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从中国寺庙建筑的基本布局谈起。详细介绍了入寺拜佛的仪轨要求,以及礼敬、供香和标准拜法,对寺庙开光的要领也作了深入叙述。该书还详细介绍了佛的迎请与居家供养法,以及办公和居家环境的供养宜忌:对人人都有的本命佛,也与所属生肖进行了对应说明,以方便信众正确选择自己所应供养或佩戴的佛;对诸佛菩萨的诞辰,以及还愿吉日的选择也进行了列表说明。
更为突出的是,该书还对111尊佛的事迹、职司、拜祈相应真言和手印的结法都作了逐一介绍;全书共辑入真言近两百条,手印一百余种。
该书无疑是修佛、信佛者的**读本。
让祈愿更灵验的拜佛要领。佛的迎请与佛堂的设置,供香、供水、供果、供灯、供乐、供手印常规。
《阿弥陀佛(彩绘图本)》从中国寺庙建筑的基本布局谈起。详细介绍了入寺拜佛的仪轨要求,以及礼敬、供香和标准拜法,对寺庙开光的要领也作了深入叙述。该书还详细介绍了佛的迎请与居家供养法,以及办公和居家环境的供养宜忌:对人人都有的本命佛,也与所属生肖进行了对应说明,以方便信众正确选择自己所应供养或佩戴的佛;对诸佛菩萨的诞辰,以及还愿吉日的选择也进行了列表说明。更为突出的是,该书还对111尊佛的事迹、职司、拜祈相应真言和手印的结法都作了逐一介绍;全书共辑入真言近两百条,手印一百余种。该书无疑是修佛、信佛者的**读本。
插图:敬佛常识认识中国的寺庙中国寺庙的出现“寺”最初并不是指佛教寺庙。秦代以来,通常将官舍称为寺,在汉代则是朝廷所属政府机关的名称,“凡府廷所在,皆谓之寺”。汉代中央各行政机关的九个官署,就合称为“九寺”。九寺中的鸿胪寺,即接待印度高僧居住的地方,类似现在接待国宾的礼宾司和国宾馆。因此,“寺”是佛教传到中国后,中国人为尊重佛教,对佛教建筑的称谓。将称朝廷高级官署的寺,用来称呼佛教建筑,足以说明统治者对佛教的重视。印度人称佛寺僧院为“僧伽蓝摩”,略称“僧伽”。僧伽蓝摩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精舍式,一是支提式。精舍式的僧伽,设有殿堂、佛塔,殿堂内供奉佛像,周围建有僧房;支提式的僧伽,是依山开凿的石窟,内有佛塔和僧侣居住处。这两种式样的僧伽,先后传人了我国。印度“精舍式”佛寺传入我国后,很快与我国传统的宫殿建筑形式相结合,成为具有中国建筑风格的佛教建筑。魏晋南北朝时期,佛寺已采用中国传统的院落式格局,院落重重,层层深入。到了隋唐时期,供奉佛像的殿堂,成为寺院的主体。中国寺庙的建筑文化特点综观中国古代建筑,在几千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无论是宏伟的宫殿、庄严的寺庙、幽静的园林,还是南北各异的民宅,都以其独特的语言,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性和走向。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儒道释,相对于儒家思想的积极人世来讲,道家和佛教则是出世的。因此,传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主要是儒家的。中国寺庙建筑则集中地体现了我国独特的佛家文化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坐北朝南的方位结构中国建筑物最出色之处,莫过于庙宇之正堂。普通正堂为四墙环对,为其他附属建筑之中心。庙宇的典型式样,大都是分为数个庭院;凡主要建筑物及正门,均坐北朝南。从文化角度来看,这与《周易》有着密切的关联。《周易·说卦》日:“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后世人谓帝王统治国家的方略为“南面之术”,即源于此。此外,中国的显像图是以面南而立仰天象而绘制的,地图是以面南而立用俯视地理方法绘制的。所以中国古代的方位观念也很独特:前南后北,左东右西,而与今天人们普遍使用的源自西方的方位观念恰好相反。这种“面南朝阳”思想的产生,又是由其特定的环境特点决定的。因中国处在北半球中,阳光大多数时间都
诸子与理学-蒋伯潜讲国学 内容简介 “五四”以来,朱自清、蒋伯潜等著名学者在国学的普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其著作也成为国学入门的经典读物。其中朱自清《经典常...
《大哲学家》是哲学大师雅斯贝尔斯晚期所构想的三卷巨著中仅完成的一卷,于1957年在德国出版。在本书中,雅斯贝尔斯跳出了自己尚
现代西方思想文库-艺术的意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德国著名现象学哲学家莫里茨·盖格的一部重要的美学著述。作者从现象学的基本方法出发,深入分析了艺术以及艺术作品内在意...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本书特色 本选集分为四卷。**卷是1843-1859年的著作,第二卷是1857-1871年的著作以及《资本论》节选,第三卷是1871...
法国哲学史 本书特色全书从中世纪一直论述到二十世纪。外文篇幅达600多页,译成中文接近50万字。介绍了从中世纪法国成为独立国家之后直到当代整个波澜壮阔的思想史,...
非是非非 本书特色 克里特人的谎言阿基里斯追龟苏格拉底悖论罗素的袜子博弈悖论白马非马囚徒困境理发师悖论芝诺的“飞矢不动”鳄鱼悖论非是非非 内容简介 如果有人说他...
一生的学习 本书特色 ★ 《一生的学习》克里希那穆提经典作品隆重再版。★ 迄今为止*畅销的克氏作品系列。一生的学习 内容简介 简介★ 《一生的学习》克里希那穆提...
傅佩荣国学精品集—解读孟子 本书特色 《孟子》继承发扬孔子思想,是一部记载孟子周游列国与君主论政的对话录,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性经典。孟子身处乱世,当时天下七国争...
马克思的幽灵-和考古学家会话 内容简介 本书探寻马克思的历史唯物论、唯物辩证法以及生态学思想对考古学家的影响。目的是探讨20世纪的考古学家同马克思、恩格斯会话的...
中国学术思想史稿 本书特色 所谓“国学”,主要是指中国传统的学术思想。本书简明而系统地阐述我国自先秦至辛亥革命历史时期的学术思想,历代思想家和学者在其著作中的理...
净土与禅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以...
宗教社会科学2008第一辑 内容简介 本书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研究所的年刊,主要发表关于宗教社会科学研究的论文,即宗教社会学、宗教人类学、宗教心理学、宗教...
论语译注-(随身本) 本书特色 《论语》为中华文化传世经典。在古今众多注本中,杨伯峻先生之《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文平实著称,被公认为适合于当代读者的《论语...
神奇之门 本书特色 奇门遁学,古称“帝王之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具神秘色彩的易学数术之一。本书由思维科学入手,从理论和应用两个方面,彻底揭开了它的神秘面纱,是...
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历史的灾难与救赎 本书特色 众所周知,马尔库塞是海德格尔的学生,而且有关技术深入改变我们的经验这一主题,对于二者而言都显得十分突出。但是,两...
《悲喜人生:叔本华论说文集》收录叔本华的《幸福的三个来源》、《论荣誉》、《论幻想》、《论风格》、《论教育》、《论女人》等
吕祖谦全集-(全16册) 内容简介 简介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家、史学家、文学家和教育家,...
宝积经讲记 内容简介 印顺法师(1906-2005),当代著名高僧、百科全书式的佛学泰斗。1930年出家,追随太虚法师投身中国近现代佛教复兴运动,在当时便...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 本书特色 为神性加注:唐宋叶法善崇拜的造成史》是对于唐代道士从宗教社会学角度加以详细分析的开拓性著作。作者将文献跟田野结合起...
东方智慧的崛起-揭开人和宇宙的奥秘 本书特色 本书作者松长有庆教授,是日本当代密教研究的巨擘,从密教信仰者、修行者的立场,以超然、客观的角度,打破宗派藩篱,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