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一犹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个子女中的长子。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又译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年)、《性学三论》(1905年)、《心理分析导论》(1910年)...
()
弗洛伊德·西格蒙德(Freud Sigmund, 1856-1939):
奥地利精神科、神经科医生、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1856年5月6日出生于摩拉维亚一犹太商人之家,是其父母八个子女中的长子。他4岁时随家人迁居维也纳。17岁考入维也纳大学医学院,1881年获医学博士学位。后开业行医,担任临床神经专科医生,终生从事精神病的临床治疗工作。在探寻精神病病源方面,弗洛伊德抛弃了当时占主流的生理病因说,逐步走向了心理病因说,创立了心理分析学说(Psychoanalysis,又译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起源于心理内部动机的冲突。他思考敏锐、分析精细、推断循回递进、构思步步趋入,探讨问题中,往往引述文学、历史、医学、哲学、宗教等材料,揭示出人们心灵的底层。主要著作有:《梦的解释》(1900年)、《性学三论》(1905年)、《心理分析导论》(1910年)...
(展开全部)
人们追求幸福。他们想获得幸福,并保持幸福。这种追求具有两面性:积极的目的和消极的目的。一方面,它旨在消除痛苦和不愉快;另一方面,它也旨在获得强烈的快乐感。狭义的“幸福”只与后者有关。众所周知,决定生活目的的只是快乐原则的意图。这个原则从一开始就支配着心理器官的活动。它的功效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的意图是与整个世界(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相矛盾的。它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性,所有的宇宙规则都与它矛盾。p122最严格意义上的幸福产生于那些受到高度压抑的需要的满足(最好是突然的满足),而且在本质上,这种幸福只可能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当快乐原则渴望的任何状况得以延续时,它就只能产生平和的满足感。我们的天性如此,强烈的享受只能在对比中获得,而无法在事物的状态中获得。(确切地说,歌德警告我们:“没有什么比连续几天的好天气更令人难以忍受了。”但这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因此,我们获得幸福的可能性已经被我们的本性限制了。对不幸的体验则容易得多。我们受到三方面痛苦的威胁:首先,威胁来自我们的身体,它注定要衰老和消亡,而且,如果没有疼痛和焦虑这些警告信号,我们的身体甚至都无法正常运作;其次,威胁来自外部世界,它可能以强大而无情的破坏力量对我们施虐;最后,威胁来自我们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其他任何痛苦相比,来自这最后一个方面的痛苦也许是最剧烈的。我们往往把它当做一种无端的附加物,尽管它与其他痛苦一样都是注定不可避免的。在这些痛苦可能性的压力下,难怪人们会有以下的表现:人们习惯于降低对幸福的要求,正如快乐原则本身在受到外部世界的影响时,实际上也变成了更加节制的现实原则。人们仅仅因为脱离了不幸或者结束了苦难,就认为自己是幸福的,而且一般而言,避免痛苦的任务迫使获得快乐的任务退居次席。p123
——引自第122页
这种生活方式的弱点是显而易见的,否则,没有人会想到舍弃这条寻求幸福的道路去另辟他径。它的弱点在于,在爱的时候,我们对痛苦的抵御能力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软弱。而一旦我们失去了所爱的对象或它对我们的爱,我们也最容易感到无比的不幸。p130我们曾经说过,人发现,性(生殖的)爱给他提供了最强烈的满足体验,而且这种爱实际上给他提供了一切幸福的原型,所以这种发现必定让他认识到,他应该继续沿着性关系的道路去寻求人生的幸福满足,而且他应该让生殖器的性兴奋成为生活的中心点。我们还曾继续说明,在这样做时,人就使自己非常危险地依赖于一部分外部世界,也就是依赖于他选择的恋爱对象,而且如果他遭到了对象的拒绝,或者由于不忠或死亡而失去了对象,他就会感到极度的痛苦。因为这个缘故,各个时代的哲人都曾非常郑重地警告我们,不要采取这种生活方式。但是,尽管如此,这种生活方式仍能吸引许多人。少数人在他们的天性帮助下能沿着这条爱的道路不顾一切地找到幸福,但是,在这种情况发生以前,在爱的功能方面必然会发生深远的心理变化。这些人把自己首要珍爱的东西从被爱变成了爱别人,这样他们就使自己独立于他们对象的意愿;他们把自己的爱指向所有人,而不是个别对象,这样他们就能保护自己,不会丧失爱的对象;他们摆脱了爱的性目的,把本能改变成一种带有受抑制目的的冲动,这样他们就能避免生殖器爱造成的不确定性和失望。通过这种方式,他们自身形成了这样的状态:该状态的感觉是均衡的、稳定的、充满激情的,它和生殖器爱的激动不再有多少外部的相似之处,然而这种状态就是从生殖器爱中诞生出来的。p155在这里,人们忽视了自我和对象之间的区分,以及对象与对象之间的区分。我们很快就会清楚地认识到一种伦理观点的较深动机,根据这种观点,对人类和世界的博爱被认为是人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使在这个讨论的早期阶段,我仍打算提出针对这个观点的两个主要反对意见。在我...
——引自第130页
★中国政商小说里程碑之作!★在中国做大生意,几千年来都是这套玩法。★一个私盐贩子,如何在夹缝中翻云覆雨、扶摇直上,成为通
本书是法国汉学家葛兰言研究中国“异文化”的代表作。作者基于对欧美人类学的方法和思想的整体反思,试图借助中国古典文献《诗经》和在其他文献中得以保留甚至在现代中国地...
作者利用黑格尔的哲学著作、政论作品、私人通信、神学著作、演讲笔记以及黑格尔的阅读摘录,全面审视了黑格尔政治思想的发展。作者认为,黑格尔的政治哲学思想长期遭受误解...
山本文绪:日本著名作家。1962年生。1999年,《恋爱中毒》获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2001年,《涡虫》获第124届直木奖。主要作品有小说《蓝另一种蓝》、《涡虫...
作品目录前言致谢凡例李济致张光直凌纯声致张光直高去寻致张光直夏鼐致张光直张光直致夏鼐人名索引· · · · · ·精彩摘录中
大好きな水谷先輩が記憶喪失になった。病院で目を覚ました先輩は、友達のことも恋人がいたかも忘れている。『それなら…嘘を吐い
◆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仍隐藏着超过2700万奴隶◆首度全面揭示奴隶制在当代的全新形态实地考察泰国妓院、巴西木炭营、巴基斯坦砖窑、印度农场……以令人惊骇的个案研究...
还我大自然:地球敲响了警钟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GPD每年以10左右原高速度增长。然而,你知道吗?这辉煌损失抵消了!因...
近代中国立法史 湖湘文库(2010/12) 内容简介 《湖湘文库》编辑出版以“整理、传承、研究、创新”为基本方针,分甲、乙两编,其内容涵盖古今,编纂工作繁难复杂...
谢林的《先验唯心论体系》这部德国古典唯心论代表作,既体现了谢林的进步方面所达到的高度,也包括了预示着他转向反动的保守方面。在译述这部著作的时候,我们觉得有必要谈...
现代社会中的诉讼功能 本书特色 《诉讼法学文库》是面向国内外专家、学者长期开放的大型专著丛书。自2001年面世以来,已出版发行了60余部以诉讼原理、诉讼规律为内...
北京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中国法学会婚姻家庭法研究会理事,中国心理学会婚姻与家庭心理专业委员会理事,北京市法学会妇女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市律协婚姻家庭专业委员会...
Friedrich Nietzsche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thinkers of the past 150 year...
扁鹊心书 本书特色 窦材系宋时河朔真定(今河北省真定市)人,生于一个四世业医之家,曾当过一段时间地方武官。后遇关中老医,即而从之,师授固简而当,恐有未尽,遂将追...
作品目录前言卷一赋浮淮赋有序沧海赋济川赋临涡赋有序述征赋校猎赋又又登台赋有序登城赋感物赋有序感离赋有序离居赋戒盈赋有序永
劳伦斯(1885-1930)是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他生于诺丁汉一个矿工家庭,二十一岁时入诺丁汉大学学习,一生中创作了四十余部小说、诗歌、游记...
金庸(1924年2月6日—),香港“大紫荆勋贤”。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浙江海宁人,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
《蔡襄书学研究(精)》内容简介:《蔡襄书学研究》全书内容由三篇六章组成,上篇“蔡襄数学思想研究”讨论了蔡襄“尚古匡时”、“
法律和道德领域的客观性 内容简介 在法律问题上有客观正确的答案吗?当法律争论呈现道德问题时,司法判决能够做到客观吗?这样一些关涉客观性的问题,是现代法律理论论辩...
乔迅(Jonathan Hay) 1956年出生于苏格兰。1978年获英国伦敦大学亚非学院中国考古学学士;1981年入美国耶鲁大学,随班宗华教授(Rich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