头诗学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诸多学科体系的形成,并对口头诗学的现状及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了阐述。 该...
火星编年史 本书特色 《火星编年史》深受文学大师舍伍德·安德森的《小城畸人》影响.由一个个相互关联的小故事会聚而成.随处进发着想象的火花:但它与...
《梦溪笔谈》是中国笔记研究中被研究最多最深的本子之一,一直成为中国科学史研究的重点。然本书内容涉及甚广,人事、官政、权智
西方现代批评经典译丛:批评的诸种概念 本书特色《批评的诸种概念》是韦勒克的一部重要的文学研究奠基之作。面对20世纪层出不穷的批评流派和言不及义的批评方式,韦勒克...
不存在未出版的错误条目目录 导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后记...更多>>导读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
中国-日本卷-中外文学交流史 本书特色 王晓平编*的《中外文学交流史(中国-日本卷)》立足于世界文学与世界文化的宏观视野,展现中外文学与文化的双向多层次交流的历...
写作借鉴辞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从大量的中外文学伤口中精选了描写人物的外貌神态,心理性格以及事件情状、自然景象等词组、句子、片段,按题材分门别类,汇集编篡而成的。...
当朝新贵顾明举回乡祭拜亡父,半途中却执意留宿南安,南安县丞严凤楼恰是他昔时的同窗。暌违五年,故人相逢,却是剑拔弩张冷眼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