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从目前的总体形势来看,是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时期,同时,我们也不回避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设计艺术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中,我们也应该反思对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艺术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于专业的扩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准确合理的定位,是长时期中国设计艺术教育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设计艺术是“艺术化的造物行为”,所探讨的是人的生活如何以物质化、艺术化的形式展现出来,所以其发展必须考虑艺术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之间的融合与交叉。设计艺术教育要在艺术学方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科方面使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总体上,设计艺术富于创造力的艺术构思、源于生活并引领生活的设计理念、形于物质的艺术表现技巧以及生产加工技术,共同构成了设计艺术教育的培养要素。设计艺术的学科属性,同时又决定了其教育模式应当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其教育目标仅通过课堂理论教学和知识传授是难以全面实现的,因而理论教学之外重视实践教学是高等设计艺术院校加强技能教育、尽快融入社会应打造的基础之一。深人生产与生活实际,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知觉能力和创新能力,是符合设计艺术的本质特征和设计规律的客观要求的,也是逐步完善和强化设计艺术实践教育体系的必然环节。
《匠心独运》是“设计大讲堂”中的一本,是作者二十年来对设计发展的体悟。全书处处洋溢着人文气息,在轻松的人文气氛中谈论设计,包括作者眼中的设计学科体系、设计史、设计理论的文史哲、以及谈到环境艺术、设计与科学的整合趋势,还包括对美学教育的思考,其涉猎领域之广,让读者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广博学识。全书文笔优美,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设计人士和学生阅读。我们的设计艺术教育从目前的总体形势来看,是一个空前大发展的时期,同时,我们也不回避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设计艺术教育滞后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中,我们也应该反思对设计艺术教育和设计艺术理论研究所存在的问题。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不仅仅在于专业的扩张和招生规模的扩大,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准确合理的定位,是长时期中国设计艺术教育要着力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天工开物,匠心独运”及其设计艺术教育思想刍议
“天工开物”一词取自中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所著的工艺文献《天工开物》,该书是一部综合性的科技著作,记载了明代中期以前大量的工艺技术,被世人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一词是借用《尚书·皋陶谟》中的“天工人其代之”及《易·系辞》中的“开物成务”联结而成。“天工”即自然规律,“开物”乃“开道释物”。“天工开物”思想强调人与天(自然界)相协调、人工(人力)与天工(自然力)相配合,通过技术从自然界中开发出有用之物。“天工开物”思想的内涵在于,自然界蕴藏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好且有益之物,但不会从天而降、轻易取得,而是“巧生以待”,须借水、火等自然力的作用,再以人力和技术通过金属、木石工具从自然界开发出来,为人所用。“天工开物”思想强调人类顺应自然和科学规律立足民生的工艺造物行为,表达了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工艺思想,是中国工艺造物思想的集中体现,具有丰富的设计文化内涵。
“匠心独运”源自唐代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匠心”,即工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独”即“独特”;“运”即“运用”。“匠心独运”指独创性地运用精巧的心思,形容巧妙而独具一格的艺术构思。“天工开物”强调借助人力从自然界中开发有用之物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然而,这种开发不是毫无节制的恣意掠夺,尤其是在人类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和自然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对自然界的开发除了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外,还应力求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满足精神层面的需求,而且这种开发应该是伦理的、环保的。这就要求“开发”者具有“匠心独运”的思想,创造性地进行“造物”活动。
潘鲁生,1962年11月生,山东菏泽曹县人,汉族,艺术学博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教授
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常务理事,山东省文联主席
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人才
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山东省德艺双馨中青年艺术家
1980年入山东工艺美术学校学习后留校。1985年调入中国画艺术研究院,1996年在南京艺术学院获博士学位。曾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学报副主编。副教授。
学术成果
1992年获第七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2年获国家教委全国高校人文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3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成果特别奖
1993年获山东省教委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4年获第九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9年获第十四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1999年获山东省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
2000年获首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3年获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第十八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2004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4年获山东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2005年获山东省教育厅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6年获第二十次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著有《民艺学论纲》、《论中国民间美术》、《中国民间美术全集·供品卷神像卷》等。
美术作品
1985年入选首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
1986年作品被中国奥委会收藏
1987年入选山东省艺术节美术作品展
1989年入选山东省美术作品展,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1年入选全国宣传画展
1993年入选山东省体育美术作品展
1994年入选山东省美术作品展,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1999年入选山东省美术作品展,第九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1年入选科学与艺术国际美术作品展并获提名奖
2001年济南·举办德国水墨日记展
2002年入选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展
2003年入选上海美术大展、设计艺术大展
2004年在瑞典皇家理工学院举办个人画展
2004年入选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2004年获首届中国现代工艺美术大展铜奖
《中国人居史》是吴良镛教授运用人居科学理论,以近百万字的篇幅,通过九章内容系统地阐述中国人居发展的主要特征与演进规律的专
书法主义文本 内容简介 《书法主义文本》是一个有关“书法主义话语”的“文本”,它与“书法主义展示”、“书法主义事件”、“书法主义批评”环环相套。《书法主文本》是...
《中国记忆:五千年文明瑰宝》旨在“给观众一个中华文明整体概念”的《中国记忆》,集中了中国各地的大量国宝,每件都是一段历史时
李纬文,1989年生于北京。北京语言大学法语系文学学士、法国文学与文化硕士,法国里昂高等师范学院比较文学硕士,法国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师从顾乃安(A...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内容简介:《国家教师资格考试通用教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
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 本书特色 赵之谦*的《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精)》为清代的赵之谦对孙星衍的《寰宇访碑录》的补充,共5卷,是迄今收录石刻种类*多的一种目录,读书...
书法哲学-哲学视角下的中日书法思想演变研究 本书特色 《书法哲学:哲学视角下的中日书法思想演变研究》作者刘孟嘉首先查阅中日两国的有关艺术美术及书法方面的有关资料...
满目繁华-京师梨园世家谱-(上下册) 本书特色 ★ 16开精装,优质纸张印刷,北京燕山出版社2017年4月1版1印★ 全书100万字,796页,我们可从中了解到...
昆曲与文人文化 本书特色 《昆曲与文人文化》在中国文化结构里,戏曲艺术的本质应该属于民间文化.有意思的是,在民间文化摇篮里诞生的昆曲艺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逐渐演...
中外剪纸艺术 本书特色 中国是发明造纸术的国家,剪纸的历史也*久远;欧美剪纸随着造纸术的传入和造纸业的兴起而得到发展。五大洲不少国家有剪纸、皮影,应该沟通一下,...
《读城》内容简介:《读城》是北京晚报精心策划、当代知名作家群体首度合作的一次“读城”之旅,也是一次长达3个月的写作接力赛。从
唐摩王氏一门书翰-中国历代名家名品集萃 内容简介 《唐摹王氏一门书翰》亦称《唐摹万岁通天帖》,为纸本,纵26.3厘米,横253.8厘米。末有“万岁通天二年四月三...
《古代中国考古学》分为七个部分:旧石器时代的基础;早期的农人;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中国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
“人质三部曲”从电影这一素材出发,呈现了具有标志性的现当代历史事件或者某一个特殊历史时期,勾勒二十世纪以降个体命运与人类
简约之美-1000产品设计 本书特色 近年来,产品设计发生了巨大变化,从计算机到微波炉再到mp3播放器,每一件物品均变得更便携,功能更强大。“少即是多”,所有的...
吴玉生新手练字《行楷》30天 本书特色 《新手练字30天(行楷)》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详解行楷基本笔画要点,并通过笔画拓展,让习字者打好书写的基本功。其次,...
本书以系统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概貌的《中国古代建筑概说》为引,按时代选编作者对战国、汉代、北朝、隋唐、宋金及明清各类建筑的有
田野考古方法——调查、发掘与整理(石兴邦)出土物的清理和修复(王振江等)考古摄影(赵铨)考古测量(郭义孚)考古绘图(张孝
现代艺术十二讲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丰子恺1928年在上海江湾立达学园执教时的讲义稿。他为二年级讲课,基本上是译述日本上田敏先生的十二讲《现代艺术》。丰子恺译述的这...
功能与美的角逐-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论 本书特色 本书是在作者王战所著的《现代设计史》的基础上,以艺术哲学和设计美学为方法,对西方现代设计艺术风格和流派的发展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