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璟和李煜是五代时期南唐国的君
主。作为国君,他们在历史上是亡国破
家的典型;但作为曲子辞作家,二人在
中国文学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他们的
作品千百年来一直广为流传。本书作者
依据历史资料,从一个全新角度为南唐
二主作传。通过解读词史、赏析作品,
追溯南唐李氏
br /> 南唐二主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曲子词作家,他俩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
宝。单说李煜词,它在千年时间里为何能获得广大读者的共鸣和喜爱,在20
世纪50年代,学术界曾展开过一次较大规模的讨论。主要观点有三:一是他
被俘后的作品所流露出的哀愁,与不同历史时代的各种读者有一种“类似”。
也有人认为,李煜词常常表现的只是一种情绪或感触,以致使作品获得一种
“普遍性”,而被不同历史时代的不同阶级读者所理解。所谓情绪或感触,在
现存的李煜作品中,大多是男女生活和相思别离,而这存在于人类各个历史社
会之中。因此有人认为,李煜词中的普遍性,其实就是一种“典型”。然而,
从历史上许多接受者的角度来看,事情并非如此简单。譬如,宋人蔡僚在
《西清诗话》中说:
南唐后主围城中作长短句,未就而城破:“樱桃落尽春
归去,蝶翻金粉双飞。子规啼月小楼西。曲栏金箔,怅惆卷
金泥。门巷寂寞人去后,望残烟草低迷。”余尝见残稿,点
染晦昧,心方危窘,不在书耳。艺祖(即宋太祖)云:“李
煜若以作诗工夫治国事,岂为吾虏也。”
不言而喻,宋太祖赵匡胤和蔡京季子蔡□,他俩能对李煜作品产生共鸣和
喜爱,纯粹因为那是“玩物丧志”的反面教材,可以告诫天下人:这确实是
迷人眼目的好作品,但付出的代价却是亡国破家。
苏东坡也有相似的观点。他不仅在作品中读出李煜的创作个性,还看到令
他拍案而起的国亡辞宫场面。因此,在《书李主诗》中,他说:
“心事数茎白发,生涯一片青山。空林有雪相待,古路
无人自还。”李主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离世故,欲脱
世网而不得者耶?
在《书李主词》中,苏轼又云:
“三十余年家国,数千里地山河。几曾惯干戈!一旦归
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是苍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
歌。挥泪对宫娥。”后主既为樊若水所卖,举国与人,故当
恸哭于九庙之外,谢其民而后行,顾乃挥泪宫娥,听教坊离
曲哉!
南宋杰出女词人李清照,她不仅肯定“江南李氏君臣”在词史上的独特
风貌和突出地位,还读出了“忧患意识”。在《词论》中,她说:
乐府声诗并著,*盛于唐…自后郑卫之声日炽,流靡
之变日烦。已有《菩萨蛮》、《春光好》、《莎鸡子》、《更漏
子》、《浣溪纱》、《梦江南》、《渔父》等词,不可遍举。五
代干戈,四海瓜分豆剖。斯文道熄。独江南李氏君臣尚文
雅,故有“小楼吹彻玉笙寒”、“吹皱一池春水”之词,语
虽奇甚,所谓“亡国之音哀以思”也。
当然,也有人从唯美出发,非常欣赏李氏君臣作品中高超的艺术技巧。
如,《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五十九引《雪浪斋日记》云:
荆公(即王安石)问山谷(黄庭坚)云:“作小词曾看
李后主词否?”云:“曾看。”荆公云:“何处*好?”山谷以
“一江眷水向东流”为对。荆公云:“未若‘细雨梦回鸡塞
理名言?不错!在一千个人的心目中,可以有一千个的阮玲玉,一千个的祥林
嫂。然而,可怜的阮玲玉和祥林嫂啊,却受不了一千个人的折腾。我们应该不
忘先哲们的“人言可畏”这个泣血呐喊,从而慎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
哈姆莱特”这个做人权益,别把它无原则地扩延到看书读诗以外的地方去。
传记需要艺术,但它与小说、传奇不同。作者不能任意地“大胆假设,
小心求证”,更不允许在艺术可以虚构,以及“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
特”的种种借口下,驰骋想象,编造情节,塑造形象,坐赃传主。它必须忠
实于人物的生活轨迹、内心世界及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对包括历史纪录、文学
作品等在内的各种史料进行科学的鉴别、分析、选择,从而获得能够多角度、
多侧面地真实反映传主*具个性特征的那些素材,并按照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
组织加工而成的一种艺术品。因此,笔者在撰写这本拙作时,不单使用了
《宋史》、新旧“唐书”、两《南唐书》、《江南野史》、《十国春秋》、正续《资
治通鉴》等官修民著的有关史书,还参考了各种版本的《南唐二主词》,以及
二主阅读化用过的种种文史作品,乃至历代学者的相关研究著述等,共有二百
五十多种。
尽管如此,我所拥有的历史素材,仍有许多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只好在
“知人论世”的基础上,也作了一些“以意逆志”的尝试。这虽然属不得已
的,但它毕竟是动过手术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依然存在
着一定风险。何况笔者还是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氛围下
迈入学界的,打从心里并没有全盘否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这个也只是普通接受美学,而不是文艺改编、影视演出、学术研究,以及社会
生活的法则圣言。因此,我热诚欢迎各界前辈老师和同好不吝赐教,以匡
不逮。
今年是李璟生日1091周年、李煜诞辰1070周年,明年是李壕逝世1047
周年、李煜忌日1030周年;南唐国灭亡也有1032周年了。如果读者诸君
“看”了他们“热闹”以后,能在获得诸如“点化”、“无我”等诗词创作知
识之时,还有文学以外的种种感慨或启迪,那笔者就心满意足了。
是为序。
谢学钦
2007年6月30日
第十一章李璟为何在南昌宾天
在《灭闽国》一章中,我们曾说到保大五年(公元947年)三月,由于
南唐兵在福州惨败,泉州刺史桃源(今属福建永春)人留从效自福州引兵回
到泉州,置酒饯别唐戌将,戍将不得已引兵归。此后,福建逐渐走向“二分
半”的政治局面:福州属吴越,建州、镛州(治今福建将乐县),①镡州(治
今福建南平市),②汀州属南唐,泉州、漳州③表面属南唐,其实由从效专政。
说从效的专政只是“半个”专政,因为它的割据政权尽管“雄据于一
隅”,④但他“称藩南唐”,始终以“南唐大臣”的名义进行“专政”的。
南唐保大七年(公元949年)十二月,从效兄从愿鸩杀漳州刺史董思安,
自称刺史。李璟怕他们像当年李仁达那样公开反叛,就升泉州为清源军,以从
效为节度使。就这样,“七闽”在政治上出现“二分半”局面终于成为事实,
尽管中间出现曲折,但直至南唐灭亡并没真正改变。
因此,从根本上说,留从效割据一方的目的也不是为了保境安民,而是为
了个人升官发财,为王称霸,只不过他的做法没有李仁达那么赤裸裸,那么令
人齿冷罢了。也因为如此,所以在表面上他服从南唐号令,甚至连所任命的官
员也都向南唐请赐名位,但暗中却离心离德,窥间伺隙,寻花觅柳,另择主
子,一心想与南唐平起平坐。
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六月,留从效派遣心腹大臣黄禹锡绕过南唐主
李景,入朝进贡,请求在京师设置进奏院,直接隶属于后周。周世宗下诏回复
说:“江南新近归服,朝廷正致力于安抚。卿长久事奉金陵,不可改变主意。
如果在京师设置进奏院,与南唐抗衡,朝廷接受而拥有泉、南(今福建漳州)
两州,罪过在于朕。卿从边远的地方前来进贡,足以表示忠诚勤勉,努力地事
奉旧日的君王,*好应该像过去那样。这样,对于卿来说可以加深始终如一的
情义;对于朕来说也尽到了安抚四方的义务。您是通情达理的,应该体谅了解
朕的心意。”
南唐主李景也派遣他的儿子纪国公李从善与钟谟一起入朝进贡。这时,周
世宗大概从留从效的进贡看到人心险恶。就问钟谟:“江南也在整治军队,加
强战备防守吗?”钟谟说:“既已臣事大国,不敢再这样做了。”郭荣说:“不
对!过去我们是仇敌,如今已成为一家人了。我和你的国家的关系已经确定,
保证你不会再有其他忧虑。可是人生难测,至于后世的事情,那更是无法知道
了。回去告诉你们的国主,可以在我有生之时,加固城邦,整治甲兵,据守要
害地方,为子孙着想。”
钟谟返回江南,将这些话转告国主李景。李景毕竟是个文人,他从郭荣的
话中听出许多弦外之音,惶恐不安,就着手修筑江宁城,并对各州不完整坚固
的城池进行整治修理,戍守的士兵数量少的也补充增加。
由于失去淮南,南唐以淮河和长江为双重屏障的防御体系被摧毁了,并使
守江不如守淮的战略设想成为空谈。如今,国都江宁与后周国境只隔着一条长
江,而洪州(治今江西南昌市),地势却险要坚固。为此,李景还召集大臣,
商议迁都洪州。大概因为金陵地势“龙蟠虎踞”,对岸又是广阔平原,因而北
渡容易南攻艰难,连诸葛亮都劝说孙权迁都于此。何况,决定战争胜负,是德
而不是险。因而,大多数朝臣不想迁都,只有枢密副使、给事中唐镐表示赞
同。于是,李景决定迁都,并诏令营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使它具有都城
的规模。
许多人读《资治通鉴》,读到南唐与吴越交战于福州城下时,原南唐兵部
尚书杜昌业,出江州后回到金陵为吏部尚书,“阅薄藉,抚案叹日:‘未数年,
而府库所耗者半,其能久乎’”时,①以为对闽战争是南唐国势趋衰的转折点。
其实,南唐自从在淮上用兵及割让江北之地,直至向后周臣服以来,频频向周
世宗进贡献礼,才造成府库空虚,钱币益少,物价上涨。此时,礼部侍郎钟谟
请求铸造大钱,以一当五十。中书舍人韩熙载请求铸造铁钱。南唐主李景开始
都不同意。由于钟谟一再陈述请求,后来才同意。显德六年(959年)七月,
开始铸造以一当十的大钱“永通泉货”,以及以一当二的小钱“唐国通宝”,
与唐朝武德年间始铸的“开元通宝”同时通行。
九月初四,太子弘冀暴病身亡。据说,此病起于七月,起因是数次见到被
他毒死的三叔景遂化为厉鬼,在昭庆宫中作祟。去世后,有关官员援引他在浙
西打败吴越兵的功劳,建议定谥号为“武宣”。句容县尉张洎上书说:“太子
的德行,主要在于孝敬,如今根据武功来确定谥号,这不符合防微杜渐注重德
行的原则。”于是,李景改太子的谥号为“文献”,并提拔张洎为上元县尉。
从内心上说,李璟当然希望由长子继承皇位。根据之一就是,太子出生
时,民间早就流传这样的谶言:“有一真人在冀川,开口张弓向左边。”“冀
川”,即冀州。南朝宋泰始中(465年--471年),它与青州合侨置于郁州(今
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上,梁侯景乱后地入东魏,改置海州,故称
“冀川”。海州(即东海),为义祖徐温故籍。谶言后一句藏汉字“弘”,前一
句李景只取“冀”字,这就是长子名字的由来,以应“预言”继承杨吴王位。
太子弘冀生于李璟十八岁(公元933年)以前,时李璩为吴司徒同平章事,
知中外左右诸军事,留江都(治今江苏扬州市)辅政。从这个取名,也可以
看出李异父子篡吴之心,由来已久,用心良苦。所谓传位兄弟,那也是出于父
命,并非李璟真意。
长兄太子弘冀卒,二兄庆王弘茂年十九在保大九年(公元951年)七月
去世,三兄、四兄、五兄死得更早,按长次续嗣承统礼制,始终未曾想到会当
国主的老六从嘉,竟然出乎意料地要成为太子。这使南唐礼部侍郎、知尚书省
事璟谟气急败坏。
钟谟,字仲益,先世是会稽(治今浙江绍兴)人,迁闽建安(治今福建
建瓯县西南覆船山下),后侨居金陵。博学能文。在党争中,他依附孙晟、韩
熙载一边。钟谟屡次奉命出使后周,将世宗的命令传达给南唐主。还因此被扣
留在周。郭荣和李璟待他也都很优厚。
儒家妙语话人生 本书特色 《儒家妙语话人生》以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依据,阐述了儒家关于什么是人、如何做人、人应该怎样生活以及理想人格等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其睿...
《西游记》版本源流考 本书特色 《西游记版本源流考》(作者曹炳建)分为西游故事的演变与《西游记》的古版本;明代《西游记》的简本系统;世德堂本《西游记》探考;明代...
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内容简介 《古诗考索》收录了程千帆先生关于古典诗歌研究的三十二篇代表性文章。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 节选 《古诗考索唐代进士行卷与文学(精)》由...
音乐随笔 目录 音乐随想篇民族音乐研究调和中西艺术中的中国音乐中国调式对音乐创作中民族风格所起的作用释刘天华的二胡作品以及王沛纶的演奏民族乐器改良漫谈《十景开场...
四六丛话 本书特色 《四六丛话(繁体竖排版)》: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四六丛话 目录 前言整理凡例序后序序自序四六丛话凡例卷一选一一卷二选一二卷三骚二一卷...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本书特色 点击免费阅读更多章节: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闲看水浒-字缝里的梁山规则与江湖世界 内容简介 作者...
《楚辞》展奇 本书特色 《楚辞展奇》包括生成机制与文化融合、非同凡响的伟大诗人、奇崛狂放的楚辞、缤纷多彩的楚骚美等内容。在熟悉中国文献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掌握《...
新哲学(第6辑) 本书特色 史华慈先生和冈田武彦先生是海外著名的汉学家,他们的中国思想和哲学研究,赢得了海内外学界的称道。史华慈先生通过东西跨文化的对话,寻找思...
品牌与顾客关系大解析 内容简介 与其他国家市场一橛,我国的营销环境对产品的品牌相当重视。只可惜在激烈的竞争之下,为了讨好顾客,商家都出动减价战,结果是放弃了品牌...
《水浒传》资料汇编(精装) 内容简介 为了教学和研究的需要,编者在50年代初期,编成《水浒传参考资料》。1964年,在此基础上与刘毓忱合作,进一步从政书、类书、...
《抖音运营》内容简介:《抖音运营——从零到千万粉丝实战指南》主要和你分享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夺抖音流量、实现变现。本书简
说吧.女人 本书特色 本书稿通过女性主义的视角,从婚姻结构、家庭模式、爱情观念等问题切入,以唤起女性勇于发现自我、完善自我。由于视角的差异,这些作品有着和传统不...
最牛的时代最牛的人 本书特色 易中天、王立群、秦晖、俞敏洪、叶永烈、周国平、孙家洲、徐城北联袂奉献《*牛的时代 *牛的人》,大家说给大家听。『央视百家讲坛』明生...
《春祺夏安》内容简介:一位备受读者好评的青年潜力作家,一部鲜活风趣、文雅细腻的散文作品集。从皇家传奇宫苑到世间人情冷暖,书
行动起来 内容简介 这是一种别具一格的声音。亲切随和,幽默但绝不乏思想深度,她在和你倾心交谈。如此简单的新思想,你可以轻松地操作它,琳达不同凡响的奥秘就在这里。...
本卷收录散文16篇,其中大部分文章记述了三毛在加纳利群岛上的生活。《稻草人手记》笔调幽默,点点滴滴尽述生活情趣,一个率性女
秦汉英雄传-14 本书特色 《秦汉英雄传》(主编周柏林)主要以秦末汉初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为背景,全景再现了刘邦、张良、项羽以及陈胜、吴广等历史人...
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 本书特色 《汉魏晋五言诗的演变:四种诗歌模式与自我呈现》从作品细读中归纳出中国早期五言诗的四种模式,即戏剧、叙述、抒...
明清小说资料汇编-上.下册 本书特色 朱一玄编著的《明清小说资料汇编(上下》为了适应古代小说教学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将多年来积累的这方面的资料,编辑出版。这一本是...
何弼学的灵异版雷达体质果真厉害,这回他就连看个电影,都能从中看出个鬼影来,无头女鬼大开杀戒,剪接师魂断电视台。恶鬼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