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那些事(修订版)》是追忆前辈关于相声艺术的著述,有些只言片语,珍贵细节,都是前辈多年舞台实践的积累,极可宝贵的经验。作者出于对相声艺术的热爱与坚持,引用前辈论点,列举艺术范例,在探索寻求中**学习,在演出实践中体验感受,归纳整理了相声的艺术特性及表演技法,对于将相声作为传统艺术的从业者,具有参考价值。此版本在原作基础上,增加了生活中言谈应答的表达方式,与包袱语言使用技巧存在的本体联系。增加了相声一些专门词语标记的内容,在条理、方法、特性等方面的通行范围。为对专业知识解释的更为详细准确,举例便于阅读,有关范围内容有所改动、增添。
《相声那些事(修订版)》: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著名导演谢添谈马三立的相声艺术特点时讲:“他的表演中没有那些见棱见角、愣头愣脑的东西,他一出场就像到了你家做客似的亲切,不主张大喊大叫。从出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包袱,都像现抓的,现想起来的,听起来都是那么新鲜,那么生动,那么随机应变,这一点在相声或喜剧的表演来说都是很高超的技法。”前辈讲的演出“卖力气”,就是要始终保持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我理解新鲜感在于兴会来临的激情,仅就当时感受的表演,表现为新出现的,非故意做出的某种表情、动作和姿态,台词是备好的,表演给人的感觉是即兴的,新鲜而不失真实的表演展现魅力风采。演员的舞台风度不能有旧质状态,常宝堃先生讲:“相声是一遍拆洗一遍新,节目俗,精神气不能俗,自己当俗的说,观众怎么能当新的听呢!”赵佩如先生曾对我讲:“一个段子无论演出过多少场,每场演出都要像**场演出一样,演员当新鲜的说,不要给人油滑陈旧感。”赵先生所讲的是“化熟为生”,表演中不要给人烂熟于心的感觉。《天津演唱》评论常宝堃、赵佩如的文章中提到:“他们在表演上的优点是神足气饱,从不败台。在铺垫包袱时,总是那么兴致勃勃、津津有味,这种俗而有新、熟而不油的表演,是勤学苦练,贵在创新中所得。”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要求演员传递给观众的感觉,必须是乐于呈现的兴奋状态,每场演出都像**次,感觉那样冲动,有创新描述,激起真挚、充实的情感表演。保持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表演基于*平实的生活。我们前辈上演新作品总要在生活中找到依据,侯宝林先生演出《夜行记》,为主人公做小结,找好社会生活的情绪记忆。郭荣起老先生讲:“演员也要有生活,我演《夜行记》,就把自己的生活经历、生活感受用上了。”他当年骑自行车曾撞过三轮儿,还掉进过挖开的下水道里。张寿臣老先生说:“我不会骑自行车,关于自行车的事——什么零件儿呀,车灯啊,我都不懂,没有这个生活,上场绝对说不好。”没有社会生活体会,感知不到事物或情景规律,很难产生新鲜感和真实性。相声名家孙少林演出《拉洋车》,他发现有位观众时而大笑,时而皱眉。他散场后找到这位观众说:“我感觉您有什么事要说。”观众说:“我是一名车夫,今天看您演出,您拉车的动作不是很……”孙少林明白了,他把这位观众请到后台,让这位观众给他做示范拉车的动作,他一边儿看一边认真学。后来他向车夫租了半天车,亲自上街体会了一下拉车的滋味,我们的表演动作需要真实地再现舞台。赵佩如先生见几个徒弟在打扑克,当时他很不高兴,认为应把时间都用在业务上。后来几个徒弟打扑克时又让他碰上,徒弟们见到他吓坏了,以为又要挨呲儿,结果他让徒弟教他打扑克,徒弟们起初不敢,后来见他真的要学,也就陪他玩了起来。不久大家在收音机里听到他说的相声《百分迷》,这才明白他学打牌是为了上新活,这就叫不说糊涂相声。我们要熟悉作品内容表现的生活,对相声的表演技法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了生活体验的主观情感,在言语、行为、情感方式上,能够显现出不同于他人的思想特质,生活本质评价有独到的见解,新意带来新鲜感。把握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追求认识的深化,在事物发展的根本和起点上,不断加强感性认识的印象,从自我认识出发推动表演行动。演出后的取舍增添、修改磨炼、屡试屡验、千锤百炼是保持新鲜感的关键。赵先生在谈到他和常宝堃合作时说:“演出之前我们总是在一块儿‘对活’,直到台词、口风、神气完全‘合托’了为止。散场后就根据演出效果总结经验,发现毛病立时研究修改。时间紧的时候我们就赶场路上对词儿,琢磨出了新包袱,就赶快告诉对方,能用的就再研究使法。”演出前台词、表情、动作都有准谱儿,演出后不断适应新要求,加强认识的深化,好中求更好。遇到实际效果与主观愿望不统一时,包袱响与不响,或出现“二起楼”的包袱,都要进行分析研究。张寿臣老先生讲:“不要说糊涂相声,有许多人说了一辈子相声,包袱响了,可他不知道是怎么响的。”马三立老先生讲:“你认为可乐的地方观众没乐,这是什么道理?要研究。”维持观众对演员喜欢的积极态度,不消失,不减弱,就要克服惰性,持续改善,精益求精,以质取胜。演出魅力的新鲜感与真实性,就是要不断地“捌饬活”,突破常规。马志明先生和我说过,马三立老先生从20世纪50年代演出《十点钟开始》直到晚年,始终是边演边改,倾注了一生的心血,不断赋予它新的生命。常连安老先生讲:“艺术就是要不断地发展、创造,艺尽人缘散”,才思枯竭,接不住自己,粉丝越来越少。“捌饬活”别光闭门造车,学习借鉴能产生新的创作灵感。张寿臣老先生说“怪棋有好招”,观摩演出,听不同意见,有一点可取之处都要吸收。常宝堃先生曾把街头说数来宝的艺人叫到家里,请人家吃饭,学数来宝的用词。他有时还观看“借地求财”的艺人表演相声,学习人家的新招,受到启发激起新的反应,手段创新避免雷同、重复和一成不变。台下想别人没想过的,台上说别人没说过的,表现生活中常见的,舞台上没有的,经常性地带有新思维、新发现、新的描述。当然要注意有枝儿添叶,防止非正常现象补接赞许内容。……
许秀林,国家一级演员。1962年在津拜相声前辈赵佩如为师,长期从事相声的创作与表演。曾任兰州军区战斗文工团艺术指导;天津市文化局艺术处副处长;天津市曲艺团党支部书记兼团长。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天津市曲艺家协会理事、天津市曲艺促进会副会长。
人物速写 本书特色 《敲门砖:人物速写》:线描、线面结合、明暗三种手法完美演绎精美图片,还原真实,*佳临摹范本图文并茂,解密重难点敲门砖教你叩开美院之门人物速写...
内容简介在众多娱乐节目中,电影称得上是视觉大餐,吸引观众眼球的,往往是电影中精彩恢弘的特技镜头,它们从设计、采集、制作,
印度现代建筑 内容简介 中国和印度发展现代建筑的基础有许多可比之处,例如,同是亚洲国家,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多种民族共处,古代文明灿烂;都有反抗殖民主义、争取民...
焦雄屏,台湾著名电影学者、电影监制,也是台湾新电影走向国际影坛的重要推手。本书集纳了她二十余年来针对华语电影的精华论述,
本书是为了与电影理论的新动态、电影技术/美学/产业的新发展相适应而编选的电影理论“新读本”,在拓展选集思路的前提下,破除“
赵孟頫楷书九十二法-毛笔水写大字帖-第二版 本书特色 李放鸣编*的《赵孟頫楷书九十二法(第2版)》 精选了楷书四大家之一的赵孟頫的的楷书作品,分人 物简介、书法...
中华经典碑帖彩色放大本:小楷黄庭经二种 本书特色 《黄庭经》为道家的一部养生经典。相传晋代王羲之曾以小楷书此经,末款署为“永和十二年五月二十四日五山...
《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木渎镇》内容简介:本书是一本通俗读物、休闲读物,它不同于一般的学术著作。力图运用通俗易懂、生动
《生活课》内容简介:《生活课》是在2017年出版《时光中盛开的女子》基础上进行修订,更换新序并新增4篇全新内容的作品集,全书收录
当代日本漫画解读 本书特色高校日本漫画课程一直颇受学生欢迎。本书作者力图通过近20个小例子和4个大例子,比如《名侦探柯南》、《海贼王》等的创作背景、剧情等,让读...
楷书-卢中南现代汉语3500字-教学版 本书特色 《卢中南现代汉语3500字(楷书)(教学版)》基于广大钢笔习字者日常书写的需要,完全按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由祁智所著的《芝麻开门(注音插图本经典插图本)/祁智经典少儿小说系列》一书讲述的是关于一个班集体、一群有个性和才情的孩子
傅雷的美术世界 本书特色 本书围绕“傅雷与美术”这一主题展开研究。*章为《留法艺踪》,主要讨论傅雷留法期间的学习、观览和交游。第二章《傅雷与上海美专》,首先讨论...
《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是美国学者DavidCrockettGraham(汉译名葛维汉)关于民族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论著的选集。这些论
明清秦腔传统曲目抄本汇编:第13卷 本书特色 该丛书从全国秦腔戏班社捐献的“老箱底”积存和政府出资抢录的舞台絶本中选取了128部秦腔曲目,其...
电影作为艺术形式,给观众带来了欣赏的愉悦和无限的欢乐,而又因其表现方式的直观性、形象性、真实性、丰富性,使其对观众有广泛
艺术百科(彩图) 本书特色 袖珍开本,印装讲究,专家撰写,中国特色,知识新颖,版式时尚,图片精美,书价低廉。艺术百科(彩图) 内容简介 艺术的诞生与发展,是人类...
《北纬30度线》一条看不见的曲线,一条地理学家为方便研究地球而划出的虚拟的线,然而却没有任何一条经纬线有着它那么神奇的魔力
书籍设计 内容简介 《书籍设计》从书籍的形态、内容、结构、材料与印刷等基础理论知识入手,结合作者何辉多年的书籍设计教育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旨在建构一个科学的现...
可适性回应变化的建筑 本书特色 该书具有系统性、前瞻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特点,介绍了一种跨学科、多功能、创新性的当代设计形式,以解决现实与未来的技术、社会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