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本套丛书一共收入了作者的八部作品。从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的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一个标准: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但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使用方块字?怎么才能算是深刻?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这几个问题一问,就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很苛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这八本书,我不能说真的做到了,只能说还算是一种自觉的追求。
本来文学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作家和好作家的分野就在于类似和独创的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多么独特、独创的写作者,他都无法使自己分身于历史和时代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常常是对历史和时代的反省与反抗,是独自一人对生命深情的抒发和挽留。讽刺的是,历史会让反抗和反省变得多余,生活会让抒发和挽留变成自作多情。因为,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变幻无常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是和文革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在一波又一波的主义和潮流中模仿和“创新”的时候,身边的这个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从天安门广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本狂呼万岁的红海洋,到灯光广场上挥动荧光棒泪流满面的追星族;从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到亿万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市去打工;从所谓的国家主人翁,到失去生活依靠的下岗工人、没了土地的农民;从排着长队用粮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名品专卖店;从“深挖洞,广积粮”的自我封闭,到高楼林立、汽车塞路的国际化流行病;这一切都是我们亲历亲见的历史和生活。眼前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之剧烈,之深刻,说翻天覆地没有半点夸张。在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下翻天覆地的中国,让所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我们已经从狂热信仰的革命天堂或地狱,一步跨进了权力和金钱的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被权力剥夺的精神侏儒们,却又同时依靠金钱变成了消费巨人。有人宣称,这是一个历史终结于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典被读物取代,独创被复制取代,欣赏被刺激取代。总之,在“作者死了”之后,文学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可是在我看来,文学是人记录自己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没有文字之前被人们口口相传,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用文字记录。就像食欲和性欲一样,这样的生命本能并非专属于某一时代。真正的文学从来都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需要,权力的剥夺,金钱的驱使,或许可以得逞于一时,甚至得逞于一个时代,但它们从来也没有能得逞于永远。刻骨的生命体验,勃发的想象力总是会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总是会在大漠的腹地汇聚成茂盛的绿洲。真正的创作者从来用不着向历史撒娇,非要要求一个适合文学生长的“盛世”。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历史也从来就不可能干净。唯其如此,才滋养出了意想不到的文学。
在这翻天覆地的世界上,几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写作,很单纯也很单调。写的东西也简单,除了小说就是散文随笔。如此这般,在单纯和单调之中一晃三十载,眨眼间,曾经的热血青年忽然白发杂生。真快。快得来不及感叹。所谓的反省和反抗,在落到纸面的同时,也渐渐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到这时候才体味出什么叫“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那情形很像是一个人把沙子扔进黑夜,也很像那只啣来石头填海的笨鸟。
牢记着历史无动于衷的基本属性。我不想给自己的选择涂上浪漫的色彩,更不想找一个道德的高台阶站上去。义无反顾的自生自灭是用不着宣言的。
厚土
传说之死
旧址
无风之树
万里无云
银城故事
拒绝合唱
被克隆的眼睛
本套“中国当代作家”系列丛书遴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后期以来成就突出、风格鲜明、有广泛影响力的作家,对他们的作品进行全面的梳理、归纳和择取;每位作家的作品为一系列,各系列卷数不等,每卷以其中某篇伤口的标题命名。
本套丛书一共收入了作者的八部作品。从一九八零年代中期的《厚土》开始,到*近的一些随笔为止,大致选了二十年以内的文字。《厚土》是我的成名作。严格的说,我的文学创作也是从《厚土》开始的。在这之前的十二三年虽然也写了一些作品,但只能算是学习和准备。
我为自己的写作定下一个标准:用方块字深刻地表达自己。但是,为什么在全球化的时代强调使用方块字?怎么才能算是深刻?用什么样的形式来表达?“自己”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自己?这几个问题一问,就知道这个看似简单的标准,其实很苛刻。用这个标准衡量自己这八本书,我不能说真的做到了,只能说还算是一种自觉的追求。
本来文学创作是个人的事情。作家和好作家的分野就在于类似和独创的不同。但是我相信,无论多么独特、独创的写作者,他都无法使自己分身于历史和时代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常常是对历史和时代的反省与反抗,是独自一人对生命深情的抒发和挽留。讽刺的是,历史会让反抗和反省变得多余,生活会让抒发和挽留变成自作多情。因为,无动于衷是历史的基本属性,变幻无常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我是和文革以后的“新时期文学”一起成长起来的。当我们在一波又一波的主义和潮流中模仿和“创新”的时候,身边的这个世界早已翻天覆地:
从天安门广场上高举毛主席语录本狂呼万岁的红海洋,到灯光广场上挥动荧光棒泪流满面的追星族;从千百万城市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到亿万农民像潮水一样涌向城市去打工;从所谓的国家主人翁,到失去生活依靠的下岗工人、没了土地的农民;从排着长队用粮票、布票购买生活必需品,到琳琅满目的超级市场、名品专卖店;从“深挖洞,广积粮”的自我封闭,到高楼林立、汽车塞路的国际化流行病;这一切都是我们亲历亲见的历史和生活。眼前的这个世界变化之大,之剧烈,之深刻,说翻天覆地没有半点夸张。在所谓全球化的潮流下翻天覆地的中国,让所有的文字描述相形见绌。我们已经从狂热信仰的革命天堂或地狱,一步跨进了权力和金钱的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被权力剥夺的精神侏儒们,却又同时依靠金钱变成了消费巨人。有人宣称,这是一个历史终结于消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经典被读物取代,独创被复制取代,欣赏被刺激取代。总之,在“作者死了”之后,文学的死期也就不远了。可是在我看来,文学是人记录自己生命体验和想象力的一种本能。这种本能,在没有文字之前被人们口口相传,在有了文字之后人们就用文字记录。就像食欲和性欲一样,这样的生命本能并非专属于某一时代。真正的文学从来都是出于内心的渴望和需要,权力的剥夺,金钱的驱使,或许可以得逞于一时,甚至得逞于一个时代,但它们从来也没有能得逞于永远。刻骨的生命体验,勃发的想象力总是会从岩石的缝隙中生长出来,总是会在大漠的腹地汇聚成茂盛的绿洲。真正的创作者从来用不着向历史撒娇,非要要求一个适合文学生长的“盛世”。生活本来就是泥沙俱下的,历史也从来就不可能干净。唯其如此,才滋养出了意想不到的文学。
在这翻天覆地的世界上,几十年来除了读书就是写作,很单纯也很单调。写的东西也简单,除了小说就是散文随笔。如此这般,在单纯和单调之中一晃三十载,眨眼间,曾经的热血青年忽然白发杂生。真快。快得来不及感叹。所谓的反省和反抗,在落到纸面的同时,也渐渐变成一个人的独白。到这时候才体味出什么叫“创作是个人的事情”。那情形很像是一个人把沙子扔进黑夜,也很像那只啣来石头填海的笨鸟。
牢记着历史无动于衷的基本属性。我不想给自己的选择涂上浪漫的色彩,更不想找一个道德的高台阶站上去。义无反顾的自生自灭是用不着宣言的。
李锐,男,1950年9月生于北京,祖籍四川自贡。1966年毕业于北京杨闸中学。1969年1月到山西吕梁山区插队落尸,先后做过六年农民,两年半工人。1977年调入《山西文学》编辑部,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副主编。曾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为山西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2004年3月获得法国政府颁发的艺术与文学骑士勋章。自1974年发表第一篇小说,迄今已发表各类作品将近两百万字。系列小说《厚土》为影响较大的作品,曾获第八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第十二届台湾《中国时报》文学奖;并被香港《亚洲周刊》评为“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出版有小说集《丢失的长命锁》、《红房子》、《厚土》、《传说之死》;长篇小说《旧址》、《无风之树》、《万里无云》、《银城故事》;散文随笔集《拒绝合唱》、《不是因为自信》、《网络时代的方言》。和外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中文一样,李锐的作品也曾先后被翻译成瑞典文、英文、法文、日文、德文、荷兰文、越南文等多种文字在海外出版。
怀念狼·精装毛边纪念版 本书特色 全国限量3000套精装毛边纪念版。 购买全套文集独家赠送贾平凹创作手稿。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
夏洛特的亡灵-(全三册) 本书特色这是一部关于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浩瀚史诗。 这里是中央情报局官员们真实的生活写照:他们所接受的间谍与反间谍训练以及与苏联间谍、联邦...
一九八四-反乌托邦三部曲 本书特色 ★入选英、美、德、法多国中学生必读书目。被一部分读书人视为死前必读图书之一。★被译为60多种文字风靡100多个国家,全球销量...
荔荔-小文艺.口袋文库 本书特色 《荔荔》讲述了两个女孩之间无法定义的情感,优美、克制而又情欲暗涌,主人公荔荔如同她独特的名字一般丰饶神秘,令人难忘;《魔术师的...
蛮荒记5.九鼎 本书特色 昆仑蟠桃会后,五族分裂,天下离心,大荒风云再起。九州四海,究竟谁主沉浮?洪荒往事,又隐藏了多少玄秘!理想正义,难抉难舍;爱恨情仇,如火...
钟表馆事件 本书特色 镰仓的寂静山林,隐藏着又一处中村青司设计的神秘建筑---钟表馆。馆内上百个不同的钟表,以不可思议的方式惊人地指向相同的时刻并等速行进着;馆...
全球华语小说大系(科幻卷) 本书特色 张颐武主编的“全球华语小说大系”记录了当代华语小说演变的脉络足迹,见证了新世纪中国纯文学积淀的精髓。这是全球华语小...
《阅读四时之美》内容简介:《阅读四时之美》是有关自然教育的一种积极探寻。它从文化习俗、物候观察、节气诗歌、实践活动等方面,
儿女英雄传 本书特色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长篇小说。从汉军旗人家庭、八旗生计、衣食住行、日常礼俗、家庭用语...
慧乔的时间 本书特色 零距离感受慧乔!从国民妹妹到气质女神,出道多年的宋慧乔在不知觉间已成长成一名感性女子。《慧乔的时间》记录了宋慧乔多年来的私密心情,记录了慧...
茵梦湖 本书特色 一段让人情伤数十年的爱情悲剧,在施托姆笔下充满诗意又令人一唱三叹,扼腕痛惜。 茵梦湖 内容简介 所描写的是一出爱情悲剧,在这部小说中:一天晚上...
枪侠 本书特色 《枪侠》是“黑暗塔”的首曲,奠定了整套书的基调。里面可以读到少年罗兰如何成为枪侠,神秘的黑衣人也首次登场。来自&ldqu...
捕虫歌 本书特色 日本梅菲斯特奖推理风暴来袭!东野圭吾、岛田庄司等鼎力推荐!日本梅菲斯特奖推理风暴来袭!东野圭吾、岛田庄司等鼎力推荐!第四十一届梅菲斯特奖获奖作...
《单筒望远镜》内容简介:十九世纪,天津是东西方最早冲突的地方之一,在这片土地上,东西方在经济、文化、政治等多个方面的交流和
繁花落定 本书特色 文坛新秀寂月皎皎震撼文坛*新力作网络原名《梦落大唐》。天空一样旷达的,心性花瓣-样温润的爱情如指间流淌的一曲古老弦乐;揭开了历史深处的恩怨情...
斯普特尼克恋人 本书特色 本书是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描写两个年龄相差十七岁的女同行恋者同赴欧洲旅游,年长者在希腊小岛上神秘失踪,她的同伴百计寻觅,终无...
图雅的涂鸦 本书特色 他被很多人成为“网上王朔”。早期网人并不刻意隐瞒自己的真实身份,不过图雅(有时也写做涂鸦,昵称鸦)是个例外。他的真实身份,到现在还是个谜。...
《听听那冷雨》内容简介:《听听那冷雨》是当代文学大师余光中散文创作的高峰,收录二十八篇文章,包括《听听那冷雨》《万里长城》
《蓝房子》内容简介:一切改变前的最后那个夏天,我们在车里接吻、聊天,吃麦辣鸡翅,满院的石榴花像一场大火。严肃作家笔下的类型
《扣子老三》内容简介:周锐幽默大师获奖精品童话是童话大师周锐的首套获奖作品集,包含《出窍》《扣子老三》《哼哈二将》《拿苍蝇