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没有美学这个学科,但是西方美学涉及到的问题,诸如美,美感,中国人也讨论过,也有许多重要的很有价值的思想,只是不一定用这样的概念,而且,中国艺术很丰富,许多与美学相关的问题讲得比西方还要精辟、透彻。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中国古代的文化是一种相当感性的文化(不是说中国文化没有理性的层面),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也特别重感性,因此,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一种美学文化。那么中国古代有没有自己的美学体系呢?如果有,又是怎样的体系呢?这里,作者试着布了一个“阵”:以“意象”为基本范畴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论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论系统。
本书作者试图建立中华民族都有的一个以“意象”为基本范畴审美本体论系统;以“味”为核心范畴的审美体验论系统;以“妙”为主要范畴的审美品评系统;真善美相统一的艺术创作论系统。本书主要包括中国古典美学体系、华夏审美意识基因、禅宗与美学、唐诗与唐诗美学、宋词与宋词美学等内容。
第二讲:华夏审美意识基因
人类有相似的童年。只要对史前人类略做考察,则不难发现,处在原始时期的各民族其生活方式、性格大体是差不多的。就审美来说,史前人类的审美意识都蕴含在功利性的物质生活资料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活动中,而且都无一例外地与神秘的巫术活动结合在一起。这方面的考古发现非常之多。现在很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各民族审美意识是在什么时候开始分野的,是怎样分野的。从大量的考古材料来看,各民族个性的显露大体是在野蛮期与文明期(采用摩尔根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分期法,即分为蒙昧期、野蛮期、文明期)之交。文字的出现应是文明期产生的重要标志,就中国来说,作为*早的占筮工具的八卦有其特殊重要的地位。它的产生有人认为早于文字,而它的完善则在文字产生之后。它理所当然应是我们考察华夏审美意识起源的重要材料。另外,图腾作为盛行于原始氏族社会的文化现象亦包含有民族审美意识的基因。每个民族都有关于自己部族的产生及*初发展的神话与传说,这些神话与传说,均有一定的真实的历史因子,但都神话化了,即使取神话化的形式,它也具有可贵的真实性,因为那也是远古人类真实存在过的意识,真实存在过的事实和真实存在过的意识,共同创造了远古的神话,这是人类*早的精神文明的创造,在这之中,也存有民族的审美基因。
一、八卦系统:美与真同体
《周易》产生的年代是难以确考了。一般认为作于西周初年。但并非定论。*大的问题是作为《周易》基础的八卦,到底是谁做的,现在不能确定。《周易·系辞下传》云:“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难以确证,也难以推翻。伏羲离现在多久,难以确考。神话中他的形象是人首蛇身,这当然是荒诞的。很可能远古时期在中国有一个名叫伏羲的氏族领袖,是他画出了八卦。八卦后来重叠为六十四卦,这一工作的完成有种种说法,一说是伏羲所为,一说是神农做的。另一种意见认为,伏羲只画了八卦,直到西周初年,才由周文王重叠成六十四卦。
八卦由阴阳二爻组成,阴爻为“——”,阳爻为“——”。关于阴阳二爻的来历说法很多。一说阴阳概念及其符号来自对太阳的认识。太阳高照,光辉灿烂,则谓之阳;太阳被遮盖,大地阴暗,则谓之阴。另说阴阳二爻来自对太阳月亮的观察。“——”为日象;“——”为月象;还有认为阴阳二爻是女阴、男根的形象,等等。
……
陈望衡,1944年10月生,籍贯湖南,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武汉大学景观文化研究规划中心主任、国际应用美学研究学会国际理事会副主席、国际现象学美学杂志编委、湖北美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市优秀历史建筑保护专家委员会专家、《风景名胜》顾问、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区文化顾问、杭州宋城集团公司顾问。自1992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从事美学、中国哲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等研究,出版有学术专著二十余部,主要有《中国美学史》《当代美学原理》《中国古典美学史》《20世纪中国美学本体论问题》《心灵的冲突与和谐——伦理与审美》《狞厉之美——中国青铜艺术》《玄妙的太和之道——中国古代哲人的境界观》《占筮与哲理——周易蕴玄机》等。海外出版著作九部,其中多部译成英文。另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美学》《新华文摘》《人民日报》《联合早报》(新加坡)等报刊发表论文数百篇。
逻辑 本书特色 本书所介绍的主要是逻辑中的演绎法,全书前两部分是对传统逻辑的介绍与批评,第三部分介绍了一个现代西方数理逻辑系统,第四部分则就关于逻辑系统的种种问...
庄子-万卷楼国学经典-升级版 本书特色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经典名著,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
鬼谷子:成事谋局的旷世奇书:双色插图漫画版 本书特色 这是一套口袋本的国学经典丛书。一套十本,即《孟子: 民本雄辩的哲学巨著》《老子: 修养心性的生命哲学》《中...
精神现象学:下卷 本书特色 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对精神现象学的性质和特点以及有精神现象学的一些问题作了简单叙述和说明,并且对新黑格尔主义者及其某些著名的黑...
郭店老子与太一生水 本书特色 为了讨论在湖北荆门附近的郭店新发现的《老子》,二十多位不同领域的中西学者筹备了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郭店老子:东西方学者的对话》即...
佛经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教法教义,是引导众生通往真理的指南。当我们了解了经文的意义之后,应该思考这段经文要说明的是什么,思
尼采恣情,克尔凯郭尔羞涩;尼采崇生命的强力,克尔凯郭尔惜生命的脆弱;尼采纵情审美的人生,克尔凯郭尔纵身上帝的深渊;尼采对
笑与幽默感 内容简介 笑是人类行为中一种独特的现象,其产生原因一直众说纷纭。《笑与幽默感》作者埃德蒙·伯格勒认为笑是一种必要的、健康的内在揭露机制,是一种减轻恐...
何新论易经-(上下卷) 本书特色 何新多年历练沉淀,呕心沥血,重磅推出——何新论《易经》,试图探索《易经》文辞的本来意蕴,使之成为一本可以通读之书。把深奥转化为...
走进中国哲学 内容简介 简介这套丛书定位于专业人士之外的普通人群,每本书介绍一门具体的人文社会科学。我们在写作时假定读者对这门具体的学科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力图...
该书是英国哲学家罗素于1921年写成的一部著作,也是早期分析哲学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1921年,罗素应邀来华讲学,其中在北京大学
西美尔文集:哲学的主要问题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认为,哲学史叙述的是思维结果中的那些*终和*尖端的部分,它们在逻辑上封闭的结构与创作过程的思想潮流相距甚远。鉴于这...
儒道释疏观 本书特色 作者以古文写作的形式,梳理出一条中国传统文化的隐藏脉络。以大量的文献材料为支撑,让人读来过瘾。是一道营养丰富的国学大餐。儒道释疏观 内容简...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 内容简介 雷骥博士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研究》一书,正是这样一个重大领域的研究成果。该书在科学界定核心概念的基础上,全面...
在中國大放異彩並影響深遠的大乘佛教,對於基督宗教的神學思考有何意義?這是著名傳教士李提摩太、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的創設者艾香
论证:3 本书特色 突出那些在今天的生活里已经变得非常重要的问题,以哲学的方式讨论它们,这是《论证》愿承担的一项实验性工作。《论证3》的主题是:死刑、暴力和恐怖...
吕思勉讲国学:国学纲要 本书特色 本书汇集了吕思勉先生《中国文化思想史九种》、《史学与史籍》、《国学概论》、《吕思勉文史四讲》等著作中关于国学的全部内容,是民国...
喜舍-智慧之法 本书特色 无数读者期盼已久的励志经典;丛书全球销量逾二百多万册。喜舍-智慧之法 内容简介 舍,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给自己:给人一句好话,你才能...
周易精解 本书特色 周易是三玄之首、群经之首、六艺之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块基石、一把钥匙、一个总根,也是一个千古之谜、一个神秘的宝库。就像《西游记》中描...
自组织生命哲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研究生命的哲学的学术专著,应用系统科学的理论提示生命的定义和本质,寻找非生物进化、生物进化和社会进化的统一性,提出全新的广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