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盒装上下册,冯骥才、余未人主编。8开线装,布面书脊、装帧精美,荣获香港“*佳印制书籍奖”和“平装书刊冠军奖”。全彩图文,是一部完全**手资料的学术性极强的高质量图集,包括刺绣、蜡染、银饰、建筑等内容,将贵州民间美术遗产的精华尽纳其中。
作为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的首卷和示范卷,《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是对2003年以来由冯骥才先生主持,大量文化学者参与的贵州民间美术、民俗的抢救性普查工作成果的一个梳理。以40位民族民间文化专家与工作者为核心,组成的包括收藏家、贵州民族学院师生、苗寨居民在内的约180人的普查队伍在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集中做了一次前后迁延15个月的普查后,在8751个普查条目基础之上编选打磨,终成此卷。
面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蕴藏的丰富和研究力量的相对薄弱的现状,《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在回眸一个世纪贵州民间美术资料的基础上,改变过去搜集整理研究的方式,针对贵州民间美术遗产丰富性、独特性、原生性、唯美性、变异性、濒危性的六大特点,从文化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美术学的角度切入,以张道一先生提出的“二分法”为依据,强调文卷的科学性、全面性、专业性以及权威性。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重要成果之一,《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的成书也是也是对以往各地区、各部门和个人所进行的调查工作的一次集大成。众多从事民间文化研究的年长者长期深入田野,所做大量留存均不可重复。入选文卷图片,除在普查中由专业摄影师拍摄外,也有部分遴选于数千幅前人成果。以此为基础,文卷对贵州的刺绣、蜡染、剪纸、纸扎、地戏等民间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知识性讲解,成就了一部由大量**手资料组成的高质量的民间美术图集。
整合前人所做过许许多多民间美术的田野作业,通过全面的、整体的、拉网式地搜索的方式为大地之花建立档案,在中国当属首次。这部耗时良久、投入巨大、制作精美的图卷,既是民间美术遗产遭遇全球化和现代化冲击的极其濒危之时,当代文化界做出的富于高度文化责任感的选择,也是为后人留存先人的天才创造的责任体现。因此,它有着不可估量的收藏价值。
一、《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贵州卷)》遵照中国民间艺家协会制定的编写体例,本着科学性、民族性、代表性和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原则选编。
二、本卷所收作品,主要是从2005年5月至2006年7月全省民间美术遗产普查所得的8751个条目和万余张实物照片以及少数博物馆藏品照片中遴选。普查条目中含有各市、州、地的普查成果和省内各民族专家、收藏家几十年来的调查、收藏精品。截至2006年年底,所选图片中的物件除附录一《百苗图》中的一幅外,都在贵州省内保存。
三、本卷按民俗分类和美术分类相结合的原则,根据贵州的实际情况,将物件分为八大类和附录一。上册:刺绣织锦类、蜡染类、服装类、银饰类。下册:祭祀类、游艺类、生活类、建筑类。附录一:岩画、百苗图。有的物件有多种功能,可分属不同的类别,我们选取其中的一种功能来归类。在每一大类中又分若干小类,只在该小类首图的页眉标明其小类别。
四、各大类物件的尺码标识方法有异,详见各大类“图录”下方。
五、物件的年代划分是:明朝以前的按朝代划分;清朝的分为清代和清末。1911年至1949年称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都划为现代。在同一类物件中如有各种年代的产品,原则上以年代久远的为首选。
六、各大类“概述”配图均为贵州人居环境和贵州各民族民俗活动、节庆活动图录。
七、为了更好地保存文化遗产,其产地只标注到县,只有建筑类标注了部分地址。
★ 8开盒精装,华夏出版社出版
★ 著名作家、学者冯骥才评价《贵州卷》是“一部完全是**手资料的学术性极强的高质量图集”,“堪为全国各省民间美术遗产的普查做出示范”
★ 获得第二十届香港印制大奖“*佳印制书籍奖”和“平装书刊冠军奖”
★ 内容包括刺绣、织锦、蜡染、服装、银饰、祭祀、游艺、生活、建筑等
★ 资料丰富,收入万余张实物照片以及博物馆藏品照片
★ 集中反映贵州少数民族民间优秀艺术遗产
余未人,1942年生,女,江西铅山人,中共党员。1942年出生,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1966年毕业于贵州大学中文系。1959年参加工作,历任贵阳师范学校教师,贵阳市乌当区文化馆干部及《花溪》杂志编辑、副主编,贵阳市文联副主席,1993年任贵州省文联副主席,编审。贵州省第八届人大代表,贵州省作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1年至今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等刊物发表了百余篇(部)中短篇小说和百余篇散文。
冯骥才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小说学会会长、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副主席、全国政协常委等七项重要职务。2004年2月,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等各大媒体评为“2003年十大杰出文化人物”。
自20世纪90年代起,冯骥才先生全力投入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创办了冯骥才民间文化基金会,组织多次大型文化抢救行动,出版各种相关著作,发表大量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辨性与呼吁性的文章,并在海内外举行相关的演讲,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和领导者,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望者”。
艺术的故事 本书特色 大师告诉我们,科学与艺术——一切和我们生存有关的知识——都可以是非常有趣的。 《艺术的故事》可以激起您的阅读兴趣,从而让您...
拉尔夫·伊利斯继《耶稣,最后的法老》、《大风暴与出埃及》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有关《圣经》考古的惊世之作。在这本著作中,拉尔夫
《生而摇滚》内容简介:本书以20世纪90年代至今,先后成立的13支乐队的成长故事为主线,串联了中国摇滚乐几十年来的发展流变的过程
京剧长谈-李洪春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京剧长谈(李洪春口述历史)》内容丰富生动,它不仅记述了李洪春同志的艺术生涯和舞台经验,探索了很多京剧表演艺术,而且介绍了一...
世界电影鉴赏辞典(精编版)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年1版1印★ 选目上既有电影史上的代表作,也有当代电影中有过重要影响或引起广泛争议的...
邓石如篆书千字文-内附双面书法水写布 本书特色 选取书法名家黄自元、欧阳询、智永楷书,王羲之行书、邓石如篆书作品《千字文》,以及欧阳询、颜真卿等作品《三字经》为...
史论卷-王国维论剧 内容简介 这本论文集的收辑旨在介绍先驱研究者的学术成果,用以供给今天戏曲研究者必要的参考资料。我们没有做校注和补充的工作,所收的材料,是根...
本書仔細翻檢五四運動以降,幾位著名女性戲劇演員和電影明星在舞台、銀幕上的演出,以及在生活上的表演。這些女演員和女明星不只
相声那些事-修订版 内容简介 《相声那些事(修订版)》是追忆前辈关于相声艺术的著述,有些只言片语,珍贵细节,都是前辈多年舞台实践的积累,极可宝贵的经验。作者出于...
《谁也别想欺骗我》内容简介:身体语言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在运用身体语言与外界交流。身体语言,与我们的沟通息息相关。学
森林医生-小孩学画(04) 内容简介 想了解孩子,教育孩子,绘画是打开儿童心灵的钥匙。儿童成才*重要的还要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美术教育陶冶人的情感,使人具有美...
马丁·萨利斯伯瑞,英国牛津大学儿童插画艺术专业硕士生导师。他一直从事书籍插画工作,是《艺术家与插画家》杂志的定期供稿作者,同时也是平面设计杂志《线》的编辑。现居...
历代名家诗词钢笔字贴杜甫诗 内容简介 古人云:字乃人之衣冠。由此可见,字是人的第二仪表,是人的缩影。把字写好,对人的学习和工作将会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影响。为了推广...
《极少主义(绘画雕塑文学建筑)》由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目录 第一章极少主义事件的描述;第二章极少主义小说;第三章人物的
王羲之兰亭序 本书特色 《王羲之兰亭序》为国家课题“书法教育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起步成功一条龙,循序渐进无师通,书法常识全包揽,精炼通俗助速成书法经典的*新版本...
舞蹈印象 本书特色 舞蹈是用肢体语言反映人的心灵和情感的艺术。有人观舞而剑飞拳舞;有人观舞而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朋友,你喜欢舞蹈吗?偶然间打开电视,舞蹈的画面跃人...
中国战争电影史 本书特色 本书是《百年中国电影研究书系》之一,它对中国战争电影的考察和探讨,主要从“某一历史阶段的社会环境”和“某一历史阶段的具体的战争片”两个...
《影视剪辑编辑艺术(修订版)》所阐述的就是"镜头的剧作"的语法、章法和技法。《影视剪辑编辑艺术(修订版)》力图对20世纪中国影视
艺术日课书 本书特色 蒙娜丽莎、巴特农神庙和松果之间有何共同之处?梵高为什么会撕裂自己的耳朵?谁是卡拉瓦乔?咖啡何时从休闲饮品华丽变身为艺术媒介?节食时应该穿什...
《陈梦家学术论文集》收入现代著名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诗人陈梦家先生(1911—1966)的论文共计46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