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巨匠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然而,道教的基本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道教的信仰是老子的“道”。这说明,道教的根柢是阐道论德的《道德经》。以“黄老之学”而言,老子与黄帝齐名,黄帝为政治代表,老子则为学术代表。以儒道两家而论,孔子问礼、访道于老子,喻老子为“犹龙”,发出了“朝闻道,夕死可矣”的感叹。在国外,老子与耶稣齐名。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老子思想推崇备至,广泛应用,崇拜得五体投地。在美国,连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学道。据史书记载,《道德经》一书为老子在陕西周至楼观台所著。秦始皇因笃信老子养生之道,在楼观建老子祠,供奉老子像。楼观遂被道教尊奉为祖庭。秦汉以降,不少道家隐士在此修炼学道,代不乏人。长期蜇居楼观丛林修炼研道的任法融道长,历经数十载,研习《道德经》,探其玄理,悟其奥义,终于一九八八年著成《道德经释义》一书,对《道德经》的宏奥哲理、高超智慧和博大精深的思想作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阐释。本书是修订版,增补了许多内容,修正了原书中的疏漏。使该书更具权威性和可读性。
适读人群 :传统文化爱好者,哲学爱好者、研究者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会让你想起仙风道骨的老子,还是想起摇头晃脑的学生?《道德经》寥寥五千字,为何流传至今,吸引着如此多的大家为之做注。道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究竟意味着什么?中国文化巨匠鲁迅先生说:“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然而,道教的基本经典是老子的《道德经》,道教的信仰是老子的“道”。这说明,道教的根柢是阐道论德的《道德经》。 本书之特色在于作者是一位虔诚的全真派教徒,他用修炼中参透的道教义理及虔诚信仰的情感来注释《道德经》,且看任道长为你揭开“道”的神秘面纱,破除邪道、妖道到达仙道之美好境界。
序
总论
一、引述
二、无极图
三、太极图
四、无极图与太极图
上篇 道经
**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第十三章
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
第十八章
第十九章
第二十章
第二十一章
第二十二章
第二十三章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五章
第二十六章
第二十七章
第二十八章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第三十一章
第三十二章
第三十三章
第三十四章
第三十五章
第三十六章
第三十七章
下篇 德经
第三十八章
第三十九章
第四十章
第四十一章
第四十二章
第四十三章
第四十四章
第四十五章
第四十六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八章
第四十九章
第五十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三章
第五十四章
第五十五章
第五十六章
第五十七章
第五十八章
第五十九章
第六十章
第六十一章
第六十二章
第六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六章
第六十七章
第六十八章
第六十九章
第七十章
第七十一章
第七十二章
第七十三章
第七十四章
第七十五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七章
第七十八章
第七十九章
第八十章
第八十一章
附录
释“道”的十大特征
任法融,甘肃天水人,全国政协常委,中国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会长,当代众望所归、学养深厚的高道,海内外著名的道教界人物。出身于书香之家,幼时即饱览群籍,淹通诗书。十九岁出家,数十年精研道学,博览贯通,身体力行,多发玄悟,先后著有《<道德经>释义》《<周易参同契>释义》《<黄帝阴符经>·<黄石公素书>释义》等著作,风行于海内外,广受推崇。
本书系著名哲学家唐君毅先生与钱穆共同创办香港新亚书院时期所作有关青年读书、治学及为人之文章结集,作者希望藉此为契机,使青
沉思录大全集-超值白金版 本书特色 《沉思录》原为古罗马皇帝马可·奥勒留自我对话的记录,行文质朴,不尚雕琢。然而由于发诸内心,灵性内蕴,故充塞着一股浩然...
易经感悟-悟然读易心得 本书特色 张贵禄自幼喜好书法,《易墨感悟--悟然读易心 得(精)》收录了其精心创作的百余幅以《易经》内容 为题材的书法作品,笔墨间传...
《韩非子》精粹解读 目录 一事在四方,要在中央二强干弱枝三亡国之风四五蠹之民五季孙氏封了一国人之口六慎防八奸七中饱八君主失势麻疯病患者都可怜九宋襄公的仁义十禁奸...
康德著作全集第1卷:前批判时期著作Ⅰ(1747-1756) 内容简介 康德的著作素以语言晦涩著称,这不仅源自康德本人哲学思想的艰深,同时也源自康德时代德语与现代...
黄帝思想与道.理.法研究-轩辕黄帝研究-(第一卷) 本书特色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使道家黄老学派成为一个学术热点,各学科的学者都参与讨论。“道”...
南怀瑾与彼得.圣吉-关于禅.生命和认知的对话 本书特色 该书分上下两编,上编是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与美国当代管理学大师彼得圣吉的对话录。两人谈论的话题非常宽泛,涉...
政府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 本书特色 这本《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研究》由袁建辉著,是一部系统性地研究公共服务中的伦理关系的著作。作者从伦理关系人手,深入探讨了...
老子 庄子 本书特色 为了方便读者了解老子、庄子深邃博大的思想,我们将这两本经典合为一册,本书配有注释和译文。能帮助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他们的思想。《老子》文约义...
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 内容简介 汪志强编著的《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是儒道释博士论文丛书之一,《印度佛教净土思想研究》较为全面地研究了印度佛教净土思想,...
维特根斯坦的《论确实性》是对英国当代哲学家摩尔(G.E.Moore,1873-1958)在其著名的论文《外在世界的证明》(1939年)中驳斥怀疑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 本书特色 张骥编著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 会思潮若干问题研究》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 ...
颜茂猷思想研究 本书特色 作者对中国劝善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并着重以颜茂猷为例,研究晚明时期中国劝善运动的发展情况以及受各方面的影响。...
理想主义之后的伦理学 本书特色 20世纪末,来自中东和印度的“第三世界”写作在北美主流学术界的“区域研究”中搅动了一池春水,让这一传统研究焕发出异样的生机,一时...
禅与悟 本书特色 禅宗的悟,或是不假阶梯,一触即悟,或是苦参实究,突然自发。禅的思想是空灵、开阔明朗的人间清流。禅的生活是积极、自在、简朴、自适的安心方式。禅的...
论语 目录 前言学而篇**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里仁篇第四公冶长篇第五雍也篇第六述而篇第七泰伯篇第八子罕篇第九乡党篇第十先进篇第十一颜渊篇第十二子路篇第十三宪问篇...
魏晋南北朝卷-中国古代思想史(插图本)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设想独特、面貌新颖的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既描述历史思想家的生涯学术,又说明当世社会的思想潮流,尽可能...
基督文化与中国现代戏剧的悲剧意识 内容简介 本书的思路,是试图从笔者对上述所谓对基督教文化的理解出发:首先,对基督教文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如何相靠拢,基督教文化对中...
循法成德-韩非子真精神的当代诠释 本书特色本书主要内容涉及韩非子思想内涵的重新理解以及当代价值的发掘,核心观点在于:韩非子思想重在阐释社会规则体系的运作机制。道...
悬搁判断与心灵宁静:希腊怀疑论原典 内容简介 怀疑论与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共同构成“希腊晚期哲学”。它们于“希腊化时期”(公元前334年——公元前30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