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与养生》以医易相通为契机,抓住人人都关注、力求通过日常生活求得自我保健、健康长寿这一养生主题,分五篇进行了阐发。
《医易篇》就祖国医学在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学说启迪下所形成的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新成就作了阐述,并介绍了影响健康和寿命的“生物钟”及“寿命钟”等,使人明了得病的缘由和祛病的机理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
《颐养篇》主要讲人体的自我颐养,既讲了人体“硬件”(五官四肢和五脏六腑)的自我颐养,又讲了人体“软件”(精、气、神)的自我养护,使人们在了解自身脏器机理和功能的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
《调养篇》主要联系季节、环境、就人们起居、饮食、睡民和房事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调摄,进行了阐述。
《防治篇》主要讲抗老防衰、防病治病的机理,着重介绍了科学简便的自我测病方法,为人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测病和防病治病提供借鉴。
《免疫篇》阐述了免疫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为人们通地日常生活改善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提供指导。
《周易与养生》以医易相通为契机,抓住人人都关注、力求通过日常生活求得自我保健、健康长寿这一养生主题,分五篇进行了阐述。《医易篇》就祖国医学在周易八卦,阴阳五行学说启迪下所形成的养生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新成就作了阐述,并介绍了影响健康和寿命的“生物钟”及“寿命钟”等,使人明了得病的缘由和祛病的机理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颐养篇》主要讲人体的自我颐养,既讲了人体“硬件”(五官四肢和五脏六腑)的自我颐养,又讲了人体“软件”(精、气、神)的自我养护,使人们在了解自身脏器机理和功能的基础上,掌握自我养生保健的钥匙。《调养篇》主要联系季节、环境、就人们起居、饮食、睡民和房事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调摄,进行了阐述。《防治篇》主要讲抗老防衰、防病治病的机理,着重介绍了科学简便的自我测病方法,为人们积极主动地自我测病和防病治病提供借鉴。《免疫篇》阐述了免疫与健康、长寿之间的关系。为人们通地日常生活改善和提高自身免疫功能提供指导。
医易篇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为用”,“不知易便不足以言太医。”这些脍炙人口的中医传统格言,高度而深刻地概括了《易》与医的密切关系。浏览《周易》,便会看到其中的确蕴涵丰富的医学思想、学说;而翻阅一下祖国医学,则不难发现其基础理论基本源于《周易》。因此,人们通常说《周易》是中医理论的渊薮,而中医则是《周易》有关理论的应用,是一点也不错的。
一、医易相通
医与《易》是相通的。《易》中含医,医中含《易》;《易》为医之体,医为《易》之用。
(一)《易》中含医
“生生之谓易”。《周易》的主题是讲“生”的。这“生”自然包括宇宙万物,涉及天、地、人。但不论怎么说,人是万物之主宰,因此,有关人的“生”的问题,在《周易》讲生的主题
中自然占有突出地位。而要讲人的“生”的道理,自然要涉及人的生命的养护;而要讲人生命的养护,自然又要讲防病治病的道理,即涉及医道、医学。所以,《周易》蕴涵丰富的医道、医学,是顺理成章的,自然而然的事。
1.《周易》为祖国医学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上的指导
作为《周易》之主要内容的《易经》,是殷周时期的作品,而作为《周易》之重要内容的《易传》贝。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两者虽然相距七、八个世纪,但其所体现的哲学思想则基本上一脉相承、首尾一贯。通观《周易》(即《易经》、《易传》)则可以看出,在当时由于生产力、科学技术水平的低下,所决定的人们的认识能力很低的状况下,人们的思想、学说必不可免地笼罩着神秘,乃至迷信的色彩。这是《周易》之所以以卜筮的面目出现的社会历史根源。但就是在卜筮的形式下,《周易》在神秘,乃至迷信外衣的掩盖下,却展露出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之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萌芽。而正是这种处于萌芽状态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在尔后产生的《黄帝内经》,为祖国医学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正确方向,提供了正确指南。
(1)《周易》所展示的朴素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为祖国医学的产生与发展,开启了航向,提供了指南
《周易》所展示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其价值在于,它不是从事物、世界的外部(例如上帝、老天爷),而是力求从事物、世界的内部去探究各种现象的根源,力求把纷繁复杂的物质世界归结于尽量少的原初物质。这无疑为包括祖国医学在内的各种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开启了正确航向:一是,要从事物自身去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原因;二是,要从众多的原因中探究、归结出根本的原因。拿医学来说,一要从人体内部探究发生病变的原因;二要从许多病因中找出病根,以便治本。显而易见,这种开启与指南,具有深远、永恒的意义和价值。
……
宋定国 号紫竹公,笔名主要宋文安、宋定、云松、旻阳子等。哲学教授、学者。1967和1982年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本科)和中国政法大学(硕研);视野开阔,爱好广泛;勤奋求索,矢志不懈;长期从事哲学、领导学、易学、医学、养生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教学及著述;著作跨越诸多学科之藩篱,涉及文、史、哲、政、经、法、医、易、养生和书画等领域。
“称心就是乐,如意就是福”;“顺应自然,宁静澹泊,自我解脱,自得其乐!”“多亏此身尚属我,方能忘却营营!”
不疯魔,不哲学 本书特色 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她以清新健雅的笔法写了历史上*著名的二十余位哲学家的生平传记和代表哲学思想,把一个...
庄子斋口义校注 内容简介 此书是一部独具特色的《庄子》注本,著者林希逸是南宋理学家,他熔佛、儒、庄于一炉,先从考订概念入手,把《庄子》前后的论述加以对照,说明其...
《中国佛教史》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近代教育家、佛教家蒋维乔居士在日本学者境野哲先生《支那佛教史纲》基础上撰写的著作,对民
希腊哲学史-上下-4 本书特色 《<希腊哲学史>(第4卷)(套装上下册)》:哲学史家文库。希腊哲学史-上下-4 内容简介 《希腊哲学史》第四卷研究后亚里士多德至...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论-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库-第一辑 本书特色 本书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方法论等方面入手,系统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
李子贤学术文选-探寻一个尚未崩溃的神话王国 本书特色 李子贤教授多年从事中国西南边疆民族经济文化研究,在少数名族语言文学研究方面研究较深,特别是少数民族民间文学...
中生代思想书系:戴震学的形成—知识论述在近代中国的诞生 本书特色 戴震,是集启蒙先驱和乾嘉考据学于一身的代表人物。本书旨在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清代思想主流考...
罗时宪(1941~1993),广东顺德人。1936年11月末,罗时宪等中山大学学生,即于此时皈依佛门。1939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
傅佩荣-完整人生2 本书特色 影响全球华人的国学大师、身心灵整合导师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主讲人凤凰卫视《国学天空》栏目主讲专家灵性修养,超越身与心的障碍傅佩荣...
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订第3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内容简介 张祥龙编著的《海德格尔思想与中国天道(终极视域的开启与交融修...
◎阿姜查最完整的輯錄。◎華梵大學助理教授,香光尼眾佛學院講師自鼐法師專文推荐智慧是從平靜的覺知中產生,如果我們不持戒、修定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古代诗文中常见的古人的服装和佩饰、饮食和器皿、宫室和起居、车马与交通作了介绍。作
美的哲学 内容简介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思想界爆发出一场关于美学的大论战,历时六年之久。这场大论战对美学的深入辨析与深刻探讨,至今无出其右。时年二十余岁的...
设计论证-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卢梭注疏集 本书特色 卢梭在西方思想史和政治史上地位显赫,无需多说,他出于何种意图以及如何改变了文明人类的一些基本假设,却需要我...
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本书特色 《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是《经典天天读·哲学经典》系列丛书之一,是一本哲学类的图书,适合喜爱哲学或研究哲学...
复杂系统突现论-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视野 内容简介 从复杂性科学与哲学的交叉视野研究突现问题是当前复杂性科学的一个前沿问题,也是当代科学哲学、心智哲学、生命哲学等...
孔子志-齐鲁诸子名家志 内容简介 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他的思想博大精深,波及中外,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
永明延寿心学研究 内容简介 永明延寿为唐末五代宋初吴越国禅僧,法眼宗三祖。现存有一百多万字的著作,主要有《宗镜录》、《万善同归集》和《注心赋》等。本书围...
(精)从天竺到华夏:中印佛教美术的历程 本书特色 ★16开精装,配硬壳函套,商务印书馆出版★国内首部全彩印制、系统论述佛教美术在中国发展流布的通史性专著★时间跨...
民族个性与民族兴衰-宗教改变的国家走向 本书特色 《民族个性与民族兴衰:宗教改变的国家走向》这是继《美国的本质》之后,作者的又一部值得关注的作品。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