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文学家鲁迅从1906年到2006年的文化史,类似于对鲁迅进行考古挖掘,可以清楚地看到鲁迅是如何成为具有众多象征含义的文化符号“鲁迅”的,人们特别是政治家是如何结合时代因素对鲁迅进行新的阐发与诠释的,这些观点各异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阐发与诠释就像是不同的色彩颜料被不同时代的画家按照各种需要随意地涂抹在鲁迅身上,鲁迅的形象也因此而成为色彩斑斓的或者说是千疮百孔的木乃伊。鲁迅之子周海婴说,“在二十世纪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鲁迅被严重地‘革命化’和‘意识形态化’了,以至于完全掩盖了历史中真实的鲁迅形象,当然也就取消了鲁迅作为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巨大的思想存在和文化价值”。
鲁迅在逝世之后被推上了圣坛,直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他仍然处在圣坛之上,远离人间社会。1985年,鲁迅研究专家王富仁在他撰写的中国**部鲁迅研究博士论文中呼吁要“回到鲁迅那里去!”但是,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王富仁的呼吁很快就遭到了批判。
进入二十一世纪,鲁迅终于走下了圣坛,回归了人间社会,但是鲁迅的形象还没有完全脱离意识形态化的束缚与限制。2006年,鲁迅的后人在沉默了几十年之后终于发出了“鲁迅究竟是谁?”的天问呼吁要“还原历史中的鲁迅”,必须给青年人一个有血有肉的鲁迅。本书就是响应鲁迅后人的天问系统考察“鲁迅究竟是谁?”的专著,希望能有助于读者了解鲁是如何成为“鲁迅”的。
苏轼传稿 本书特色 《苏轼传稿(王水照苏轼研究四种)》是苏轼一生简要的传记,重在突出作为文学家的苏轼文化特征形成过程。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后因其言简意赅...
《外国文学经典中的人生智慧》内容简介:本书以数部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入手,分析作品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梳理总结从中可以得出的各种
尽管大家都认为赫本在如何做女人这一艺术上是专家,而也许赫本本人会羞于承认这一点。《像赫本一样优雅》将赫本的这些智慧与见解
天南地北坐春风-家人眼中的梅贻琦 本书特色 1.许渊冲、杨振宁、宗璞 推荐阅读2.西南联大8年,见证历史变迁 张伯苓、梅贻琦、冯友兰、朱自清、闻一多、浦江清,更...
巾帼宰相上官婉儿 本书特色 ※孟宪实、蒙曼、曹汉民、@私家野史、@森林鹿 诚意推荐※本书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发现上官婉儿》为基础整理润色而成,图书比讲...
《勇敢的人》内容简介:厄尼·派尔1942年起作为战地记者在北非战场进行报导,1943年盟军在西西里登陆,派尔作为海军随军记者跟随指
普京总统的第二任期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本人继续扩展自己曾在《普京:克里姆林宫四年时光》一书中所做的剖析,主要讲述俄罗斯总统普京第二届任期中的主要作为和表现,内...
大师映象:20世纪闻人风尚志 本书特色 阅读《读者欣赏》就像一场轻松却充实的旅行,群山间、溪流畔、田野中、城市里……满是文化与历史的痕迹,可口却没有满汉全席的繁...
文韬武略一元戎——叶剑英 内容简介 全书内容共分为八章,包括:少怀壮志图报国;南征北战建奇功;身居虎穴巧周旋;理政有方传佳话;探寻精兵强军路;京华除害挽狂澜等。...
吴其昌:梁启超传(典藏版) 本书特色 《吴其昌:梁启超传(典藏版)》介绍:梁启超是一个热情似火的人,为了扭转国势、实现宪政,从戊戌变法,到庚子勤王,从护国运动,...
《掌控关系》内容简介:在各种复杂关系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会处于“被动”地位:精心制订的工作计划,被领导说得一文不值。想让
渴望生活:梵高传 本书特色 中学生必读书目,八十余种文字全球发行,感动亿万读者,收入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周国平,濮存昕,安妮宝贝鼎力推荐。渴望生活:...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内容简介:完成这本书的时候,叔本华只有28岁。这位被称为深度忧伤和悲观的哲学家,以他的唯意志论和忧伤
四十自述 本书特色 “胡适三书”精选了民国大师胡适*具代表性的作品。《容忍与自由》是胡适文集精品选粹。《四十自述》可谓中国自传类名篇,从中可看到胡适的成长、觉悟...
《道破“群”机:微信群创富内训课程实录》内容简介:本书的“路之道”,甚至是营销的应有之道。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入选教育部“”推荐书目美国《时代周刊》评选的“人类十大偶像之一”“总统自由勋章”获得者海伦?凯勒传世巨著国家教育部推荐“中国青少年必...
90后创业富翁丁仕源 本书特色 90被称为“垮掉的一代”,丁仕源以90后不跨的姿态给大家讲述了一个从12岁进培训班14岁开始做兼职16岁进娱乐圈打拼17岁合伙开...
1.美国普利策文学奖×加拿大总督文学奖×美国国家书评奖获奖作品,布克奖提名小说2.与艾丽丝?门罗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齐名——卡
赵匡胤传 本书特色赵匡胤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史家在论及封建皇帝时,往往把唐宗、宋祖并称。事实上他代表了那个时代封建统治阶级的利益,我们对他应当作出应有的评...
当代美国哲学家访谈录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哈佛哲学评论》对美国14位哲学家的仿谈录。他们都是当今国际哲学界成就斐然的学者。访谈覆盖哲学的多个领域。当代美国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