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入这股洪流的有党政机关各部委、文化艺术各团体、社会科学机构、大专院校、可谓各色人等,门类齐全。他们当中有党和国家领导干部,有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文化名人和学者,有为数可观的杰出艺术家,有国家多年培育的体育健将、世界冠军,有专业技术人员,还有满怀激情的知识青年。年龄上至年近古稀的老者,下至幼儿园里的孩童。
在干校的日子里,春夏秋冬,晨香寒署,泥泞湿滑的田间小路,脸上的泥土,衣上的汗清,繁重的劳动,半军营式管理,交织着人们的忧与喜,苦与乐、思与情,彷徨与沉沦,荒唐与抗争,探素与期盼。其中,即有在阶级斗争扩大化错误中遭受迫害的经历,也有在农村劳动中的收获,更有在逆境中始终坚持共产主义信仰和党的原则的行动。
1969年11月下旬,组织上通知我,准备去江西“五七干校”接受再教育
。所谓再教育,对我个人来说就是继续接受批评和审查。
当时,我的心情很矛盾。一方面,感到江西是造反派称霸的地方,远离
中央,也远离家人,遇到紧急情况,很难与同情我的人取得联系。另一方面
,我又对江西有难以割舍的情感。我*早参加战争(北伐战争)是在江西;参
加南昌起义在江西;井冈山时期跟着朱德、毛泽东打游击主要在江西;湘赣
时期,我指挥红军游击兵团作战的主要地区也在江西……可以说,在我此生
的革命历程中,江西是我成为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和一名军事指挥员的起点。
江西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让我依恋;江西的父老乡亲,多少年来总萦
绕在我的梦中。无论走到哪里,只要我一想到江西,便会从心底涌起一股乡
土般的恋情。的确,我早就把江西看作是我的第二故乡了。
12月初,我随一批老弱病残和少数因故滞留的家属,*后离京赴江西“
五七干校”。此去吉凶难卜,真是“战地黄花衰,孟冬西风疾”啊!
我随身携带的行李不多,除被褥和换洗的衣服外,就是一只大书箱,里
边装满中央编辑的马克思主义书籍30多本,还有《史记》、《资治通鉴》等
文、史、哲、经方面的书籍。当时我想,干校生活无非两条:除继续接受审
查、参加劳动外,其余时间就是看书,我要利用这个机会认真地学习一点马
列主义,以弥补几十年来无暇系统学习理论的缺憾。
在赴江西永修的火车上,望着窗外匆匆闪过的景色,我仿佛又回到了战
火纷飞的年代,逝去的往事,此刻又历历映现在眼前。抚今追昔,不觉心潮
起伏,思绪万千,遂即兴默吟五言一首:
我自江西来,又回江西去。
昔日草鞋行,今朝飞车遽。
轻装怀马列,悠然赴“五七”。
战地黄花衰,孟冬西风疾。
云山赋归欤,老骥兮伏枥。
此诗当时不敢公开。我信仰马列主义40多年,此时虽然处于“孟冬西风
疾”的环境,但仍不失“老骥伏枥”之慨。
大约是12月上旬,我们来到修水河畔的云山垦殖总场场部周田镇。这里
离校部所在地新丰大队约14里。我被编人离周田*近的三连。连部驻小里村
。我们这些老弱病残和外单位来校的带小孩的女同志,被安排住在周田公路
旁边小山包上废弃的云山总场职工医院旧址。
我单独住在*东头一间约10平方米的小屋里,旁边住着当时的人事宣教
局局长张继璜、副局长李玉昌,计划局局长黄家景和另外几个机关干部及其
家属。当时我61岁,是这个“北京新村”居民中*年长的一个,大家都叫我
老萧或萧老头,孩子们叫我萧伯伯。
“文化大革命”以来,我的心脏一直不好。出发前,周恩来总理指示要
给我带个炊事员。我由衷地感激总理的关怀,但谢绝带炊事员。我想,既然
是重返江西,那就一切从头做起。尽管我已年过花甲,但我还是那个气概,
不服气,不消极,更不悲观。
到干校后,我坚持自己买菜、烧饭、砍柴,衣服破了,能补的自己缝补
。有时柴米不继或不想动手,就到食堂去买饭买菜。粮食没有了,就跟邻居
们一起到四里外的罗店去买米。饮食起居完全自理。“缺腿方桌倚陋室,锅
碗瓢盆皆杂陈”,便是我在一首诗中概略描述当时的处境和自炊自饮的生活
情况。其实,那个只有三条腿的四方桌上,何止摆锅碗瓢盆,读的书籍、写
字用的纸张,也都堆放在上面。除了当饭桌,还要当书桌用。刚来时,闹了
几天肚子,在邻居们的照料下,身体渐渐康复,生活也习惯下来了。
赣北山区的冬天,潮湿阴冷,凉气常从墙缝、屋顶乘隙而人。室内无火
取暖,我想起过去徐特立曾跟我说过,当年他在长沙教书时,冬季,室内寒
冷,便在屋里就地跑步取暖,不失为驱寒之一道。于是,我也仿效徐老的“
取暖术”,在房间里就地跑步,果然一会儿身上就有了暖意。
不知是哪位同志向领导反映了这个情况,连部派人送来了一篓木炭。室
内生起了火盆,顿时暖意融融,心情也随之豁然起来。然而好景不长,尽管
节省着用,40斤木炭很快还是烧光了。有时冻得不行,就躺在床上,盖起被
子捂捂。我想这终究不是长远之计,总得想个门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才是
。
我看到我们住的房子前后、山包附近,有不少齐胸高的树桩,这是人们
在伐木时站着拉锯留下的。有一天在室内又感到冻得难受,便拿着斧、锯去
伐树桩,把砍回的木桩破成劈柴,这样既可以驱寒,又解决了烧饭、取暖的
薪炭问题。
从北京出发时,我就做了不再回领导岗位的准备。我想,将来不论到哪
儿,总得学点劳动技能,以安身立命才是。到干校后,我根据自己的体力和
爱好,开始学木工手艺。先买来一套大、中、小号的木工工具,自己又做了
一把立式皮带锯和一条木工凳,就试着当起“木匠”来。好在云山既是农区
又是林区,食堂的薪柴堆里就可以挑选出有用之材,向他们买来锯成家具材
料。我试着做了几件板凳、桌子、书架之类的家具,看起来还蛮像回事。
俗话说:“三分木工七分油”,油漆是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油漆上得
好,可为木工增光;油漆上得不好,木工的缺点就全暴露出来。为此,我专
门去向一位老木匠师傅请教。他告诉我:上油漆之前,先要刮好腻子,把刨
面抹平;上油漆的妙诀是“横刷竖顺”。我按照师傅教的诀窍一试,果然不
错,油出来的家具色泽匀亮,没有气泡,像件“鲁班师傅”的作品。1972年
回北京时,我把自己做的四方桌和长方形折叠桌也带回来。几十年过去了,
除因北方房间里冬天有暖气,使桌子稍有收缩和裂缝外,色泽仍然光亮。
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像模像样,我打心眼儿里感到喜悦和自豪。我跟邻
居说:“有什么东西要做的话,我可以帮忙。”大家只是夸我的手艺不错,
却不好意思麻烦我。P1-4
《冷水中的一点阳光》内容简介:在爱情里,有一方可以比另一方“好”吗? 在巴黎玩世不恭的氛围里,年轻的新闻记者吉尔患上了抑郁症
写家漫语 本书特色 我所认识的鲁迅先生,是从他的著作中见到的,我没有与他会过面。当鲁迅先生创造出阿q的时候,我还没想到文艺界来作一名小卒,所以就没有访问求教的机...
神曲-世界文学名著典藏(全译本) 本书特色 在本书中,但丁以自己为主人公,采用中世纪文学特有的幻游形式,假想他由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和自己已故的恋人贝阿特丽切分别带...
白鹿原头信马行 本书特色 ★茅盾文学奖得主陈忠实2016年新授权的散文集。★当代散文的典范性作品,多篇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读《白鹿原》可以看到一段鲜活活的历史,...
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 本书特色 本书为中篇小说《我不知道该如何像正常人那样生活》与《空闲工夫剥野菱》、《初恋》等9篇短篇小说的合集。《我不知道该如何像...
想念青春 本书特色 玛拉沁夫编著的《想念青春》内容介绍:玛拉沁夫是中国“草原文学”流派创建人之一。他的作品《科尔沁草原的人们》《茫茫的草原》《花的草原》《草原英...
儿歌 内容简介 本书是“叶兆言自选集”之一。同是先锋派代表作家,与苏童的大宅院不同,叶兆言的小说人味多于鬼气。不过也不要因此误读了叶兆言,他的小说由言情写到侦探...
猫腻,著名通俗小说作家。代表作有《庆余年》《间客》《将夜》《择天记》《朱雀记》等。其作品结构大气,文风细腻,受到各个年龄段、各个领域读者的广泛喜爱。曾获新浪原创...
没有人天生身价不菲-读者文摘精华-原创版 本书特色 人的一生就是一个追求幸福、追求成功的过程。没有人天生身价不菲,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理想,达到人生的目标的。z...
《小窗幽记》内容简介:全书始于醒,终于倩,虽混迹尘中,却高视物外;在对浇漓世风的批判中,透露出哲人式的冷隽,其格言玲珑剔透
当代散文-孙犁散文集集 本书特色 荣获第八届中国图书奖。当代散文-孙犁散文集集 内容简介 古往今来,有多少精美的散文像珍珠般在熠熠生辉!《百花散文书系》不敢说已...
散文2008精选集 目录 卷壹李汉荣|目光【外一篇】耿立|藏在草间汗漫|盆地书许俊文|青海长云路雪莹|旧城之伤王族|鹿马温|和一座城市相关的几何形状孙远刚|庄稼...
《妙笔生花》内容简介:3D打印笔,一支颠覆传统的“画笔”,可直接画出立体的作品。本书从3D打印笔科普小知识出发;用最基础的操作
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字豫才,原名樟寿,字豫山、豫亭,以笔名鲁迅闻名于世,浙江绍兴人,为20世纪中国的作家,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
园丁集 本书特色 “开起门来四望吧。从你的鲜花盛开的园子里,采取百年前消逝了的花儿的芬芳记忆。在你的心的欢乐里,愿你感到一个春晨吟唱的活的欢乐,把它快乐的声音,...
《文心雕龙札记》:中国传统学术,经历清后期的低迷徘徊之后,从清末民初起,涌现出了一批大师级的学者。他们以渊深的国学根底,
读古诗入门 内容简介 本书从*基本与**的古诗入手,由浅入深,娓娓道来,通俗易懂;并力求总结归纳出规律性的东西,能使读者一目了然,由此及彼,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刘征集 本书特色 《中国杂文》系列丛书,当代作家选五十位,每人一部杂文,五十篇左右。另有合集十部,每部二十几位作家,共二百多位作家,四百多篇作品;现代作家二十位...
古诗文要籍叙录 本书特色 中华书局是以教科书起家。民国时期,中华书局不仅出版中小学教材,也出版了大量高校教材,“大学用书”就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一套书,涵盖文理...
弗罗斯特集(上下) 内容简介 《弗罗斯特集:诗全集散文和戏剧作品(上下)(精装)》收入《弗罗斯特诗集(1949)》、《在林间空地》、《集外诗》、《戏剧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