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即不是一个开端,更不是一个结论。它只是作者在困惑中的一些片断思考,为了付印多多少少按一个主题组织起来。这个主题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以及两者各自和常识或曰自然理解的关系。沿着这条主思路,上篇先粗略回顾了哲学方式的整体解释到科学方式的转变。下篇分专题讨论实证科学对经验的关系,科学概念的特征,科学的数学性质,预测、假说和实在问题。*后一章集中讨论常识、科学、哲学三者的关系,有点儿像个小结。
本书大量借用了科学哲学的研究成果,但它并不是一本科学哲学方面的论著,对科学的内部理论结构无所发明。作者关心的是哲学的命运,或者,思想的命运。
本书是两部中的前一部,后一部正在写作之中,从还原论展开对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性质的探讨,结之以对道理和真理的思考。
本书很多章节曾陆续发表,这些章节在纳入本书的时候都做了大量修订。
一本像惊险小说一样刺激、好看的哲学著作
哲学一开始是要寻求真理,理解我们置身其中的世界。哲学理论的“道理“从常识(或常情)而来,并对它们加以组织,成为连贯的道理系统,哲学家们在用自然语言构筑理论体系,相信他们能以此解释所有的现象。反观哲学,几千年来所有寻求普适的努力都归于失败,这也许恰恰是因为哲学是如此仰赖常识(常情)的缘故,哲学体系是在常情与自然概念的基础上展开的。科学家就有所不同了,他们先是把日常经验归约为“实验”,并用精确严密的定义塑造一门新的逻辑——数学语言,这门语言超出了纷繁多样的生活世界,也正因如此,一个具有强大解释力的普适的理论体系才真正成为可能。
科学也是要寻求真理,但它不满足于我们被动地经验到的世界的真相,它通过仪器和实验,拷问自然,迫使自然吐露出更深一层的秘密。要解释这些秘密,古代传下来的智慧和方式就逐渐显出其不足。常识式的理性不够用了,人们学会求助于数理式的理性。公元1642年也许是特别富有意味的一年,伽利略于该年去世,牛顿于同年诞生,罗素曾把这个事实推荐给相信灵魂转世的读者。伽利略和牛顿可说是一先一后“联手打造”了近代科学。伽利略是一个巨人,他在广泛的领域引入了近代科学的观念和方法,牛顿也是一个巨人,他赋予近代科学以完整的形态。陈嘉映在书中引述韦斯特福尔总结的说,整个西方世界从17世纪起,就开始了“将原来以基督教为中心的文化变革成为现在这样以科学为中心的文化”。 从牛顿开始,我们有了一幅科学的世界图景,它“把一个我们生活、相爱并且消亡在其中的质的可感世界,替换成了一个量的、几何实体化了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任何一样事物都有自己的位置,惟独人失去了位置”(柯瓦雷语)。
人类的知识累积始于“常识”,而且也正是常识,为知识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即科学与哲学)提供了背景框架,然而,一方面,近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与常识经验日益疏远,科学理论的解释力也无须倚赖常识和直观的理解;另一方面,哲学作为组织和重构常识以达成普遍解释的努力又是徒劳无功的。因而我们面临的两个世界的分野:一边是疏松零散的常识世界,一边是体系严密的科学世界。问题在于,这两个世界何以彼此通达?《哲学科学常识》提出,这也许正是哲学今天的任务。
這本書是一個獻禮,獻給這個動亂時代的心靈導師,也是作者的老師,頂果欽哲仁波切,同時獻給作者的心靈同伴,以及會讓眼睛在這些
《道德·上帝与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内容简介:由于作者深深的问题意识,当他从陀思妥耶夫斯基本身扑朔迷离的众多作品和浩如
托马斯·阿奎那自然法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作为一种深入人心的价值信念与理性准则,自然法见证着人类在求证“斯芬克斯之谜”的历程中对永恒、不朽、神圣、和谐的向往和对秩...
《六韬·鬼谷子》为其中之一。《鬼谷子》阐述了战国纵横家所崇尚的权谋策略和言谈辩论技巧。今本《鬼谷子》分上中下三卷。上卷含
佛眼观人生-大师谈世事 本书特色 用佛的智慧透悟人生真谛,解答当下困惑,指引人生出路;用佛的视角揭示生命真相,坦然面对生死,积极把握今生。 佛学,是祛除我们心中...
观.禅 本书特色 《观·禅》作者肖伊绯浸淫中国传统园林艺术多年,有着很深的对园林意境的审美感悟。《观·禅》作者肖伊绯长期实地探访、整理研究巴蜀境内唐宋古刹、摩崖...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上册)》是与整个佛法、佛教、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的文化关系最大、影响最深、历史最久的一本经,它所代表的精
儒教政治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从自然法说、国家观念、君主论、政务、社会组织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儒教的思想内核,颇得儒教之真义,作者五来欣造是日本著名政治学家,曾留学...
经与经学-蒋伯潜讲国学 内容简介 “五四”以来,朱自清、蒋伯潜等著名学者在国学的普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著作也成为国学入门的经典读物。其中...
Recentevents—fromstrifeinTibetandtherapidgrowthofChristianityinChinatothespectac...
论道崇真集 内容简介 本书包括道教指要、道学宏旨、仙真风范、编余拾零等编。具体有“老子、《道德经》与道教”、“道教养生法则与古天文”等章节。论道崇真集 目录 总...
慎言.雅述全译 本书特色 中国人数千年明睿智慧的结晶,几十位学者专家殚精竭智的译文。慎言.雅述全译 内容简介 王廷相的哲学思想与社会思想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何以明...
围炉夜话 本书特色 《围炉夜话》是中国古代众多劝世之书中的一种,它以短小精辟,富有哲理见长的格言体之作。文辞浅近明晰,言语言简意赅,情真意切,如同一德高望重的长...
中世纪哲学研究 本书特色 针对国内外哲学史界“鄙视”和“敌视”中世纪哲学的理论倾向,本书从哲学乃“对时代精神的实质的思维”以及全部哲学史乃一“有必然性的、有次序...
儒家语录(全彩典藏图本) 本书特色 儒家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儒教,行使着社会教化的功能;它是一种关于人的本质、人的价值、人在宇宙中的地位及其意义的学说,学界称之为儒...
一本书所收以单尊有明确纪年的佛像为主。石窟造像因另有专著,故不复收录。个别佛像虽无纪年,然其时代风格显然,制作精美,足资
生态哲学读本 本书特色 肖显静编写的《生态哲学读本》包含的生态哲学 问题有概括起来有六大类:**类是生态自然观,主 要涉及的是公众关于生态自然的一般性看法;第二...
白说论语 本书特色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典籍。《白说论语》辑录了作者白子超先生在《新民晚报》“论语新读”专栏中近十年来发表的二百...
中国圣贤智慧 本书特色《中国圣贤智慧》是采撷四书五经智慧、精髓、谋略,囊括圣祖哲学、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齐家、治国、济世、修养、人生等智慧。把历经两千多年而...
《法义》导读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本为柏拉图《法义》所作的导读。全书结构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介绍了柏拉图的《法义》结构、文风、义理在他整个作品织体中的位置;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