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何以摆脱动物界?何以跨入文明?透过死亡意识与神话的关系,我们得到一种文化解读。大自然运行导致了人类女性死亡率增长并引发了死亡意识。死亡意识之下对死亡的抗拒,逐渐使人类用幻想的方式寄寓对永生的企求,孕育、催生了神话。图腾、天体神、与人同形同性之神,前后依次产生,但“互渗”始终。神话终结,而神话故事继续流传。
**章 动因:死亡意识与神话的起源
二自然演义
在野蛮的低级阶段,人类的高级属性开始发展起来,开始产生神话,这是自然演义的结果。
人的实践活动和历史发展是以自然为前提的,是受自然制约的。马克思说:“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者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外部的感性世界是劳动者用来实现他的劳动,在其中展开他的劳动活动,用它并借助它来进行生产的资料。”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是自然界,人的实践活动的劳动资料也来自自然界,而且人的实践活动的目的也是来自自然界。正如马克思所说,“事实上,人的目的是客观世界所产生的,是以它为前提的,——认定它是现存的、实存的。”
在野蛮时代之前,大自然运行导致了人类女性死亡率增长及其引发了死亡意识。这使人类开始脱离动物界并成为神话起源的动因之一。
一位前苏联学者苦心思索从猿到人的进化给女性所造成的重大副作用,撰写了《女子的生理学悲剧》。其中值得注意的一个观点是,伴随自四足动物到两足动物的转变,直立行走的人必然带来机体结构上的空前大变化。对于人类中的男性来说,此种变化显得利大于弊,人的活动能力,特别是解放出来的双手的能力得到了大飞跃的契机。但对女性来说,前所未有的难题也接踵而来:从四肢支撑身体改为两下肢支撑身体,明显不利于怀孕和生育,这势必造成女性死亡率增长。并由此导致部落社会中两性比例的失衡,从而加剧男性之间的性竞争,给初步脱离动物界的人类社会带来新的生存危机。
“什么因素使森林里的古猿变成猿人呢?首先,这种古猿必须离开森林,到地面上来生活,以后才逐渐发展为能直立行走的古猿。这种直立行走的古猿开始只能使用天然的物体作工具,以后又逐渐发展为能够制造工具的猿人——早期猿人。在这里,重要的问题是,森林里的某种古猿怎样演变成直立行走的古猿,这主要是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就是由树上的生活方式,转变成地面上的生活方式。什么因素会使森林里的古猿转变生活方式?一般认为跟地理变迁相联系。”
根据现有的科学资料得知,大约在距今二三千万年前,地壳发生了较大变动,特别是中新世时世界范围性的造山运动活跃起来,出现了喜马拉雅、阿尔卑斯、天山等山脉,在非洲东部则形成巨大的断裂谷。地球表面的气候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到了上新世末,气候变化加剧,使得北极的冰川向南延展,造成了300万年前更新世开始时的一系列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现象;在热带地区则有相应的雨期和间雨期的交替。
……
胡吉省,男,1960年生,现任浙江金华教育学院副教授、副院长。主要从事外国文学教学和文化研究。198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汉语吉文学专业。后分别入北京师大、浙江省高师培训中心硕士学位班进修。发表论文《创世史诗中由神到人的转化》、《罗摩的焦虑及其文化意蕴》、《从神话看人类对死亡的抗拒》等数十篇。参与编写《外国文学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等数部,参与编写《陈毅年谱》等数部;合作完成国家、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曾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教师奖、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等奖项。
于丹-《庄子》心得 本书特色 和于丹一起,在庄子的汪洋恣肆中,感受自然人格的自我超越,心灵邀游。庄子这个名字历代传诵。大家都知道庄子是一个“乘物以游...
《傅佩荣解读易经》是一本“可以看得懂的《易经》”。《易经》位列《十三经注疏》之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古老而又成熟的伟大
经解入门 本书特色 《经解入门》是江藩为初学者写的读物,书中以浅出方式全面介绍阅读经书的基本常识和方法。全书52章,有如52条读书规章,是当今学子了解经学的很好...
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 本书特色 《马丁·路德天职观研究》旨在运用历史学的方法,以路德的著作为主要史料,结合路德时代的社会背景,对他的天职观作系统研究。通过考察路...
四书五经全编-彩图全解版 本书特色 “四书五经”作为儒家学派的经书,详实地记载了中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活跃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各方面的史实资料,以...
秦汉思想研究:伍:董学续探 董仲舒评传 本书特色内容推荐 本书对董仲舒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教育思想以及五行论等进行了补充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作为《董学探...
鬼谷子:精装典藏本:无障碍阅读版 本书特色《鬼谷子》,又名《捭阖策》。据传是由鬼谷先生后学者根据先生言论整理而成。该书侧重于权谋策略及言谈辩论技巧。《鬼谷子》共...
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蔡尚思著作集 本书特色 收入《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史论(蔡尚思著作集)》的十大“思想体系”,即孔子、墨子、老庄、韩非、《礼记》、慧能、...
钱穆(1895―1990),中国现代历史学家、。江苏省无锡人。字宾四。笔名公沙、梁隐、与忘、孤云。钱穆九岁入私塾,熟习中国的传统文
这个世界会好吗-梁漱溟晚年口述 本书特色 现代思想大家梁漱溟晚年口述全文发表 体味梁漱溟出入儒释道三家的人生智慧 亦是了解中国近代文化与社会的重要参考这个世界会...
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 本书特色 《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除了序论三章、每章三节,总结前人研究成果、交代《文化中国书系:唐前中国佛教史论稿》依据史料以及...
子恺品佛 本书特色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天堂。领略大师眼中的佛法与生命,感悟生命本身平凡的伟大。子恺品佛 内容简介 《缘缘堂丛书:子恺品佛》主要讲述子恺在受弘一法...
汉代学术史略 目录 **章阴阳五行说及其理想中的政治制度第二章封禅说第三章神仙说与方士第四章汉代受命改制的鼓吹与其实现第五章汉武帝的郊祀与求仙第六章天象的信仰与...
柏拉图的哲学戏剧 内容简介 本书是对中西经典作品进行解读的文集,文章内容涉及对柏拉图哲学思想的研究、对《论语》、《中庸》等经典文本的研究、思想史研究及书评。柏拉...
圆觉经今译 本书特色 本书是佛为文殊、普贤等十二位菩萨宣说如来圆觉的妙理和观行方法。序分中叙述佛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与诸佛众生清净寂灭平等圆满不二所现净土,且有...
信仰二十讲 本书特色 《信仰二十讲》作者何光沪,在西方文明中,信仰作为人生根基,也是社会生活、历史发展、文化创造的基础。两千年来,无数贤哲关于信仰的诸多论述,构...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 本书特色 《东南亚宗教与社会》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的重点项目之一。它的出版,可以让我们看到在这一广阔地区,文化发展是多样的,不同地域各具特色,但...
人学概论 内容简介 这些专题的选择主要有这么几个部分: **部分,介绍我国人学研究的现状。包括人学兴起的时代背景,我国人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人学研究的...
中国伦理学史 本书特色 蔡元培著的《中国伦理学史(精)》被后人视为“具有开创性的意义”的一部书,是中国学者首次以西方观点综合研究中国之伦理学与伦理思想史,首次以...
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 本书特色 苏保华编著的《魏晋玄学与中国审美范式》是一部从玄学美学角度对中国审美范式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文艺美学专著。为了有别于以西方美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