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的话
**章袁枚的童年
第二章从钱塘县学到万松书院
第三章自广西赴京
第四章流落京师中举连捷
第五章三年翰林
第六章四任知县
第七章归隐随园
第八章坚拒出山
第九章随园的生活
第十章《随园食单》
第十一章《控鹤监秘记二则》决非袁枚伪造
第十二章两度被逼,欲放弃随园
第十三章晚年红粉青山
第十四章《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神州版)的真伪
袁枚大事年表
附录新发现《随园集外诗》考辨
参考文献
本书之“新”
学术研究要求有所突破,无突破无以著述。本书不敢说有什么“突破”
,只求有所出新,不至于让读者骂我“炒冷饭”,因为王英志先生有一部大
书在前头。本书择其大者可能有以下几“新”:
1.发现了袁枚的佚作《随园集外诗》,在考证后投入使用,使用了较
多的新史料。本书对《随园集外诗》的考证,附于书后,请参阅。
2.这本传记比较强调袁枚“风流”的历史人物特征。司马迁写历史人
物皆栩栩如生,就是从大量史料中归纳、提炼了性格特征。笔者强调了袁枚
之“风流”,恐怕为某些先生们所憎,但即使是马克思也说过“真是一位风
流种子”,这是马克思评价英王理查三世的。可见马克思见“风流”特征也
是要强调的。袁枚之后杭州又出了三个可称“风流”的诗人,那就是龚自珍
与郁达夫、徐志摩(海宁至民国一直属于杭州府)。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杭州
多出“风流”诗人当引起后来者作一番历史社会学的探讨。本书恐难当此重
任,只是先提出一个问题而已。
3.将袁枚的“双性恋”纳人了研究视野,这至少是一种历史社会学的
良史料。本书传袁枚,并不仅仅是写袁枚了事,而是要再现袁枚当时的生存
环境。
4.王英志的《袁枚评传》是把袁枚作为中国的思想家来研究的,王英
志说“我把袁枚定位为思想学术的批评家”。此前还有一位杨鸿烈说袁枚“
是一位中国罕有的大思想家”。但即使是王英志也禁不住要问:“无乃过誉
乎?”对于袁枚,笔者觉得誉之思想家,实在名不副实。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对思想家的定义是“对客观现实的认识有
独创见解并能自成体系的人”。“独创见解”大约人人可有,但“自成体系
”却难得有,王英志也认为袁枚没什么思想体系。笔者认为“性灵说”之类
诗歌主张不可能是什么思想体系。如果将袁枚与其同时代的欧洲启蒙运动的
思想家卢梭、狄德罗、伏尔泰、孟德斯鸠、休谟等来比较,那实在是相距太
远。12世纪晚期,意大利城市博洛尼亚就出现了欧洲的**所大学
(universitirs)。“大学”一词实际上源自中古拉丁语的“行会”
(universitas)。17、18世纪,“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成立了国立科学院
”。17世纪建立了两所*著名的科学院,那就是法兰西科学院与英格兰的伦
敦皇家学会。18世纪创建的科学院有:普鲁士科学学会(1770年)、慕尼黑的
巴伐利亚科学院(1759年)、曼海姆的科学院(1755年)、丹麦皇家科学院
(1742年)、哥廷根科学院(1751年)、布拉格学者协会(1771年)、都灵科学学
会(1761年)、那不勒斯科学与文学学院(1779年)、威尼斯科学院(1779年)、
荷兰科学院(1752年)、葡萄牙皇家科学院(1779年)、西班牙皇家科学院
(1774年)、瑞典科学院(1741年)、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1724年)……但这个
时候,中国还在“黑屋子”中沉睡(鲁迅语)。我并不是说“黑屋子”中就不
能产生思想家,但袁枚实在是够不上思想家。人类思想家的坐标系是共同的
,我们在评价中外思想家时实在应该标准一致。
这本小册子是把袁枚作为一个乾隆时浙江籍的文化人来研究的。笔者只
想从史学的角度勾画出一个比较接近历史真实的袁枚(因为一切历史均无法
再造复原),因此更注重的是袁枚的平民生活和他的文化活动。本书是“浙
江文化名人传记丛书”中的一本,因此笔者更注重一种“浙江视角”,那就
是凡是与浙江有关的人与事都将予以特别关注。传记的生命**就是真实,
因此“有一分证据讲一分话”当为本书**信条。
5.对袁枚的随园即大观园说进行了补证。
6.纠错。如袁枚《小仓山房诗集》卷二一(己丑,乾隆三十四年)误编
入一首《香亭年逾强壮,才生一儿,从南阳信来云将嗣我,喜赋却寄》,此
诗当作于乾隆四十年(1775),袁枚59周岁时,因为袁枚当年曾有诗“阿侯抱
向阿连家,六十衰翁始作爷”,袁树仅送袁枚一个儿子。
《小仓山房诗集》卷一九(乾隆四十四年)错编入一首《五十岁生日舟中
作》,因为该年袁枚已经整整63周岁了。
《小仓山房诗集》卷二五(丙申、丁酉、戊戌),所收为袁枚乾隆四十一
至四十三年(1776-1778)诗,竟夹有一首《某学士已谪降矣,犹责余不以公
服相迎。余虽谢过,而退后不能无诗》。乾隆二十年(1755)袁枚就已正式休
致,如何还能“公服相迎”?此诗必然为乾隆二十年以前作。
《诗话补遗》卷六与卷九两条谈和琳愿为袁枚弟子事多有重复,可见袁
枚这类补遗作于晚年,已经非常健忘了。
本书是历史人物传记,不是评传,且篇幅限制在20万字左右,因此不可
能对袁枚的所有著作都作出评价。本书当以勾勒袁枚人生的历史轨迹为是。
评传多以论带史,而本书则是以史带论。
在诸多浙江文化名人中,袁枚无疑相对是一个弱者,官小,诗名也不太
大,一本《随园随笔》学术性也不太强,一本《随园诗话》虽然名气很大,
但我以为似可删去一半才好。强者当然是轮不到我这等人写的,但弱者真写
好了也很不易。柳如是只是一个弱女子,陈寅恪的著作足见功力,心鼓舞之
。
*后,笔者对本书的匿名审稿人的宝贵意见表示衷心感谢!对浙江图书
馆古籍部的沈雅君、沙文婷和谢蕾等同志表示衷心感谢!对王凤姬同志表示
衷心感谢!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为历史作传,当说真话,不怕千夫所指。
拙作《郁达夫传》很让作假者暴跳如雷,但搞学术就只能如此,遇假不打还
算什么学术?
当然,笔者的浅陋还望海内人士不吝指出,笔者热烈欢迎!P6-9
蔡元培自述:1868-1940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五编,主要内容包括:自写年谱与传略;我在教育界的经历;交游与怀念;教育与学术;政治主张。蔡元培自述:1868...
唐太宗李世民传 本书特色 唐太宗李世民(598—649)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帝王政治家、军事家,自小有超凡的智慧,在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17岁)、劝李渊晋阳起兵(1...
中国著名帝王:曹操传 本书特色 曹操,是一个对中国历史有着重大影响,但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历史人物。他生于东汉末年大动荡的社会,正是这样的环境,为曹...
《王大绩讲高考语言文字运用(全二册)》内容简介:“王大绩讲高考”系列图书是王大绩老师基于多年高考阅卷经验,提炼、总结高三一
AKB48官方访谈集-星光的起点与纪念 本书特色 本书为《周刊朝日》对日本人气女子偶像团体akb48 group成员的官方访谈集,辑录了akb48、ske48、...
老外的中国情结 本书特色 全书通过对23位来自世界五大洲13个国家的人士的采访故事,**次全面生动地讲述了在改革开放后,来到中国的一群外国人在这一片异国他乡的土...
亨利希.曼 本书特色 当亨利希·曼在晚年回顾童年在吕贝克父宅里度过的快乐时光的时候,他仿佛觉得家里的社交生活是如此“与众不同”,犹如拿破仑三世和美丽的欧根妮官廷...
《一眨眼,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算不算永远》内容简介:本书精选余光中散文集21篇,共分为三个章节:选取了旅途见闻、旧时光景、天下
清溪水慢慢流 本书特色 海明威说,人生是一条小溪,从峻峭的山峰嬉笑着、喧闹着欢快地往下流淌,流过曲折的山谷,流过低洼的湿地,也流过黑暗的地下洞窟,慢慢流进宽阔的...
逃亡与异端-布鲁诺传 本书特色 《逃亡与异端:布鲁诺传》是法国著名记者、作家让·昊西所写的一部布鲁诺的传记。布鲁诺是意大利思想家、自然科学家、哲学家和文学家。他...
晚清的四张面孔-晚清人物的思想与事功 本书特色 本书内容广泛,涉及晚清时期的皇帝、太后,朝廷大臣、地方督抚,社会文化精英及革命党人等四个层面的人物,可谓晚清人物...
世纪老人的话季羡林卷 内容简介 季羡林先生,生于1911年8月,原籍山东省清平县。1930年高中毕业,考入北京国立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斩毕业,获文学士学位。回济南...
《古风与古典时期的希腊艺术》内容简介:公元前800年至前300年,即古风时期与古典时期,古希腊艺术家们开创性地实验了一种再现人体
《知识社群:将个体知识融汇成集体智慧》内容简介:你有没有遇到过以下问题? ·90%的学习群,一段时间后就只剩运营者一人发言 ·有
务虚笔记 本书特色 《务虎笔记》是由二十二个段落合成的长篇小说,叙述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社会嬗变带给残疾人C、画家Z、女教师O、诗人L、医生F、女导演N等一代人...
于是之家书 本书特色 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1950-1980年代的家信精选,从中可以看到老一辈知识分子做人做事的风貌。此次是于是之的家信*次较完整的结集出版...
我的生活·冯玉祥自传(第一卷) 内容简介 冯玉祥将军(1882-1948),身经两朝(清,民国)数代(从光绪、宣统以至将介石),历尽沧桑,饱尝忧患,毕生追求光明...
《神秘博士·玛莎的故事》内容简介:当博士也需要被拯救,世界就真的走到了尽头。法师的忽然出现,博士的一败涂地,飞天的金属人脸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本书特色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作者海伦·凯勒的自传。她仅仅拥有19个月的光明。假如给她三天光明,她**天想看看让她的生命变得有价值的人,第二...
辜振甫商海浮沉录 本书特色 孩童起学唱京剧,*爱“空城计”;少年时背负汉奸骂名,既惑且累。二十风华承父业,无心从商,东洋求学却做“打工仔”。学成归来发妻芳容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