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叙述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情况,及帝王将相、儒林游侠等其他重要人物的事迹。全书分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和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本纪”实际上就是帝王的传记,因为帝王是统理国家大事的首脑,为他们作传记而名之曰“本纪”,正所以显示天下本统之所在,使官民行事都有一定的纲纪的缘故。“表”是各个历史时期的简单大事记,是全书叙事的联络和补充。“书”是个别事件的始末文献,它们分别叙述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艺术等方面的发展和现状,与后世的专门科学史相近。“世家”记载了诸侯王国的大事,这是因为诸侯开国承家、子孙世袭,也就把他们的传记叫做世家。“列传”主要是各种不同类型、不同阶层人物的传记,少数列传则是叙述国外和国内少数民族君长统治的历史。总之,司马迁写作《史记》以“本纪”叙帝王,以“世家”载诸侯,以“列传”记人物,以“书”述典章制度,以“表”排列大事,网罗古今,包括百代,打破了以年月为起迄,如《春秋》的编年史以地域划分和《国语》的国别史的局限,从而创立了贯穿古今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通史先例,成为正史的典范。
史记卷一五帝本纪**……………………………………………1史记卷二夏本纪第二………………………………………………4史记卷三殷本纪第三………………………………………………7史记卷四周本纪第四……………………………………………… 10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 18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第六………………………………………… 26史记卷七项羽本纪第七…………………………………………… 36史记卷八高祖本纪第八…………………………………………… 44史记卷九吕太后本纪第九………………………………………… 52史记卷十孝文本纪第十…………………………………………… 56史记卷十一孝景本纪第十一………………………………………… 61史记卷十二孝武本纪第十二………………………………………… 62史记卷十三三代世表**…………………………………………… 68史记卷十四十二诸侯年表第二……………………………………… 69史记卷十五六国年表第三…………………………………………… 69史记卷十六秦楚之际月表第四……………………………………… 70史记卷十七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 70史记卷十八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 71史记卷十九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 72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 72史记卷二十一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 72史记卷二十二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 73史记卷二十三礼书**………………………………………………… 73史记卷二十四乐书第二………………………………………………… 75史记卷二十五律书第三………………………………………………… 81史记卷二十六历书第四………………………………………………… 84史记卷二十七天官书第五……………………………………………… 92史记卷二十八封禅书第六………………………………………………100史记卷二十九河渠书第七……………………………………………… 史记卷三十平准书第八……………………………………………… 111史记卷三十一吴太伯世家**………………………………………… 116史记卷三十二齐太公世家第二………………………………………… 120史记卷三十三鲁周公世家第三………………………………………… 126史记卷三十四燕召公世家第四………………………………………… 132史记卷三十五管蔡世家第五…………………………………………… 134史记卷三十六陈杞世家第六…………………………………………… 137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 140史记卷三十八宋微子世家第八………………………………………… 143史记卷三十九晋世家第九……………………………………………… 147史记卷四十楚世家第十……………………………………………… 158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 168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 171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 175史记卷四十四魏世家第十四…………………………………………… 185史记卷四十五韩世家第十五…………………………………………… 190史记卷四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 193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第十七………………………………………… 198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第十八………………………………………… 205史记卷四十九外戚世家第十九………………………………………… 208史记卷五十楚元王世家第二十……………………………………… 211史记卷五十一荆燕世家第二十一……………………………………… 212史记卷五十二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 213史记卷五十三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 217史记卷五十四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 218史记卷五十五留侯世家第二十五……………………………………… 220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 224史记卷五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 227史记卷五十八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 229史记卷五十九五宗世家第二十九……………………………………… 232史记卷六十三王世家第三十………………………………………… 234史记卷六十一伯夷列传**…………………………………………… 238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第二…………………………………………… 239史记卷六十三老子韩非列传第三……………………………………… 史记卷六十四司马穰苴列传第四……………………………………… 242史记卷六十五孙子吴起列传第五……………………………………… 243史记卷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245史记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传第七……………………………………… 248史记卷六十八商君列传第八…………………………………………… 254史记卷六十九苏秦列传第九…………………………………………… 257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 263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269史记卷七十二穰侯列传第十二………………………………………… 272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 274史记卷七十四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 276史记卷七十五孟尝君列传第十五……………………………………… 277史记卷七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 280史记卷七十七魏公子列传第十七……………………………………… 283史记卷七十八春申君列传第十八……………………………………… 286史记卷七十九范雎蔡泽列传第十九…………………………………… 288史记卷八十乐毅列传第二十………………………………………… 294史记卷八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二十一………………………………… 296史记卷八十二田单列传第二十二……………………………………… 299史记卷八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 300史记卷八十四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 304史记卷八十五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 307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 308史记卷八十七李斯列传第二十七……………………………………… 313史记卷八十八蒙恬列传第二十八……………………………………… 319史记卷八十九张耳陈余列传第二十九………………………………… 321史记卷九十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 324史记卷九十一黥布列传第三十一……………………………………… 326史记卷九十二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 328史记卷九十三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 333史记卷九十四田儋列传第三十四……………………………………… 336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 337史记卷九十六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 341史记卷九十七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 344史记卷九十八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 348史记卷九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349史记卷一百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 352史记卷一百一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 353史记卷一百二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 356史记卷一百三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 358史记卷一百四田叔列传第四十四………………………………… 360史记卷一百五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 362史记卷一百六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 368史记卷一百七魏其武安侯列传…………………………………… 372史记卷一百八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 375史记卷一百九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 377史记卷一百十匈奴列传第五十…………………………………… 380史记卷一百一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 387史记卷一百一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392史记卷一百一十三南越列传第五十三………………………………… 396史记卷一百一十四东越列传第五十四………………………………… 398史记卷一百一十五朝鲜列传第五十五………………………………… 400史记卷一百一十六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 401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 402史记卷一百一十八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 410史记卷一百一十九循吏列传第五十九………………………………… 415史记卷一百二十汲郑列传第六十…………………………………… 416史记卷一百二十一儒林列传第六十一………………………………… 419史记卷一百二十二酷吏列传第六十二………………………………… 422史记卷一百二十三大宛列传第六十三………………………………… 427史记卷一百二十四游侠列传第六十四………………………………… 431史记卷一百二十五佞幸列传第六十五………………………………… 433史记卷一百二十六滑稽列传第六十六………………………………… 434史记卷一百二十七日者列传第六十七………………………………… 438史记卷一百二十八龟策列传第六十八………………………………… 440史记卷一百二十九货殖列传第六十九………………………………… 448史记卷一百三十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452
《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内容简介:《哈佛积极心理学笔记:哈佛教授的幸福处方》主要介绍:积极心理学(Psyclao
出土文献与君子慎独-慎独问题讨论集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了当代学者利用马王堆帛书和郭店楚简等出土文献对“慎独”进行系统研究与反思的重要文章,几乎囊括了当前学界...
国家祭祀与海上丝路遗迹——广州南海神庙研究 内容简介 广州南海庙是古代国家祭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重要史迹,其丰富的祭祀文化在国家礼制中...
《产后母婴保健与健康管理策略》内容简介:良好的孕产期保健服务是保护和促进母婴健康,提高婴儿出生质量的关键,对减少孕产妇死亡
【目录】引子1第一部 种下仇恨一、张庄17二、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26三、吃苦39四、三根支柱50五、天主教64六、鬼子来啦!77七、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 本书特色 《开明中国历史讲义》,是开明众多课本和讲义的重要一种,由文史研究大家王伯祥和宋云彬先生合编,共七十讲,内容从三皇五帝到中华民...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财富的近代史大师。1917年,他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后裔,母亲则来
《间谍王》内容简介:作者运用从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搜集到的大量从未披露过的历史档案资料,和其高超的讲故事能力,出色的讲述了
全宋笔记·第四编(十) 本书特色 宋人笔记是宋代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数量庞大,《全宋笔记》是中国宋代文史学界继《全宋诗》和《全宋文》后第三部大型总集,是一部系统...
宋元珍稀地方志丛刊:甲编(全八册) 本书特色 ★ 32开精装,四川大学出版社出版★ 8部方志包括:《景定建康志》《河南志》《齐乘》《淳熙三山志》《寿昌乘》《大德...
邹容与苏报案档案史料汇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本书以辛亥革命先烈邹容及与之关系密切的苏报案为研究对象,广泛收集整理了邹容和苏报案的**手档案史料。其中,**次...
《20世纪简史:从无线电到柏林墙》内容简介:20世纪灿如旭日,横空出世,承载着人类前所未有的希冀。当时的人们有理由期待,自此以
中国古典名著百部藏书---二十五史 本书特色 《二十五史》:读史使人明智,研读二十五史,可以使自己的史学知识潜移默化地提高,传世之作也能让人重温大国崛起历史、瞬...
十字路口的长城:明中期榆林生态.战争与长城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历史、中外关系研究相关专业读者及对历史文化感兴的普通读者 本书作者实地考察了榆林地区修筑的明代...
27站,中国近代史之旅 本书特色 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空间赋予了历史以丰富的细节和戏剧感。张鸣、解玺璋、李洁、马勇、傅国涌、许知远、叶曙明、李冬...
土豆的微笑-定西洋芋的故事 内容简介 《土豆的微笑:定西洋芋的故事》分为“共和国的心口之痛、但愿苍生俱温饱、土豆你好、土豆的微笑曲线、土豆大战、成长的大地”六章...
1850-1937年-江南女校与江南社会 本书特色 徐宁编*的这本《江南女校与江南社会(1850-1937年)》以近代江南女校生存拓展的历史脉络为基本线索,深入...
《阿里云云原生架构实践》内容简介:本书聚焦于云原生业务形态背后的技术选型和架构设计落地,从“技术+商业”的视角阐述如何利用云
卢跃刚1958年出牛,四川人。中国青年报社新闻中心副主任,主任记者。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主要作品:小说《
中华文明史(第三卷:秦汉) 内容简介 本卷力图概括和反映各学科研究的成果,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全面地描述秦汉文明的主题。全面揭示了秦汉文明史的面貌。中华文明史(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